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比較英漢助動詞的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三個語義范疇下的助動詞 三個語義范疇下的助動詞和例子如下: 三個定義英語和漢語的標準 三個標準的意思和例句如下: 用反義疑問、否定和代詞替換這三個標准來定義英語和漢語的助動詞,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這三個標準反映了英漢語助動詞的共性,因此作者釆用這三個標准來定義英漢語中的助動詞。 漢語助動詞和英語助動詞不同之處 這三個標準可以清楚地區分出英漢語中的助動詞,因此是定義英漢語助動詞的有效方法。 所以,通過反義疑問、否定和代詞替換三個共性標准,作者能夠很好地定義和描述英語和漢語中的助動詞。這說明兩種語言在這一點上存在共通性。 根據文章,漢語助動詞在這三個標准中的一些不同之處如下: 所以,儘管兩種語言在這三個標準上存在共通點,但在具體語法現象上還是有一些差異的。漢語語法更為靈活多變,英語語法較為固定。這些區別也為翻譯英漢助動詞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要求。 Hong-yan, Z. H. A. N. G. (2015).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odal auxiliary verbs in English and in Chinese.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12(2), 128-136.
Category: 漢語語法
讓華語老師頭痛的助動詞:中英助動詞差異解密
我讀袁毓林的《論元角色的層級關係和語義特徵》
論元(argument)的存在,是為了使謂語(predicate)能夠完整地被表達,因此也有人把論元視為一種補語(complement)。這裡所說的謂語,不是把句子分成兩個部份:主語和謂語。這裡的謂語指的是句子裡頭的主要動詞以及隨著主要動詞出現的成分,也就是論元。句法的論元和語義的論元有時候不一定能夠對應產生,例如: The vampire chase the ghost. The vampire was chased by the ghost. A句的句法的論元vampire和ghost依序分別是主格(subject)和受格(object),對應到語義的論元則是施事(agent)和受事(patient);B句的句法論元順序同A句,但是語義的論元vampire則變成受事,ghost就變成施事了。為了把表層結構(surface structure)的句法論元和深層結構(deep structure)的語義論元分開,我們就使用格語法(case grammar)去專門討論在深層結構下的論旨角色(thematic roles)。 本文將就袁毓林(2002)的《論元角色的層級關係和語義特徵》以及鄧守信和陳俊光的格語法進一步地歸納並加以評價,希望對華語教學工作有所啟示。 袁毓林 核心 核心 核心 核心 核心 核心 核心 外圍 外圍 核心 外圍 外圍 外圍 外圍 外圍 外圍 超級 施事 感事 受事 致事 對象 主事 系事 範圍 結果 與事 終點 源點 方式 場所 工具 材料 命題 格語法 […]
我聽何寶璋的《華語教學語法中的「補語概念」再思考-理論語法、教學語法及華語教學語法的相同與異同》
何寶璋老師為我們回顧了包括王還、齊滬揚和朱德熙等「華語語法」專書的補語概念。之所以稱為「華語語法」就是因為這包含了理論語法、教學語法和華語教學語法。理論語法,簡單地說就是語言學家對於語言所歸納的語言規則;教學語法,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於大陸建政以來,則是為了讓華語母語者(或者說漢族人)理解華語運作的規則所撰寫的語法,其目的並不是為了溝通、交流;而華語教學語法的對象則是將華語作為第二語言的非母語者。所以當我們說「華語語法」的時候,其實並沒有很精準地區分,究竟我們這個華語語法寫出來的目的是什麼?對象是誰? 王還、齊滬揚和朱德熙的「華語語法」專書將補語進行的分類如下:結果補語、趨向補語、可能補語、程度補語、情態補語、數量補語、動量補語、時量補語。彼此有重疊、合併或另立項目的類別,更重要的是這多是基於理論語法所發展,即便進入到教學語法,仍存無法直接給非華語母語者使用,所以仍得稱為「『暫擬』漢語教學語法」。 補語,究竟是什麼?看以上的語法專書,我們大概可以簡約地說就是動後成份。我們仍可以去細究補語究竟是補什麼?比方說: 1. 唱得高興。2. 唱得好聽。3. 唱得快。 在例句裡頭,我們都可以說動後成份就是補語,但是他們補的是誰?三句都不一樣。第1句,是補主語,唱(歌)的人;第2句是補賓語,唱的(歌);第3句是補動詞,唱(歌)的動作。這些只是華語語法中補語的鳳毛麟角。為了描述這些動後成份,我們將它們通通稱為補語;但這些動後成份所補的對象卻不是同一個。如此歸納出來的補語,是屬於從母語(也就是華語)出發的經驗。 然而,華語教師在實務上卻不會如此操作。何寶璋老師以英語母語者而且是成人的角度出發,並從多年華語教學經驗歸納出適合英語母語者的華語教學語法,認為補語的概念應該如此教授: 首先,將「結果補語」和「趨向補語」通通當成是複合詞來教。比方說華語的「看」和「看到」雖然有「詞素」和「動補」結構上差別,但對應到英語裡頭可能是「see」和「found」,不僅詞素本身不一樣,時態也不一樣。其次,能夠將以上兩類的補語以複合詞來教學,也就能夠把「可能補語」的概念以「可能式」進行教學了,例如:「看得到」、「看不到」。第三,「程度補語」如:「棒透了」、「好極了」,以及「情態補語」如:「跑得很累」,都是直接透過狀態動詞(類似形容詞的概念),直接替換,如:「○透了」、「○極了」和「很○」,也不必要再另闢項目教授補語。 最後,就是將「數量補語」、「動量補語」和「時量補語」以更明確、直觀的術語去概念化成「固定結構」、「動作次數」和「動作長度」,例如:「小『一歲』」、「敲『六下』」和「住『一個月』」。如此,對華語老師而言可以更容易進入操練階段,對華語學習者而言不會因為各種補語名稱的相似性而產生額外的負擔。 何寶璋老師從理論語法出發,輔以多年的華語教學經驗萃煉出適合英語成人母語者,而轉化成華語教學語法。從事華語教學工作,不論對於俄語母語者或日語母語者,從理論語法出發都是無庸置疑的,但是因應不同母語者甚至是不同年齡層的學習者,個別群體的差異化則考驗著每個華語老師。 我手邊正好有一套針對泰語母語者撰寫的華語教材《初級漢語》,作者是任景文。《初級漢語》教材裡頭將補語分有結果補語、趨向補語、數量補語(時量補語和動量補語)、程度補語、介詞短語作補語(如:「他在公司工作」,把「在公司」當成「工作」的補語)、動作持續時間的表示法(如:「他等了一會兒」,把「一會兒」當「等」的補語)。不同於理論語法,也不同於為英語母語者的華語教學語法,《初級漢語》並沒有把「結果補語」和「趨向補語」當成複合詞教,而就無法將「可能補語」放在同樣的單元,《初級漢語》反而更像王還的補語分類,仍將可能補語獨立出來。「時量補語」方面,對英語母語者而言,何寶璋老師用「動作長度」將補語再概念化,而《初級漢語》則是用「動作持續時間的表示法」再概化,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最大的差別就屬「介詞短語作補語」的類別,這可以說是針對泰語母語者所設計的部份。考量泰語「เขาทำงานในบริษัท」裡頭,「ทำงาน」(工作)的動後成份「ในบริษัท」(在公司)仍可以稱之為補語,基於華語和泰語語序上的差異,而進行如此的設計,即將動前成份當成是補語,我們可以將之視為泰語母語者所設計的華語教學語法。任景文也是在十多年在泰國的華語教學經驗出版《初級漢語》。 一本語法書裡頭,「補語」大概只是我們所見的冰山一角,其它還有「狀語」、「動詞」、「有定/無定」等概念,大概都很難在短時間一以蔽之,而且這還得考量不同母語者、不同年齡層的學習者。作為新手華語老師,對於華語的理論語法的基本認識大概是首要任務,而後透過教學經驗的累積、針對不同母語者教材的研讀、甚至不同母語和華語的對比或者向有經驗的華語教師學習也許才能夠使我們能夠說得一口適合學生的華語教學語法。
我聽陳俊光講「四大狀語」
狀語是句中不能當主語的成分。在英文中,有人叫它adverbials,也有人叫它adjunct,兩個詞有一點點兒差異,簡稱AP(不是AP Chinese!),但我們不是研究者,所以不必細究。依照陳俊光上課的介紹,有四大狀語,依序為情景狀語(circumstantial djunct)、情態狀語(modal adjunct)、方式狀語(manner adjunct)以及連接狀語(conjunctive adjunct)。情景狀語,也稱情境狀語,在句子中,體現過程所處的環境。例如: 一、他在家。(動詞/介詞的「在」)二、他在吃飯。(時貌的「在」)三、他在家吃飯。(同音刪略) 「在家」就變成情景狀語了。 情態狀語,是說話者的態度、判斷、情感,屬於修飾句子的狀語,簡稱「句狀」,可以移到句子外面進行修飾。例如: 一、他肯定會來。二、肯定他會來。 「肯定」為說話者對他的判斷。 方式狀語,中國大陸稱情狀狀語,是屬於修飾動詞的狀語,簡稱「動狀」,不可移到句子外,它會使不完整的句子完整。 *一、他敲著門。二、他敲著門唱歌。*三、火車向前行。四、火車緩緩地向前行。 連接狀語出現在句子中對篇章的組織有意義的地方,作為句子和句子的連接,也是「句狀」。例如: 一、期盼好久,昨天他終於打電話給我了。二、找房子找了好久,今天總算有了著落。 「昨天」和「今天」都是連接狀語。 以上四大狀語來自陳俊光老師綜合前人研究著作所成。
我聽陳俊光講「漢語的四大句式」
當我們把句子裡頭的成份以賓語、謂語、主語稱呼時,這些成份我們叫作「語類」。根據這些語類,我們可以把華語分成四種句式,幾乎所有的華語句子都離不開這四種句式。這四種句式分別為單賓式、雙賓式、兼語式以及句補式,當然仍有如把字句等特殊句式不在這四種句式裡頭。例:我知道你會來。例:我希望你會來。 上面兩個句子看起來結構是一樣的,但卻分屬於不同的句式。前者是單賓式,後者是句補式。單賓式裡頭的賓語,可以拓展成子句,即就算不拓展,句子仍合語法。如:我知道你。而句補式的動詞後面則是接補語,不能連名詞組,既然不能接名詞組,所以也無法拓展成子句。 此外,單賓式可以將賓語移至句首而主題化,句補式的補語則不能前移。補語就是用以補充說明動詞的,在華語中,則於動詞後方。單賓式的賓語,常有「被解決」的意味。「吃館子」屬於句補式;「吃包子」屬於單賓,就是兩個最好的例子。 雙賓式,顧名思義就是有兩個賓語。 例:我答應____繳作業。(省略了「老師」)例:我答應你____。(省略了「一件事」) 第二個賓語(間接賓語)可以拓展成子句,且兩個賓語都可以前移到句首而主題化。 最後一種就是兼語式,兼語句中,存在身兼主語和賓語二職的成份。動詞後面的成份不可以前移。 四種句式:單賓式、雙賓式、兼語式和句補式,可以依四個原則來進行分類: 一、動詞後面的成分是否可以再拓展成子句。二、動詞後面的成分是否可以移位到句首主題化。三、賓語和賓後成分的是否有關係。四、是否可以用「說」(類似英語that子句的功能)將句子分開。 如此,所有在華語中所遇到的句子大概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我讀Charles Li和Sandra Thompson的《漢語語法》
準備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暨研究所博士班期間,關於漢語語言學考科,我閱讀了謝國平老師著作的《語言學概論》、鍾榮富老師著作的《當代語言學概論》、李查理和珊卓湯普森(Charles Li&Sandra Thompson)著作,黃宣範譯的《漢語語法》以及彼查卡內諾(Preecha Khanetnok)的《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準備考試的過程是漫長而煎熬的,一方面擔心什麼沒讀到,於是什麼都讀;一方面又覺得什麼都讀了,所以什麼都不想讀,人們總是自己苦吃。我把閱讀過的心得都放在部落格上了,為方便尋找,本篇配合《漢語語法》的目錄,加上連結以方便有需要的朋友連結、閱讀。 第一章 緒 論 1. 漢語語族 2. 國語的聲韻 第二章 國語之語言型態 2.1 詞語結構之複雜性:國語是一種孤立語 2.2 單音節性:詞語的音節數 2.3 主題明顯性 2.4 詞序 第三章 詞語結構 3.1 構詞程序 3.2 複合詞 第四章 簡單直述句 4.1 主題和主語 4.2 名詞片語 4.3 動詞片語一、二 第五章 助動詞 5.1 助動詞/副詞 5.2 助動詞/副詞 5.3 助動詞一覽表 第六章 時貌 6.1 完成貌 6.2 持續貌 6.3 經驗貌 6.4 暫時時貌 6.5 總結 第七章 語氣詞 7.1 了 7.2 呢 7.3 吧/罷 7.4 喔 7.5 啊/呀 7.6 結論 第八章 副詞 8.1 移動性副詞 8.2 非移動性副詞 8.3 否定與副詞 8.4 副詞與把字句 8.5 數量副詞片語 第九章 動介詞/介詞 9.1 動介詞的用法 9.2 動介詞表 第十章 間接賓語及受惠語 10.1 必須加「給」的動詞 10.2 可以自由加「給」的動詞 10.3 不可接「給」的動詞 10.4 是間接賓語嗎? 10.5 間接賓語用法上的詮釋 10.6 受惠名詞片語與動詞前間接賓語 10.7 「給」字的其他用法 第十一章 處所及方向片語 11.1 處所片語 11.2 接「到」的方向片語 第十二章 否定 12.1 否定詞的位置及範距 12.2 「不」及「沒(有)」的功用 12.3 「沒(有)」並非「過去式」的否定詞 12.4 否定與時貌 12.5 簡單動詞片語以外成份的否定 12.6 結語 第十三章 動詞重複 13.1 動詞重複 13.2 動詞重複句文法上的特色 第十四章 祈使句 第十五章 把字句 15.1 「把」名詞片語 15.2 處置式(Disposal) 15.3 無主語的把字句 15.4 把…給 15.5 何時使用把字句 第十六章 被字句 第十七章 引介句 第十八章 問句 第十九章 比較句 第二十章 名詞化 第二十一章 遞繫句 第二十二章 複雜狀態句 第二十三章 句子的連繫 第二十四章 談論中的代名詞
我讀Charles Li和Sandra Thompson《漢語語法》的〈國語之語言型態〉
華語的基本結構有四個參數:一、詞語結構之複雜性;二、詞語的音節數;三、主句子的基本取向為「主題」和「主語」;四、詞序。華語的詞語結構簡單,幾乎沒有構詞上的複雜性,屬於孤立語(isolating language),每一個詞語普遍只由一個詞素組成,而不能再進一步分析成幾個以上的詞素。 關於名詞:華語沒有格記號,而是透過詞序和介系詞來進行文法功能;也沒有數記號,「書」既可表示單數,也可以表示複數。關於動詞,華語沒有需要和主語或賓語「一致」的動詞;華語無時式,但有某一事件相對於另一事件是否持續之中或完成的時貌,包括:「了」(表完成)、「著」(表持續)、「過」(表經驗過的動作),於此亦可知華語構詞不複雜,為孤立語。 古代漢語以單音節語為主,但現代華語已經有大量的多音節詞語。另外,也有一些理由是Charles Li和Sandra Thompson認為華語應該視為「詞語」的語言,而不是以「字」為單位去認識:一、和其它語言相較,把華語的詞作語法功能地理解;二、從教學的觀點,作為「詞語」符合學習者母語的習慣;三、歷史上方言有較高比例的多音節詞,古漢語多同音語,因此近代有必要將同音音節複合以作區別。 華語句子結構除了「主語」和「直接賓語」的文法關係外,「主題明顯性」是華語描述的概念之一。主題涉及的內容,一定出現在句首,指涉說話者假定聽者多少知悉,而且華語的主語位置不一致,也不需要透過格記號來標示。 華語的詞序也不符合古寧伯格(Greenberg)所歸納的語言分類。全世界的語言以SOV為多數,其次為SVO和VSO。如果直接賓語在動詞之後,則動詞和名詞的修飾語都在後面。華語的語序不易決定,因為華語中「主語」的概念不明確,而且華語的詞序多受語意支配,而不是文法;華語SVO和SOV句都有,但以前者為多,然卻又不符合古寧伯格語言類型下的特徵。 在華語中,通常動詞前面表示定指的主題、主語或賓語,也就是其是說話者和聽者所共知。另外副詞在動詞前和動詞後也有語意的差異,動詞前的時間片語傾向於「時間的一點」,動詞後的時間片語則表示「時間持續」;若在動詞前的處所片語,表示「動作的處所」,動詞後的處所片語表示「因動作產生之人或事物的處所」。華語具有SVO語言的特徵,包括有前置詞、助動詞在動詞前;也具有SOV語言的特徵,有後置詞、關係子句和所有格片語在核心名詞之前、時貌記號在動詞後、副詞在動詞前。
我讀Charles Li和Sandra Thompson《漢語語法》的〈詞語結構〉:動詞複合詞(結果式和平行式)、動賓複合詞
華語中的複合詞在學者間,並沒有一致的定義,而且不論在什麼定義下,複合詞和非複合詞之間都沒有很明顯的界線。複合詞之意義和其組成詞素之意義之間會有三種關係:一、無明顯語意關係(有高度成語性);二、有隱喻、比喻、推論關係;三、直接或等於其組成詞素。這提醒我們,複合詞的語意和組成詞素之語音間是一種連續性的關係。名詞性複合詞可以無窮無盡,因此僅分享並整理動詞複合詞的部分。 動詞複合詞有結果式動詞複合詞和平行動詞複合詞兩類: 一、結果式動詞複合詞(第二個詞素為第一個詞素的動作或過程的結果,結果可能是原因、達成、方向)。 1、方向結果式動詞複合詞2、階段結果式動詞複合詞3、隱喻結果式動詞複合詞4、必須使用可能語式的結果式動詞複合詞 方向結果式動詞複合詞為「移位動詞+方向動詞」,方向動詞有三類,第一類是「來」和「去」,和說話者有關;第二類則是「上」、「下」、「進」、「出」、「起」、「回」、「過」和「開」;第三類則是將第一類和第二類的方向動詞組合。其中「下去」在結果式動詞複合詞出現時表示「繼續」,為從「方向」隱喻引伸到時間的領域上去。 階段結果式動詞複合詞的第二部分詞素為第一部分動詞動作的階段。包括:「完」(表示動作的完成)、「著」(表示動作達到目標/進行)、「住」(表示動作的制止)、「到」(類似「著」)以及「好」(完成第一個動作所代表的工作)。 隱喻結果式動詞複合詞包含一個結果,這個結果動詞常表示比喻,例如:「死」(表示到了極致)和「出來」(表示從無到有並得到結果)。 必須使用可能語式的結果式動詞複合詞則和以下動詞搭配出現,只出現於可能語式中。和「過」、「起」以及「了」(liao3)。 二、平行動詞複合詞 大多敗平行動詞複合詞會來自相同的語法範疇,兩個詞素之類可能同義或近義,或於語意上類似。 另外,華語的複合詞還有主謂複合詞、動賓複合詞、構成名詞複合詞的反義形容詞以及其它類型的複合詞。 其中,動賓複合詞的分離現象是學習華語學生的難點之一。動賓複合詞的分類有以下類型:一、藉時貌記號(「了」、「過」)分離;二、藉量度詞片語分離;三、藉賓語要素的其它修飾語分離;四、將複合詞的賓語放於動詞之前。通常動賓複合詞不再接賓語,不過可以透過受惠格片語(前面加「給」)或出現在動介詞片語中,和動賓複合點相接。
我讀Charles Li和Sandra Thompson《漢語語法》的簡單直述句:名詞片語
簡單直述句中,「名詞片語」的功能在於指稱某對象;形式上,除了本身名詞的成分外,還有前置的分類詞(classifier)片語、連合(associative)片語和修飾片語,其共組成主體名詞(head noun)。分類詞的選擇取決於名詞,其會和指示詞(這、那、哪)、數詞(一、半、十)或數量詞(整、幾、有一、每)一起出現。有一個表示複數的分類詞為「些」,表示「幾個或若干」。 連合片語則是兩個名詞片語用助詞「的」連接。屬有關係若是親屬間的關係,則「的」可以省略。 名詞前的成份若是關係子句或屬性形容詞,則為修飾名詞片語。關於屬性形容詞和名詞接合時,不加助詞「的」時,其常為物體的名稱,通常是「泛指」;加「的」的時候,則能進一步說明主體名詞,為特指。 通常名詞片語的所有成分會依以下語序:連合+分類+關係子句+形容詞+名詞,或者連合+關係子句+分類+形容詞+名詞。 名詞片語可以分有指稱和非指稱,指稱用來表指實體,這實體可以是物質的、概念上的,可以是真實的、假設的,也可以是單數或複數;但若沒有指稱任何實體,只是用描述名詞的性質,或者於否定助詞範圍之內的,都是非指稱。 指稱的名詞片語中,又可分為定指和不定指。定指名詞片語指稱說者認為聽者已經知道的實體,而不定指名詞片語指稱說話者認為聽話者尚未知悉的實體。「指示詞+分類詞+名詞」的片語必定是定指;「數詞詞+分類詞+名詞」的片語必定是不定指;其它情況則要從文意背景而定。比方說,「有」後面的名詞片語都是不定指,例如: 有人給你打電話。 華語的代名詞包括「我」、「你」、「他/她/它」、「我們」、「你們」、「他們/她們/它們」,不接任何修飾語,並與固定名詞片語進行「共同指稱」,即共指世界上的同一個實體。另外,「誰」、「什麼」、「那兒/那裡」等疑問詞被稱作「疑問代名詞」。反身代名詞則是「自己」。
我讀Charles Li和Sandra Thompson《漢語語法》的簡單直述句:主題和主語
只有一個動詞的句子,是簡單句(simple sentence);若有一個動詞以上的句子則是複雜句(complex sentence)。華語簡單直述句有以下要素,主題和主語、名詞片語以及動詞片語。「主題」指涉聽者已經知道的事情,所以作為主題的名詞一定是定指或泛指;若是不定指名詞則不會當主題用。作為「主題」有以下特性:一、一定在句首;二、可以用停頓或停頓助詞脫離句子的評論(comment)成分。 「主語」則和句子的動詞維持有「行為」或「存在」關係,依動詞的語意結構而定。 過去有一些雙重主語句的分析是建立在沒有「主題」這種觀念的分析,例如: 「象『鼻子長』」會被分成兩個主謂結構,但若將「象」視為主題,「鼻子長」視為評論,也可以理解這是「部分/整體」的關係。 另外,時間片語和場所片語出現在句首時也可以被視為主題,由此建立了時空架構來引判句子的其餘部分,都是定指因為聽者已經知道時間和地點,亦可以接停頓語氣詞。若句子中有述說動詞,則主題會在述說動詞隸屬子句的前面。 華語是一個以談話為主的語言,而「主題」在談話就是用以引介副主題,其和前一個談話有關但稍又不同的話題。當「主題」和「主語」不同時,通常後面的名詞指涉會先指涉主題,這也顯示華語中「主題」所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