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低成本但高效的英語學習工具

本文探討了在英語學習環境中,報紙如何成為一個有效的教學工具。作者指出,報紙不僅能提供豐富的當前事件信息,還能幫助提升學生的語言技能,如閱讀、寫作、詞彙和拼寫。報紙以其低成本和易於獲得的特點,在提供最新知識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增進了讀者的詞彙能力。

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數位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有所增加,但這也不幸地忽略了使用傳統的英語學習材料,如報紙。報紙的印刷版和電子版都便於獲得,且在全球範圍內普遍可用,這使得它成為教室中的一個額外資源。報紙閱讀不僅增加了學生對世界和文化的了解,還幫助他們發展語言技能。

總之,報紙作為教學資源的價值在於它們提供的廣泛的語言學習元素,特別是在詞彙的學習中,它們顯得格外適用。因此,鼓勵學生利用報紙提升他們的英語技能,是對其未來在不斷變化的全球領域中獲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傳統vs. 數位教學材料

文章中提到,儘管數位技術在教學和學習中的使用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有所增加,但這種趨勢不幸地忽略了傳統的英語學習材料,如報紙的使用。以下是傳統學習材料和數位技術在教學應用上的一些主要差異:

  1. 可訪問性和成本
    • 傳統材料:如報紙和書籍通常是物理存在,需要物理分發,可能涉及更高的成本和存儲空間。
    • 數位技術:提供遠程訪問、快速更新和分享的能力,成本通常較低,並且可以輕鬆複製和分發。
  2. 互動性和參與度
    • 傳統材料:互動性相對有限,主要依賴閱讀和筆記,學生參與可能較為被動。
    • 數位技術:可以提供更多互動元素,如視頻、互動測驗和實時反饋,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和動機。
  3. 教學適應性
    • 傳統材料:一旦印刷,內容便固定不變,不易根據學生的個別需求進行調整。
    • 數位技術:內容可以動態更新和個性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進展和反饋即時調整教材。
  4. 知識更新速度
    • 傳統材料:更新速度較慢,尤其是印刷書籍和報紙,可能不反映最新的信息或知識。
    • 數位技術:可以快速更新,提供最新的資訊和資料,對於科技和科學等迅速發展的領域特別重要。

儘管數位技術提供了顯著的便利和效率,文章強調使用報紙等傳統學習材料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促進閱讀和詞彙發展方面。因此,結合傳統材料和數位技術的混合教學方法可能會提供最全面的學習體驗。

報紙作為教學工具

文章中指出報紙作為教學工具的有效性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1. 語言技能的提升
    • 報紙涵蓋了讀寫、詞彙和拼寫等多種語言技能的提升。透過定期閱讀報紙,學生可以在自然語境中學習新詞彙,並通過實際例子來練習語法和句構。
  2. 提供實時信息
    • 報紙提供最新的本地和國際新聞,使學生能夠接觸到當前事件和各種主題,從而擴展他們的知識視野並與現實世界保持聯繫。
  3. 閱讀習慣的培養
    • 定期閱讀報紙有助於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這是提升語言學習和理解能力的重要部分。此外,這也增強了學生的專注力和信息分析能力。
  4. 成本效益
    • 與其他教材相比,報紙是一種成本效益較高的學習資源。它們不僅價格便宜,而且廣泛可用,易於融入日常教學中。
  5. 語言的真實性
    • 報紙語言通常反映真實世界的用語,這對於學習語言的學生來說,是理解和應用語言的寶貴資源。
  6. 多樣化的內容
    • 報紙提供從政治、經濟到科技和文化等多樣化的內容,這有助於學生從多個角度理解和討論問題,並增強批判性思維和辯證能力。

綜上所述,報紙作為一種多功能的教育工具,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和綜合素養,使其在全球化的職業環境中具有更好的競爭力。這些特點使得報紙成為ESL/EFL課堂上不可或缺的教學資源。

透過報紙成就美好未來

學生通過使用報紙來提升他們的英語能力,這對於他們在未來不斷變化的全球化環境中取得成功是非常關鍵的。在這裡有幾個核心的概念:

  1. 全球化環境:隨著經濟、文化和科技的全球化,具有良好的英語能力變得尤為重要,因為英語通常被視為國際交流的橋樑。
  2. 持續的變化:全球市場和工作環境持續在變化,要求個體能夠適應新的技術、文化交流方式和工作需求。
  3. 英語能力的提升:英語是許多國際企業和學術機構的官方語言,掌握英語對於追求國際職業生涯或學術發展至關重要。
  4. 報紙的角色:報紙作為一種教學工具,不僅提供語言學習的內容,還連接了學生與全球事件,幫助他們了解世界各地的最新發展,從而提高他們的全球意識和文化敏感性。

因此,這句話強調,通過提升語言技能和文化認知,報紙幫助學生為全球職業市場的挑戰裝備自己,這是他們未來成功的關鍵因素。這種技能的提升被視為學生在競爭激烈的全球環境中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保障。

Wijewardene, L. (2021). The Newspaper – An Educational Tool in the ESL/EFL Classroom. Academia Letters, Article 769. https://doi.org/10.20935/AL769.

探索媒體對語言教學的影響:如何透過媒體教育深化文化理解

文章《TESOL and Media Education: Navigating Our Screen-Saturated Worlds》由Carla Chamberlin-Quinlisk所撰寫,發表於《TESOL季刊》2012年3月號。文章探討了媒體教育在TESOL(對其他語言人士教英語)專業中的角色,強調了教師和學生如何能通過媒體更深入地接觸和理解目標語言文化。文章提出了媒體教育的必要性,指出它能增進語言學習者和教師對於文化影像的批判性理解,並反思這些影像如何進入我們的教學實踐中。

Chamberlin-Quinlisk透過引入媒體教育的概念,鼓勵語言教育者和學生開展關於種族、文化、語言、身份和權力的對話。她探討了媒體如何塑造社會對於種族和文化的看法,並挑戰了這些看法如何被教育實踐所接受或反駁。文章中還提到了媒體教育在課堂上的實際應用,包括如何進行媒體分析以及如何使學生從中學到語言和社會議題。

此外,作者提出了將媒體教育融入語言教學的若干方法和考量,強調媒體教育不僅限於批評現有媒體的實踐,也包括創造性地利用媒體來促進語言和文化的理解。她建議語言教師應該運用多模態教學策略,這樣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媒介形式理解和產出語言。

總之,Chamberlin-Quinlisk的文章強調了在全球化和高度數位化的世界中,媒體教育對於TESOL專業的重要性,並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和觀點,以幫助教師和學生更有效地使用媒體來學習和教授英語。

教師和學生如何可以利用媒體來深入接觸和理解目標語言文化

在Carla Chamberlin-Quinlisk的文章《TESOL與媒體教育:導航我們飽和的屏幕世界》中,她探討了教師和學生如何可以利用媒體來深入接觸和理解目標語言文化。以下是一些主要方式:

  1. 媒體作為文化窗口:利用電影、電視、網絡內容等媒體資源,學生可以視覺化和聽覺化地接觸目標語言的實際使用情境,這些媒體反映了目標語言社區的日常生活、文化事件、社會議題和歷史背景。
  2. 批判性媒體教育:教師引導學生不僅消費媒體內容,而是批判性地分析這些內容。這包括討論媒體如何呈現文化價值、社會結構和權力關係,以及這些呈現如何影響我們對於文化的理解和偏見。
  3. 互動式學習:鼓勵學生不僅分析媒體內容,也創建自己的媒體作品,如視頻、播客或博客。這種創作活動可以促進學生對目標語言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個人表達。
  4. 多模態教學:利用不同的媒體格式(如文本、圖像、音頻和視頻)來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理解語言和文化,並促進他們的語言技能發展。
  5. 公共論壇的創建:媒體教育可以在課堂上創建一種公共論壇的感覺,讓學生能夠討論和辯論媒體所提出的各種觀點和議題。這種討論可以激發學生對於文化差異和社會議題的深刻認識。

透過這些策略,教師和學生能夠利用媒體作為一個強大的工具,來加深對目標語言文化的理解,並培養批判性思維和文化意識。這些做法不僅增強了語言學習的深度和廣度,也為學生提供了與目標語言社群進行更實質性互動的機會。

CHAMBERLIN-QUINLISK, C. (2012). TESOL and Media Education: Navigating Our Screen-Saturated Worlds. TESOL Quarterly, 46(1), 152–164. http://www.jstor.org/stable/41576033

教育科技中的普遍設計學習:一種新策略

這篇文章由 Gina Biancarosa 和 Gina G. Griffiths 所著,發表於 2012 年秋季的《兒童的未來》期刊上。主題圍繞在數字時代中使用科技工具來支持閱讀的發展。文章指出,數位科技的進步顯著地改變了可供教師和學生使用的文本和工具,對於提升識字教育的教學工具充滿了期待。

文章提出,科技應被視為教師在培養具有更高層次識字技能和背景知識的年輕讀者過程中可以部署的工具,這些技能和知識是當今信息化社會所需求的。科技已被用來建立兒童學習閱讀和閱讀學習所需的技能和知識。研究也突顯出數位閱讀技術(e-reading technology)如何被用來建立技能和知識。

然而,技術的應用也帶來了可能加劇識字挑戰的問題。例如,科技使用的不均可能加劇社經地位不同學生之間的差距。為了克服這些挑戰,作者建議學校和學區應該僅使用支持普遍設計學習(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的技術,選擇基於證據的工具,並為使用這些技術的人員提供系統性的支持,以及利用技術提供的數據能力和信息量。

本文的總結指出,儘管投資於數位閱讀技術具有潛力,但實現這一潛力需要戰略性地將這些工具嵌入到以證據為基礎的教育計劃中。在制定政策和投資於數位閱讀技術時,決策者、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必須確保技術的使用符合普遍設計學習的概念,並充分利用技術提供的效率和信息量。

普遍設計學習

普遍設計學習(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 UDL)是一種教育框架,旨在提高所有學生的學習機會,特別是那些擁有多樣學習需求的學生。這個概念源自於建築業的普遍設計(Universal Design),後者致力於創造能夠被所有人使用的產品和環境。在教育領域,UDL著眼於創造可包容各種學習風格和能力的教學方法和教材。

UDL的核心原則包括:

  1. 提供多種呈現方式:認識到每個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可能不同,教育者應提供多種方式來呈現學習內容。例如,一個概念可以通過文字、聲音、視頻或互動媒體來教授。
  2. 提供多種表達方式:學生應有多種方式來展示他們的知識和技能,而不僅僅是通過傳統的筆試或口試。這可以包括口頭報告、視覺藝術、演示或使用技術工具進行互動。
  3. 提供多種參與方式:認識到學生參與學習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教育者應設計靈活的課程,以吸引所有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並激發他們的動機。

當Biancarosa和Griffiths(2012)提到確保科技的使用符合普遍設計學習的概念時,他們強調教育科技工具和平台需要設計得能夠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而不是只有某些學生。這意味著科技工具應具備如文字到語音轉換、可調整的文字大小和對比度等功能,以便各種能力和學習風格的學生都能有效使用。此外,教育科技的開發者和選擇者需要考慮這些工具如何融入教學策略,以促進包容性教育和提高所有學生的學習效果。

科技可能帶來的挑戰

作者指出雖然數位科技在教育閱讀上帶來許多機會和期待,但這些技術的應用也可能加劇現有的識字挑戰。主要的問題包括:

  1. 社經地位差異:科技的使用不均可能加大不同社經地位學生之間的差距。較富裕家庭的孩子可能更容易獲得新技術和數位資源,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則可能缺乏這些資源。這種差距不僅反映在設備的擁有和使用上,也體現在孩子們利用這些技術的方式上。
  2. 學習機會不平等:即使學校和圖書館等公共場所提供了對科技的訪問,但這些設施可能無法提供足夠或平等的學習機會。富裕家庭的孩子可能在家裡就能夠接觸到高質量的數位學習資源和成人指導,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則可能只能在學校有限的時間內接觸到這些資源。
  3. 技術適應性問題:學校在將科技融入教育體系時,可能會遇到如何有效整合的問題。科技工具和平台需要與教學課程和教育目標緊密結合,否則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甚至可能因為不當使用而導致學生學習分散或增加認知負擔。
  4. 技術使用的質量問題:學生如何使用技術也是一大挑戰。高成就學生可能會使用技術進行深入學習和創造性活動,而低成就學生則可能更多地使用技術進行社交活動或娛樂,這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知識和技能的差距。

綜上所述,雖然科技為提升識字教育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可能性,但同時也需要注意其可能帶來的挑戰和問題。教育政策制定者和學校管理者需要謹慎考量如何平衡科技的利與弊,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公平地受益於科技進步。

給教學者的啟示

要在保持深度閱讀的基礎上,適應和利用數位文本的優勢,有幾個策略可以考慮:

  1. 增強互動性設計:利用數位文本的互動性來增強理解和記憶。例如,設計可互動的圖表、問題和遊戲,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複雜信息。
  2. 多模態學習整合:結合文字、圖片、聲音和視頻等多種模式,可以幫助不同學習風格的讀者更有效地學習。重要的是保持這些元素與學習目標的一致性,避免過多的裝飾性內容分散注意力。
  3. 促進批判性思維:提供工具和問題,鼓勵讀者對數位內容進行批判性分析。例如,在文本中加入引導性的問題或討論區,促進讀者深入思考文本背後的理念和觀點。
  4. 結構化的數位閱讀路徑:設計清晰的學習路徑,幫助讀者系統地進行學習,從而提升深度閱讀的效果。例如,透過導航工具引導讀者按照特定的順序學習,確保重要的信息不被忽略。
  5. 個性化學習選項:利用數位平台的靈活性,為讀者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選項。根據讀者的興趣和學習進度,提供定制化的閱讀材料和資源。
  6. 利用數位工具提升閱讀深度:例如,使用註釋工具,讓讀者能在文本上做標記和筆記,進行深入的文本分析。這些註釋可以保存並在復習時使用,增強理解和記憶。
  7. 維護數位閱讀的持續性和專注:鼓勵長時間的閱讀,減少因數位設備上的分散性通知而中斷閱讀。可以通過設計「不打擾」模式或其他集中注意力的工具來實現。

通過這些策略,可以有效地結合數位文本的優勢和深度閱讀的需求,支持21世紀的教育和學習目標。

Biancarosa, G., & Griffiths, G. G. (2012). Technology tools to support reading in the digital age. The Future of Children, 22(2), 139-160. Retrieved from https://www.jstor.org/stable/23317415

教育技術的進步:數位閱讀是否真的改善了學習?

這篇文章由Naomi S. Baron撰寫,討論了數位革命如何改變學生在學校中的閱讀、寫作及資訊取得方式,並探討數位螢幕對學生關注文字及其背後意義的影響(Baron, 2017)。文章指出,儘管近年來的研究顯示,無論是在紙本還是數位螢幕上閱讀,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能力似乎沒有顯著差異,但這些結果需要謹慎對待,因為這些研究大多數針對的是受試的大學生,且在特定的實驗條件下進行(Baron, Calixte, & Havewala, 2017)。

研究也發現,當讀者對數位閱讀與紙本閱讀的偏好進行自我報告時,許多人表示在紙本上閱讀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並且更少進行多工處理。特別是在美國,有高達85%的參與者報告在數位閱讀時會進行多工處理,相比之下紙本閱讀的比例只有26%(Baron, 2017)。此外,學生們通常認為在紙本上閱讀時更容易集中精神,並且認為紙本閱讀可以更深入地吸收和反思內容。

Baron的研究呼籲教育者們需重新思考數位閱讀的教育含義,並且考慮到數位閱讀可能改變了閱讀的本質,從深度理解和思考轉變為快速搜尋和獲取資訊。總之,這篇文章強調了數位閱讀與紙本閱讀在認知層面上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對教育實踐的潛在影響(Baron, 2017)。

數位閱讀可能改變了閱讀的本質

在Baron的研究中,數位閱讀的教育含義主要涉及了如何透過數位工具改善學生的閱讀效率及其對資訊的處理方式。然而,這些變化也可能對學生的深度理解和思考造成影響(Baron, 2017)。

首先,數位閱讀可以提高便利性和訪問信息的速度。學生可以快速搜尋到需要的資訊,進行有效的數據收集和初步分析。這對於應對當今資訊快速變化的學術環境非常有利。然而,Baron的研究指出,這種快速搜尋和瀏覽的方式可能導致學生在閱讀時缺乏深度和反思(Baron, 2017)。

其次,數位閱讀常伴隨著多任務處理,特別是在使用多功能的數位設備時。這種分散注意力的閱讀方式可能減少學生對文本深層內容的理解和記憶。例如,Baron提到,在數位閱讀環境下,學生往往選擇花較少的時間閱讀,且對深入問題的回答表現不佳,這反映了數位閱讀可能對認知深度的負面影響(Baron, 2017)。

此外,數位閱讀改變了閱讀的本質,從原來的沉浸式和連續性閱讀轉變為快速、間斷和交互式的閱讀模式。這種轉變可能使得閱讀不再被視為一種深度學習的過程,而是成為一種快速獲取特定信息的工具。Baron強調,教育者需要意識到這種變化,並探討如何在數位時代保持和促進深度閱讀的能力(Baron, 2017)。

總結來說,數位閱讀在提供便利性和效率的同時,也可能對學生的深度理解和批判性思考造成挑戰。教育者需開發新的教學策略,既利用數位閱讀的優點,也克服其帶來的限制,以支持學生的全面認知發展(Baron, 2017)。

研究方法

Naomi S. Baron進行的這項研究主要是通過問卷調查來探索大學生在數位時代的閱讀習慣,以及他們對於紙本閱讀和數位閱讀的看法和偏好(Baron, Calixte, & Havewala, 2017)。研究涵蓋了美國、日本、德國、斯洛伐克和印度的超過400名大學生,這些學生來自於Baron的同事教授的課程,或是其研究助理的同班同學。參與者的年齡範圍在18至2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1歲,其中約三分之二為女性,三分之一為男性。

研究分為三個主要部分的問卷,分別探討以下問題:

  1. 閱讀習慣:問卷調查學生在紙本和數位平台上的閱讀時間比例、閱讀成本是否影響平台選擇、在哪種媒介上更可能重讀、文本長度是否影響平台選擇、在每種媒介上閱讀時的多任務行為,以及他們認為在哪種媒介上能最好地集中注意力。
  2. 閱讀偏好和認知影響:詢問學生在紙本和數位閱讀中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方面,以及他們對於在每種媒介上閱讀時的注意力和認知影響的看法。
  3. 閱讀的本質變化:透過開放式問題,探討學生對於閱讀本質在技術影響下的變化的看法和體會。

研究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學生在需要深度閱讀和反思時,更傾向於選擇紙本閱讀。學生們普遍認為紙本閱讀有助於提高集中力和理解度,而數位閱讀則更容易分心且不易深入思考。此外,當閱讀需要高度注意力和認知處理的文本時,學生們傾向於偏好紙本。

這項研究強調了在數位時代下,教育者需要關注數位閱讀對學生學習習慣和認知發展的影響,並考慮如何結合數位和紙本閱讀的優勢,以支持學生的全面發展。

Baron, N. S. (2017). Reading in a digital age: Even millennials acknowledge that whether you read on paper or a digital screen affects your attention on words and the ideas behind them.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for how we teach? Kappan, 99(2), 15-20.

數位閱讀時代:我們的閱讀興趣如何變化?

本研究探討了數位時代閱讀興趣的心理行為層面,特別是不同閱讀模式和目的如何影響閱讀興趣。研究發現閱讀興趣可由其次級心理行為因素來表徵,這些因素分別代表了印刷閱讀、線上閱讀、社交媒體閱讀、學術閱讀和休閒閱讀。研究指出,儘管傳統的印刷閱讀仍被使用,但人們根據個人喜好、興趣和便利性在印刷和線上閱讀之間進行選擇。此外,隨著更多多樣化的線上應用的發展,預計當代和未來世代的閱讀習慣將繼續改變。研究結果提供了對閱讀心理學意義的新見解,並對未來研究提出了影響。

這項研究基於對當代數位閱讀環境中閱讀興趣變化的探索。隨著信息和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閱讀方式和閱讀材料逐漸從傳統的印刷文本轉向數位格式,包括電子書、線上文章和社交媒體內容等。這些變化引發了學術界對數位閱讀時代閱讀興趣可能變化的關注。

研究指出,雖然傳統的印刷閱讀仍然存在,但數位閱讀的普及改變了人們接觸和處理信息的方式,這可能影響到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和偏好。例如,線上閱讀允許讀者快速訪問大量信息,支持互動和多媒體功能,這可能吸引那些尋求快速信息和多樣互動的讀者。

此外,隨著社交媒體和線上交流的興起,閱讀已不再僅限於學習或娛樂,它也成為了社交互動和信息共享的一部分。這些變化促使研究者探討在不同閱讀模式(如印刷閱讀與線上閱讀)和不同閱讀目的(如學術閱讀與休閒閱讀)下,人們的閱讀興趣和行為如何發生變化。

因此,這項研究的背景是基於理解在數位時代下,技術如何影響閱讀行為和閱讀興趣的變化,並探索這些變化背後的心理行為動因。這對於教育者和政策制定者來說,有助於制定更有效的閱讀促進策略和教育程序。

研究方法

這項研究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1. 參與者招募:研究對象是印尼一所大學的本科生,共有993名學生參與。這些學生來自不同學科背景,包括語言藝術、社會科學、教育、自然科學和數學、工程、經濟和體育科學等。
  2. 問卷設計:研究者設計了一份包含347個項目的初步問卷,這些項目旨在評估多個心理行為構面,如享受、信心、自主性、能力感、流暢體驗和社交歸屬感等。這些問題分別針對不同的閱讀模式(如印刷和線上閱讀)和閱讀目的(如學術和休閒閱讀)。
  3. 數據收集:學生通過在電腦中心填寫線上調查來完成問卷,這有助於確保數據收集的便利性和效率。
  4. 統計分析:初步的探索性因素分析(EFA)用於識別潛在因素,並對問卷項目進行篩選,以保留代表性強和負荷量大於.50的項目。隨後進行的確認性因素分析(CFA)進一步驗證了這些因素的結構有效性。
  5. 結果評估:研究發現閱讀興趣可以分為多個次級心理行為因素,並且還識別出一個高階的通用閱讀興趣因素。這些發現有助於深入理解不同閱讀模式和目的如何影響閱讀興趣。

通過這一系列的步驟,研究不僅提供了對數位時代閱讀興趣多維度結構的見解,還強調了未來在閱讀心理學領域研究的可能方向。

研究發現

根據文章的描述,次級心理行為因素包括印刷閱讀、線上閱讀、社交媒體閱讀、學術閱讀和休閒閱讀,這些分別代表不同閱讀環境和目的的心理行為層面。每種閱讀方式都與特定的心理行為特徵相關聯,例如對於線上閱讀可能更多關注信息獲取的便利性和互動性,而學術閱讀則可能更重視深度學習和專注度。

至於第三級的心理行為因素,研究提出了一個通用的閱讀興趣因素,這是一個更高層次的因素,表徵了跨越不同閱讀模式和目的的共通心理行為特質。這可能涉及對閱讀本身的一種普遍興趣或驅動力,不受特定閱讀形式或內容的限制。例如,一個人可能普遍喜歡閱讀,無論是紙本書籍還是數位文章,這種普遍的閱讀興趣支撐了他們在各種設定下持續閱讀的行為。

總之,這些心理行為因素展示了人們如何根據不同的情境和目的調整他們的閱讀興趣和行為,並且這種分層次的因素結構幫助更細致地理解閱讀興趣如何在多種閱讀形態間發揮作用。

Putro, N. H. P. S., & Lee, J. (2017). Reading Interest in a Digital Age. Reading Psychology. https://doi.org/10.1080/02702711.2017.1341966

數位時代閱讀的演變:從紙本到電子書的轉變

本文探討了在數位化時代閱讀的演變,特別是透過「Evolution of reading in the age of digitisation」這個跨國合作計劃。此計劃試圖重新思考閱讀的整體概念,包括影響閱讀的各種因素,如文本、平台、以及使閱讀成為可能的技術(包括印刷書籍、電子閱讀器和電腦)。這項研究挑戰了數位媒體閱讀對情感閱讀影響的傳統看法,指出某些平板電腦的特定屬性對情感閱讀可能具有負面影響。

另外,本文也討論了印刷品的未來,電子書如何作為閱讀地圖提供互動體驗,以及數位閱讀是否能提供類似傳統紙本閱讀的身體愉悅感。研究指出,儘管數位閱讀設備提供便利性,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不適宜取代紙本書籍,特別是在需要深度閱讀和理解的情境下。

最後,本文檢視了「數位原生代」和「數位移民」之間的閱讀差異,探討了數位閱讀對思考方式的潛在影響,並預測未來數位閱讀和紙本閱讀將會共存,各自滿足不同的閱讀需求。

閱讀的整體概念

閱讀的整體概念在數位時代正在被重新思考,涉及多個層面:

  1. 閱讀媒介:隨著數位技術的發展,閱讀不再僅限於傳統的紙本書籍。現在包括電子書、電子閱讀器、電腦和其他數位裝置在內的多種平台均被用於閱讀。
  2. 閱讀的互動性:數位化提供了增強的互動性,如超文本鏈接、內嵌多媒體(如視頻和音頻)以及互動式圖形,這些都改變了傳統的閱讀體驗。
  3. 閱讀的便利性與可達性:數位閱讀使得大量書籍更加易於獲取和攜帶,讀者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閱讀,增加了閱讀的靈活性。
  4. 閱讀的認知與情感體驗:數位閱讀可能對讀者的認知和情感體驗有所影響。研究表明,從屏幕上閱讀與從紙本閱讀在認知負荷和情感連結上存在差異。
  5. 閱讀的社會和文化影響:閱讀作為一種文化和社會活動,其形式和實踐的變化反映了更廣泛的社會文化變遷。數位時代的閱讀也牽動了有關著作權、隱私和信息共享的新問題和挑戰。

因此,數位時代的閱讀整體概念是一個涵蓋技術、心理、文化及社會多維度的廣泛領域,不斷進化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媒體閱讀對情感閱讀的影響

媒體閱讀對情感閱讀的影響涉及幾個重要的方面。情感閱讀指的是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所經歷的情感反應和感受深度,這包括從文本中得到的樂趣、激發的共鳴以及對情節或角色的情感投入。

數位媒體閱讀環境(如使用平板電腦或電子書閱讀器)與傳統紙本閱讀相比,在情感閱讀方面有以下幾個影響:

  1. 閱讀介面的差異:數位閱讀通常涉及屏幕閱讀,這可能對讀者的情感投入造成影響。例如,屏幕的背光和滾動方式與翻頁的物理動作不同,可能影響讀者的閱讀節奏和情感連結。
  2. 多媒體互動性:數位閱讀設備常常允許嵌入視頻、音樂和其他互動元素。這些互動功能可以增強故事的情感深度,讓讀者在視覺和聽覺上有更豐富的體驗,從而可能增強情感反應。
  3. 閱讀的斷裂性:數位閱讀設備易於多任務操作,這可能導致閱讀過程中的頻繁中斷,從而減少情感沉浸感。例如,接收通知或切換應用程序可能打斷閱讀流程,影響讀者與文本的情感連接。
  4. 個性化和適應性:數位閱讀技術能夠根據讀者的喜好和閱讀習慣進行個性化設置,如調整字體大小和背景色,這可以提升閱讀舒適度,但同時也可能改變讀者對文本的情感認知和體驗。
  5. 情感距離的變化:與實體書相比,數位閱讀可能缺乏某些與紙質書相關的感官經驗,如紙張的質感、書香等,這些感官經驗往往能增強讀者的情感投入。

綜上所述,媒體閱讀對情感閱讀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包括技術介面、互動性質、閱讀中斷的頻率以及情感連接的變化,這些都會對讀者在數位時代的閱讀體驗產生重要影響。

閱讀對社會文化的影響

閱讀不僅是個人的智識活動,也是一種重要的社會和文化行為,對社會結構和文化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以下是幾個主要方面:

  1. 知識傳播與教育普及:閱讀是知識傳播的基本途徑。自印刷術發明以來,書籍成為了知識與思想流動的主要媒介,對教育普及和文盲率降低起到了核心作用。社會各層次人士通過閱讀獲得知識,提高自身能力和社會地位。
  2. 文化保存與創新:閱讀使得各種文化遺產得以保存和傳承,同時也促進了文化的創新。人們透過閱讀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歷史記錄和哲學思想,不僅能夠獲得文化認同感,也能在交流和對話中創造新的文化形式。
  3. 批判思維與公共討論:閱讀是培養批判性思維的重要途徑。通過閱讀多元的觀點和分析,人們學會質疑既定的觀念和價值,參與更為廣泛的社會和政治討論。這種參與不僅促進了個體的自我發展,也增強了公民社會的活力。
  4. 社會流動與平等:教育和閱讀能力通常被視為改善個人經濟和社會地位的關鍵。在許多社會中,能夠接觸和消化書籍資訊的能力是向上社會流動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提高閱讀率與教育水平是實現社會平等和減少貧困的重要策略。
  5. 數位時代的變革:隨著數位技術的發展,閱讀的方式和社會文化影響也在變化。數位閱讀提高了信息的可達性,改變了傳統的出版業,並促進了全球信息的即時交流。然而,這也帶來了信息過載和減少深度閱讀的問題,影響了人們的注意力和深度思考能力。
  6. 政治與意識形態的影響:閱讀在塑造和傳播政治意識形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書籍和其他印刷材料一直是宣傳和反宣傳的工具,從而影響公眾意見和政策制定。

總之,閱讀作為一種文化實踐,不僅形塑個人的認知和情感經驗,也深刻影響社會結構、文化傳承和社會進步。

閱讀的便利性與可達性

隨著數位技術的發展,閱讀的便利性與可達性有了顯著的提升,這一變化對於個人學習、知識獲取以及信息的流通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1. 即時存取和廣泛分佈:數位閱讀技術(如電子書和在線數據庫)使得大量文獻和書籍可以在全球範圍內被即時訪問。這為研究人員、學生和普通讀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尤其是在尋找特定信息或進行學術研究時。
  2. 多裝置支持:現代閱讀材料可以在多種裝置上閱讀,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和電腦。這種跨平台的可讀性不僅提高了閱讀的方便性,也使得讀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閱讀。
  3. 成本的降低:電子書籍通常比實體書便宜,有時甚至提供免費下載,這使得更多的人能夠負擔得起大量的閱讀材料。此外,公共和學術圖書館也逐漸增加電子資源的收藏,使得讀者無需實體訪問即可瀏覽豐富的資源。
  4. 為偏遠地區和資源貧乏區域提供服務:數位閱讀打破了地理和物理限制,對於那些偏遠地區的居民來說,只要有互聯網連接,就能夠存取到大量教育和學習資源,這對於教育公平和全球知識的普及非常重要。
  5. 可自訂的閱讀體驗:數位閱讀工具提供了多種自訂選項,如改變字體大小、背景顏色和燈光模式,這對視力不佳的讀者或有特殊閱讀需求的人來說,大大提高了閱讀的可接受性和舒適性。
  6. 語言和翻譯工具的整合:許多電子閱讀平台支持即時翻譯和多語言閱讀,這使得非母語讀者能夠更容易地接觸和理解外語文獻,促進了跨文化的知識交流。
  7. 環境影響的減少:電子書的普及減少了對紙張的需求,有助於減輕對森林資源的壓力和減少出版過程中的碳足跡,對環保有正面影響。

總而言之,數位時代大幅提高了閱讀的便利性與可達性,但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如數字鴻溝和信息過載問題。然而,無可否認的是,數位閱讀已成為推動全球教育和知識共享的重要力量。

「數位原生代」vs. 「數位移民」

「數位原生代」(Digital Natives)和「數位移民」(Digital Immigrants)是兩個描述不同世代對於數位技術適應性的術語。這兩個群體在閱讀行為和偏好上有顯著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技術熟練度
    • 數位原生代:這一群體從小生活在充斥數位技術的環境中,對於使用各種數位裝置(如智能手機、平板和電子書閱讀器)進行閱讀感到自然且習以為常。
    • 數位移民:通常需要逐步學習並適應數位技術。對於從紙質書籍轉向電子書或在線閱讀平台,他們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習慣。
  2. 閱讀媒介偏好
    • 數位原生代:傾向於使用電子書、在線文章和其他數位格式的文本,重視搜索和獲取信息的速度和便捷性。
    • 數位移民:可能更喜歡傳統的紙質書籍,享受翻閱實體書頁的體驗,並對印刷書籍帶來的視覺和觸覺感受有較深的情感聯結。
  3. 閱讀方式
    • 數位原生代:習慣於快速瀏覽和掃描信息,可能更多地從事碎片化閱讀,喜歡多任務處理。
    • 數位移民:更可能進行深度閱讀,喜歡連續專注於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對於深入分析和反思的閱讀模式有較高的偏好。
  4. 交互性和社交元素
    • 數位原生代:可能更喜歡那些提供互動性和社交功能的閱讀應用,如可以註釋、分享和討論的平台。
    • 數位移民:傾向於獨立閱讀,可能不那麼依賴於閱讀過程中的社交互動。
  5. 對數位工具的依賴
    • 數位原生代:對於使用數位工具來輔助閱讀(例如使用搜索引擎快速查找背景信息或解釋),感到自如且依賴這些工具。
    • 數位移民:可能更傾向於傳統的查找方法,如查閱實體參考書或進行面對面的討論。

這些差異反映了不同世代在數位化環境中的適應程度和技術使用習慣,並且對教育者和內容提供者在設計閱讀材料和教學策略時提出了挑戰。理解這些差異有助於更好地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並促進閱讀參與的普及和效果。

Bădulescu, D. (2016). Reading in the Digital Age. Philologica Jassyensia, 12(1), 139-149.

數據化教室:ClassDojo如何改變學校紀律管理

本文深入探討了ClassDojo如何改變學校紀律管理的方式,尤其是透過將紀律和學生行為數據化。ClassDojo是一個廣泛使用的教育技術工具,它通過將學生的日常行為轉化為數據,從而強化和常態化對學生的監控。這不僅創造了一種表現主義文化,也作為行為控制的一種機制。

ClassDojo通過獎勵和懲罰的方式來影響學生行為,並提供了一個教師、學生和家長交互的數字平台。研究指出,這種做法可能會使學生被簡化為行為數據的表現,忽略了行為背後的複雜性和上下文因素。此外,這種數據化的紀律方式可能導致對學生的不公正評價和長期監控,而這些監控的數據可能永久地影響學生的教育軌跡。

文章建議,學校紀律應該更注重教育而不是控制,並提倡一種基於尊重、關懷和尊嚴的紀律方法,這將有助於學生發展更多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而不僅僅是服從和遵守規則。

ClassDojo

ClassDojo 是一款廣受歡迎的行為管理軟件應用程式,主要用於教育環境中,以促進師生、學生與家長之間的互動與溝通。這個平台最初於2011年推出,起初主要作為一個行為追踪和反饋工具,但很快演變成具有更廣泛功能和目的的教育工具。

ClassDojo 通過一個用戶友好的界面,允許教師在數字平台上即時追踪和反饋學生的行為表現。教師可以使用這個平台給予學生正面或需要改進的行為點數,這些點數被稱為“Dojo點”。這種即時的反饋旨在幫助學生識別和鞏固期望的行為模式,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機制來強化不良行為的負面後果。

此外,ClassDojo支持家長與學校的交流,家長可以透過應用接收到有關孩子在校表現的更新,從而增強家校聯繫。這個平台還允許教師分享班級的新聞和通知,家長可以直接在應用中回應和互動。

總的來說,ClassDojo 將行為管理數據化,並透過遊戲化元素(如點數和獎勵)來激勵學生,同時提供一個集中的數字網絡平台,促進學校社區的互動和溝通。這種方法改變了傳統的教室管理方式,並在全球範圍內被廣泛採用。

ClassDojo中使用的音效及其對學生行為反饋的影響

ClassDojo的音效是行為反饋的一部分,用以加強對學生行為的正面或負面反饋。例如,當學生展示出積極行為並獲得正面點數時,系統會播放一種愉快的鈴聲音效;而當學生的行為被評為需要改進時,則會有一種較為嚴厲的嗡嗡聲音效。這些音效的設計意在立即向學生表明其行為的接受度,並作為行為修改的即時激勵或警示。

這種使用音效的做法是ClassDojo行為管理策略的一部分,旨在透過視覺和聽覺的方式增強反饋的效果,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和調整自己的行為。这种方法也反映了該應用如何利用多感官的方式來增強學生行為管理的互動性和效果。

反思

本文的研究主要通過分析公開可用的線上材料來評估ClassDojo在學校和課堂上的使用方式及其影響。研究者首先理論上探討了數據化、監控、表現主義等概念,並詳細描述了ClassDojo的功能和普及情況,以及它如何吸引教育工作者。

研究的重點在於批判性地檢視ClassDojo作為學校紀律工具的不加批判的普及。文章利用監控和表現主義的概念,來分析ClassDojo如何概念化和實施紀律,指出ClassDojo作為一種增強學生監控和數據化紀律的工具,如何影響教育過程、教師對學生的理解以及學生自我認知的方式。

此外,研究還涵蓋了教育技術批評者的觀點,包括對ClassDojo背後的行為心理學方法的分析,並討論了這種方法對學生行為的影響,特別是它如何將學生簡化為數據點並忽視教育過程中的結構和情境因素。

總之,這項研究通過理論分析和對公開資料的評估,來探討ClassDojo在當代教育中的角色和影響,提出了對現有教育實踐的挑戰和批判,並建議針對其使用和影響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Manolev, J., Sullivan, A., & Slee, R. (2018). The datafication of discipline: ClassDojo, surveillance and a performative classroom culture. Learning, Media and Technology, 44(1), 36-51. doi: 10.1080/17439884.2018.1558237.

ClassDojo 與學生行為:積分系統的影響與反思

本篇論文探討了教師使用 ClassDojo 這一行為管理軟件應用程式的經驗。ClassDojo 是一個全球性的應用,允許教師、家長和學生通過一個遊戲化的積分系統來追蹤進度並即時分享反饋。此研究采用後現象學方法,分析了 K-12 教師在課堂上整合 ClassDojo 技術的經驗和挑戰,以及他們遇到的道德問題。研究揭示的主題包括基於積分的激勵和學生身份認同、數據追蹤與持久性、課堂監控文化、協作與即時反饋,以及 ClassDojo 如何重新塑造教學與學習生態系統。

這項研究指出,雖然教師使用 ClassDojo 來促進學生參與和積極行為,但這也引發了有關數據使用、監控文化和基於行為的教學法的倫理問題。研究結果強調了基於積分的激勵對學生身份的影響,數據追蹤的長期性,以及課堂監控文化如何影響教師與學生的互動。

總的來說,此研究提供了深入了解 K-12 教師使用 ClassDojo 的多樣化經驗,並探討了在教育技術整合中涉及的倫理考量。此研究不僅增進了對於教育技術影響的理解,也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實際的見解和建議,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利用這些工具。

ClassDojo

ClassDojo 是一款廣受歡迎的行為管理軟件應用程式,主要用於學校教育環境中,尤其是在K-6(幼兒園至六年級)教育階段。這個應用程式允許教師、家長和學生通過一個遊戲化的積分系統來追蹤學生的行為表現和學習進度,並能夠即時分享反饋和通訊。

主要功能和特點:

  1. 即時反饋與行為追蹤:教師可以即時記錄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如專注度、參與互動等,並通過積分系統來獎勵或提醒學生。
  2. 家長溝通:ClassDojo 提供一個平台,讓教師能夠與家長保持連線,分享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行為表現。
  3. 學生參與:學生可以查看自己的表現記錄和積分,增加了學生的參與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4. 班級故事和報告:教師可以利用 ClassDojo 發布班級新聞、活動照片和學習資源,家長也可以通過這些內容了解學校生活。
  5. 客製化和易於使用:教師可以根據班級的具體需求來設置和調整應用程式的使用方式,界面友好,操作簡便。

倫理與隱私問題:

雖然 ClassDojo 在教育界廣受歡迎,但它也引發了一些關於數據隱私和學生監控的倫理問題。一些批評指出,這種持續的行為追蹤可能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壓力,並可能影響教師與學生的自然互動。

總體而言,ClassDojo 通過其互動性和遊戲化的設計,助力教師管理課堂行為和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同時也需要在使用過程中注意平衡技術介入和個人隱私的問題。

ClassDojo 的音效可能產生的影響

ClassDojo 音效的議題。特別是音效如何作為一種行為激勵的反饋機制。例如,當老師在 ClassDojo 上為學生加分時,會播放一個愉快的「叮噹」聲,而扣分時則會播放一個低沉的掉分聲。這種聲音設計不僅增強了積分系統的即時反饋效果,也可能對學生的行為產生條件反射式的影響,即學生可能會基於聲音的正負面反饋來調整自己的行為。

論文中對這種聲音反饋的應用表達了一定的擔憂,認為它可能過度強調了監控和行為控制,並可能導致一種表現主義的學習環境,其中學生的行為更多是為了獲得正面的聲音反饋而非出於內在的學習動機。這樣的系統設計可能對學生的自主性和自我調節能力造成影響。

研究方法

這項研究使用了後現象學的方法來分析 K-12 教師在課堂上整合 ClassDojo 技術的經驗。後現象學是一種探討人類如何通過技術體驗世界的哲學方法,特別強調技術如何塑造我們的感知和行動。

研究設計和方法:

  1. 質性研究方法:這項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通過深度訪談和觀察來收集數據,這有助於深入理解教師使用 ClassDojo 的具體經驗和感受。
  2. 數據收集
    • 訪談:與 K-12 教師進行半結構化訪談,詳細探討他們使用 ClassDojo 的方式以及他們對此的看法和感受。
    • 觀察:在課堂上觀察教師如何實際運用 ClassDojo 進行行為管理和學生互動。
    • 文件和多媒體材料分析:分析教師使用 ClassDojo 生成的各種教學資料和反饋報告。
  3. 理論框架:採用後現象學理論框架來分析教師與技術之間的互動如何影響他們的教學實踐和學生的學習經驗。這包括探討技術如何介入和改變教育過程。
  4. 主題分析:通過對訪談記錄和觀察筆記的詳細分析,識別出主題和模式,這些主題和模式揭示了 ClassDojo 對教學和學習的多種影響。

研究問題:

研究圍繞以下幾個核心問題展開:

  • 教師如何利用 ClassDojo 促進教學和學生學習?
  • 教師如何感知 ClassDojo 對他們的教學實踐、與學生或家長的互動以及學生學習的影響?
  • 從使用 ClassDojo 的經驗中,教師能分享哪些見解給其他 K-12 教育工作者?
  • 從後現象學的視角來看,使用 ClassDojo 涉及哪些倫理考慮?

總之,這項研究透過質性方法深入探討了教師如何在實際教學中應用 ClassDojo,並分析了這種技術使用的後現象學意義和倫理問題。

Yuen, C. L. (2021). Exploring teachers’ experiences of using ClassDojo: A postphenomenological study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Alberta]. University of Alberta Library.

提升學習成效:識別學生技能與誤解的重要性

傳統的認知診斷模型(CDM)大多僅用於識別技能或誤解,而這個研究提出的模型可以同時處理這兩者。作者利用期望最大化算法來估計模型參數,並通過模擬研究和實際數據分析來評估所提模型的可行性和應用性。模擬研究顯示,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能夠準確估計項目參數,並可有效改善正確分類率。實際數據分析則展示了該模型與現有CDM的比較,以及如何通過基於實際數據的模擬研究來提高正確分類率。

為什麼要識別技能和誤解?

技能和誤解是學習過程中兩個相互關聯但區別明顯的概念:

  1. 技能
    技能指的是學生在特定學科或領域中獲得的知識和能力,它代表了學生正確理解和應用概念的程度。技能的掌握通常與學生能夠有效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的能力相關。例如,在數學學習中,技能可能包括進行加法運算、解代數方程或理解幾何圖形的性質。
  2. 誤解
    誤解則是指學生對特定概念的錯誤或不準確的理解,這種理解通常與科學或學科專家的共識不符。誤解可能源於先前的學習經驗、直觀判斷或對信息的錯誤解讀。在數學學習中,一個常見的誤解是認為分母越大的分數數值就越大。

技能和誤解之間的關係

  • 共存性:學生可以同時擁有特定領域的技能和誤解。例如,一名學生可能掌握了分數的加法和減法(技能),但錯誤地認為在進行乘法時應該將分數翻轉(誤解)。
  • 相互影響:誤解可能妨礙技能的進一步發展。如果不糾正誤解,它可能會成為學生學習進步的障礙,導致他們在學習新概念或進一步深入學科時遇到困難。
  • 診斷和干預:識別學生的技能和誤解對於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和干預措施至關重要。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學生哪些領域掌握得好(技能),哪些領域存在誤解,從而提供針對性的指導和支持。

因此,對技能和誤解進行評估和區分對於理解學生的整體學習狀態和設計有效的教育干預方案至關重要。透過這樣的分析,教育者可以更精確地定位學生的需求,並採取適當的教學策略來促進學習和改善誤解。

在認知診斷模型(CDM)的背景下,分別識別技能或誤解指的是使用不同的模型或方法來分別評估學生掌握的技能和他們持有的誤解。這種方法將學生的技能和誤解視為兩個分開的領域進行分析和診斷。

  1. 識別技能:這涉及評估學生在特定學科或領域中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識。例如,在數學學習中,技能可能包括加法、減法、乘法或分數概念的理解。CDM用於確定學生是否掌握了這些技能,以及在哪些領域他們展現了能力。
  2. 識別誤解:這與評估學生對特定概念的錯誤理解或誤解有關。誤解是學生對於學科概念的錯誤或不準確的理解,這些理解通常與科學、數學或其他學科的專家知識不一致。例如,在物理學中,學生可能會有關於力和運動的誤解。

傳統上,CDM多用於識別學生的技能,而對於學生的誤解則較少探討。不過,為了提供更完整的教育反饋並促進學生學習,理解學生同時擁有的技能和誤解是重要的。這就是為什麼新提出的模型,如SISM模型,旨在同時識別學生的技能和誤解,以提供更全面的診斷信息。

同時識別技能和誤解的模型

文章提出的SISM(同時識別技能和誤解模型)旨在同時評估學生的技能和誤解。與傳統的認知診斷模型不同,SISM模型能夠在單一分析中識別這兩種特性,這樣做可以獲得更全面的學生認知狀況。

SISM模型的關鍵特點包括:

  1. 同時評估技能和誤解:SISM模型不是單獨評估技能或誤解,而是同時考慮兩者。這種方法有助於揭示學生的全面認知結構,包括他們正確理解的概念和持有的誤解。
  2. 潛在類別分析:SISM模型利用潛在類別分析來識別學生的技能和誤解,這意味著它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群體,每個群體在技能掌握和誤解方面有不同的特點。
  3. 項目響應函數:SISM模型通過特定的項目響應函數來描述學生對試題回答正確或錯誤的概率。這些函數考慮了學生的技能掌握和誤解,並且能夠捕捉到這些特性之間的交互作用。
  4. 參數估計:文章提出使用期望最大化(EM)算法來估計SISM模型的參數。這種算法可以有效處理大量數據,並確定模型中的各個參數,如技能掌握的概率和持有誤解的概率。
  5. 模擬和實際數據分析:通過模擬研究和實際數據分析,SISM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得到了驗證。研究結果顯示,SISM模型能夠準確識別學生的技能和誤解,並提供有用的診斷信息。

總之,SISM模型是一種創新的認知診斷工具,旨在提供對學生學習狀態更全面的了解,特別是在同時識別技能和誤解方面。这种模型对于教育实践和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SISM模型的分類舉例

SISM模型通過對學生的技能掌握和誤解進行評估,將學生分類為不同的群體。舉例來說,假設在一項涉及分數概念的數學測驗中,SISM模型可以識別以下幾種學生群體:

  1. 群體一:完全掌握技能無誤解
    這個群體的學生理解所有相關的分數概念,且沒有誤解。例如,他們能夠正確執行分數加減乘除,理解分數的比較大小,且不會混淆分子和分母的角色。
  2. 群體二:部分掌握技能無誤解
    這類學生可能只掌握了一些分數的技能,如能正確進行分數加法和減法,但對於乘除或比較分數大小的理解不足,雖然他們沒有明顯的誤解,但技能掌握不全。
  3. 群體三:掌握技能但存在誤解
    這個群體的學生在某些方面掌握了技能,但同時持有一些誤解。例如,他們可能能夠正確進行分數乘除,但誤解了分數大小的比較,可能認為分母越大的分數就越大。
  4. 群體四:技能和誤解混合
    這類學生既有部分技能掌握,也存在一些誤解。比如,他們可能理解了分數加法的運算,但在進行分數乘法時混淆了運算規則,以為應該將分子和分母分別相乘。
  5. 群體五:缺乏技能且有誤解
    這個群體的學生在分數概念的理解上存在較大困難,不僅掌握的技能有限,而且持有多個誤解。例如,他們可能不理解分數的加減法,並誤認為分數乘法是將分子和分母相加。

透過這樣的分類,教育工作者可以更精確地了解每個學生或學生群體的具體需求,從而提供更針對性的指導和干預,以促進他們的學習和進步。

Kuo, B.-C., Chen, C.-H., & de la Torre, J. (2017). A cognitive diagnosis model for identifying coexisting skills and misconceptions.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1-13. https://doi.org/10.1177/0146621617722791

探索小學生的數字直覺:在線遊戲化計算估算評估的創新應用

這個研究開發了一種線上遊戲化的評估系統,目的是探索台灣三、四年級學生在加減法計算估算上的表現。評估系統能夠自動記錄和分類學生的計算估算策略,並利用高階DINA模型(Higher-Order DINA model)作為測量模型,以提供更多個別學習狀態的信息。

研究共有729名學生參與,分別來自兩所小學的349名三年級生和380名四年級生。結果顯示,成功解題的學生傾向於擁有良好的直覺數字感,或依賴題目內容來採取有效的計算估算策略。四年級學生在加減法計算估算能力上顯著優於三年級學生。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使用了不同的計算估算策略,並掌握了不同的計算估算技能。

研究還探討了成功解題者和未成功解題者在使用計算估算策略上的差異,以及三、四年級學生在加減法計算估算表現上的差異。此外,通過認知診斷模型的應用,研究提供了對學生學習強項和弱點的詳細診斷信息,有助於教師更有效地進行教學和評估。

線上遊戲化的評估系統

這個線上遊戲化的評估系統名為「Apple Shooter」,主要目的是評估學生在加減法計算估算的能力。該系統利用遊戲化的方式來吸引學生參與,同時自動記錄和分析學生在解題過程中使用的策略和數字感。學生需要通過設定數字來“射擊”目標(蘋果),以此來完成加法或減法的計算估算任務。

在遊戲中,學生的操作包括調整數字來達到預估的結果,並通過按鈕進行射擊。過程中,系統會提供不含最終結果的算術表達式作為反饋,幫助學生理解他們的估算與目標數字之間的關係,並根據反饋調整策略。這種互動方式旨在提升學生的數字感和計算估算技巧,並通過遊戲的形式使學習過程更加有趣和吸引人。

學生的解題策略

學生通過「Apple Shooter」這個線上遊戲化評估系統進行計算估算時,會根據系統提供的回饋來調整他們的解題策略。具體過程如下:

  1. 進行初步估算和射擊嘗試:學生首先根據題目要求,做出初步的數字估算並進行射擊嘗試。例如,在加法估算任務中,學生需要設定一個數字與給定的數字相加,嘗試讓箭射中目標(蘋果)。
  2. 接收和分析回饋信息:系統會提供不包含最終和的算術表達式作為回饋,讓學生了解他們當前的估算與目標值之間的差距。例如,如果學生設定的數字加上給定的數字後,與目標值有明顯差距,系統的回饋將幫助學生意識到這一點。
  3. 根據回饋調整策略:學生利用回饋信息評估和調整他們的策略。如果估算結果與目標值相差太大,學生可能需要增加或減少他們的估算值。學生會根據這些反饋不斷調整數字,再次嘗試射擊,直到射中目標或接近目標。
  4. 反覆實踐和學習:透過不斷的嘗試和回饋,學生能夠逐步精煉他們的計算估算策略,並提升解題效率和準確性。這個過程不僅幫助學生在遊戲中達成目標,也在實際中增強了他們的數字感和計算估算能力。

總之,學生通過對回饋訊息的理解和應用,不斷調整和改善他們的計算估算策略,從而在遊戲中實現更好的表現並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長。

研究方法

這項研究透過以下步驟進行:

  1. 研究目的和設計
    • 研究旨在探索三年級和四年級學生在加減法計算估算方面的表現。
    • 利用一個名為「Apple Shooter」的線上遊戲化評估工具來進行。
  2. 參與者選擇
    • 研究對象為台灣的349名三年級學生和380名四年級學生,隨機選擇自兩所小學。
  3. 評估工具開發和使用
    • 「Apple Shooter」評估系統設計為遊戲化介面,通過設定和調整數字來進行加減法估算,並自動記錄學生的策略和表現。
    • 學生在遊戲中進行一系列的計算估算任務,系統根據學生的操作提供即時回饋。
  4. 數據收集與分析
    • 收集學生在遊戲中的表現數據,包括他們的估算策略、選擇的數字、以及射中目標的準確性。
    • 使用高階DINA模型(Higher-Order DINA model)作為測量工具,對學生的能力進行詳細分析。
  5. 結果評估
    • 分析學生在計算估算任務中的表現,比較不同年級學生的估算能力差異。
    • 評估學生使用的策略,並根據學生的表現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回饋。
  6. 結論和建議
    • 根據研究結果,總結學生在計算估算方面的表現特點和趨勢。
    • 提出教育實踐中如何利用這種遊戲化評估工具來改善教學和學習的建議。

總之,這項研究通過線上遊戲化評估工具和高階認知診斷模型來探討學生的計算估算能力和策略,旨在提供更深入的教育心理學見解並促進教育實踐的改進。

教學啟示

這項研究提供了幾個教學方面的啟示:

  1. 強化數字感教學:研究結果顯示,具有良好數字感的學生在計算估算任務中表現更佳。因此,教師應重視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字感,如透過各種實際操作和互動活動,幫助學生建立對數字的直覺理解和靈活運用能力。
  2. 運用遊戲化學習工具:線上遊戲化評估工具「Apple Shooter」證明了遊戲化學習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參與並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遊戲中的即時回饋和互動性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並即時調整解題策略。教師應考慮將遊戲化學習工具融入教學中,以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效果。
  3. 個性化學習支持:通過分析學生在遊戲中的表現和策略,教師可以獲得關於學生個別學習狀態的詳細信息,從而提供更針對性的指導和支持。這有助於實現個性化學習,確保每位學生都能根據其能力和需求獲得適當的教育干預。
  4. 結合診斷評估:利用認知診斷模型進行的評估可以提供深入的學生能力分析,幫助教師識別學生的強項和弱點。這種診斷性評估對於設計針對性教學活動、實施有效的補救教學策略以及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具有重要價值。

總之,這項研究強調了數字感教育的重要性,展示了遊戲化學習工具的潛力,並支持了針對個別學生需求的個性化教學策略,從而為提升學生計算估算能力和數學學習效果提供了實用的指導。

Shih, S.-C., Kuo, B.-C., & Lee, S.-J. (2018). An online game-based computational estimation assessment combining cognitive diagnostic model and strategy analysi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https://doi.org/10.1080/01443410.2018.150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