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雜學

協助幼兒語言發展的方式

除了在幼兒說話時給與反應和正回饋外,協助幼兒語言發展的方式還有另外六種,其包括「物體標示」、「動動語」、「不同人的話語輸入」、「語法框架」、「詞組變換」和「形狀偏見」。下面分項說明其的具體執行方法。   針對幼兒學種字詞,「物體標示」最理想的方法是不要主動介入,別指揮幼兒去注意什麼,而是讓自己被幼兒帶領。等小孩眼睛自然而然在看某樣東西時再講,學習效果會比較好。如果這個「標示」的時機恰到好處,學習者就可以將語音和物體連在一起。   「動動語」就是把要介紹的小東西拿在幼兒眼前轉一轉、搖一搖、動一動,這只對十五個月以前的小孩有用;「不同人的話語輸入」則是從不只一個人聽到語言,就像多感官輸入是一種幫助,多幾個人對小孩說話也是。   「語法框架」指的是一些熟悉的句式。以講英語的媽媽對小孩說話為例,有百分之四十五的句子是由what、that、it、you、are/aren't、I、do/don't、is、a、would、can/can't、where、there、who、come、look、let's起頭的。而在南韓,二十個月的寶寶第一批學會的是句子最後面那些和動詞配合的固定句式,因為這種字他們聽得最清楚。當你對小孩子說「你看小鳥」或「不要摸插座」,他會知道有一個東西他必須去看,也知道他應該停止一個動作。但他未必知道「小寫」或「摸插座」。運用重複去突顯變化,是語言學習的關鍵概念。   適度的變化就是「詞組變換」了,透過一連串的句子,情境和意義不變,只是句法改變。例如:「瑞秋,這本書拿去給爸爸。拿給他這本書。把這個拿給爸爸。謝謝瑞秋。你把書拿給爸爸了。」瑞秋在這些「詞組變換」中,知道「書」也可以是「這個」,爸爸也是「他」。「拿」跟「給」都跟移動一樣東西有關。文法方法,她聽到動作已經過去就在句尾加「了」,「書」和「爸爸」兩種受詞的位置可前可後,「拿」這個動詞可以是指示,也可以用來描述已完成的動作。「詞組變換」對於學習 句法和詞彙,都大有幫助。   十五個月大的幼兒,除了專注顏色、大小、觸感外,也開始專注於形狀。在十七月大的幼兒進行七週每次五分鐘的「形狀訓練」後,幼兒認識新名詞增加2.56倍,此方法是謂「形狀偏見」。   以上六種方協助語言發展的主要對象是幼兒,我們固然無法全盤應用於對外華語教學,不過藉此可以理解學習者語言學習策略,我們也可以參考部分方法應用於對外華語教學。   參考資料: Bronson, P., & Ashley, M. (2010). 教養大震撼.  (潘勛, 譯.). 臺北巿: 雅言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如何引起學生閱讀的樂趣?

 學習閱讀,首先要學習字彙,學字彙則從聽讀開始。所以多講、多念華語給華語學習者聽,就是給學生最好的讀物。利用戲劇、動畫也可以了解故事,並學會許多詞彙,倘若影幕上出現的漢字,他都學會了,也認識這些漢字了。學會許多的字、詞彙,及認識漢字,是閱讀的基本條件。   閱讀教材的來源可以是生活照片、共同經歷的故事、自己創作或與學生共同創作的文章。教學生認識生詞,是先教整體再教個體,學生了解整篇文章之後,再抽出其生詞來教導學習,學生才能推衛生詞之意義。這種先「綜合」再「分析」的方法,孩子最能接受,我們要用這種方法,教孩子學會許多的生字生詞。   此外,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也是相當重要。讓學生自動去閱讀,並達到「利用舊經驗學習新語文;利用熟語文學習新知識」,這必須先引起學生閱讀的樂趣。胡鍊輝在《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閱讀教學研究〉中提出了二十一種引起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包括:   拋磚引玉:老師介紹學生一個故事書報,到高潮時打住,引起學生興趣,讓學生去閱讀。   刺激引誘:利用生動、刺激的詞句或插圖。   感染法:老師獨自在樹下或教室裡看書,等學生接近後,再把書給學生。   能力競賽:考問學生閱讀過的書報,並記錄成績公布於教室。   遊戲化法:將閱讀材料遊戲化。   和說話課結合:讓學生上台說話,其來源為所閱讀書報。   和作文課結合:讓閱讀書報作為作文之材料。   和美術課結合:依據閱讀書報,畫出圖畫。   出刊壁報:讓學生以出刊壁報為目的,搜集資料並閱讀。   廣播:一方面督促學生閱讀書報,一方面給學生練習說話。   舉行說故事比賽:於班級內舉行說故事比賽,使參加的學生普化,以督促每位學生閱讀。   讀書小組:指導學生成立讀書小組,教師列席指導。   聽讀法:將有趣的書報讀給學生聽,並將讀過的故事掛在教室後面。   使用工具書的指導:指導學生使用工具書,解決閱讀上的困難。   指導欣賞插圖及圖表:插圖本身有藝術、神秘、興趣性,圖表則有顯明的比較概念。   利用課內所未解決的問題,以引起兒童閱讀的興趣。   介紹的讀物符合「文字合程度,情節曲折,感覺興奮,而結果又圓滿者」,而且其不宜過於艱難,生字不能太多,閱讀不感困難。   問答式:老師提出一些問題或一本書,問其內容。   和讀書科教學結合:請學生搜集課程相關資料。   集詞法:指導學生蒐集疊詞,例如:轟轟、匆匆…等,學生為了蒐集詞句,就會大量閱讀。   利用《國語日報》:將國語日報張貼於牆壁上,教學生去閱讀,放學前讀學生敘述當日內容。   我們無法將所有方法運用在外國人學習華語的閱讀技巧上,但我們能夠參考部分方法,並順應時代趨勢加以改良。 參考資料: 胡鍊輝. (1993). 小學語文教學研究. 華童出版社.  

語言與文化

 在巴西和哥倫比亞交界處,有一個講吐優卡語(Tuyuca)的民族,該語言有一個多數語言不做區分的特徵。吐優卡語每一句話都有「據素」,共有五種:「親眼所見」、「非親眼所見」、「顯而易見」、「間接的」和「假定的」。由於吐優卡語發展歷史使然,該語言或該民族對各種言論證據相當重視,說話者可根據具體的情形,選擇適當的形式來表達「據素」的意義。(當然,說話者說謊是另一回事)   再以印第安的拿伯荷語(Navojo)或荷皮語(Hopi)為例,這兩個語言是沒有過去式或未來式的說法。當霍爾(Edward T. Hall)受雇於「印第安事務局」時,大家都認為印第安人不知好歹,拖延保留區內築路和建水壩的工程,這明明就是對印第安人有利的工程。然而,霍爾認為,這兩個民族的語言使他們不會為「不可信賴的明天擔心」,因此以「『未來』水壩和路建好了,能改善印第安人的生活」這樣的話,印第安人是聽不進去的。印第安人連自己蓋的房子也經常蓋到一半就擺在那裡好幾年,這是一個完全活在「此時此地」的民族。   霍爾說:「人們受其文化的暴力統治」,這種「暴力統治」是無形的,人們不僅無法察覺,有時還甘之如飴。失去文化之「統治的人」,被稱為「無根的人」,常有精神上飄忽的無名痛苦。在與異民族接觸時,不要用我們的「語言」去解釋該民族的「語言」、「動作」。   沙皮爾(Edward Sapir)更直接地說:「人類並非只活在客觀世界裡,而是受到本身語言的掌握。」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大部分不知不覺中建立於語言上,直接接觸的世界有限,但訊息世界是無限的。事實上,許多知識都是間接經驗的東西。每一個人的知識、概念,對是非的判斷,都是由無數的語言訊息累積而成。語言和文化就因此息息相關。   華語或中華文化中,長幼尊卑的觀念相當嚴格,哥哥和弟弟有別,姑丈和舅舅有別;對烹飪也相當講究,炒、燴、燻、炸、燉、爆、烘、烤、煎、滷、蒸、熬、涮…等;乃至四維八德等都是華人所特有的。阿拉伯語中,有成千的和駱駝有關的字;愛斯基摩人的語言有十幾個代表「雪」的字;印第安拿伯荷語,不分「藍綠」,卻有兩種黑色。一開始,   人→真實世界→制定「語言符號」   最後,   人→語言符號→真實世界   作為語言教學的教師,以對泰語母語人士教授華語的教師為例,我認為除了具備華語的使用特徵及其文化內涵之外,也應該對泰語的使用特徵及其文化內涵有所認識。   參考資料: Matthews, P. (2003). Linguistics :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王溢嘉. (1987). 文化與心靈. 台灣: 野鵝出版社. 竺家寧. (1998). 中國的語言和文字 (1日 版.). 臺北巿: 臺灣書店.

民國一百年度春季學界禪七實驗結報

 釋迦如來說:「各種佈施中,法佈施利益最大,若能勸人發菩堤心的話。」所以,我再來給大家法佈施,看看有沒有因此想去打禪七或至少想學習靜坐。師父在禪七的時候開示,「眾生皆有本具的佛性,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是可以被驗證的,進禪堂就像進實驗室。我相當同意禪堂就像實驗室這句話,自己靜坐,自己體會,省得人家說得嘴角皆沫還得到怪力亂神、妖言惑眾的罵名。進禪堂就像實驗室,就像上化學實驗一樣,雖然我沒有寫預報,不過我寫了個結報,和大家分享。當然,寫結報不代表是實驗證實了理論,也不代表實驗成功了,不過我想只要持續地做,信心堅定地做,原本十次做成一次成功的實驗,後來十次內有五次成功,最後每次都可以成功,理論和實驗就符合了。熟能生巧嘛!   實驗名稱: 民國一百年度春季學界禪七   實驗教師: 惟覺師父、見燈師父   實驗助教: 眾師父、眾義工菩薩、眾同參道友   實驗室: 中台禪寺主體五樓大禪堂   實驗時間: 民國一百年一月二十二日到一月二十九日   實驗目的: 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實驗服裝: 居士服、平底鞋,不需戴眼鏡、手錶等   實驗耗材: 早午齋、趙州茶、藥石(依個人飲食習慣調整)   實驗方法: 數息觀、中道實相止觀   實驗流程: 一開始先受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包括:。同時,在第一天晚上舉行起七茶會。而接下來每一天課程安排十柱香,除一月二十七日之外,其餘每天皆有惟覺師父和見燈師父的甘露法語,每天也進行早晚課。直到最後一天解七茶會。   實驗結果: 轉凡入聖,指日可待。   實驗心得: 釋迦牟尼佛在悟道時發現「眾生皆有本具的佛性,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何期有幸,釋迦牟尼佛慈悲渡眾,轉法輪四十九年使佛法能夠綿延至今。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來,有漸修法門,有頓悟法門,在中國的眾生,都能夠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適合的法門修行。釋迦牟尼佛經歷好幾千劫的見修,在最後一世才能得太子莊嚴化身,這還不夠,得苦行不得,最後才在四十九天的靜坐後悟道。我們比釋迦牟尼佛幸運一些,雖然我們一時無法永不退轉地承諾來經歷幾千劫的漸修,但我們既有漸修法門,也有頓悟法門。一方面,我們可以見修,到處修福報;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透過靜坐,練習遁悟法門。「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圓彰。」   實驗筆記: 跟著師父的指示就可以實驗成功。一開始師父先提示「數息觀」,讓大家從混亂的生活收攝回來;第四天時,師父提示「中道實相觀」,就是去除妄想。我在第五天時,覺得非常受用,我覺得一整天都是好香。結果第六天,志得意滿、得少為足,就開始打妄想了,我一直在想我的論文要寫什麼。最後又透過「數息觀」來收攝,所以在解七之前,又打了一支好香。像史內卜在他的魔藥學課本寫筆記一樣,我也分享一個小筆記就是「『數息觀』是快速收攝的方法,而後可以用『中道實相觀』再來練習,交互使用。」   安全注意事項: 昏沈、妄想、無聊、無計都可能使實驗不盡完美。

我讀《發展心理學:兒童發展-語言發展》

 語言是由一些子系統所構成的,這些子系統包括語音、語義、語法和語用。語音指的是掌管語音結構和語音組成順序的規則;語義則牽涉到詞彙,即以語詞和語詞的組合來表達概念的構成;語法則包括句法(語詞形成語句的規則)和語態(數量、時態、格位、人稱、主被動語能或其它有意義的標記。);語用則是讓語言使用者恰當且有效溝通的規則。   兒童語音能力的發展有賴於「注意聽出語音」、「發出語音」和「將語音結合為能令人理解的語詞和片語」。為了能像身邊的人一樣說話,幼童會馮藉他們驚人的能力分辨母語中的語音類別。而語義的發展要先「理解」而後才能「說出」,這也是心理學所說的記憶形態,即「認知」和「回憶」。只要兒童能認知語詞的意義,就可以理解語言,但要說出語言,則有賴於回憶的能力。因此,兒童無法說出一個詞,不代表他不懂這個詞,我們只是看到他們會說的部分。   兒童語言學習策略主要可以分兩種,一是指稱式的學習方式,二是表達式的學習方式,前者佔大多數。指稱式的學習方式認為語詞是用來幫事物取名字的,而表達式學習方式則把詞語用來談論人們的情感和需求。這兩個學習方式和文化也有關係,物體名稱對學英語的幼童而言是常見的詞彙,而固定的社交語句則對學習華語、日語和韓語的幼童來說較多。   兒童語法能力的發展一開始是透過組合兩個語詞來表達語多意思,這種語句稱之為「電報式語言」,如「媽媽餅乾」、「爸爸外面」,而後能講出三個語詞的句子後,就可以始用零碎的語法規則了,但難免會有過度規則化的現象。有學者認為透過「語義提攜」,這有助於兒童使用詞義來理解語句的結構;也有學者認為兒童詞類的歸納能力是與生俱來。   語用的發展歷程則包括社會的影響,包括轉向(對剛說的話加以評論,並要求對談者給予回應)或陰影(修改談話焦點,逐漸改變談話的主題)。而後,兒童陸續會出現組織、詳細和評論的敘事,然各個文化之間的敘事形式有很大的差異。  

圓滿的如意

佈施方式有三種,財佈施、法佈施和無畏施;佈施的對象也有三種,對佛法僧是種福田,對父母師長是種恩田,對遭遇不幸的人是種悲田。不論佈施的方式、對象為何,只要能夠佈施的人後必得大安樂。我這個人生性慳貪,沒什麼錢財,作不了財佈施,不過作作法佈施倒是可以。心情好,我來給大家法佈施一下。分享我的公案:   我畢業自國立台灣大學,在大學時參加中智社(台灣大學有許多佛學社,中智社是其中一個。),因此和三寶開始結緣。現在就讀國際暨南國際大學,同樣參加佛學社(禪悅社)。除了參加佛學社之外,我還常常到中台禪寺分院普天精舍薰修,我覺得受益良多。佛法不可思議,我來和大家分享「圓滿的如意」。(2010,釋見燈)←(我大概是中了APA的毒了。)   東南亞研究所畢業的條件之一是於研討會或期刊發表論文,我是一個閒不下來的人,只要知道有什麼事情、任務是必須完成的,我就會提前將它完成,因為我很怕把所有事情都擠在期限前,這就像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會定時定期排便,不然累積了好幾天的大便才上廁所,這肯定要便秘的。於是,我也找到一個我認為我有能力完成的相關議題的研討會參加,後來找到《孫中山的兩岸遺緒研討會》,撰了拙文《續孫中山之火,燎東南亞地區華語教學之原:論我國於東南亞地區推展華語教學之前瞻性》,順利地被研討會接受了。這也了了我一椿心願。這真是令人感到「如意」。   第二件「如意」的事是甄選「臺泰拓展視野計畫」錄取赴Wat Sriwareenoi School擔任華語文教學助理。以一個只參加過政大公企中心開設的華語師資培訓週末密集班的學員而言,我認為自己相當幸運。三寶慈光加被,才讓我有機會到泰國北欖府教華語。老實說,我從去年十一月就積極參加由普天精舍舉行的三昧水懺法會,還有其它大大小小的活動,包括中台禪寺、禪悅或和普天精舍舉辦的。當然,我這不是說只要抱佛腳,就一切順利。如果你檢視我的學習歷程,包括:華語教學的能力、語言的能力、對東南亞的熱情與認識…等,你會發現我也是付出相當的努力,才取得這個機會。這兩件事對我來說,都是「如意」。   今年(民國一百年)元旦時,我參加在中台禪寺舉辦的八關齋戒,見燈和尚開示「什麼是圓滿?」「圓滿」意謂在達到如意的過程中,還意外得到其他想要的東西;換言之,「不圓滿」就是達到如意了,但是也得到一些不想要的東西。在投稿錄取的「如意」中,我「圓滿」地獲得了一筆稿費,這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在取得赴泰進行華語教學的「如意」中,原本要在今年五月出發,現在延到七月出發,於是我不必提早休學,這又是另一個「圓滿的如意」。或許,我們有許多方法可以達到「如意」的境界,但我相信因為我積極參與精舍或佛學社的活動,我不只是「如意」,我還得到的是「圓滿的如意」。   雖然我生性慳貪,但得到稿費之後,我也立刻進行了財佈施,我想這也有助於減少我的三毒之一的「貪」。我想這是一個正向的循環,我給自己的新年新希望就是繼續保持這股向上的力量,也勉勵大家、祝福大家都能有「圓滿的如意」。

《孔子:決戰春秋》,中國人決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最近在閱讀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又看完《孔子:決戰春秋》,頗有心得,和大家分享這兩個作品。這兩個作品的背景都是在亂世。亂世下,有些人的故事會被記得,有些人的故事會被遺忘。《孔子:決戰春秋》是歷史的大棋盤,儘管歷史悠久,但仍能被人記起,甚至記錄在教科書裡;《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不一樣,雖然是近代,但小人物的故事總是被人遺忘,儘管參加戰爭,甚至不知道為何而戰。下面分享的心得: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沒有主線,每個章節都可以自成一個小故事,這是訪問、搜錄了很多史料、見證者而集的大成,史觀當然是主觀的,不過可以讓人看到教科書讀不到的另外一面。我只提取《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和《孔子:決戰春秋》有共同處分享心得:   中華民族一定是個很注重教育的民族,有一種東西叫「聯大」,最注名的就是「西南聯大」,「聯大」因為戰爭而生,往往戰爭起來的時候,老師帶著學生們顛沛流離,說好聽點,是風簷展書讀,說難聽點,就像喪家犬一樣,邊逃邊讀書。但這樣砲彈、烽火下仍教育出許多優秀人才,我一時列不出清單,你可以去讀讀《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對日抗戰時,「聯大」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繼續為國家作育了英才;對日抗戰結束後,悲情的中華民族,又得面對國共內戰,「聯大」模式又啟動了。   對日抗戰時,打得是日本鬼子,至少是為中華民民族而打;國共內戰開始,為誰而戰誰都搞不清楚了。國民黨、共產黨兩個勢力都在拉人參軍,一個家庭可能哥哥在共產黨、弟弟在國民黨,更甭提一個學校或一個鄉里。人群四分五散,一下分開可能就是幾千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人在分離時留下了一本 《古文觀止》,這《古文觀止》還成了日後被集中在難民營的學生們最主要的教材。只有一本《古文觀止》,學生們手抄一份就當教科書了,每人背三十篇,好像佛陀弟子背誦佛陀講經說法一般。   教育在戰亂中還能不輟,我想這可以追溯到春秋時代。姑且不論《孔子:決戰春秋》是否符合史實,但孔子讓教育普及是不可否認的。孔子雲遊魯國之外時,與弟子們拉車經過冰原,冰面裂了,顏回和書簡落到裂冰寒水中,顏回往返水底水面,只為救回書簡。或許那些書簡正如國共內戰時的《古文觀止》。顏回死了,卻也救回一些書簡了。   君人求仁得仁,不殺生以害仁。對於「仁」和「生」(「生命」),我個人仍是視「生」重於「仁」,畢竟沒有「生」就沒有「仁」了。貪生怕死是否害「仁」呢?如果是為了護「仁」的話,貪生怕死就由它去吧!

組織的核心價值(by見燈師父)聽講心得

 如何成功?只要努力就會成功?你是否有努力過,但卻沒有成功的經驗呢?每個人都想成功,但經過一番寒徹骨之後,卻不能成功的人大有人在。有幸參加這一次的幹部訓練,見燈和尚開示「組織的核心值價」課程,收穫良多,與大家法佈施,感恩大眾佈施慈悲歡喜:   怎麼樣叫「成功」?就是符合你心裡預期,達到你心裡的標準,也就是你潛藏的希望,簡單的說就是「如意」啦!如你心裡的意。好比射箭,有了心裡的目標,也確實努力過了,但卻無法射到目標。原因在哪裡?因為我們「看錯了」。一開始就看錯了,當然射不到目標。對人、事、物沒有正確的認知,不清楚其相貌、狀態、特性,出發的心。因心正確,果報會如意,就會成功,這就是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意識型態也就是俗話的「核心價值」。   每個組織會有不一樣的核心價值,例如佛學社的核心價值就是找尋佛法的真理,確定核心價值之後,要擴展、推廣時也得要有一些方法。對於推廣、傳播,釋迦牟尼佛很早之前就提示過「菩薩四攝法」,教導我們怎麼去渡眾生。菩薩四攝法包括:愛語攝、同事識、佈施攝和利行攝。   愛語攝就是多讚嘆別人,但不能淪於拍馬屁。用目標對象熟悉的語言去引起他的興趣,例如這個喜歡談論政治,你也跟他聊點政治,不必深入但卻能開啟溝通的橋樑。進一步可以利用其熟悉的語言,分享佛法,給予佛法的正知見。   同事識則是和目標對象去做相同的事,讓他覺得你和他是同一類的。假設你在路上遇到一個嚼檳榔的阿伯,你很想渡他,怎麼辦?當他請你吃檳榔,你就同他一起吃;他想蹲著聊天,你也陪他蹲下來聊;他要喝酒,你也陪他喝酒…等。不過,必需堅持原本的正知見,不要還沒渡別人,自己就先被渡了。   佈施攝有財佈施、法佈施、無畏施,建立目標對象和你的良好關係,你要渡他時就容易許多。當然,你要有正知見,否則就只是誘惑或賄賂了!   利行攝則是行菩薩道,例如在有人在感情不順遂的時候,給他安慰;在發生地震時,進去給援助。總之,就是做對目標對象有益的作為,這也是利益大眾的行為。或許你認為這是趁虛而入,但只要你秉持著正知見,以佛法為依歸,就是行菩薩道,就是渡眾生。   善開方便門,不要只是一味地道德勸說,利用各式各樣的方便來渡眾,開方便時仍不離佛法,達到自利利他的目標。你會發現,追根究抵都是不佛法,所有方便、善巧都是事項。見燭法師在結訓時提示大家「有事無理,徒增無名」,當我們進行各種善巧、方便時,仍不能沒有「理」,這個「理」就是佛法,就是我們平常要到禪修班精進用功的原因。感恩大眾佈施慈悲歡喜。傳晨合十。順便和大家分享中台禪寺的粉絲專頁:點我去按個讚。

《國際現勢與我國外交展望》(by陳錫蕃大使)的聽講心得

 有幸到2010年青年國際事務研習營的推廣青年旅遊卡,順便留下來聽幾堂課,覺得穫益良多,特發此文與大家分享。早上第一堂課是前駐美代表陳錫蕃大使的《國際現勢與我國外交展望》,我沒有帶筆,留下一堆零碎的記憶,只能靠講義文字回顧:   你說我們的國號叫「中華民國」,這是沒有問題的,但你說「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你覺得這樣準確嗎?澎湖屬於台灣沒有問題,但是金門是屬於福建省的,你怎麼說?南沙群島也不算是台灣的,但卻是中華民國的。所以,你說「台灣就是中華民國」是不準確的,不過你可以說「台灣屬於中華民國」。   好像上歷史課,陳錫蕃大使輔以國際法和大家說明過去台灣如何是屬於中華民國的。根據國際法的說法(國際法是一套洋人訂的遊戲規則),收復失地有兩個方法:一、和平協議,二、宣戰並打勝戰。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透過和英國的和平協議,收回香港。   滿清是中國近代腐敗的開始,和日本打仗輸了割讓台灣,原本還要東三省也要割出去,後來只有將台灣割給日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戰敗,又接著國共內戰、又是韓戰,反正就是很多戰爭,直到沒事之後才找了日本要簽中日和平協議,如果日本(戰敗國)沒有和平協議的話,日本就一直得是Occupied Japan,被人佔領的日本。從宣戰開始,到簽定和平協議,才算是結束戰爭。   日本要和中國簽和平協議,但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一個中華民國在台灣,日本跟誰簽?日本跟誰簽,就決定了台灣屬於誰。除了美國外的其它如英國、法國,已經和中共建交,都要找中華人民共和國,唯美國想找中華民國,後來乾脆兩個都不找,大家決定讓日本自己去決定找中華人民共和國簽或中華民國簽。當時,日本是想找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的,但美國給日本壓力,若日本不跟中華民國簽,則美國國會就不通過與日本的和平協議,這將會使日本一直是Occupied Japan狀態。日本被迫與中華民國簽和平協議,所以就國際法來看,日本將台灣歸還給中華民國,台灣屬於中華民國,符合法理上合理性。稱「台灣地位未定」的人多是忽略以上事實。   中日和平協議見: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1952年)。另外,有林滿紅提出相關說法。陳錫蕃大使的課程,包含了許多國際法知識,讓人更有邏輯地去理解台灣歸屬於中華民國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