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看電影的心得

暑假強片:流星花園-秘密的皇冠

 上面是今年暑假,我個人必看的電影。我以為今年夏天能夠期待的電影只有納尼亞傳奇,「流星花園-皇冠的秘密」將是今年暑假能夠引發我興趣的另一部強片。看完印第安納瓊斯和納尼亞傳奇後,原本以為今年的強片都看完了,看來陸續會有會電影過來…我對日本人拍得流星花園特別感興趣,下面和大家分享我對流星花園的認識: 一、台灣、日本都拍過流星花園。台灣的流星花園,號稱是台灣偶像劇的始祖;而日劇的流星花園,是建立在長久就有的日劇傳統拍攝基礎。柴智屏(台灣流星花園的導浪)曾經和日本拍流星花園的導演討論過拍戲治裝費,柴智屏說:「日本拍一集的治裝費足夠拍完我的整部流星花園!」從這裡可以看到,日劇和台灣戲劇經費投入的差異。看台灣的流星花園時,最讓我覺得可以稱讚的就是取景相當乾淨,每個景都是很美、很乾淨地,這就是偶像劇的最重要的要素。但生活在台北一陣子之後,很多戲劇中的場景會很熟悉,境頭外未拍攝出來的地方,我這個小腦袋想一想,不乾淨的東西就跑出來了。如果日劇在取景這方面能夠勝過台劇,大概就是日本輻原遼寬,能取景的地方也就很多,而習慣台灣生活環境的人,也就容易對外國景點響往。韓劇的景點,不也就是這樣來吸引外國觀光客而發展出來的嗎?  二、台劇和日劇的流星花園都拍了兩部,兩者的第一部都依原漫畫改編,但第二部就劇情就有許多差異了。台劇的流星花園將時光往後推,推到F4和杉菜都出社會工作,而道明寺得了失憶症,忘了杉菜是誰;日劇的流星花園則是道明寺專心投入工作,忽略杉菜。在台劇中,杉菜從台灣跑到馬德里去找道明寺;日劇中,杉菜從日本跑到紐約去找道明寺。同樣戲劇的比較實在非常有趣。這就像老片新拍一樣,容易讓人拿來比較,也容易讓新發行商抓住觀眾的眼球。我曾經幻想過,如果將魔戒或哈利波特,找華人或黑人來重新再拍一次,不知道成果會怎麼樣。我願意毛遂自薦演佛佛羅多或哈利波特。哈哈哈。

王首先的夏天

王首先是一個鄉下小孩,不喜歡讀書,喜歡看電影。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城鎮的導演進入了首先居住的村莊,王首先因此有了個難忘的回憶。影片一開始很像魔戒的夏爾村,在魔戒裡,甘道夫帶著煙火來到夏爾,於是小孩子們蜂擁地圍繞在甘道夫旁,推著甘道夫進城;在王首先的村子裡,播送電影的車子來了,小孩們同樣圍在車子旁,期待電影的播放。這個村子和夏爾一樣可愛迷人,而新電影的導演也來到這個村子,於是王首先成為了電影的主角。我對這個影片有以下感想: 一、父母望子成龍,卻不能以身作則。村子裡常常有電影的播放,每次播放全村的人都會圍過來觀影,王首先一家人也不例外。然而,望子成龍的王爸爸、王媽媽不讓王首先去看電影,但自己卻跑去看電影。相信王爸爸、王媽媽都希望王首先能夠好好讀書,而後能夠有個好職業,可以不用窩在鄉下耕田。但是王首先喜歡看電影,被父母留在家無疑是剝奪了王首先看電影的樂趣了。我認為讀書很重要,但是快樂的童年也是很重要的。另外,身教重於言教,父母親自己都跑去看電影,還敢要求小孩子留在家裡讀書。父母親常常不希望小孩子常常看電視,但父母親在家裡的時間卻常常坐在電視前面,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自己也應該以身作則。小孩子是喜歡學習的動物,父母的表現常常會影響小孩的行為。 二、學習和教育一樣,都是有目的的。王首先曾經留級,一直在校長、老師的眼中是個問題學生,連背個課文都背不好。但從王首先開始演戲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王首先可以背下所有劇本的台詞,背下課本的課文,連校長都覺得不可思議。我認為這和「學習」是有目的有關。遙想以前讀書的動機,任何階段的讀書或學習都是有目的。以我自己而言,國小讀書希望可以當班上的前三名、國中或高中讀書都是為了考高中或大學,我想這也是大多數台灣學生讀書的動機。然而,這樣子來到大學之後,常常學習變成沒有目的,不知道為了什麼而學習。我到現在為止,對於學習讀書整所以能夠很坦然的接受是覺得反正學學一些有的沒有的,這樣講話的時候可以讓人覺得自己很厲害。胡蘿蔔或棒子就是為了得到獎勵或避免處罰用來使人學習的方法,這也使學生變得不喜歡學習甚至害怕學習。獎勵常常是部份同學的專利;處罰往往造成學習更大的陰影。讓學生知道為什麼學習,才能讓學生可以真正投入學習。當演員,也是要有文化的,所以王首先認真學習。 三、沒到過城鎮的人不了解為什麼城鎮的人想要鄉下,也因此老想往城鎮跑。王首先在演戲的過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不明白「為什麼到了城鎮的人不留在城鎮,還想要留在鄉下?」從導演和王首先在 re戲的時候,這個矛盾就一直存在王首先心中,直到拍戲仍然未解。王首先甚至問了身邊的朋友,試圖去找到答案,大家的回答都是寧願待在城裡而不願待在鄉下。導演對王首先只說,這是劇本的安排,星星(王首先被交待的角色)因為看不慣城裡的人、事、物,所以想要回到鄉下。這當然無法解決王首先的疑惑,也因此王首先被換角。台灣的交通資訊發達,對於鄉下人對城市人容易了解,對其的憧憬就不會如此明顯。家父年輕時也誤入都市叢林,家父常常說在都市沒有錢就糟了,在鄉下地方,隨便找一個人的家都可以進去吃飯,餓不死。這透露出在鄉村地方,人們彼此熟識、守望相助。家父寧可住在鄉下,而不願意到城市。如果王首先能夠遇到家父的話,或許就容易理解為什麼到過都市的人總是想回鄉下。 以上簡短心得報告。線上觀看:http://v.sohu.com/20061104/n246197859.shtml (只能用ie瀏覽。)

水蜜桃阿嬤

水蜜桃阿嬤,我一直認為是一個行銷品牌成功的影片,今天才知道這是商業週刊拍來作「生命教育」的影片。片中阿嬤的媳婦和兒子接連自殺,留下四個小孩子讓阿嬤扶養,這是一個發生台灣原住民身上的真實故事,你可以在「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看到完整的影片。看完之後我有以下心得: 一、自殺無法解決問題,只是留下更多問題。媳婦先燒炭自殺,而五天後,阿嬤的兒子趁家人去買砌墳墓的磚頭時,在家也喝了巴拉刈自殺了。影片沒有交待自殺的原因,但用自殺來逃避問題,只留下更多問題。媳婦自殺比較沒有能夠推測的線索;兒子在自殺前,用手機拍下影片,告訴還活著人,因為放不下老婆,所以想要去照顧她。孩子們因此,相當討厭爸爸,同時也提醒我們負責任是怎麼一回事。會自殺的人往往是某個結無法打開,遇到瓶頸無法突破。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每個人最寶貴的資產就是生命。遇到困難,應該要找朋友、家人甚至是張老師之類。 二、原住民超可愛。我的家人有一個共同的習性,我們喜歡和在社會上較弱勢的一方當好朋友。爸爸從年輕的時候,就常常在原住民部落鬼混,雖然是別有用心,但也是對原住民像朋友;媽媽開的餐廳,也曾經藏匿過逃跑的外傭;受到爸爸、媽媽的影響,我和妹妹對族群平等的概念是內化為生活模式。我高中的好朋友之一,就是原住民,原住民超好笑的,真得是很樂觀;在前年到達瑪巒部落做社區發展的時候,更是深入認識了真正的原住民。「咱們」原住民就是知足常樂,上班時間也是要喝維士比,專案經理不在的時候,還要跑出去偷喝歌,一首十塊錢好便宜、好過癮。 三、跳舞、喝歌可能只是麻痺自己不要去想媽媽。有一段是小孩子們在房間裡唱唱跳跳,在對嘴唱歌。一開始,我笑得合不攏嘴,因為這也是我一個人在房間會有的行徑,就是假裝自己是明星在對嘴唱歌。不一會兒,其中一個小孩居然哭了!原因是想起媽媽。這真得是相當令人覺得難過。也許這些小孩子,都只是築起一道看似快樂的外表,但內心脆弱,需要媽媽的關懷。 四、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有媽的孩子像個寶。四個小孩中的小豹是唯一的男孩,年紀也最小,當阿嬤幫小豹洗澡時,小豹想叫阿嬤媽媽,因為小豹沒有媽媽;在全校慶祝母親節的時候,阿嬤出席,其它小孩的媽媽都到場了,就是四個小孩的媽媽缺席。小孩子還是要有媽媽才像個小孩子。 五、單親家庭或隔代教養的問題,在原住民部落或鄉下特別明顯。單親家庭或隔袋教養並沒有錯,錯的是社會給予不當的標籤,使之成為問題。單親家庭或隔代教養常常養成相當兩極的人格的小孩。會有小孩因為待在單親家庭,而更力爭上游,也珍惜身邊每一個人,和大家處得相當融洽;也有小孩因為隔代教養,自認條件比較差,抽菸、酗酒樣樣來。這是內政部現在、未來都將面對的問題。給錢不是方法,唯有「教育」才能使整個社會改變。 水蜜桃阿嬤在播出之後招到爭議。商業週刊一跟阿嬤說,拍了紀錄片,水蜜桃的生意會變好;阿嬤不知道紀錄募到的款項無法幫助到社區…等。但影片還是感人,生命教育的功能還是具備的。

請為我投票

中國導演「陳為軍」拍攝「請為我投票」記錄片,2007年作品,參加多倫多影展。近期開始在公共電視台播送。上「中共政經社發展」的時候,老師把影片帶到班上和大家分享。內容講述:從未實施過選舉的國小三年級學生,在老師和導演的觀察下,進行了班長的選舉。三個競爭對手,成成、羅雷和張曉菲,從開始競選活動到選舉結束。另外記錄,家長幫助小孩的過程。以下心得,簡單記錄: 一、富人間的貧富差距。成成的媽媽在電影台的製作人、爸爸的工作我忘了;羅雷的爸媽都在警察單位工作;張曉菲來自單親家庭,媽媽在當老師。成成和羅雷,在我看來,都是來自比較有錢的家庭;張曉菲,可能是刻版印象的影響,覺得單親家庭大概生活都比較貧困,加上曉菲可人的模樣,總讓人不禁同情,到投票那一刻,我都想把票投給曉菲。(事實上,我的國小同學,有一個也是來自單親家庭,但是相當有錢,而且挺胖的。)由於資訊不足,我無法斬釘截鐵地說張曉菲很是富裕或窮,但從她的才藝與媽媽的訓練,至少是個中產階級。但相較於成成和羅雷的家庭,成成家有錢,羅雷家有權,張曉菲就顯得一點資源都沒有了。果然,最後票數也最低。當然這不必然和有錢或有權有關,也許有人會用性別的角度來解釋。 二、奸詐的成成。成成的夢想是當上中國總理,像胡錦濤一樣。成成的媽媽是電視製作人,自然很容易教導成成許多吸引群眾目光的技巧。而成成自己也頗有心機,安排樁腳在張曉菲表演後噓她,又假裝是羅雷的主意,和張曉菲示好。來自父母的指導,也學會說自己是「管理者」,和以前擔任班長的羅雷那個「統治者」不一樣。從成成的行徑,似乎可以看到台灣的民進黨的陰影。民進黨的起家利用媒體,利用短時間的片段資訊,給予受聽眾特定的想法,連成成才藝表演的時候,都很有「你貢對不對呀?」那一套。而統治者和管理者這樣貼標籤的說法,更是似是而非。 三、獨立的羅雷。從一開始,我就覺得這個羅雷的教育是完整的,也不愧他能在一、二年級連續擔任班長。打從決定參選開始,羅雷的爸爸、媽媽就想要給羅雷一些幫助,但羅雷說:「我不想要去影響別人的想法,每個人都應該自己決定要選誰。」反正講了一堆有的沒的,就是不要爸爸媽媽幫忙。但中期,羅雷覺得競失利,想要退選時,爸爸出了餿主意,要邀請羅雷的同學們去搭輕軌。在選舉的前夕,也給每個同學中秋賀禮,祝同學們佳節愉快。這個似乎是中華民國的國民黨的縮影。國民黨有完備的體制,思想中規中矩,懂得民主的真諦。但總有賄選、賄賂的嫌疑。 四、愛哭的張曉菲。從一開始上台表演就受盡委曲,雖然沒有亮眼的表演,但女性的角色總是令人同情。女性撐起半邊天,不知道如果張曉菲號召班上所有女性投給自己,這樣能不能奏效,畢竟小朋友容易搧動,由其在選舉前刻,就像羅雷的中秋賀卡一樣,我想多少是有些選票是因為賀卡招引的。 五、我認為這樣的選舉活動除了增進學生對民主概念或競選活動的了解外,一定也交到許多好朋友,當然也從競爭對手中學習許多,從小時候就有這樣的經驗,未來一定是難忘的記憶。雖然落選的學生和其競選小助手都在選舉結果的時候哭了,但我覺得他們都能體現民主的風範,尤其羅雷最後和成成的擁抱。我看到有些人對此片的評論是:我好懷念以前國小那種隨便選選的日子。我認為就是有這些人,台灣常常就是那些被隨便選選出來的人在領導大家。 六、小孩子的爸爸媽媽比小孩子還要緊張。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希望孩子們有一番成就,但是參選的明明是小孩子。再想想台灣的選舉活動,被推出的候選人,有時候參選意願有七十%,但其幕僚可能是100%非贏不可。參選人的壓力多來自身邊的人。拿不準最後哭了,多多少少和家長們有關。不過他們的家長也算懂得教育,這個選舉結果無須嚴重看待,經驗的學習是最寶貴的。 這個影片不錯看,推薦給大家看。

教育麗塔(EDUCATING RITA)

期中考後,依照課程安排,上「成人教育」時,老師播映了「教育麗塔」(EDUCATING RITA)的電影給我們看。感覺這是一個很老,節奏很慢,沒有爆點的電影。麗塔是一個不滿現狀的髮型師婦女,然後上了SO CALLED開放大學,認識了一個愛喝酒的老師,而後人生產生了變化。儘管是個頗無趣的電影,但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我還是有以下心得: 一、丹尼想結婚生子,但麗塔覺得生了小孩子,就沒有自由了,連麗塔的爸爸都希望麗塔生小孩。麗塔為了不要懷孕,偷吃避孕藥,也跟丹尼說,希望完成大學學業之後,再生小孩。一時氣不過,丹尼就把麗塔的書通通拿去燒了。麗塔的爸爸對丹尼說:「如果麗塔是我的老婆,我就會殺了她。」麗塔回應道:「如果我是你的老婆,我就會自殺。」雖然是很好笑的句子,不過也可以看出麗塔相當身不由己。社會給予許多壓抑。就像到了一定年紀,沒有結婚、小孩是一件羞愧的事情一樣。社會化如果只是想要把每個人變成一樣,那我想要反社會化,這樣才不會變成一個學人精。 二、法蘭克邀請不拘小節的麗塔參加「上流」社會的宴會,但是麗塔卻到門口又退卻了。在法蘭克看來,麗塔百無禁忌,沒有枷鎖,於是想要邀請麗塔來宴會,給自以為是上流社會的人們另一種刺激。但麗塔似乎還是有所顧慮,在看到眾人衣冠楚楚時,便害羞而離去了。這讓我想到流星花園裡杉菜受邀參加有錢的派對,不一樣的是,杉菜知道自己被整了,但還是不顧他人眼光,硬著頭皮地去參加宴會。不會彈鋼琴的杉菜,也大方承認自己不是千金小姐沒學過鋼琴演奏。這和前一個角度一樣,都有一種解放教育(emantiception)的意味。我們都清楚(或不清楚)這是一個做作的社會交際,然而沒有人能夠真正從中解放出來。不生小孩大概就是很大的解放了!穿得像去迪斯可一樣,參加上流社會,大概還需要一點時間。 三、法蘭克的老婆有外遇,但卻能很自然、坦然的面對。感情的事強求不來,我覺得法蘭克對太太的態度是好聚好散,不過也有可能是覺得無趣了,所以就任她離開。另外,麗塔和老公離婚後,在路上再次遇到老公,還是能像朋友一樣不覺得尷尬,這也是我認為想當不錯的境界。許多人和舊情人分手之後,老死不相往來,我認為這樣就少了一個朋友了。分手也是一門藝術,如何讓情人間分手之後還能繼續維繫,我推薦台灣大學社會系孫中興老師開設的愛情社會學。冤家宜解不宜結,會讓彼此不舒服,一定是有事情沒有解決,孰能無過,做錯事認錯就好了。(當然,這不是鼓勵犯錯,顏淵可是不二過。) 四、法蘭克雖能夠處理老婆離開他,但對麗塔不理他卻選擇借酒澆愁,愚笨!佛說五戒當中,有一個戒是不飲酒,和其它戒不一樣,其它戒如殺生,是直接會讓人造成傷害,但不飲酒這個戒是遮戒,就是預防犯了其它戒而立的戒。法蘭克為人師表,常常喝酒,喝得不省人事,上課讓學生看不起,甚至喝太多,最後連教職都不保了。在麗塔不理法蘭克的時候,法蘭克又開始喝酒,然後四處遊盪,被人認為是混混,還在深夜對公寓咆哮,擾人清夢。因為喝酒會讓人神智不清,於是做了什麼事通通不知道。再拿前陣子的新聞來說,喝醉酒開車,撞死學生的老師,真得是很不應該。喝酒的確不值得鼓勵,但偶爾興致來了,還是會小酌幾杯,這時一定要有一個人負責開車,那個開車的人絕對不能喝酒,這樣才有人能把大家安全的送回家。不過與其那麼麻煩,就通通以茶代酒不就沒事了。對於喝酒,我是相當矛盾的人,喝了酒就會後悔自己不應該喝酒,喝了酒之後頭痛欲裂,像感冒一般,不如不喝。不過偶爾去夜店或放鬆時,還是會喝一下,喝醉就睡覺,不會吵人、發酒瘋。說來說去,就是不要喝就好了! 五、麗塔獨自到法國讀書之後,開啟了人生另一個扉頁。大概是法蘭克覺得麗塔處於一個受壓迫的環境,於是建議麗塔到法國讀書(或渡假)。果不其然,回來之後,麗塔成了另外一個人,不再有任何拘束。我於此心有戚戚焉。每每出國時,會覺得特別輕鬆,我在最後一次旅行總於體會為什麼。因為在國外,你可以徹底的放鬆,你可以完全放空,不需要擔心作業或考試,沒有社會壓力。頓悟了之後,現在在國內,偶爾放空,不要一直想要做很多事,這樣也就很快樂。 結論,很多事情不是個人造成,社會、制度也需要負擔部份責任,但從中解放,擺脫框框是自己可以辦到的;但這不是說,「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自由是以不侵犯別人自由為前題,你當然可以喝酒,但你喝了酒不要發酒瘋,讓人不舒服;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更何況喝酒其實不會快樂。

心靈影展:刺青

由康復之友協會每年舉辦的心靈影展,今年進入了第三屆。康復之友是一個關心精神障礙朋友的協會。這一屆的主題是「網路人際」,因此選片包括:網路上身二、電車男、刺青、網交甜心…等。衝著免費的電影,今天去觀賞了「刺青」一片,影後還有精神醫師李聰財醫師和大家座談,收穫良多。下面向大家報告心得: 一、解離症。解離症出現在刺青影片中,是竹子的弟弟阿青在地震之後出現在症狀。根據李醫師的說法,解離症的症狀有很多種,例如人格分裂、選擇性遺忘…等。然而在「刺青」中,因為是在地震之後,才使阿青產生這樣的症狀,比較像是創傷(trama)症候群,就是像大海嘯(tsunami)過後,可能因為天災人禍而產生的「類似」痴困的行為。此外,李醫師的病人中,有一個大學女生,因為想交男朋友和家人不愉快,結果爸爸打了女大學生一巴掌,結果隔天睡覺起來,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在台北火車站,因覺得自己要買車票,然後就前往花蓮。到了花蓮之後,還是不知道來花蓮做什麼,於是向警察求助,才讓女學生回到台北家中。原來女學生在被賞巴掌之後,選擇性遺忘家庭的任何事情,只記得小時候讓花蓮的爺爺、奶奶帶大,才會回到花蓮。 二、彼岸花。一種黃色,像金針花但卻長在地上的花,據說開滿在前往冥界的道路上,聞到其花香的人,就會忘記所有記憶。這個彼岸花可以在竹子的父親和竹子身上看到。介紹彼岸花用日文有點讓人覺得這是很有深度的電影,然後又想到日本文化再度入侵其它國家電影。我曾經在泰國看過一部片子,chocolate(中譯:女拳霸),也是和日本連結很深,女主角的媽媽,因為愛上日本黑道男子,惹來殺身之禍的故事。日本文化無遠弗屆,而這也大概是目前東洋(按:東洋並非只指日本,東洋一詞是相對於西洋才有的詞彙。)足以和美帝或歐盟抗衡的國家。作亞洲的文化研究,學習日文,大概是很大的一步。例如:吳哥窟或印度、東南亞等國家的研究,就以日本馬首是瞻,許多人研究當地文化需要站在許多日本先輩的肩膀上。現在中國崛起,也許未來西洋人會學中文,畢竟日本也是受許多儒家文化的影響。然而,台灣好像中了彼岸花的毒似的,選擇性遺忘中國的存在。中國在吳哥窟的遺跡中,也邀了一個遺跡來修復,中國雖然經歷文化大革命,但在世界上文化保存,似乎也想進一己之力。 三、你刺青的理由是什麼?竹子在幫每個人刺青的時候,會想了解其理由何在。竹子也結論:男人刺青多是為了取得力量,例如鬼頭在雙臂上刺刀,想取得力量;而女人刺青則為了作為愛情的標誌,小緣就是如此。我從前只覺得刺青很酷,可以刺了之後拿來炫耀,都不知道刺青應該有它的故事。現在我就不會輕易想要刺青,會想一想我為什麼要刺青。 四、不擅言語的網路警察。網路使人和人之間隔了層紗,而且不是薄薄的紗,是很遠很遠難以估算距離的紗。不擅言語的人透過網路,就能轉換角色,我就從中受益,網路使我能夠暢所欲言。然而,也成為人犯罪的工具,因為容易轉換角色,所以不安好心眼的人,用此來詐騙不當利益,就使網路背上了罪犯的黑鍋。加上色情、賭博等污名化,甚至老一輩的阿公、阿媽都對網路沒有好感。網路的好壞,我想,還是存乎於使用的人的想法。例如我都youtube上看MITopencourse的linear ageba,那我不需要到MIT上課,就可以有同樣的課程,網路對我而言就是很好的東西;但我若把網路拿來下載A片,如此我沉浸於荒淫整天打手槍的日子,那麼網路對我而言就不是個好東西了。網路警察把網路拿來抓援交的少女,也就是所謂的釣魚,用此來預防犯罪,而不是引誘犯罪,那麼網路就是一個好東西了,反之亦然。 五、健康心理學的叮嚀。李醫師最後告訴大家健康的三個支柱,其實大家都懂,只是有沒有去實踐。記錄下來,也提醒自己要去實踐。A.睡得好:每個人每天充足睡眠六到八小時,養成固定上床的時間,並且不要懶在床上,腦袋卻不關機,因為身體和認知會不協調。而且躺在床上想事情沒有效率,很不經濟。推薦我的睡眠輔助方法,睡不著時唸「觀世音菩薩」聖號,這樣唸一唸就睡著了。理由是觀世音菩薩在聽到你的聲音後會來幫你,而且可能會有一些功德,還睡得著。不過我很久沒有唸就是了,因為睡得好,躺上床就睡著了。B.吃得營養:三個補充頭腦營養的東西,牛奶、香蕉和深海魚油,前面兩個比較普通,醫師講過一次我就忘記了,多虧我有帶小秘書去,幫我記下來。我的頭腦都記不了東西,大概是要吃牛奶、香蕉來補一下,深海魚油取得不易,暫且擱下。C.要運動:從大三沒有上體育課之後,就沒有定期運動了。現在我要開始每週三次,每次三十分鐘,心跳達一百三十三下以上的認真運動。選定項目為網球。我要變得很健康了!耶!李醫師還說,現在網路發達,每天看一則網路笑話,也是讓心情愉快的方法。不過,我是每天看大小愛吃,這樣心情也很好。 六、竹子和小綠是同性戀!!!觀影人中,有一個媽媽和大家分享心得,她說她昨天去中正紀念堂看了斷臂山,然後今天再看到刺青,有時候覺得怪怪的,有時候又覺得好像可以接受。李醫師說,在世界各國的醫學判定中,同性戀不是病,我們沒有任何證據說同性戀或異性戀是對的或錯的,同時推薦在場民眾一本書「轉變」,讓大家可以更了解這個性別認同的東東,洪蘭教授著。其實同性戀也不會怎麼樣,可是為什麼大家不喜歡同性戀,是不是管太多了?嗯…如果我的兒子或女兒是同性戀怎麼辦?那還是要帶他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回來給我看呀!畢竟我還是得挑女婿和媳婦的。 周美玲的電影讓人想很多東西。我對台灣的電影有多一點點信心。康復之友協會的心靈影展到接下來兩個星期還會陸續在台中和高雄舉行,希望愛看電影或有網路成癮的人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