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課外讀物

我讀《發展心理學:兒童發展-語言發展》

 語言是由一些子系統所構成的,這些子系統包括語音、語義、語法和語用。語音指的是掌管語音結構和語音組成順序的規則;語義則牽涉到詞彙,即以語詞和語詞的組合來表達概念的構成;語法則包括句法(語詞形成語句的規則)和語態(數量、時態、格位、人稱、主被動語能或其它有意義的標記。);語用則是讓語言使用者恰當且有效溝通的規則。   兒童語音能力的發展有賴於「注意聽出語音」、「發出語音」和「將語音結合為能令人理解的語詞和片語」。為了能像身邊的人一樣說話,幼童會馮藉他們驚人的能力分辨母語中的語音類別。而語義的發展要先「理解」而後才能「說出」,這也是心理學所說的記憶形態,即「認知」和「回憶」。只要兒童能認知語詞的意義,就可以理解語言,但要說出語言,則有賴於回憶的能力。因此,兒童無法說出一個詞,不代表他不懂這個詞,我們只是看到他們會說的部分。   兒童語言學習策略主要可以分兩種,一是指稱式的學習方式,二是表達式的學習方式,前者佔大多數。指稱式的學習方式認為語詞是用來幫事物取名字的,而表達式學習方式則把詞語用來談論人們的情感和需求。這兩個學習方式和文化也有關係,物體名稱對學英語的幼童而言是常見的詞彙,而固定的社交語句則對學習華語、日語和韓語的幼童來說較多。   兒童語法能力的發展一開始是透過組合兩個語詞來表達語多意思,這種語句稱之為「電報式語言」,如「媽媽餅乾」、「爸爸外面」,而後能講出三個語詞的句子後,就可以始用零碎的語法規則了,但難免會有過度規則化的現象。有學者認為透過「語義提攜」,這有助於兒童使用詞義來理解語句的結構;也有學者認為兒童詞類的歸納能力是與生俱來。   語用的發展歷程則包括社會的影響,包括轉向(對剛說的話加以評論,並要求對談者給予回應)或陰影(修改談話焦點,逐漸改變談話的主題)。而後,兒童陸續會出現組織、詳細和評論的敘事,然各個文化之間的敘事形式有很大的差異。  

《孔子:決戰春秋》,中國人決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最近在閱讀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又看完《孔子:決戰春秋》,頗有心得,和大家分享這兩個作品。這兩個作品的背景都是在亂世。亂世下,有些人的故事會被記得,有些人的故事會被遺忘。《孔子:決戰春秋》是歷史的大棋盤,儘管歷史悠久,但仍能被人記起,甚至記錄在教科書裡;《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不一樣,雖然是近代,但小人物的故事總是被人遺忘,儘管參加戰爭,甚至不知道為何而戰。下面分享的心得: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沒有主線,每個章節都可以自成一個小故事,這是訪問、搜錄了很多史料、見證者而集的大成,史觀當然是主觀的,不過可以讓人看到教科書讀不到的另外一面。我只提取《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和《孔子:決戰春秋》有共同處分享心得:   中華民族一定是個很注重教育的民族,有一種東西叫「聯大」,最注名的就是「西南聯大」,「聯大」因為戰爭而生,往往戰爭起來的時候,老師帶著學生們顛沛流離,說好聽點,是風簷展書讀,說難聽點,就像喪家犬一樣,邊逃邊讀書。但這樣砲彈、烽火下仍教育出許多優秀人才,我一時列不出清單,你可以去讀讀《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對日抗戰時,「聯大」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繼續為國家作育了英才;對日抗戰結束後,悲情的中華民族,又得面對國共內戰,「聯大」模式又啟動了。   對日抗戰時,打得是日本鬼子,至少是為中華民民族而打;國共內戰開始,為誰而戰誰都搞不清楚了。國民黨、共產黨兩個勢力都在拉人參軍,一個家庭可能哥哥在共產黨、弟弟在國民黨,更甭提一個學校或一個鄉里。人群四分五散,一下分開可能就是幾千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人在分離時留下了一本 《古文觀止》,這《古文觀止》還成了日後被集中在難民營的學生們最主要的教材。只有一本《古文觀止》,學生們手抄一份就當教科書了,每人背三十篇,好像佛陀弟子背誦佛陀講經說法一般。   教育在戰亂中還能不輟,我想這可以追溯到春秋時代。姑且不論《孔子:決戰春秋》是否符合史實,但孔子讓教育普及是不可否認的。孔子雲遊魯國之外時,與弟子們拉車經過冰原,冰面裂了,顏回和書簡落到裂冰寒水中,顏回往返水底水面,只為救回書簡。或許那些書簡正如國共內戰時的《古文觀止》。顏回死了,卻也救回一些書簡了。   君人求仁得仁,不殺生以害仁。對於「仁」和「生」(「生命」),我個人仍是視「生」重於「仁」,畢竟沒有「生」就沒有「仁」了。貪生怕死是否害「仁」呢?如果是為了護「仁」的話,貪生怕死就由它去吧!

我要《搶先佈局十年後》

這兩天閱讀了Mr. 6,劉威麟這位創投作家寫的《搶先佈局十年後》,同時又看了《藍海年代》專訪大陸漢王科技(電子書的先鋒)董事長劉迎建,《文茜的世界週報》則用一連串的新聞報導由富士康員工連續意外事件,使大陸面臨調整工資的轉型陣痛。Mr.6說的是未來,劉迎建擘劃的是不久的未來,陳文茜講的則是現在,一個一個地連鎖發生,讓人對未來充滿想像與期待。 我很喜歡《搶先佈局十年後》,先不論其預測的內容是否已經落實或不切實際,我覺得這本書對「未知」的未來有很多提示。讓我用一些筆記,來提醒自己這些未來的趨勢。 一、全球化:飛機票可能像電影票那麼便宜,一年有超過一半的時間都在國外。二、智慧型手機。三、美國仍是第一強國,但吹起中國風,這次到上海,我要買唐裝。四、大賣場變超級大賣場,準確掌握消費者消費行為。五、影像取代文字,人們對上電視不再覺感到新鮮,到處都是面板、充斥著廣告。六、虛擬人生,Second Life;衛星城市。七、安全:恐怖份子防堵、電腦病毒掃毒。八、人類把大自然的機率變成有或無,一翻兩瞪眼,壽命延長,想死都死不了。對環保的投資主要者變成政府。 書中描寫未來的景像,有好的部份,也有壞的部份,不過好壞也不是你我說了算,每個人從不同角度看就有不一樣的解讀。倘若,未來就如Mr.6所說一般發生,我也樂觀其成。這本書是在2006年出版的,現在不過2010年,很多預言已經落實了。 城市人口激增,各國政府開發衛星城市。其實,在網路服務發達或虛擬人生易達的時候,對於居住在城市或鄉村其實沒有太大的差別。如果,你也不是需要每天到公司打卡上班的員工,住在鄉下甚至更具有吸引力。我現在就住在南投縣魚池鄉這樣的鄉下地方,也不覺得有什麼不方便。我上網可以購物,詳情見《我的宅經濟元年》。 華人電子書的先驅劉迎建則在台北電腦展提出對電子書的十大預言:1. 十年後,大部分書報刊將實現無紙化,紙本書籍價格將更貴;2. 十年後,大部分書報刊將免費化,發行機構主要靠廣告模式盈利;3. 十年後,書店將變成類圖書館式的結構,消費者在此選看紙本書籍,但實際購買則透過書店提供的介面下載電子書;4. 書報刊內容多媒體化,有更強、更豐富的表達性能,閱讀體驗大大超越紙本書籍;5. 大部分通用型電子閱讀器將免費;6. 學生用的教材和筆記本等將實現無紙化;7. 中國大陸和臺灣將在此數字化變革中處於領先;8. 出版產業格局調整,出版社、報刊社排名巨大變化;9. 部份電紙書具有手機和記事的功能,成為人們隨身攜帶的必備工具;10. 漢王科技將憑藉此次產業變革成為世界知名企業。 在《藍海年代》中,讓我聽了最振奮的消息就是「內容是王道」。「內容是王道」其實在「教育科技傳播」的時候就聽過了,但這句話由劉迎建或電子書產業的人口中說出,就很不一樣。智慧財產權在電子書的框架下,不會有盜版泛濫複製的問題,只要從閱讀者口袋中拿一些些錢,就可以讓作者有可觀的收入。當然,這建立在以華語為母語的人口是廣大的。其它小種語言市場也值得開發,不過這需要時間研究,各個市場都可以慢慢吃。 因應富士康一連串員工意外事件,陳文茜本週報導郭台銘在台灣的「無人工廠」,相信這些自殺事件將加摙郭台銘把勞力密集產業轉型為無人工廠。然而,勞工剩餘怎麼辦?或許,知識經濟是解決之道。嘖嘖嘖…

佛里曼:世界是平的 台灣人:世界不能是平的

佛里曼說:「世界是平的。」但是,台灣有一群人說:「就算世界是平的,大陸和台灣不是平的,因為他們在不同的世界。」今天是虎年年假的第一天,正好有時間讀讀書,我讀了佛里曼的「世界是平的」,剛讀完第一章「我正在睡大覺,好多工作都外移了」,下面和大家分享心得,也希望我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能夠為每一個章節寫一篇讀後心得: 佛里曼在採訪印度班加洛時逐漸體會「世界是平的」,印度班加洛擁有豐沛、不差且低廉的人力,加上語言優勢,正好成為美國工作外包的人才提供地;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中國的大連,大連曾受日本統治,日本企業也將能夠外包的工作讓大連人去完成。此外,居家外包(Homesourcing)讓人可以在家工作,使效率提高,某航空公司正如此地外包其客戶服務專線。 我想大部份人同意世界是平的,但許多人卻害怕「世界是平的」到來。因為我們害怕工作外包後,失去就業機會,台灣和大陸之間正好有這樣的困難。能夠外包的工作多屬於低階技能,創新或改革仍會留在發展、教育較前沿的地方,因為有更多人才能夠從事創造而不只是製造的活動。台灣人害怕同文同種的大陸人會取代自己,以較低廉的工資取得工作機會,但忽略自己擁有不同於大陸人的思維和教育養成。「提高自己的附加價值」,不要只想爭取或滿足於能夠外包的低階工作,我想這是自由、開放的環境優於封鎖、單一的環境的地方。 民進黨因應馬英九總統說:「幫助人民做生意,提升台灣競爭力」而製作了不安全性行為的不良示範廣告。安全性行為是要戴保險才進行性行為,但廣告中的男女主角,沒有戴套就有性行為,才有了Baby~(此處要模仿慧慈尾音上揚的說話方式)。戴套除了避孕之外,同時也是避免感染性病或愛滋病的最佳方法。撇開廣告使用的比喻手法不說,民進黨想表達ECFA是有風險的協定,而馬英九總統未將風險向民眾訴說。我們無法知道民進黨是否認知世界是平(全球化3.0)的趨勢,但該廣告企圖使民眾在政府或國家的阻擋下讓世界不要被抹平。想想世界趨勢,想想台灣優勢,或許把世界抹或把台灣和大陸之間抹平,台灣能夠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下面為民進黨不安全性行為的廣告:

打開記憶的黑盒子: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我曾經在綠島參加過一個叫營隊「人權之路」,主要探索白色恐怖,希望去打開歷史的黑盒子,讓逐漸消失的「台灣史」重現;我也就讀將近一年的人類學系,考古學雖然上得不怎麼樣,不過也多少認識了「台灣史前史」;我還和馮國銘(目前就讀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討論過,到底研究華語(漢語)或者原住民語言哪個好? 我明白二二八事件或白色恐怖這些塵封的歷史很重要,且值得去挖掘;我也明白文化沒有優劣,大陸的考古和台灣的考古是同等重要;語言也是如此。但是社會有一種怪異的氣氛,研究二二八事件打著「發掘歷史」的口號,實在達到自身的政治利益。當然,不可否認有許多人真正在進行歷史重建的工作。然而,混雜著政治情感在進行歷史重建總是讓人覺得毛骨悚然。 龍應台的新書「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我想也算是一個歷史重構的產物。我還沒重頭到尾看過這本書,我總是在書局翻著這本書,想讀卻又礙於時間、空間的壓力而沒能完整讀過。一九四九是大時代,剛打完八年對日抗戰,又打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播遷來台,中共便於大陸建政,「一將功成萬骨枯」,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在為建政六十週年慶祝著「建國大業」,龍應台則透過「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希望訴說「失敗者」的故事。 台灣是失敗者的聚集地,台灣有來自大陸,剛剛打敗國共內戰的國軍(二百萬人),也有日本帝國的戰敗子民(六百萬人),還有許多因為奇奇怪怪的戰爭,被徵召、俘虜等到過新幾內亞、朝鮮、美國…地方的戰敗者。大時代下的小人物有許多故事,這些歷史不如二二八或白色恐怖那般符合政治利益,鮮少有人會去提及或發掘。 香港有一群年輕人在「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出版之後組成訪問祖父母在一九四九那個大時代時發生的事。我覺得這和台灣人組成訪問「二二八事件」或「白色恐怖」的耆老團體相當類似。不過,我更希望台灣在進行歷史重構工作的人可以不囿於符合政治利益、適合政治鬥爭的歷史事件。一九四九前後那麼多年,不會只有二二八或白色恐怖,也不會只有所謂的「台灣人」的視角。在那個時代,有被日本帝國徵召的兵,有被國民黨徵召的兵,還有被解放軍俘虜,甚至到北韓、美國、南洋等不同地方的人/視角。龍應台所見只是一部分,還有很多人的故事等著被發現、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