Category: 傳播與發展

從 ChatGPT 的角度理解「空」的不同層次可行嗎?

我使用「深津氏泛用 Prompt(深津式汎用プロンプト)」[1],試著讓chatGPT當作影子寫手[2],幫助我將昨天在線上禪修班的內容[3]作個簡單的摘要和筆記。我給的prompt如下: Prompt: 相同的prompt,讓chatGPT作兩次回饋,兩次回饋有差異,有好壞。 回饋一: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空」這個詞,它在佛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對於不同層次的「空」,我們可能存在著誤解和困惑。 首先,「我空」是指我們的自我不存在於固定的實體中,並且我們對自我的認識和想像都是基於經驗和感知的。當我生病時,身體無法自主,這個時候我意識到我的身體和自我是不可分割的,它們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影響的。 其次,「體空」是指萬物的真實本質即為空性,也就是說一切萬物都是因緣和條件所生所滅,它們並不存在獨立存在的自性。當我在辦公室聽到流言蜚語時,我以為自己很生氣,但最後我明白了這些情緒只是因緣和條件所生,並沒有真正的存在。或許,就在這時我明白了「於諸有情,常懷慈忍。和顏愛語,勸諭策進。」這句名言的含義。 最後,「空空」是指超越了體空的層次,它是指萬物的真實本質並不存在,即空性本身也是空的。通過空空的觀念,我們可以超越煩惱和執著,達到真正的解脫。 總之,不同層次的「空」存在著差異,但它們都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萬物的本質和實相。當我們能夠理解和運用這些觀念時,我們可以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和困難,讓我們在充滿智慧和慈悲的心態下,活得更加充實和豐盛。 回饋二: 「空」是佛教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萬物皆空,沒有永恆、不變的實體。但是,「空」也可以有不同層次的理解。我們可以從「我空」、「體空」和「空空」三個層次來理解這個概念。 曾經當我生病時,我以為我的身體就是我自己。但最後,我意識到我的身體並不是我自己,而只是我的容器和工具。在辦公室聽到流言蜚語後,我陷入了胡思亂想,以為這些話語會對我造成傷害。但是,最後我發現這些言語只是空氣中的一些聲音,並不影響我的真實自我。 「我空」指的是人們的自我觀念,即自我並非固定的、永恆的實體。我們所認為的自我,實際上只是一種心理上的假象。因此,當我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學會放下執著,超越自我,才能真正地成長。 「體空」指的是萬物的本質,即萬物皆空,沒有固定的實體。萬物的存在只是因緣和合的結果,而不是獨立存在的實體。就在這時,我們需要學會看待萬物的變化和流轉,超越對物質的執著,才能真正地體驗到萬物的本質。 「空空」則指的是真正的空,萬物的本質是空的。地、水、火、風等元素都只是因緣和合而存在的,沒有實際的存在。這時,我們需要超越萬物的表面現象,體悟萬物的真實本質,才能真正體驗到萬物的空性。 於諸有情,常懷慈忍。和顏愛語,勸諭策進。學會理解「我空」、「體空」和「空空」三個層次的「空」,我們才能超越執著、超越煩惱,真正體驗到萬物的本質。 心得: 我空、體空和空空之間存在細微的差異,我自己搞不太清楚,這需要透過禪修班在師父的帶領下,才能略窺一二。chatGPT是一個工具,它沒有經過師父的訓練;上面的prompt也不是由師父提供,而是由我一介凡夫的測試;chatGPT的兩次回饋,更沒有經過人為的編修。可想而知,雖然看起來頭頭是道,但錯誤百出。有人說老師會被chatGPT取代[4],在我看來,像師父這樣教授佛法的老師是不會被取代。而這樣chatGPT無法取代的佛法老師,在中台禪寺的各大精舍都可以遇到,普觀精舍是最近已知,即將在5月16日開課的實體禪修班[5]。也許體會、認識到人人都有本具的佛性,就可以知道chatGPT即不是人,也不會有佛性,也就不會對它感到恐懼和害怕了。

AI模仿人類思考不可避免?擔心的不是AI愈趨人性化,而是人類的思考模式越來越像AI?

教材裡有這樣一組詞,學生被要求對這組詞進行辨析。「性情」和「性格」A:那個人性情孤僻、待人冷漠,所以他的朋友很少。B:長期生活在福利機構中的兒童往往會出現性格孤僻、心理封閉、社會適應能力差等問題。學生的問題是:性情「孤僻」和性格「孤僻」有什麼差別?我何時使用「性情」?何時使用「性格」? 我認為,在這兩個句子裡,性情和性格調換過來也沒有問題。我不能很草率地說,課本這個使用了兩個不好的例句。因此,我試著為課本這樣的安排,提出我的解釋和辨析。「性情」和情緒、脾氣有關,不容易量化;「性格」則和態度、人格有關,心理學的量表可以測量。由此來看,A句和B句的句子脈絡中,A句應該使用性情,B句應該使用性格。我為了一個不會為自己辯白的課本提供了一個我自己也接受的說法。 AI(ChatGPT)沒有感覺,它是資料驅動的。王文傑的文章[1]提到:即使深度學習模型已經列出「100-6×2」的數學式,卻仍然計算出錯誤的答案;或是雖然已經描述出「蘋果和香蕉都是水果」,但卻計算出「三種水果」。這個模型似乎提供了一個「原因」,但卻沒有根據這個「原因」來計算出正確的「結果」。為什麼這樣一個耗費上億元訓練成本、經過了大量訓練資料的深度學習模型,在遇到甚至是200元雜牌計算機都能處理的數學問題時卻仍會出錯呢?原因在於它是資料驅動的,而不是因果邏輯驅動的。資料驅動的思維模式與人類的心智運作方式完全不同。 統計學習被認為是人類在有大量的輸入時,可以逐漸掌握機率分佈和字字/詞詞的銜接概率;AI(ChatGPT)在文字接龍的表現上,看起來好像也是如此。然而,要提供一個有邏輯(或者看似有道理)的解釋A句和B句,為什麼都可以和孤僻搭配,如何決定哪一個和性情搭配?哪一個和性格搭配?也許人類的因果邏輯驅動還是可以派上用場。 前面關於性情「孤僻」和性格「孤僻」的區辨,聽起來想是硬拗,確實這是建立在把課本當作標準答案時的回應。關於性情「孤僻」和性格「孤僻」的區辨,我在兩個不同時間被學生詢問過一樣的問題,我回應的語言文字當然沒有一模一樣,但主旨是相去不遠的。也許人和chatGPT的差異之一是,問chatGPT的時候,你會得到來自集合眾人智慧的發散性答案;但是,你去問一個人的時候(這排除了只以一個人的作品為語料訓練chatGPT所建立的模型,例如:龍應台chatGPT),雖然人心也是抓摸不定,但你應該會得到相對穩定的答案。我想這是chatGPT和人的差別。如果我只靠輸入的統計學習,那我可能真得會變成chatGPT;還好,我還有因果邏輯的思考,我的思考模式不會越來越像AI。

探索開放式教育資源:開放式教科書的優點

開放式教科書是免費、可自由使用和分發的教材,也允許使用者以適當的方式進行修改或更改。這些教科書能夠為學生和教師提供許多好處。例如,研究表明,與傳統教科書相比,指定開放式教科書的學生認為教材、講義和測驗材料之間的一致性更高[1],即比較不會有內容和測驗、作業脫節的問題。此外,這些教科書的評分在整體上以及在15個不同的維度中,比傳統教科書的評分高得多[1]。 當開放式教育資源(OER)取代大學課堂中的傳統教科書時,很多人認為開放式教科書可以節省學習者的花費,真正造福弱勢。這個看法來自一個社區大學的研究,有超過125名學生和11名教師對使用OER的成本和質量進行了問卷調查,並回答了有關開放式教科書的意見[2]。 目前有很多網站,作為開放式教科書庫,提供網路使用者進行學習。書庫中的教科書之所以被視為開放式教科書,是因為它們是免費使用和分發的,並且在進行適當的歸屬時,可以自由進行在地化或更改[3]。這些教科書也能夠針對新的學生或使用者的需要或背景進行修改[3]。 開放式教科書也提供了自由度的選擇。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適度地修改內容。例如,一些教育工作者可能會發現在不同國家、地區使用的語言和慣例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對教科書進行修改。幸運的是,許多開放式教科書都被授權為創作共用授權,這意味著它們可以被自由地修改、適應、翻譯和再分發。因此,即使使用者所需的內容在原始教科書中並不存在,他們仍然可以將它添加到其中,並且可以與其他使用者共享。 最後,開放式教科書的質量也不容小覷。研究表明,與傳統教科書相比,學生對於開放式教科書的評價更高,認為它們更符合他們的需求,更容易與講座和測驗內容相關聯。此外,許多開放式教科書由經驗豐富的學者和教育工作者編輯,擁有優秀的品質,並且可以通過開放式教育資源庫等平台輕鬆獲取。 總之,開放式教科書的優點是多方面的。它們提供了免費的、自由的、可適應的、高品質的教育資源,對於那些需要不同語言或國家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有用。未來,開放式教育資源的使用可能會越來越普遍,為教育工作者和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和便利。

ChatGPT 任務完不成?教你如何用更明確的指令引導它

ChatGPT 是一個由人工智能驅動的虛擬助手,自去年底推出以來,在網路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應用。然而,有些人在使用 ChatGPT 時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幫助。這主要是因為指令給的不夠精確與到位,這使得 ChatGPT 無法正確理解和執行指令。為了讓 ChatGPT 更好地服務於我們,我們可以從調教僕人和教小孩聽話的比喻中學習一些有用的技巧。 和調教僕人一樣,我們需要花時間和耐心來訓練 ChatGPT,讓它更好地聽懂我們的指令,並學習如何更有效地與它互動。這需要我們確保指令的清晰、明確,以便 ChatGPT 能夠正確理解和執行任務。如果指令不夠精確或是不到位,ChatGPT 可能會給出錯誤的回應,甚至無法完成任務。因此,我們需要像調教僕人一樣,花時間讓 ChatGPT 學習如何更好地理解我們的指令,並且學習如何更好地與它互動。 另一方面,和教小孩子聽話一樣,我們也需要把 ChatGPT 想像成一個需要不斷教育和訓練的孩子。在和 ChatGPT 的互動中,我們需要使用簡單、明確的語言,給出明確的指令,並適時地給予反饋和糾正。如果我們沒有好好地教育 ChatGPT,可能會導致它無法正確理解我們的指令,給出錯誤的答案,甚至是不回應我們的要求。因此,和教小孩子一樣,我們需要給予 ChatGPT 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引導它學習如何更好地與人類互動和溝通,以便我們能夠更好地利用 ChatGPT 的能力來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 總之,和調教僕人和教小孩子一樣,和 ChatGPT 的互相對於調教僕人的比喻,使用 ChatGPT 就像是在教導一個小孩子聽話。當我們與小孩子溝通時,需要用簡單明瞭的話語和指令,讓他們能夠理解並照做。同樣地,當我們與 ChatGPT 進行互動時,也需要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意圖和指令,才能得到有用的回應。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避免用太多的專業術語或是複雜的語句,以免 ChatGPT 無法理解我們的意思。相反地,我們需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避免使用過於抽象或模糊的詞彙,以確保 ChatGPT 能夠明確地理解我們的意圖。 此外,我們還需要注意指令的具體性和明確性。就像教小孩子一樣,我們需要清楚地告訴 ChatGPT 我們希望它做什麼,而不是使用含糊的指令或問題。例如,當我們需要 ChatGPT 幫助我們搜索一個問題的答案時,我們需要明確地告訴它我們要找的是什麼,而不是使用一個抽象的問題來詢問。 總之,無論是調教僕人還是教小孩子,成功的關鍵在於精確的指令和清晰的表達。當我們與 ChatGPT 進行互動時,我們也需要注意這些關鍵點,以確保我們得到的回應是有用的且符合我們的期望。 台灣大學電機系的李宏毅老師提供了三個網頁,這個網頁有許多網友建議的指令,也許看過幾個調教和教導的例子,比較可以清楚和chatGPT互動的圖像。

新冠疫苗打起來:世界各地對於打疫苗的衛教宣傳工作(新加坡、四川、美國以及其它地區)

世界各地都在打疫苗,但是也有人害怕打針或疫苗的副作用而不敢打。各地政府和名人站出來鼓勵大家都去打疫苗,應該是第一次全世界都在對相同主題所進行的超大型衛生教育。  美國 美國歌手桃莉·麗貝卡·巴頓(Dolly Parton )把自己的歌《Jolene》改編,鼓勵大家打疫苗,不要當懦夫。  《Jolene》原曲: 《Jolene》即興改編: 新加坡 新加坡的Uncle Phua(鬼馬家族)在這次新冠病毒期間有一系列的衛教影片,最新的影片也是鼓勵大家打疫苗的Rap。 《Singapore Be Steady!》初期衛教: 《Gurmit Singh Get Serious on COVID-19》用一個嚇人的標題: 《Singapore Be Steady!》鼓勵打疫苗: 中國  鼓勵打疫苗,不忘置入大家朝思暮想(!?)的中國製造疫苗,也是用Rap: 台灣 基本款的衛教影片: 其它 紐西蘭、英國、美國會更多其它國家的衛教宣傳可以看這裡:    

數位人文體與用:談人文課程的教學實踐(邱詩雯老師)心得筆記(第15屆實用中文寫作教學工作坊)

邱詩雯老師有豐富的語文教學經驗,不論是華語作為母語或二語的學習者。她將數位人文的方法應用在給大學生的國文課堂。她用數位人文裡頭的研究方法,諸如:詞頻分析、地理資訊系統以及人際社會網絡分析,帶領課堂上的學生實踐,透過示範和實踐的過程,讓同學思考人文的價值,也讓同學也閱讀了更多古文。 課堂上,邱詩雯老師將孔子和孟子的文章進行詞頻分析,先「似是而非」地就詞頻分析描述所得到的結果和已知的歷史背景推論。學生即根據方法上的缺陷進行挑戰,諸如:詞頻應該考慮整體文章長度、同名異實等問題。 邱詩雯老師也利用人際社會網絡分析,帶領學生一探古人的人際關係。人際社會網絡分析的資訊建立在相同文章內出現的人物或人名,藉此可以A君、B君或諸君的錯綜複雜的關係。古代當官的人會留下當初與其它人書信往返的記錄,此時就有發信人和收信人的資訊,這個就可以用來描繪當時的人的人際社會網絡。在孔廟裡,孔子的牌位兩側應該放上哪些學生?王安石當時主往書信往返的人是誰?就可以藉由這樣的方法去回答。同學對於將所有關係、書信往返(對同事和對家人)不分輕重地以相同權重(隱藏權重)進行分析而感到不足,這也是邱詩雯老師要帶給學生的人文價值。 考取雙榜的人的年紀是否會影響他的仕途?他的出身地是否影響他的最高官職?邱詩雯老師先給予學生科舉考試的背景知識後,提供清朝榜單讓全班同學抽籤後,各自到圖書館的古籍庫藏依照自己的上榜人名去找他到的記載。最後,將全班所得到的資訊整合在一塊,繪製成圖表以回答上面兩個問題。 數位人文的方法應用在教學上,讓本來就習慣在數位環境學習的同學有機會體會電腦輔助下的可能性和不足。對於在會考國文已經考14、15級分的大學生而言,大一國文不再只是高中的國文課進階版,而是有機會藉由數位工具的輔助,將過去已經熟悉的內容,以不一樣方式去回答問題。 數位國學是個公開分享數位人文工具與傳統國學碰撞火花的平台,蒐集「數位國學」專題討論與成果,提供研究、備課、交流之用,上面有很多邱詩雯老師所分享的資訊。  演講資訊。

文化像尿尿一樣

「尿尿」是身體代謝的過程,是很重要的活動,甚至是賴以為生的儀式。但是,我們並不是時時刻刻把「尿尿」這個概念或想法放在心上,當你需要它的時候它就自然發生。以液體排泄廢物的機制,是許多動物具備的生理反應,在一般的常識裡,人「尿尿」和其它哺乳類動物「尿尿」落差應該不大。無脊椎動物和魚類同樣會透過液體排泄廢物,但是「尿尿」似乎就不是那麼適合來稱呼這樣的機制。我們無法確定無脊椎動物和魚類需不需要尿尿這個概念,我們用更多詞彙來描述這樣的需求,昆蟲透過「馬氏管」排出身體不需要的廢物,而魚類則在鰓附近有「尿孔」來負責這樣的過程。生物有機體不可或缺的需求,在不同群體所表現出來的形式、現象、事件,可以用來區別群體之間的差異。不同的物種之間,客觀、可觸及的體態有顯而異見的差異,因此表現上的差異也就顯得理所當然、理直氣壯。人類或許有膚色、體態上的差異,從生物學的角度看是一個群體。然而,人類的語言能力和創造能力產生了複雜的社會活動,使人類不受限於生理上的限制,開創出各色各樣的文化。在人類社會裡,不同文化裡的活動、儀式、形式、現象、事件,簡稱為文化元素,它們可以區別群體之間的差異,但是不妨礙人類作為一個群體。文化元素就像「尿尿」一樣,人們需要它的時候,它就自然發生。 但是,用文化來區別人類社會的群體,在交通不便,地理隔絕的古代或許可行,在各個文化圈彼此交融的全球化時代,那些屬於特定群體的文化元素也開始鬆動。一位在英國受教育的泰國知識份子如此自省: “I might admit I follow the Buddhist philosophy superficially. I was forced to be Buddhist since it is shown in my birth certificate. My parents, relatives and friends are all Buddhists. 95% of the population are Buddhists. I do not really know why we cannot choose and we are told not to question […]

語言教育裡的文化教學

  語言教育裡頭的文化教學和語言教學一樣,經歷了不同時期的演變,新一波的教學取徑會對舊的教學取徑再補充、再修正而重新對文化教學再一次概念化。Crozet, Liddicoat, Lo Bianco & others (1999a) 按照發展的順序,將文化教學分為四類:文學取徑、文化研究取徑、文化實踐取徑以及跨文化語言教學。 文化教學中,比較典型的作法就是文學的教學,這是屬於比較傳統的取徑。文化是長時間沈澱的結果,因此教學會強調書面的語言。如此取徑下的語言教學是以受過教育的母語者為標竿,因此文學材料也就幾乎和母語者所學習的材料是一樣的。透過文學作品作為連結語言和文化的關係,有時候是比較薄弱而不容易被觀察。文化被保留在文學作品裡,學生透過文學作品去看到文化。這個取徑的侷限是,文學作品的選擇範圍很少,學英語就讀莎士比亞,法語就讀龍薩,華語可能就讀蘇東坡或韓愈,如果母語者並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話,一般也不會接觸到這些文學作品。 1970年代開始,另一個取徑把文化當作對於一個區域的研究,類似「國家專題研究」。文化被視為是關於標的語的歷史、地理、權力組織的相關知識,重心不是平民百姓,而是平民百姓的事,或者說「政治」。文化的能力就是這個國家集體的知識,國家裡頭的人民都應該知道的知識,雖然不像傳統取徑一樣限於菁英知識份子,但仍只是屬於受過正式教育的母語者的知識。這個取徑把和母語者溝通作為目標,而這些集體的知識就是能夠進行溝通的背景知識。語言在這樣的取徑下,可能只是用於歷史事件、機構、人名或地名。以文化研究的取徑來要連結文化和語言的關係,可能比文學取徑的關係更薄弱。 第三個取徑把文化當成是一種實踐,是一種人類學家式的取徑。文化是透過語言以集體的方式來呈現。學習者就像人類學家一樣,仍然可以待在自己的文化裡,去觀察、詮釋另外一個文化裡頭人們的互動。這個取徑的目標在於理解文化群體裡頭人們的想法、信仰和行動。這個取徑裡頭的文化和語言的連結是非常明確的,因為語言就是其文化表現的來源。然而,這個文化實踐取徑大多數是基於跨文化訓練(cross-cultural training),通常它預設學習文化的主體是不了解標的文化的語言,而不必學習這個語言。這個取徑的另一個缺限是,它把文化視為靜態、均質的,這也很容易對於標的文化形成刻版印象。 跨文化語言教學是第四個文化教學的取徑,它是有鑑於溝通式語言教學並無法真正提昇外語溝通的能力而產生的教學取徑。文化不論透過口語或書面的語言表現出來,在語言教室裡是很難被觀察到的現象。這個取徑首先要求語言老師思考語言的本質,即語言是如何形塑人們的互動和關係;其次才是教學目標和操作。跨文化語言教學的目標在於培養跨文化能力(intercultural competence),主要藉由外語的學習以及延伸學習者自身的第一語言和標的語在語言和文化的連結。跨文化能力的範圍之大,所以存在許多彈性和發展的空間。強調跨文化能力,是因為其建立在語言深入人類各種活動的基礎上,學習者只要意識到「如何在任一外國語言/文化下生活」,那就可以促進跨文化能力。舉例來說,用英語學習日本禪哲學大概還是會停留在比較像專家、學者在學習文化,但是一但能夠使用日語來學習禪的話,那就是跨文化語言教學。學習語言能夠帶來的好處,諸如:寬容、和平和跨文化理解,雖然這樣取徑的教學不盡然必須應用到第二語言教學;但是如果第二語言教學脫離了文化教學,那語言教學而就只剩下競爭、利益或標準化測驗。跨文化語言教學有一些具體能夠操作的面相:跨文化共同的事物(例如:食物、音樂、服裝、藝術或文學作品等)、學生母語/文化和二語/文化的比較,或者跨文化的探索(Crozet, Liddicoat & others, 1999b) 。其中,跨文化的探索就是讓學習者可以在母文化和第二文化之間存在自由探索的空間,學者稱為第三空間(third place)(Crozet et al., 1999a; 黃玉樹, 2012) 。 References Crozet, C., Liddicoat, A. J., Lo Bianco, J. & others (1999a).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From language policy to language education. In J. Lo Bianco, A. J. Liddicoat & […]

我讀《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建與城市的歷史》

從《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建與城市的歷史》題目來看,大概可以猜想這個文章想要給普羅大眾對於歷史的感覺提出不一樣的觀點。果不其然,也就是這樣子的文章。可見,題目對於文章的內容和走向,扮演了很重要、起提示作用的角色。下面分享我的心得:在西歐,「現代性」是一種有活力的經驗方式,對時間與空間,自我與他者,生活的潛力與危險的普同經驗,這種經驗方式是一種「短暫的、無常的生活經驗」,卻流露出一種「霸氣」。但在日本殖民下的台灣,它既是「殖民」的過程,還是由日本殖民者轉了兩次手地移植入台灣。例如,你能在台灣大學法學院、建中紅樓、台北賓館所能看到的「『仿』哥德」元素。 殖民城市如台北,日本在殖民台灣的時候,將原本坐北朝南的行政中心,轉向日出之東。原先道路的取向被重新調整,許多原先的建築物被置換。這無非是為了讓台灣脫離中國而和日本結合。 反殖民城市如台中,日本人以京都作台中都市形式塑造的範本,鴨川與白川,就是現在的綠川和柳川。它提供了反殖民政治活動的舞台,例如:台中中學,還有許許多多原住民的抗日遺址。但我們較少,也較容易忽略它們。 研究殖民建築的歷史,在於想要進行「主體性建構」,這也使得歷史是充滿破綻的歷史。 若缺乏「反省現代性」可能就很難有主體性建構,因為這可能使被殖民者(台灣人)在前殖民者(日本人)前爭取平等的能力與勇氣都沒有。另外,台灣社會內部雖不必然能夠以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來檢視漢民族與原住民的關係,但其所存在的衝突,若以「內部殖民」加以反省,又何嘗不是另一種主體性的建構。 建築、繪畫、藝術品往往能夠表現大時代的外在環境,但是建築不像繪畫和藝術品那般,能夠輕易地被移動和複製。全世界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建築,都在各個不屬於自己母文化的土地上蓋起建築物,當代建築似乎也預示著全球化時代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