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看電影的心得

學數學的女孩(張聖容和金芳蓉)、愛說話的男孩(李四端)、人類思考的順序(ORID)以及人工智慧的未來(李琳山對語音的研究)

  學數學的女孩們是一部講述張聖容與金芳蓉兩位女數學家的故事。不同領域之間的人彼此是很難了解彼此的領域之間的情況,數學這個領域特別是如此。大多數人認為數學是男人的天下,但是台灣大學某一年的數學系有十一個來自台灣各地女中的榜首,他們求學期間組成讀書會,許多人甚至成為後來美國和台灣的國家院士。許多領域存在性別人數不平衡的情況,女性在數學領域尤其弱勢。數學的研究不像其它研究需要等待實驗結果,投入時間勞力,只要筆和紙就可以了。這對不是做數學研究的人很難理解,我也無法理解。「只要紙和筆就可以研究」由女數學家口中說出來,一方面是鼓勵因為女性投入數學研究,另一方面也婉委地表達,女性其實只能利用很少的資源去爭取社會上有限的地位。理想的情況是,各個領域都不受性別刻印象的影響,而有最好、最適合的人投入研究;而實際的情況是,各個領域內都存在性別的不平衡,理科特別存在男性多於女性的情況,若有更多的女性投身理科的研究,社會內部的人才可以達到最佳的配置。 李四端先生回顧了自己一生在媒體工作的學習。對於生在新媒體的我而言,許多新聞事件幾乎就像聽歷史事件。聽李四端先生講述歷史,也才了解那時候的新聞從業環境和現在的差異,以及人員的素質和良心。現在的「新聞自由/亂象」有種種因素,我們很難用單一因素去解釋它。現在的新聞就是未來的歷史,然而現在通訊的發達和資訊的爆炸,也讓人們接觸新聞的機會更多,完全不看新聞似乎也太極端了,但至少了解新聞從業人員自己也感受到這樣子時代變化衝擊。 Eric介紹了ORID,那是一個人類慣常的思考順序,若能使用在會議或教學上,則有助於引導整體討論的進行。ORID對課程教學和設計是非常有系統且有框架的提示作用。如果語言課一下子就跳到D的階段,完全沒有經過ORI,那是非常有效的作法,聽說教學法和操練就是如此;如果內容課沒有經過OR的階段,直接就到I,那就變得很抽像,只剩下理論。除了教學之外,在快速記錄心得或文案時,似乎也可以利用ORID馬上提出一個說法。每次都不知道要講什麼東西時,用一下ORID似乎也就馬上浮現出一個框架了。 語音和文字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李琳山院士從教書時期開啟了自己對語音的研究。聲音是有週期的訊號,在一個極短時間內訊號變化可以透過富氏轉換,由多個函數疊加而成,在多個不同的極短時間但相鄰兩個又存在重疊部份以時間軸依循表現就成了頻譜圖或時頻圖(spectrogram)。在缺乏較好的電腦設備以及較大量的數據時,工人的智慧的介入可以提高機器的能力。當電腦有更高速的計算能力且有大量供學習的資料後,人工智慧的實現就越來越近了。改善電腦設備的方法就是投入更多錢或等待技術的改變,當數據不夠的時候,工人的智慧的還是非常重要的。

我看《晚孃下部:罪色》(Jan Dara: The finale)

自從前一次從博客來買電影預售票去看電影之後,我似乎迷上了這樣的模式,從南投縣魚池鄉遠道到台北、台中去看電影。在博客來訂票需要加收50元運費,相較於直接到電影院買票,可能只會有一點點兒的價差。這次我看《晚孃下部:罪色》(Jan Dara: The finale),這是《晚孃上部:戀慾》(Jan Dara)的下集。在《晚孃上部:戀慾》的最後,男主角真達拉已經和老爺斷絕父子關係,逃到披集府(Phichit,พิจิตร)外婆家,《晚孃下部:罪色》開始,等待時機想要佔據家產的老爺。於是,故事又展開了!許多人開始回憶過往,這些過往的共同處就是許多色慾、養眼的鏡頭。這一部電影大概就是限制級的極致,露點似乎又比《晚孃上部:戀慾》多。 真達拉回到曼谷主宅後,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從老爺那邊奪回家產後,幾乎對老爺和喬(原來為兄妹,不同父不同母,後來為夫妻)趕盡殺絕。在老爺全身癱瘓後,用藤條抽老爺;並強和行房,讓其懷了小孩。結果喬可能是因為有被強暴的經驗,所以成了戀母情結的人,打扮、舉止都像男孩。 這是一個以悲劇收場的泰國電影,它最大的賣點大概就是那些很亂倫的情結,輔以很超乎常人想像的鏡頭。節奏頗慢,但值得一看。 《晚孃下部:罪色》只在少數幾個電影院上映,台中僅有老虎城的威秀影城有上映,儘管有上映,但外頭一張海報都沒有張貼。我說:要不是真心想看這部電影的人,一點兒都會有機會踏入電影院,看這部電影。認為「泰國風」很盛的人,我覺得是相當自嗨、相當一廂情願的,我們只是在網路看到許多討論,但市場中這畢竟是小眾。

一個人的《瘋狂假面》(究極!!変態仮面,Ultimate!! Pervert Mask)和一群人的《繩氣娘子軍》(綱引いちゃった!,Play at Tug-Of War)

城鄉差距除了工作機會(經濟)和自然環境(生態)顯而易見的差距外,文化公民權也是城鄉差距可能面臨不平等的挑戰。在南投偏遠鄉區,如魚池鄉、仁愛鄉,一間戲院都沒有;最近的埔里鎮也只有一間戲院,偏遠鄉區消費者的電影選擇就變得很少、很少。在台北市卻有較多的戲院,上映著較多、較小眾的電影,消費者也有較多的選擇。文化公民權在城市和鄉間的人之間是不平等的。為了享有和城市人相同的文化公民權,我必須犧牲時間、金錢,移動到城市去看電影。為了讓這個犧牲值回票價,所以我看了兩部電影:《瘋狂假面》(究極!!変態仮面,Ultimate!! Pervert Mask)和《繩氣娘子軍》(綱引いちゃった!,Play at Tug-Of War)。「假面」在日語中,是「面具」的意思,不過它似乎也像蝙蝠俠、蜘蛛人一樣,戴上面具之後,用以和正常生活的人區隔,同時作為市井小民心目中打擊犯罪的英雄。瘋狂假面和過往的假面超人不一樣,他以「變態」著稱,變身最重要的道具是「小褲褲」。小褲褲影響著他變身的能量,全新的小褲褲、使用過的小褲褲、愛人的小褲褲,不同的小褲褲能夠使他變身之後增強的力量不同。《瘋狂假面》就是一部愛與正義的電影,本身劇情普通,只是把惡搞發揮到極致。 同樣是日本電影《繩氣娘子軍》就比較有意義一些。公務員西川千晶被市長交付組織女子拔河隊,以作為推廣大分市的任務。大分市長引進食品工廠,同時要關閉大分市的營養配膳中心,於是大批的午餐愛心媽媽沒有頭路,走投無路而投入了西川千晶所組織的拔河隊。「人生就是團體戰!」一群婆婆媽媽在西川千晶眼裡,根本就是一盤散沙,只是為了帥哥教練偶爾練一下;教練不在的時候,就是開派對、吃喝、遲到、早退。但是,這些婆婆媽媽都有不為人知的心酸,而且除了正規練習的時間外,每天在營養配膳中心都使用鍋碗瓢盆在練習腕力、臂力。雖然最後市長仍要收了營養配膳中心,但是這群婆婆媽媽已經認為拔河是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事件之一,所以他們仍風風光光地參加了拔河大賽。 兩部日本電影,表現了不一樣的精神和主義,《瘋狂假面》是個人式的英雄崇拜,《繩氣娘子軍》則是團隊精神的溫馨喜劇,市場看好《瘋狂假面》,但我覺得《繩氣娘子軍》比較好看。

向《忠烈楊家將》(Saving General Yang)說《明天記得愛上我》(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

  埔里的山明電影院的電影場次似乎存在著一種邏輯,比方說,它會將《航海王:Z》和《奧茲大帝》排在同一廳,因為國小、國中生們喜歡這樣有點魔幻的電影。今天我看了《忠烈楊家將》(Saving General Yang)和《明天記得愛上我》(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 ,它們也可以理出一個表面的邏輯,例如:都是華語電影,但我覺得它們傳遞出更多訊息,下面分享兩部電影的心得:《忠烈楊家將》在遼國進攻宋朝之際,派出楊家七子,前往搭救楊父。楊父本為此役將軍元帥,無奈遭口舌是非,由死對頭擔任元帥,自己成為戰場先鋒,上沙場後就受了重傷,還坐困愁城。堪稱史上最帥的楊家七子由鄭伊健、于波、周渝民、李晨、林峰、吳尊、付辛博擔綱演出,個個都有不同專長,大郎擅領導統御、二郎是馴獸師、三郎弓箭手、四郎多謀、五郎管醫術、六郎兒女私情、七郎性子急。如果沒有六郎和七郎,整個故事恐怕就會少了點高潮迭起。 《明天記得愛上我》則回到現代,場景在台北,任賢齊飾演偉中,一個中年發福且結了婚的同性戀,范曉萱則飾演阿鳳,是和偉中結婚的三十八歲婦女。劇情圍繞著男、女主角展開。偉中隱藏自己的同志的身份,結婚、生子已經九年,在當上眼鏡店店長之後,遇到了來自香港的湯瑪斯(Thomas),於是偉中九年的婚姻產生奇妙的化學變化。阿鳳在知道偉中是同志之後,毅然決然地向偉中提出離婚,故事的句點就畫在此。裡頭也有五月天的石頭飾演的三三和夏雨喬飾演的Mandy作為支線,婚姻好像辦家家酒,從訂婚到結婚之間,還可以在取消婚姻和再次決定結婚之間游移。 傳統的家庭和現代的家庭似乎有很大的改變。沒有國,哪裡會有家?楊家作為國家武將,為國盡忠,不惜犧牲小我,只為保護宋朝。忠、孝、仁、義為家國的核心精神,只有大我,沒有小我。(吳尊飾演的六郎不是也和安以軒飾演的郡主有兒女私情的情節?欸…那只是一小段。) 但現代的家庭卻有許多想像。一個同志能夠結婚九年不被發現;儘管發現老公有外遇,而且還是男的,雖然有小孩,但也可以毅然決然地離婚。再更年輕一點的男女,婚姻似乎就不再是來自父母或社會的壓力,人們更自主地去進入愛情的墳墓,也開始反省和解構婚姻對於自己的意義。《明天記得愛上我》受中華民國文化部補助,我覺得有點像法國電影,有點慢慢的,小小的,好像輕描淡寫,卻有很多動動腦的地方。 兩個電影都很令人喜歡,下面附上《忠烈楊家將》和《明天記得愛上》的宣傳片,到山明戲院看首輪,真是太值得了。 《忠烈楊家將》: 《明天記得愛上》:

泰國歌舞片:《愛.觸.心》(Rak-Jab-Jai,รักจับใจ)

  把歌舞當成情感呈現方式放在電影是印度寶萊塢的特色和強項,記憶所及,我能搜尋出我腦海裡頭看過的歌舞片,除了印度電影之外,一部是《熱舞高校》(High School Musical),另一部就是最近在的《愛.觸.心》(Rak-Jab-Jai,รักจับใจ)。兩部由我腦海搜尋出來的電影,都是我到電影院看的,而且都是泰國的電影。我對歌舞片的刻版印象是,唱歌很多、跳舞很多、劇情很弱,所以如果不是進電影院看的話,大概看一下子就不想看了!第四十九屆的金馬獎前一陣子落幕,台灣只有得到最佳女主角獎,其它獎項都由大陸和香港抱走。有人說因為台灣電影的格局太小,盡是在愛情、清新、小品等類型,缺少與社會共同呼吸的脈動。我同意這樣子的說法。我想「愛情、清新、小品」的電影是最容易生產,而且劇情最容易發展。對導演、編劇而言,這個好拍;這觀眾、票房而言,這個好看,接受度高。但若要從中訴說點富義意的內涵,恐怕就不太容易了! 《愛.觸.心》是一個國際巨星和一個盲女的愛情故事。盲女和其姊姊相當討厭明星這個職業,偏偏國際巨星愛上了盲女。而盲女也在國際巨星的鼓勵下接受眼睛手術,無奈盲女能夠重見天日的時候,國際巨星正在北京、上海、香港、韓國、日本辦亞洲巡迴演唱會,所以無法見到盲女。歌舞片又不同於純粹只是「愛情、清新、小品」,這個可能需要演員反覆地排練。 此外,《愛.觸.心》完全沒有使用實景,全部都是在一個舞台完成。也就是說,這是從舞台劇所出來的電影,也許這完全就是將舞台劇剪接出來的歌舞片。它幾乎是一連串的行銷活動用來給泰國藝人蘇勒堤畢(Bie,บี้ สุกฤษฎิ์)舖路的。蘇勒堤的音樂專輯大概是在去年十二月推出,專輯裡頭的兩首歌都出現在舞台劇和電影裡,今年三月開始演出舞台劇,這個月又把舞台劇剪輯後上電影院。 下面是這電影的預告片和主題曲:

不是翁山蘇姬的《以愛之名》(เค้าเรียกผมว่าความรัก, My Name Is Love)

  《以愛之名》(เค้าเรียกผมว่าความรัก, My Name Is Love)是最近泰國上映的愛情輕喜劇,故事裡頭有愛神。西方的愛神我們叫丘比特,泰國的愛神叫甘碼帖(กามเทพ),關於甘碼帖的知識目前我並不打算進一步探索的意思,不過在《以愛之名》裡頭,其功能和丘比特差不多,就是把兩個人搓合在一起。而《以愛之名》在現代劇的場景裡頭,男主角偶然成為了甘碼帖,自己的愛情都處理不好了,還必需幫其它人處理愛情。除了男主角外,世界上還有許多甘碼帖隱藏在人間,這些甘碼帖的身份不能被發現,而且也不能由他們的嘴裡說出。甘碼帖在完成三對情侶的配對成功後,就有權利是否繼續擔任甘碼帖。但是男主角自己也有愛的人,如果他還是甘碼帖,他就無法愛人,所以他勢必要完成三對情侶的配對才行。 哦!我忘了提示一個重要的背景了!男主角小時候是個人見人愛的萬人迷,但是喜歡欺負別人!小時候欺負的書呆子,後來成為公司裡的老闆;小時候,求愛不成的小胖妹,後來成為大學裡頭的小明星,男主角對她鍾情不已。但長大後,男主角不再人見人愛,而且還成為甘碼帖,要促成人們的因緣。 後來,他不知不覺地完成了三對情侶的配對;也在無意間發現能夠對女主角表達愛意,於是乎就和女主角在一起了! 我無法說出這個電影能夠給我們什麼啟示,不過浪漫、溫馨,看完後還能心暖暖的,應該就達到電影娛樂的功能了吧!預告片附如下:

《夜叉》(ยักษ์,The Giant King)

  如果學過泰語字母的朋友,一定會知道ยักษ์是什麼意思。泰國近期上的動畫電影就是《ยักษ์》,英語片名叫《The Giant King》,ยักษ์在華語裡,有點像妖怪,也有點像守護神,其地位大概就像我們在廟裡頭看到伽蘭菩薩,比較準確的翻譯可能是《夜叉》。所以,你可以在許多泰國的廟宇面看到這ยักษ์。「夜叉」這個概念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形象,你看看泰國的夜叉和咱們華人的夜叉就很不一樣,日本的夜叉又是另一種樣子。不過,《夜叉》裡頭,導演又給它另一種形象,它是機器人。我覺得這個電影很厲害的地方是,它把許多你可以說是佛教文化的東西,或者泰國文化的東西給具象化了! 除了把夜叉弄成機器人之外,兩個機器人好朋友在一場戰鬥中被鎖鍊給綁起來了!這個鎖鍊就好像人和人之間的緣份,你不知道為什麼你和某個人比較親近,因為緣份就是這樣把兩個人連結在一起。兩個好朋友,一個叫「綠綠」,一個叫「芋頭」,但是綠綠被壞東西給附身了,所以性情暴燥,才會成為夜叉。你看,連機器人都可以將「附身」給具象化。 除了「綠綠」和「芋頭」外,還有一些甘草人物。有一個一打噴涕就會讓人生鏽的「鏽鏽」;還有一個大鳥,自己以為是雙條車,自以為是個大嬸,非常可愛。 我看此電影最大的心得就是:友情。(怎麼有點像遊戲王的梗?)是朋友,就要相愛;是朋友,就要互相幫忙;是朋友,就不能拋棄彼此。原本彼此仇恨的兩個人,在失去記憶後,成為朋友,似乎也預示著「冤家宜解不宜結」的道理。 下面為泰國夜叉的樣子,你可以和海報上的以機器人將夜叉具象化作個對比,另外附上電影宣傳短片:

《晚娘》(จัน ดารา, Jan Dara)

  泰國人的姓名是將名子放在姓的前面,以詹搭拉(Jan Dara)為例,詹是名字,搭拉是姓氏,是來自家族的。但搭拉不是父親的姓,而是母親的姓,這個故事說來話長,足以用一個電影來描述,拍得非常適合「成人」看。一個大家族裡頭誕生的小男孩,本來應該快快樂樂地長大,但母親過世,妹妹誕生,家族權力移主,詹搭拉的成長過程是相當扭曲的。他剛出生就差點被父親殺!長期被父親打!他目睹他深愛的後母被討厭他的父親揉攔,他也常常看到自己的好朋友常常和不同女生做愛。這個充滿暴力與性愛成長的小孩,相當令人可憐。 不過,他的人生也不是如此不順遂。他在英語學校遇到了一個來自印度的女孩,他們深愛著彼此。不過,那個女孩是個穆斯林,我們知道穆斯林只和穆斯林結婚的,所以可以預期,這個後頭還有很多戲。 整部戲結束在詹搭拉逃離父親要回到母親家族,所有讓人不解的情節,也都在尾聲揭曉,如果我說了看戲的感覺就沒了!你要自己去看,去看那個很色的男女交媾之外,也去看這個家庭很詭異的感情流動。

《我就是處女》( รักแรก กระแทกจิ้น,Virgin Am I)

  貞操對一個人的意義有何重要?我昨天看了「我就是處女」(Virgin Am I),覺得相當有意思。每個主角都非常有趣,也因為這個貞操,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性和愛是不是能夠分離?是常常討論未果的命題。高中男生的初戀,因為手淫視頻的流出,女朋友就避不見面;服裝師因為自己的第一次給了模特兒,而不是給自己暗戀的人,也避不見面;結婚後分居的兩人,因為先生有肉體上的出軌,所以太太討厭先生,也拒絕見面;原先沒有感情的兩個人,因為拍了成人電影而有了肉體上的接觸,而和原先的女朋友避不見面。你看看,性和愛是不能分離的,一分離就有會上面這樣的結果。 但我們只要轉一個彎,事情似乎就會好轉。因為手淫視頻的流出,反倒和原先的朋友更親密,風波過了,女朋友還是會回來;自己暗戀的人終究不會愛上自己,所以最後和模特兒在一起,也不太差;肉體上的出軌固然難以原諒,但心靈上未出軌,甚至可以說明先生更愛著太太;先有肉體的接觸後,而有了感情,是唯一沒有好下場的組合。本片導演可能也想告訴大家,要和自己愛的人。 一但有了執著,就會有不好的事情伴隨而來。雖說我們不必執著貞操,但我們也不能因此邪淫無度。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奄生下來的孩子都是啞巴或聾子,這就是邪淫的果報。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香巴拉》(ชัมบาลา,Shambhala)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香巴拉」,只有自己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香巴拉」。今天是電影日,我當然要再看一部電影,今天看《香巴拉》(Sambhala),開頭仿擬《斷背山》,它的海報也有點《斷背山》,就是兩兄弟一起去西藏旅行的故事,但他們兩個不是同性戀,都各自有女朋友,而且都是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有人研究指出泰國的鬼片都不會是莫名奇妙、無來由的恐怖,它會有因果關係,善惡到頭終有報。我覺得其它電影也都有因果關係的蛛絲螞跡,這部《香巴拉》就是如此。五戒中,有不殺生、不邪淫、不飲酒、不妄語和不偷盜五戒;其中不邪淫和不飲酒在此電影中運用最廣。犯邪淫戒的人,會妻離子散,孤單終老;犯飲酒戒的人,會愚痴而遮蔽了智慧。 兩個難兄難弟同遊西藏,阿悟(Wut),一個為了生病的女友遠赴西藏,希望將功德迴向給女友早日康復;阿挺(Tin)一個從女友過世後,意志消沉,成日喝酒尋歡,連父親過世了都不知道。阿悟和阿挺就在西藏導遊的帶領下,去尋找香巴拉。最終,阿悟的女友還是過世了。阿挺也知道了一些「真相」(放在下一段,有雷慎入,不過循因果關係是有跡可尋的),最後留在西藏三跪一大禮拜地朝山。 只要阿悟不邪淫,不和朋友妻睡覺,就不會引來阿挺殺了女朋友的果。只要阿挺不飲酒、不沉迷毒品,就不會產生幻覺而犯了不可彌補的錯誤。 除此之外,電影還有一些有趣的地方和大家分享:電影裡頭的兩個外國人,西藏導遊和外國女朋友都會講泰語;男主角阿悟使用的是hTC的手機;從成都到西藏開車約要十六小時,時有土石流,路況不穩定,但相當漂亮值得一生一遊。可能不會是個讓人印象深刻的電影,不過西藏人也要求泰國人阿悟和阿挺要「慢慢來」(心冷冷)地去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