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人普遍有個概念於心中,那就是一起作功德,往後不論這輩子或下輩子就會再見面。如果翻譯成台灣人或華人熟悉的語言,那就是「共業」。我想「共業」會比泰國人對於這樣子想法的概念更為全面且平衡。至少,共業包括作功德或造業障都有可能。當然,巴利文裡頭有對應於「共業」這樣概念的詞彙,只是我聽到之後,馬上聯想共業,就沒有去在意這個詞彙的語音是如何呈現的了。 民國一百年到民國一百零一年這段期間,我在泰國,我遇到許多人,想必這些人都是曾經一起作過好事或壞事的朋友們,所以這輩子我們會再見面。加上我,和我同一個時間出家的有八個人;加上我,我們一行人到從北欖坡府(那空沙旺,นครสวรรค์,Nakhon Sawan),往回走再到烏泰他尼府(色梗港,จังหวัดอุทัยธานี,Uthai Thani),再到碧差汶府(เพชรบูรณ์,Phetchabun),再往黎府(เลย),這個旅行團有七個人。 一群人在短時間相處在一起,你肯定會有比較喜歡或者認為比較礙眼的人,這個就是來自我們過去和他或她的因緣。出家的時候,我會和幾個僧侶比較投緣,這就是我和他們的緣份比較深;團體旅行的時候,人際相處時,偶爾會不喜歡一些人,這也是我們過去就沒有和他或她結善緣,現在再遇到,仍然沒有好緣份。然而,不論你喜歡哪個人或討厭哪個人,如果你可以「冤親平等」地去對待他或她,彼此之間的關係就會改善。 我們會特別喜歡一個人,這是「貪」;對於某些人,我們不希望有太多接觸,甚至是討厭,這是「嗔」;不明白這些都是有因有緣,最後會開花結果,就是「痴」。如果我們可以隨時正向思考,這樣不論何時何地與何人在一起,都是作功德,下一次或下輩子再見面的時候,都會是好的因緣。
Category: 學佛的心得
共善業,不要共惡業;一起作功德,不要一起造業障
怎麼在泰國出家?
普遍泰國人和普遍台灣人(或者大多數的華人)對於「出家」的態度是有天壤之別的落差。如果你看過《出家就是要敲鑼打鼓》和《出家就是要請客吃飯》,你就會發現泰國人對於出家之隆重就和結婚一樣,是廣為宣傳的。當我和泰國人我想在泰國出家的時候,每個人都是想方設法地要讓我能夠順利出家,訂日期、找寺廟、交通接駁……等。然而,這都是「助緣」,如果沒有「非出家不可」的意念作為「因」,也不會有最後「出家」的行動作為「果」。 發心出家為因,得以出家為果,這是事實,也是真理。但這把話說得太簡單,忽略許多過程,也就是上面說的「助緣」。我想不論在什麼地方出家,背誦偈子或精典,都是不可或缺的。於此,你就可以發現我在泰國出家會遇到的第一個困難,我要背誦求出家的偈子。如果從我必須背誦的偈子是用泰文字拼寫而成的巴利語。標的語是巴利語,所以語音、詞彙和語法都是巴利語;從形、音、義來看,形是泰文,音和義都是巴利語。從這裡,你大概可以知道即便對於以泰語為母語的人而言,這也不是日常生活會使用的語言,更何況是對於我這樣一個半調子的泰語學習者。 我怎麼背?學校一個教巴利語的老師先帶我唸一次。逐字逐句唸。先由老師唸一次,不致於後面造成石化的結果,因為輸入的正確的語音。不過,巴利語並不是被日常使用或教育傳播的語言,所以每個人唸起來都不太一樣。誰是最頻繁使用並研究巴利語的,那莫非就是泰國的僧侶了!所以,最後我拿來反覆是鄰居老師幫我找到的影片,由泰國僧侶錄製,上傳到youtube的視頻。 我在出家的前一天,就先到般若寺去掛單了!除了,聽youtube的視頻之外,當天的下午一個去過台灣的師父也導讀了幾次,讓我更熟悉偈子。我自己還獨自背誦了五個小時。隔天,所有要出家的人都到寺廟剃渡後,晚上也給我們時間去背誦。這大概是高中畢業、進到大學之後,少數幾次我很認真地、重覆地閱讀的內容。 到了正式出家當天,儀式莊嚴、隆重。一體兩面的另外一面就是,參與者,特別是那些主角,也就是我們這些即將出家的人,格外感到緊張。我把偈子忘得一塌糊塗。還好,在沙彌的出家儀式是全體一起背誦,和尚的出家儀式是三個人一組、三個人一組地去背誦,所以我還可以打混摸魚一下。我打混摸魚,天知、地知、我知,住持和尚也知道,但住持和尚慈悲,讓我順利出家。除了感恩住持和尚,我也感謝在和尚出家儀式裡頭,兩個和我一組的同儕:Pop和Ice。我們三個同年紀都是25歲,我想也是同一批出家的人裡頭,最有緣份的一組,我也最喜歡這兩個好朋友。 感恩住持和尚、感恩一起出家的同儕、感恩學校的校長、老師和所有好朋友。因為有這些「善緣」,「因」結「果」,我想「果」是又大又甜的。
最後一天的托缽化緣
平常是早上五點起床,今天我們四點就要起床,因為我們要托缽化緣,因為我們不熟稔如何穿著上Jiwon。這是我出家這段期間第一次托缽,也是這一次出家這段期間最後一次托缽,但希望不會是人生中最後一次托缽。 早起托缽化緣似乎是泰國佛教相當重要的部份,我們一同出家的僧侶們都覺得沒有托缽化緣似乎不像出家過。這一陣子泰國淹水,我出家的寺廟般若寺(วัดปัญญานันทาราม,Wat Panyanantaram)在巴吞他尼(Pathum Thani)府,這個位於大城和曼谷之間的府,也深受淹水之苦。於是,在淹水之後,好一陣子般若寺就沒有僧侶出去化緣了。我們這一批僧侶是在淹水之後,第一次代表般若寺去化緣托缽,我的心情是雀躍的,不過前一天主持師父也先給我們心理建設,要我們作為可能空缽而回的準備。果然,整段行程只得到兩匙白飯。兩匙白飯,光一個人吃一餐都不夠呢!但是我並不灰心,水災後第一批托缽當然不能作為藉口。我和當地人沒有太多緣份,能夠得到兩匙白飯,我也心滿意足了。 幾近空缽是一個小考驗,在路上遇到狗那才是真考驗。我和Bank師兄、Pop僧侶走同一路,是在第六渠道區(Klong 6)。你可以想像,五點半出門,天都還沒亮的時候的樣子嗎?不要說狗分得清分不清僧侶和小偷,就算一般人在「暗黑風高」的時候,也可能把三個僧侶當成三個小偷。狗一直吠、一直吠,先去追Bank師兄,但Bank師兄加快腳程,一下子就遠離黑狗狂吠的暴風圈了!留下兩個托缽新手,想加快腳步腳掌就受不了,我們只能慢步移動,狗又越靠越近,有隻黑狗開始咬我的Jiwon了,我怕下一步牠會要咬我的腿了!我開始專注地唸觀世音菩薩,還好狗沒有咬我的腿。我鬆了一口氣。再讓我去托缽一次的話,我想在經過這一段路時,我仍然會心跳加速。 托缽的困難在其實不在上面那些東西。托缽時,是光腳的,連托鞋都不能穿,我想這就是造成「圓頂方踵」的重要原因。寫這篇文章的時間是下午四點半,我們在早上五點半的時候出發托缽,過了十一個小時了,我的腳掌仍隱隱作痛,可見業障有多麼重。如果沒有光腳走路習慣的人,可能走柏油路會很不習慣,但整段路最舒服的就是柏油路,因為你會經過農田、碎石子路、泥濘的路和佈滿不不知道是鴨屎還是雞屎的道路。我想這是除了靜坐腿痠之外,另外一個讓腳消業障的好方法。 有一段經過農田的路程正好是在柏油路上,太陽正緩緩的往上昇,我和Pop也並肩地走過那段路段,清新的一天就要展開。今天是我還俗的日子,我卻不覺得開心,對比這個緩緩上昇的太陽,我的心情卻像落下的太陽,五味雜陳。
民國一百年度春季學界禪七實驗結報
釋迦如來說:「各種佈施中,法佈施利益最大,若能勸人發菩堤心的話。」所以,我再來給大家法佈施,看看有沒有因此想去打禪七或至少想學習靜坐。師父在禪七的時候開示,「眾生皆有本具的佛性,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是可以被驗證的,進禪堂就像進實驗室。我相當同意禪堂就像實驗室這句話,自己靜坐,自己體會,省得人家說得嘴角皆沫還得到怪力亂神、妖言惑眾的罵名。進禪堂就像實驗室,就像上化學實驗一樣,雖然我沒有寫預報,不過我寫了個結報,和大家分享。當然,寫結報不代表是實驗證實了理論,也不代表實驗成功了,不過我想只要持續地做,信心堅定地做,原本十次做成一次成功的實驗,後來十次內有五次成功,最後每次都可以成功,理論和實驗就符合了。熟能生巧嘛! 實驗名稱: 民國一百年度春季學界禪七 實驗教師: 惟覺師父、見燈師父 實驗助教: 眾師父、眾義工菩薩、眾同參道友 實驗室: 中台禪寺主體五樓大禪堂 實驗時間: 民國一百年一月二十二日到一月二十九日 實驗目的: 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實驗服裝: 居士服、平底鞋,不需戴眼鏡、手錶等 實驗耗材: 早午齋、趙州茶、藥石(依個人飲食習慣調整) 實驗方法: 數息觀、中道實相止觀 實驗流程: 一開始先受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包括:。同時,在第一天晚上舉行起七茶會。而接下來每一天課程安排十柱香,除一月二十七日之外,其餘每天皆有惟覺師父和見燈師父的甘露法語,每天也進行早晚課。直到最後一天解七茶會。 實驗結果: 轉凡入聖,指日可待。 實驗心得: 釋迦牟尼佛在悟道時發現「眾生皆有本具的佛性,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何期有幸,釋迦牟尼佛慈悲渡眾,轉法輪四十九年使佛法能夠綿延至今。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來,有漸修法門,有頓悟法門,在中國的眾生,都能夠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適合的法門修行。釋迦牟尼佛經歷好幾千劫的見修,在最後一世才能得太子莊嚴化身,這還不夠,得苦行不得,最後才在四十九天的靜坐後悟道。我們比釋迦牟尼佛幸運一些,雖然我們一時無法永不退轉地承諾來經歷幾千劫的漸修,但我們既有漸修法門,也有頓悟法門。一方面,我們可以見修,到處修福報;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透過靜坐,練習遁悟法門。「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圓彰。」 實驗筆記: 跟著師父的指示就可以實驗成功。一開始師父先提示「數息觀」,讓大家從混亂的生活收攝回來;第四天時,師父提示「中道實相觀」,就是去除妄想。我在第五天時,覺得非常受用,我覺得一整天都是好香。結果第六天,志得意滿、得少為足,就開始打妄想了,我一直在想我的論文要寫什麼。最後又透過「數息觀」來收攝,所以在解七之前,又打了一支好香。像史內卜在他的魔藥學課本寫筆記一樣,我也分享一個小筆記就是「『數息觀』是快速收攝的方法,而後可以用『中道實相觀』再來練習,交互使用。」 安全注意事項: 昏沈、妄想、無聊、無計都可能使實驗不盡完美。
圓滿的如意
佈施方式有三種,財佈施、法佈施和無畏施;佈施的對象也有三種,對佛法僧是種福田,對父母師長是種恩田,對遭遇不幸的人是種悲田。不論佈施的方式、對象為何,只要能夠佈施的人後必得大安樂。我這個人生性慳貪,沒什麼錢財,作不了財佈施,不過作作法佈施倒是可以。心情好,我來給大家法佈施一下。分享我的公案: 我畢業自國立台灣大學,在大學時參加中智社(台灣大學有許多佛學社,中智社是其中一個。),因此和三寶開始結緣。現在就讀國際暨南國際大學,同樣參加佛學社(禪悅社)。除了參加佛學社之外,我還常常到中台禪寺分院普天精舍薰修,我覺得受益良多。佛法不可思議,我來和大家分享「圓滿的如意」。(2010,釋見燈)←(我大概是中了APA的毒了。) 東南亞研究所畢業的條件之一是於研討會或期刊發表論文,我是一個閒不下來的人,只要知道有什麼事情、任務是必須完成的,我就會提前將它完成,因為我很怕把所有事情都擠在期限前,這就像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會定時定期排便,不然累積了好幾天的大便才上廁所,這肯定要便秘的。於是,我也找到一個我認為我有能力完成的相關議題的研討會參加,後來找到《孫中山的兩岸遺緒研討會》,撰了拙文《續孫中山之火,燎東南亞地區華語教學之原:論我國於東南亞地區推展華語教學之前瞻性》,順利地被研討會接受了。這也了了我一椿心願。這真是令人感到「如意」。 第二件「如意」的事是甄選「臺泰拓展視野計畫」錄取赴Wat Sriwareenoi School擔任華語文教學助理。以一個只參加過政大公企中心開設的華語師資培訓週末密集班的學員而言,我認為自己相當幸運。三寶慈光加被,才讓我有機會到泰國北欖府教華語。老實說,我從去年十一月就積極參加由普天精舍舉行的三昧水懺法會,還有其它大大小小的活動,包括中台禪寺、禪悅或和普天精舍舉辦的。當然,我這不是說只要抱佛腳,就一切順利。如果你檢視我的學習歷程,包括:華語教學的能力、語言的能力、對東南亞的熱情與認識…等,你會發現我也是付出相當的努力,才取得這個機會。這兩件事對我來說,都是「如意」。 今年(民國一百年)元旦時,我參加在中台禪寺舉辦的八關齋戒,見燈和尚開示「什麼是圓滿?」「圓滿」意謂在達到如意的過程中,還意外得到其他想要的東西;換言之,「不圓滿」就是達到如意了,但是也得到一些不想要的東西。在投稿錄取的「如意」中,我「圓滿」地獲得了一筆稿費,這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在取得赴泰進行華語教學的「如意」中,原本要在今年五月出發,現在延到七月出發,於是我不必提早休學,這又是另一個「圓滿的如意」。或許,我們有許多方法可以達到「如意」的境界,但我相信因為我積極參與精舍或佛學社的活動,我不只是「如意」,我還得到的是「圓滿的如意」。 雖然我生性慳貪,但得到稿費之後,我也立刻進行了財佈施,我想這也有助於減少我的三毒之一的「貪」。我想這是一個正向的循環,我給自己的新年新希望就是繼續保持這股向上的力量,也勉勵大家、祝福大家都能有「圓滿的如意」。
組織的核心價值(by見燈師父)聽講心得
如何成功?只要努力就會成功?你是否有努力過,但卻沒有成功的經驗呢?每個人都想成功,但經過一番寒徹骨之後,卻不能成功的人大有人在。有幸參加這一次的幹部訓練,見燈和尚開示「組織的核心值價」課程,收穫良多,與大家法佈施,感恩大眾佈施慈悲歡喜: 怎麼樣叫「成功」?就是符合你心裡預期,達到你心裡的標準,也就是你潛藏的希望,簡單的說就是「如意」啦!如你心裡的意。好比射箭,有了心裡的目標,也確實努力過了,但卻無法射到目標。原因在哪裡?因為我們「看錯了」。一開始就看錯了,當然射不到目標。對人、事、物沒有正確的認知,不清楚其相貌、狀態、特性,出發的心。因心正確,果報會如意,就會成功,這就是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意識型態也就是俗話的「核心價值」。 每個組織會有不一樣的核心價值,例如佛學社的核心價值就是找尋佛法的真理,確定核心價值之後,要擴展、推廣時也得要有一些方法。對於推廣、傳播,釋迦牟尼佛很早之前就提示過「菩薩四攝法」,教導我們怎麼去渡眾生。菩薩四攝法包括:愛語攝、同事識、佈施攝和利行攝。 愛語攝就是多讚嘆別人,但不能淪於拍馬屁。用目標對象熟悉的語言去引起他的興趣,例如這個喜歡談論政治,你也跟他聊點政治,不必深入但卻能開啟溝通的橋樑。進一步可以利用其熟悉的語言,分享佛法,給予佛法的正知見。 同事識則是和目標對象去做相同的事,讓他覺得你和他是同一類的。假設你在路上遇到一個嚼檳榔的阿伯,你很想渡他,怎麼辦?當他請你吃檳榔,你就同他一起吃;他想蹲著聊天,你也陪他蹲下來聊;他要喝酒,你也陪他喝酒…等。不過,必需堅持原本的正知見,不要還沒渡別人,自己就先被渡了。 佈施攝有財佈施、法佈施、無畏施,建立目標對象和你的良好關係,你要渡他時就容易許多。當然,你要有正知見,否則就只是誘惑或賄賂了! 利行攝則是行菩薩道,例如在有人在感情不順遂的時候,給他安慰;在發生地震時,進去給援助。總之,就是做對目標對象有益的作為,這也是利益大眾的行為。或許你認為這是趁虛而入,但只要你秉持著正知見,以佛法為依歸,就是行菩薩道,就是渡眾生。 善開方便門,不要只是一味地道德勸說,利用各式各樣的方便來渡眾,開方便時仍不離佛法,達到自利利他的目標。你會發現,追根究抵都是不佛法,所有方便、善巧都是事項。見燭法師在結訓時提示大家「有事無理,徒增無名」,當我們進行各種善巧、方便時,仍不能沒有「理」,這個「理」就是佛法,就是我們平常要到禪修班精進用功的原因。感恩大眾佈施慈悲歡喜。傳晨合十。順便和大家分享中台禪寺的粉絲專頁:點我去按個讚。
我是愛吃素又愛吃炸雞的小朋友
二月份參加月會的時候,劉宗靈班長進行專題報告,內容是「節能減碳」之類的,其中一個鼓勵大家去做的是「多吃素,少吃肉」;從上週一開始,我所在的團體每週一都會是吃素的好日子,以前只有學佛的人、修道士或老人在初一十五會吃素,現在能夠每週一吃素,我覺得對身體健康有莫大的幫助,讓我們從各個角度來看看「吃素」,再來決定自己是不是要「吃素」: 健康(環保)和財富(經濟)常常是並列或比較的兩個面相,就從這兩個說起。 我們很清楚「吃素」的人比較健康,因為少了什麼膽固醇、脂肪…等,但我們對「吃素」有助於減節能減碳持疑。關於「吃素」和「節能減碳」,你可以透過google去找到一堆訊息,所以我只簡單地,以我的認知去說吃素如何夠節能減碳。簡單地說,就是當你不去吃肉,就不會有人為了你而必須去養牛、豬、雞,畜牧業正如石化工業一樣,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吃素不僅是體內的健康(環保),也是體外的健康(環保)。 倘若不需要養這麼多牛、豬、雞,將生產給牛、豬、雞吃的農田拿來生產供人類食用的糧食作物,我們將有更多的糧食能夠給與第三世界國家那些沒有飯吃的小孩子。在解決貧窮、創造財富方面也是有助益的。「吃素」在健康和財富是雙贏的,理性的人應該選擇吃素。 以佛教「眾生皆有佛性」或者動物權(動物有和人一樣的權利)來看,我們沒有理由去殺害另外一個生命。因為這些牛、豬、雞和人一樣是有感覺的,刀子割開動脈時會痛苦,都相當愛惜自己的生命,而有強烈活下去的慾望。不要讓動物們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也犧牲了,然而牛、豬、雞們往往都是因為人類的口腹之慾而犧牲。 上面這些都是我個人理性思考下的內容,但我必須承認我非常喜歡吃炸雞。這似乎有點認知和行為上的不協調。歸根究抵,就是「貪吃」、「貪美味」。 有人說:「素食有很多好吃的料理。」事實上,素食在台灣的發展,相較於其它國家,也的確有更多變、美味的料理。沒有吃素習慣的人是雜食的(和豬一樣,葷素不忌),雜食的食材(因為有肉食和素食)和純素食相比,有較多的食材可以選擇,因此我們也不能否認雜食比較美味。 其實,我們都清楚吃素的好處,只是因為肉太好吃了,也習慣和豬一樣地雜食,所以會想很多理由來反駁吃素的好處。我們無法一下子改變雜食(吃肉和吃菜)的習慣,正如我們無法一下子從每天消費石油變成不消費石油,因此致力尋求替代能源和發展綠色產業。從偶爾吃素慢慢過渡,說不定以後真能永遠吃素了。
麥可傑克森跳舞曲大悲咒
永杰班要我幫他找找舞曲版的大悲咒,正好讓我好好研究一下「大悲咒」。我有前所未有的發現:我一直以為平常看到的大悲咒和歌曲的大悲咒歌詞一樣,我發現我錯了,下面分享我的發現: 我平常讀誦的東西是「金剛經」,常常有人問我「你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嗎?」。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必須先說「經和咒分別是什麼?」 經和咒來自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多在歷代祖師、高僧大德翻譯而成。經是意譯,所以就是依當時的文體記載,就是所謂的文言文;咒是音譯,所以就是以接近梵文的文字(漢字)去作為聲音記錄的符號。以我的學習歷程來看,讀懂「經」是容易的,因為我具備閱讀古文的基礎(我想所有受中華民國教育的學生都有此能力),但對於「咒」僅止於體會其魔力,而無法全然了解意思。知道經和咒的差別,只要知道這個會不會讀文言文,就可以知道這個人是不是讀得懂經了。 大悲咒是咒,我沒學過梵語和藏語,自然也無法理解這個音譯的文字記錄,不過從它的名字看來和每次聽到的感覺,這是一個具有慈悲力的文字記錄。 根據梵文學者暨佛教咒語專家林光明所述: 「 在一般佛教徒的世界中,「大悲咒」一詞,沒有很嚴格的定義。狹義的大悲咒,就漢傳佛教而言,應該是指千手觀音系統的咒語;但是廣義的大悲咒,卻可以泛指所有觀音系統的咒語。本文所稱的「大悲咒」,是指千手觀音系統的大悲咒。 」我們常常聽到的梵唱大悲咒(即下面麥可傑克森跳舞那個舞曲大悲咒的梵唱版)是從西藏引進台灣的,既然是咒就無法從歌詞去理解,所以就要看咒的翻譯-「經」。梵唱大悲咒為觀音系統眾咒中的「十一面觀世音神咒」,解咒的經可見「佛說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或「十一面神咒心經」。 下面為梵唱大悲咒音譯的歌詞: 南摩惹納達拉雅雅南摩阿裡雅佳納薩嘎拉貝勒佳納尤哈拉佳雅達他嘎達雅阿啦哈帝桑雅桑布達雅納摩薩嚕哇達他嘎提唄阿啦哈帝桑雅桑布提喂南摩阿裡雅阿哇嚕格帝秀哇啦雅布地薩唾哇雅瑪哈薩唾哇雅瑪哈嘎嚕尼加雅達地雅他嗡達啦達啦提力提力杜嚕杜嚕易笛威易笛加列加列不啦加列不啦加列固蘇美固蘇瑪哇疊易利密利積地作哈啦瑪巴納雅梭哈 一般我們熟悉的大悲咒: 南無喝吶怛那哆吶夜耶南無阿俐耶婆盧羯帝爍缽吶耶菩提薩陀婆耶摩訶薩陀婆耶摩訶迦盧尼迦耶諳薩皤吶罰曳數怛那怛寫南無悉吉俐陀伊蒙阿俐耶婆盧吉帝室佛吶愣馱婆南無那吶謹墀醯利摩訶皤哆沙咩薩婆阿他豆輸朋阿逝孕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哆那摩婆伽摩罰特豆怛姪他阿婆盧醯盧迦帝迦羅帝夷醯俐摩訶菩提薩陀薩婆薩婆摩吶摩吶摩醯摩醯俐馱孕俱盧俱盧羯蒙度盧度盧罰奢耶帝摩訶罰奢耶帝陀吶陀吶地俐尼室佛吶耶遮吶遮吶摩麼罰摩吶穆帝隸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吶參佛吶舍利罰沙罰參佛吶舍耶呼羅呼羅摩吶呼羅呼羅醯利娑吶娑吶悉俐悉俐蘇羅蘇羅菩提夜菩提夜菩馱夜菩馱夜彌帝俐夜那吶謹墀地利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訶悉陀夜娑婆訶摩訶悉陀夜娑婆訶悉陀喻藝室皤吶耶娑婆訶那吶謹墀娑婆訶摩吶那吶娑婆訶悉吶僧阿穆怯耶娑婆訶娑婆摩訶阿悉陀夜娑婆訶者吉吶阿悉陀夜娑婆訶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訶那吶謹墀皤伽吶耶娑婆訶摩婆利勝羯吶夜娑婆訶.南無喝吶怛那哆吶夜耶南無阿俐耶婆羅吉帝爍皤吶夜娑婆訶諳悉殿都漫多吶跋陀耶娑婆訶 最後附上麥可跳舞曲版大悲咒的影片,希望大悲咒也可以和麥可一樣在世界流行:
我和八千個孩子:撿珍珠、一個孩子一個蛋
陳文茜的節目這一陣子在播送「我和八千個孩子」的記錄片段,也許有朝一日會集結成記錄片發行。我看到兩個新華愛心基金會的努力:一是「撿珍珠計畫」,二是「一個孩子一個蛋」的計畫。只是口頭或文字較無法感受其農村、山區貧窮需要資助的狀況,透過影像畫面,讓人感覺到社會的溫暖。 在大陸,「撿珍珠計畫」挑選一些因為家貧無法念高中的優秀學生,資助他們上高中,透過和當地的中學合作,將各種費用直接付給學校,開設「珍珠班」,每月由學校轉給每個學生250元的生活費。「一個孩子一個蛋」則是為了補充山區、農村小孩營養而設計。這些小孩每天尚未吃早餐就得千里跋涉走到學校去上學,並不是因為起床起得晚才不吃早餐,而是因為沒有錢去吃早餐。此計畫,給予上學的小朋友一個蛋當作早餐,許多小朋友一年只有生日那天才能吃到雞蛋,計畫開始之後,上學就能吃到雞蛋。 王建煊為現任中華民國監察院長,在他上任前,他在新華愛心基金會服務,這也是由他創辦的,後來由張君達,一個退休珠寶商,接替後續的工作。台灣商人在大陸除了投資之外,慈善事業大概可以作為第二春,繼續為大陸服務。 新華愛心基金會只是一個透過中天電視為人所知的慈善事業,還有許多默默耕芸的基金會、個人都在為這個世界、社會,在不同面向如貧窮、環境生態、弱勢努力。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能夠超越種族、疆界地進行有智慧的思考,並以人飢己飢的精神進行慈悲的行為,修福修慧就是最圓滿的人生。
地藏菩薩的故事
大家對地藏菩薩的刻版印象是其只會出現在地獄,為解救地獄眾生的菩薩。昨天上社課,看了地藏菩薩的故事,知道地藏菩薩為解救眾生的心願令人感動。下面分享心得和影片: 該影片有三段故事:婆羅門女、兩個國王和光目救母的故事,下面簡述三個故事內容和心得。 婆羅門是印度種姓制度的產物,有一個生在婆羅門的女孩從小就很討媽媽歡心,可是媽媽相當不喜歡婆羅門女親近佛法。每當婆羅門女想要禮佛、供養僧侶、誦佛經,每每被媽媽打斷,甚至冷嘲熱諷。當媽媽臨死前,才相信婆羅門女說的話,悔心信佛。媽媽死後,婆羅門女傾盡家財供養佛,並全心唸佛而能到地獄見到媽媽的情形。 兩個國王則是憂心旁邊國家沒有佛法,國家內殺、燒、擄、姦、淫、盜…等。於是兩個國王發願,救渡這些眾生後,才成佛! 光目救母則是在媽媽死後,透過阿羅漢的指示,知道媽媽生前殺生,所以現在在地獄接受審判,阿羅漢建議光目畫佛像、造佛像,將功德迴向給媽媽,在光目的修善下,母親重新投胎成為婢女的女兒,其利用只有十三歲的光陰,行善積福,而後能夠升天繼續修行。 三段故事內,都是地藏菩薩故事,分別在不同世現身。因為看到別人苦難,把發願救渡眾生的側隱之心發揮到極致,地藏菩薩是最好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