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這個星期六,我將到韓國旅行,在出發前往韓國之前,找了一部韓國電影來觀賞,「絕不後悔」。絕不後悔說一個來自鄉下的孤兒在首爾奮鬥並認識一個有錢人的故事。故事轉折的地方或者你預期會發生的通通超乎你的想像,大概是文化差異使然。對照身邊的韓國朋友,大概也能略知一二,韓國人的特色,應該就是愛恨分明,講話很大聲。下面分享觀影心得,並附上電影。 從鄉下到都市,從貧窮到富裕,主角洙民經歷了這樣的階段,這完全是建立在洙民在牛郎店工作的關係。韓國的牛郎店可以點陪侍,而這些陪侍會陪客人在包廂中唱歌並取悅所有人,在包廂脫得一絲不掛是家常便飯。有些客人會把陪侍帶出場,去做愛做的事。從電影中,無法得知性交易在韓國是否合法,不過尺度仍然超越我的想像。對於性工作,希望大家建立正確的概念,我推薦下面這個網站「西門町奇緣」。 洙民曲折輾轉才和澤民在一起,然後外在社會不允許,父母、未婚妻或朋友。無法隨著自己的心念作主,往往超成更糟的下場。社會給予同性戀朋友一個無形的壓力,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小孩是同性戀,這樣可能無法傳宗接代而且很丟臉;未婚妻更不希望未婚夫是gay,因為這說明自己是連男人都不如的;朋友認為住在都市裡的人都不是真心愛人,不能相信。每個人都應該站在對方的角度想,甚至以正向思考來想事情。小孩若是同性戀,那家裡又多一個兒子能夠孝順父母; 未婚夫是gay,幸好是輸給男人,不是輸給其它女人;都市的人拜金,但卻是孤單更需要人愛的。正向思考,讓世界更快樂。 看完此電影,某些場景讓我聯想起「曼谷愛情故事」,例如兩個男主角通通住在陽台頂樓,這是兩個比較度很高的電影。
Category: 亞洲電影
絕不後悔
不可饒恕
還沒到韓國,我卻迷上了韓國電影,剛剛又看完了一部韓國電影叫作「不可饒恕」。這是一部發生在軍營的電影,新兵李承永和上司柳泰正是高中同學,兩人入伍的時間差一小段,因此一個較高一個較低。在軍隊中,泰正會照顧承永,但泰正退伍之後,只剩下承永一個人在軍營中了。韓國和中華民國一樣,行徵兵制,對崇尚人權的我而言,當兵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影片中兩個人自殺了,我想和僵硬的軍營文化脫不了關係,除了生理和社會的健康之外,心理的健康也是影響一個人是否健康的重要因素。下面為觀影心得: 進入任何一個組織,都需要時間去了解並適應該組織的文化,你可能喜歡該文化,你可能排斥該文化,然而,若這是非自願地進入該組織,學習調適自己的心理就成為很重要的課題。在國家機器下,許多制度或法律對某些人而言是不合理的,例如:強迫不想當兵的人當兵、一男一女才能結婚、可以出賣勞力卻不準在床上出賣勞力、抽菸和吸毒一樣卻允許抽菸、吸毒不影響他人卻被禁止。社會是由一群一群人組成的,然而多數暴力卻會少數人覺得受到壓迫,離開不適合自己的國家或許是唯一的方法,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有能力離開原生國家,自殺就是另一條解決途徑了。但以佛家的角度來看,因為過去造的業,現在必須承受,自殺是無法解決問題,該受的業,來生只會更苦不會減輕。好比一杯水,鹽巴在裡頭就是業(不好的),你能透過加糖(作功德)讓這杯水不至於那麼難喝,但仍然有鹽(業)在裡頭,但你若只是把水倒掉(自殺),之後再把水倒進杯子中(重生,可能為人可能為動物,總之在六道輪迴),這些鹽(業)還是必須承受。因此,自殺無法解決問題,問題仍然要面對。 影片中,兩個人都是在被自己所愛的人訓了一頓之後自殺了,溝通是藝術,溝通可以讓人努力向上,也可以讓人沮喪地想要自殺。所以事情都可以透過溝通解決,或者就是佛雷勒(Paulo Freire)說的「對話」。當經濟和環保變成天秤的兩端時,如何取得平衡就要靠溝通,任何事情都是一樣的,雙方應該溝通、對話,而不是妄自猜測對方的想法,雖然同理心很重要,但「你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在想什麼。」 這是一個沈重的電影,有點不健康,畢竟兩個人自殺了!不過比起一些愛嚇人的鬼電影,還是值得看一看。
漂浪青春
周美玲導演繼豔光四射歌舞團和刺青之後,八月即將再上映另一部強片:「漂浪青春」。這次電影揉合更許多台灣的元素,就是那些你一看就知道這是台灣的元素,例如:布袋戲、鐵道、廟會…等,當然也有許多或許仍然存在,但現在已經少見的如:走唱藝人、茶室…等,也有現代台灣社會正在展現的,新移民的活力和角色、大眾運輸系統的建設與繁華的都會。女同志的情慾也表現於其中。整個電影有三個主角:菁、水蓮和竹篙。下面就看完電影作心得報告,不透露劇情,欲知劇情,請等上映後,到電影院觀賞。 (昨天某個影評人說的觀點)三段故事分別表現不同的「家」的形式。第一段故事,是姊妹構成的家,而後送到寄養家庭,那個有物質又有溫暖的家;第二段故事,是一個男同志和一個女同志兩人最後相依為命的家;第三段故事,是父權社會下,哥哥對妹妹性別刻版印象壓迫的家。家是避風港,每個人對家的範圍或定義都有所差異。對我而言,我的家就是從小長大的地方。相異伴侶遭遇到的困難。相異伴侶指的是情侶兩個人,一個人是健康的,一個人是HIV感染者。兩人如何相處需要學習。電影中,有一個男同志因為感染了HIV,於是被伴侶拋棄,最後就和當初假結婚的女同志相依為命。這是一個令人同情的處境,全世界的人可以不理會他,但連自已的情密伴侶都拋棄自己的話,生命中的最後一個浮木都離開的話,人生將變成黑白的。因此,鼓勵大家參加露德辦的志工訓練。漂浪青春角色包含:妹狗、菁、竹篙、水蓮、阿彥…等。每個角色很有魅力地能夠抓住你的眼球,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哦!順便說一下,那個電影一開始的歌超好聽的。「香、香香、香香的花在這。」
老師嫁老大
新加坡、馬來西亞的電影,大家耳熟能詳的大概是小孩不笨系列。除了小孩不笨系列,我還看過「我在政府部門工作的日子」,這是一部講男生女生交換靈魂的故事,也讓人了解新加坡政府部門工作black and white的文化;今天又看了另一部范文芳演的電影「老師嫁老大」是一個娘娘腔的舞蹈老師娶了男人婆的黑社會老大的電影,講混混如何造成這個社會的動盪不安、傷天害理,法律只是解決這些問題補救措施。對於此部電影,我有以下心得: 新加坡電影很巧妙能夠將性別差異的不分別對待融入電影。「我在政府部門工作的日子」中,卡車司機和公務員,兩個截然不同的性格和職業,男生和女生不論擔任哪一個行業,都可以勝任,即便是在家庭的角色。女性在理解爸爸職位後,依然是個好爸爸;男性在了解當女兒的苦衷後,也會更體貼為對方想。同理心,站在對方的位置想,這樣世界就會快樂。「老師嫁老大」娘娘腔的老師和黑社會的老大結婚,各自按照自己的個性,讓祥和的氣氛取代黑社會的暴戾之氣。一般傳統的想像是,男生老大結婚生子之後,開始照顧老婆、小孩,於是被感化。但反過來,娘娘腔的老公一樣可以給男人婆的老大感化。生理的男性或女性跟本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同理心、將心比心,推己及人。電影中小女孩的家人因為欠債,被黑社會所殺害,後來長大後為了報復,就以牙還牙般地想要把當初殺害自己父母的人的父母傷害。做任何事情之前,我們應當想一想,如果我是當事人,我會有什麼樣的反應。然而,雖然小女孩的報復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進一步想,如果社會上每個人都如此報復來,報復去,冤冤相報何時了?在新加坡這樣的fine country,這樣的「法家」國家,以牙還牙是普遍能夠接受的文化。然而,源自印度的佛教不同,會遭到殺害故然是我們不願樂見的,然而真正發生了,這是業障我們無法避免;中國儒家則以直報冤。西方的哲學有其發展的脈絡,但東方的孔子,和南方的釋迦牟尼佛的哲學或許有更上乘、更具奧義是我們所不知道的。 這個電影滿好看的,發生場景在吉隆坡,可以學到一些名詞,如阿隆、阿呱、KNS…,頗有趣的。
荷爾蒙
荷爾蒙是我的朋友叫要不能錯過的泰國電影。這個電影包括四個愛情故事,每個故事都相當有趣。四個愛情故事分別為:泰國女孩愛上台灣歌手的單相思、兩個小男孩成為情敵追一個曾經是小胖妹的國小同學、女生實習男生偷吃的故事、男大學生明戀炙手可熱的女大學生等四個故事。每個故事都相當有趣,而穿插般地出現在電影裡,下面為觀影心得: 一、泰國南北地均衡發展比台灣好。電影一開始的場景就在清邁,然後再回到曼谷。四個故事中,只有一個故事是在清邁發生,而讓清邁的故事第一個出現,有推銷清邁的作用。清邁和曼谷分別在泰國的南方和北方,就像台灣的台北和高雄一樣。進來陳菊女士正為了直航班機到高雄的貫分配到廣州而覺得中央忽略高雄。除了一開始的清邁外,導演很聰明地將場景拉到各個美麗的景點,這不禁讓人想到之前觀光局請仔仔拍的偶像劇跑到墾丁、阿里山…等。 二、曼谷,不愧為一個國際化的都市。曼谷接受來自各個國家的文化刺激。日本的電影、台灣的歌手充斥在泰國。當中有一個場景,是泰國男孩看到日本女孩想要偷吃,這個日本女孩的英文,驚訝地讓人覺得很恐怖,泰國男孩的英語還滿好聽的。曼谷女孩非常迷戀台灣歌手劉俊杰,為了劉俊杰,他學習中文,還改編了中文歌。泰國人相當哈韓,台灣在導演的推波助瀾下,感覺對泰國人還有一些吸引。希望台灣把握還能有些市場的魅力,快點站起來。
斯亞瑪勇士(siyama:Village of Warriors)
斯亞瑪勇士,光聽片名就感覺很像三百壯士一樣的電影。沒錯!這是一個有戰爭場面的電影,沒有許多特效,但場面仍然浩大。特效使用的地方,不是複製軍隊才造成人山人海之感,而是在車子穿越時空,從現在回去兩百年前。影片在文章最後可以觀看,文字部分只發表心得。 一、斯亞瑪村莊是一個信仰佛教的小村莊,但為什麼在面臨軍隊要入侵時,是採取抗戰的手段,而不是和平地讓軍隊通過呢?任何人都知道,戰爭會造成許多人的傷亡,尤其在以前使用刀劍的時代,人們往往是面對面的砍殺。斯亞瑪村莊裡的僧侶並非站在一個勸和的立場,反而是煽動人民戰爭。這是一開始對整個劇情建立在佛教信仰的村莊,且由僧侶主戰覺得不可思議。也許也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些許差異使然。但再回想泰皇面對國際勢力入侵時,卻是很輕易地就割讓土地,主戰或主和真得是需要智慧和判斷。 二、土地的命運不是由土地決定,是由土地上的人民決定,這是僧侶說的話。當然,這是面對國家主權或土地主權時,僧侶所說的話。但仔細想想,土地的命運由土地上的人民決定是一種人定勝天的感覺。我們恣意地蓋工廠使土地受到污染而沒有生機,這也是土地上的人民的決定。所以教育人民有良好的環境觀,和大自然共榮共存才是真正關心土地的命運。斯亞瑪村莊是個和大自然和諧共存的村莊。 三、緬懷先烈能夠使人懂得感恩、懂得珍惜。片中回從現代回去兩百年前的男女主角們,因為緬懷先烈,而透過僧侶把這幾個人帶到兩百年前,祖先如何保衛家園的地方。現在居住在台灣的人,常常因為政治干擾,而忘計榮民伯伯如何抗抵侵入者,只去計較二二八或國民黨的不好的地方。我並不是鼓勵大家忘記二二八或國民黨曾經做過任何不好的事情,但老是拿出來老調重彈,就好像清算鬥爭一樣。希望大家緬懷先烈,而不是數典忘祖。 四、最後一段,簡單說說整部電影有趣的地方。斯亞瑪村莊有僧侶、醫生、弓箭手、忍者、炮兵,而敵方陣營又有巫女,這就像打線上遊戲一樣,引人入勝。用車子穿越時空雖是老梗,但穿越至一個沒有車子的時代,也算滿有趣的。有許多電影的影子在這裡出現:三百壯士、魔戒、無極、時光機器…。
季節轉換
許多人對泰國電影的印象是「鬼片很恐怖」,但我想打破迷思。我看過最多的電影,除了英語和華語發音之外,再來就是泰語發音的電影了!我還看過配泰語的黃金甲和Nanny McPhee呢!來和大家分享昨天在土豆網看的「季節轉換」Seasons Change。這是又是是個三角戀情,一男兩女,發生在父母會擔心小孩畢業即失業的音樂學院,劇情我不贅述,想該電影的人,可以在本文章的下方看完,片長約一百分鐘。以下只報告心得: 一、家長不能永遠陪在小孩子身邊,只有小孩子自己喜歡的才是能長長久久陪小孩子一生的。Pom(男主角)的爸爸和Aom(女主角之一)的爸爸在討論Pom讀音樂學院的未來怎麼辦的時候說的。父母一定是為了小孩子著想,而幫小孩子劃好未來的方向和路線,也的確,父母師長都是過來人,知道平隱安逸的路線在哪裡。社會裡,也有許多小孩子是能夠達成父母或社會的預期,但我們卻不知道這些是天生如此興趣或者是壓抑了內心也表現了不對稱的外在。興趣可以培養,但這是社會或父母給予小孩子壓力的藉口。興趣可以培養,但若一開始就沒有興趣,為什麼要進去培養。明明就不想當醫生,為什麼要進醫學院去培養想當醫生的興趣? 二、我喜歡的情侶狀態是坦誠相見、是平等的。Pom和Aom一起吃飯的時候,Pom不吃青菜,結果Aom把青菜通通拿來吃了,真是惜福的表現!這真是一個惜福的表現。而Pom和Aom就像一對很好的朋友,什麼事都一起做一起談,這是我理想的情侶狀態。然而Pom和Dao就不是這樣子了!Pom是因為暗戀Dao來讀音樂學院,且Dao家很有錢,Pom對Dao常常是敝恭必恭必敬的,Dao挾青菜給Pom吃的時候,Pom也不好意思拒絕,就忍著吃下不愛吃的青菜。大家所期待的是不一樣的,有人期待平等相處,共同奮鬥(愛情社會學的孫中興老師說的。);也有人喜歡像公主和僕人的關係,各有所好。 玩Band似乎成了一個很常用的元素,尤其是在亞洲的電影,泰國、日本、甚至台灣的電影或電視,或多或少會把Band揉合到電影裡,也許成為主角,也許只是配角,但就是常常使用這樣的元素。這是一個相當有趣的現象。玩Band大概有個很酷的意像吧!
暑假強片:流星花園-秘密的皇冠
上面是今年暑假,我個人必看的電影。我以為今年夏天能夠期待的電影只有納尼亞傳奇,「流星花園-皇冠的秘密」將是今年暑假能夠引發我興趣的另一部強片。看完印第安納瓊斯和納尼亞傳奇後,原本以為今年的強片都看完了,看來陸續會有會電影過來…我對日本人拍得流星花園特別感興趣,下面和大家分享我對流星花園的認識: 一、台灣、日本都拍過流星花園。台灣的流星花園,號稱是台灣偶像劇的始祖;而日劇的流星花園,是建立在長久就有的日劇傳統拍攝基礎。柴智屏(台灣流星花園的導浪)曾經和日本拍流星花園的導演討論過拍戲治裝費,柴智屏說:「日本拍一集的治裝費足夠拍完我的整部流星花園!」從這裡可以看到,日劇和台灣戲劇經費投入的差異。看台灣的流星花園時,最讓我覺得可以稱讚的就是取景相當乾淨,每個景都是很美、很乾淨地,這就是偶像劇的最重要的要素。但生活在台北一陣子之後,很多戲劇中的場景會很熟悉,境頭外未拍攝出來的地方,我這個小腦袋想一想,不乾淨的東西就跑出來了。如果日劇在取景這方面能夠勝過台劇,大概就是日本輻原遼寬,能取景的地方也就很多,而習慣台灣生活環境的人,也就容易對外國景點響往。韓劇的景點,不也就是這樣來吸引外國觀光客而發展出來的嗎? 二、台劇和日劇的流星花園都拍了兩部,兩者的第一部都依原漫畫改編,但第二部就劇情就有許多差異了。台劇的流星花園將時光往後推,推到F4和杉菜都出社會工作,而道明寺得了失憶症,忘了杉菜是誰;日劇的流星花園則是道明寺專心投入工作,忽略杉菜。在台劇中,杉菜從台灣跑到馬德里去找道明寺;日劇中,杉菜從日本跑到紐約去找道明寺。同樣戲劇的比較實在非常有趣。這就像老片新拍一樣,容易讓人拿來比較,也容易讓新發行商抓住觀眾的眼球。我曾經幻想過,如果將魔戒或哈利波特,找華人或黑人來重新再拍一次,不知道成果會怎麼樣。我願意毛遂自薦演佛佛羅多或哈利波特。哈哈哈。
王首先的夏天
王首先是一個鄉下小孩,不喜歡讀書,喜歡看電影。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城鎮的導演進入了首先居住的村莊,王首先因此有了個難忘的回憶。影片一開始很像魔戒的夏爾村,在魔戒裡,甘道夫帶著煙火來到夏爾,於是小孩子們蜂擁地圍繞在甘道夫旁,推著甘道夫進城;在王首先的村子裡,播送電影的車子來了,小孩們同樣圍在車子旁,期待電影的播放。這個村子和夏爾一樣可愛迷人,而新電影的導演也來到這個村子,於是王首先成為了電影的主角。我對這個影片有以下感想: 一、父母望子成龍,卻不能以身作則。村子裡常常有電影的播放,每次播放全村的人都會圍過來觀影,王首先一家人也不例外。然而,望子成龍的王爸爸、王媽媽不讓王首先去看電影,但自己卻跑去看電影。相信王爸爸、王媽媽都希望王首先能夠好好讀書,而後能夠有個好職業,可以不用窩在鄉下耕田。但是王首先喜歡看電影,被父母留在家無疑是剝奪了王首先看電影的樂趣了。我認為讀書很重要,但是快樂的童年也是很重要的。另外,身教重於言教,父母親自己都跑去看電影,還敢要求小孩子留在家裡讀書。父母親常常不希望小孩子常常看電視,但父母親在家裡的時間卻常常坐在電視前面,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自己也應該以身作則。小孩子是喜歡學習的動物,父母的表現常常會影響小孩的行為。 二、學習和教育一樣,都是有目的的。王首先曾經留級,一直在校長、老師的眼中是個問題學生,連背個課文都背不好。但從王首先開始演戲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王首先可以背下所有劇本的台詞,背下課本的課文,連校長都覺得不可思議。我認為這和「學習」是有目的有關。遙想以前讀書的動機,任何階段的讀書或學習都是有目的。以我自己而言,國小讀書希望可以當班上的前三名、國中或高中讀書都是為了考高中或大學,我想這也是大多數台灣學生讀書的動機。然而,這樣子來到大學之後,常常學習變成沒有目的,不知道為了什麼而學習。我到現在為止,對於學習讀書整所以能夠很坦然的接受是覺得反正學學一些有的沒有的,這樣講話的時候可以讓人覺得自己很厲害。胡蘿蔔或棒子就是為了得到獎勵或避免處罰用來使人學習的方法,這也使學生變得不喜歡學習甚至害怕學習。獎勵常常是部份同學的專利;處罰往往造成學習更大的陰影。讓學生知道為什麼學習,才能讓學生可以真正投入學習。當演員,也是要有文化的,所以王首先認真學習。 三、沒到過城鎮的人不了解為什麼城鎮的人想要鄉下,也因此老想往城鎮跑。王首先在演戲的過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不明白「為什麼到了城鎮的人不留在城鎮,還想要留在鄉下?」從導演和王首先在 re戲的時候,這個矛盾就一直存在王首先心中,直到拍戲仍然未解。王首先甚至問了身邊的朋友,試圖去找到答案,大家的回答都是寧願待在城裡而不願待在鄉下。導演對王首先只說,這是劇本的安排,星星(王首先被交待的角色)因為看不慣城裡的人、事、物,所以想要回到鄉下。這當然無法解決王首先的疑惑,也因此王首先被換角。台灣的交通資訊發達,對於鄉下人對城市人容易了解,對其的憧憬就不會如此明顯。家父年輕時也誤入都市叢林,家父常常說在都市沒有錢就糟了,在鄉下地方,隨便找一個人的家都可以進去吃飯,餓不死。這透露出在鄉村地方,人們彼此熟識、守望相助。家父寧可住在鄉下,而不願意到城市。如果王首先能夠遇到家父的話,或許就容易理解為什麼到過都市的人總是想回鄉下。 以上簡短心得報告。線上觀看:http://v.sohu.com/20061104/n246197859.shtml (只能用ie瀏覽。)
水蜜桃阿嬤
水蜜桃阿嬤,我一直認為是一個行銷品牌成功的影片,今天才知道這是商業週刊拍來作「生命教育」的影片。片中阿嬤的媳婦和兒子接連自殺,留下四個小孩子讓阿嬤扶養,這是一個發生台灣原住民身上的真實故事,你可以在「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看到完整的影片。看完之後我有以下心得: 一、自殺無法解決問題,只是留下更多問題。媳婦先燒炭自殺,而五天後,阿嬤的兒子趁家人去買砌墳墓的磚頭時,在家也喝了巴拉刈自殺了。影片沒有交待自殺的原因,但用自殺來逃避問題,只留下更多問題。媳婦自殺比較沒有能夠推測的線索;兒子在自殺前,用手機拍下影片,告訴還活著人,因為放不下老婆,所以想要去照顧她。孩子們因此,相當討厭爸爸,同時也提醒我們負責任是怎麼一回事。會自殺的人往往是某個結無法打開,遇到瓶頸無法突破。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每個人最寶貴的資產就是生命。遇到困難,應該要找朋友、家人甚至是張老師之類。 二、原住民超可愛。我的家人有一個共同的習性,我們喜歡和在社會上較弱勢的一方當好朋友。爸爸從年輕的時候,就常常在原住民部落鬼混,雖然是別有用心,但也是對原住民像朋友;媽媽開的餐廳,也曾經藏匿過逃跑的外傭;受到爸爸、媽媽的影響,我和妹妹對族群平等的概念是內化為生活模式。我高中的好朋友之一,就是原住民,原住民超好笑的,真得是很樂觀;在前年到達瑪巒部落做社區發展的時候,更是深入認識了真正的原住民。「咱們」原住民就是知足常樂,上班時間也是要喝維士比,專案經理不在的時候,還要跑出去偷喝歌,一首十塊錢好便宜、好過癮。 三、跳舞、喝歌可能只是麻痺自己不要去想媽媽。有一段是小孩子們在房間裡唱唱跳跳,在對嘴唱歌。一開始,我笑得合不攏嘴,因為這也是我一個人在房間會有的行徑,就是假裝自己是明星在對嘴唱歌。不一會兒,其中一個小孩居然哭了!原因是想起媽媽。這真得是相當令人覺得難過。也許這些小孩子,都只是築起一道看似快樂的外表,但內心脆弱,需要媽媽的關懷。 四、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有媽的孩子像個寶。四個小孩中的小豹是唯一的男孩,年紀也最小,當阿嬤幫小豹洗澡時,小豹想叫阿嬤媽媽,因為小豹沒有媽媽;在全校慶祝母親節的時候,阿嬤出席,其它小孩的媽媽都到場了,就是四個小孩的媽媽缺席。小孩子還是要有媽媽才像個小孩子。 五、單親家庭或隔代教養的問題,在原住民部落或鄉下特別明顯。單親家庭或隔袋教養並沒有錯,錯的是社會給予不當的標籤,使之成為問題。單親家庭或隔代教養常常養成相當兩極的人格的小孩。會有小孩因為待在單親家庭,而更力爭上游,也珍惜身邊每一個人,和大家處得相當融洽;也有小孩因為隔代教養,自認條件比較差,抽菸、酗酒樣樣來。這是內政部現在、未來都將面對的問題。給錢不是方法,唯有「教育」才能使整個社會改變。 水蜜桃阿嬤在播出之後招到爭議。商業週刊一跟阿嬤說,拍了紀錄片,水蜜桃的生意會變好;阿嬤不知道紀錄募到的款項無法幫助到社區…等。但影片還是感人,生命教育的功能還是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