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課外讀物

視覺感知與意象的分離:從視覺失認中學到的事

我們是否能夠在視覺上辨識物體,但仍能在頭腦中想像出它們的樣子?這篇由馬琳·貝爾曼、莫里斯·莫斯科維奇和戈登·溫諾庫爾於1994年進行的研究,正是探討了這個有趣的問題。他們研究了一名患有視覺失認症的患者,這種病症使他無法辨識物體,儘管他的視覺意象能力依然完好無損。 研究方法 研究團隊通過一系列實驗,測試了患者的視覺感知和視覺意象能力。患者被要求辨識日常物品,並在記憶中回想這些物品的形象。實驗還包括讓患者觸摸物品以增強其記憶中的視覺意象,並觀察他在這些情境下的表現。 研究結果 研究發現,儘管患者無法視覺上辨識物體,但他仍能夠準確地描述物體的形狀和特徵。這表明,視覺感知和視覺意象可能在大腦中是由不同的機制控制的,並且視覺意象的能力可以在視覺感知受損的情況下保持完整。 啟示 這項研究對我們理解大腦如何處理視覺信息具有重要意義。它表明,即使我們的視覺感知系統受到損害,我們仍然可以保持豐富的視覺記憶和想像力。這對於開發新的康復方法以及進一步研究視覺系統的運作機制提供了新的視角。 Behrmann, M., Moscovitch, M., & Winocur, G. (1994). Intact visual imagery and impaired visual perception in a patient with visual agnosia.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Paper 107.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Retrieved from http://repository.cmu.edu/psychology/107

在未知星球上發現創意:天才青少年的團隊合作揭秘

在當今的學術和專業領域中,跨學科合作日益普遍,而創造性在這些合作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篇文章探討了不同專業背景的天才青少年團隊在合作繪畫任務中的創造性過程。這項研究由Olesya Blazhenkova和Maria Kozhevnikov進行,旨在揭示不同專業團隊在視覺化過程中的異同,並探討這些過程如何影響他們的創造性產出。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是來自俄羅斯的天才青少年,他們分別來自於視覺藝術、科學、人文學科和多元學科的專業背景。每個團隊被要求在45分鐘內合作繪製一個「未知的星球」,過程中進行錄像記錄並進行協議分析和連結圖法(Linkography)分析。 研究結果 研究發現,不同專業背景的團隊在創造性過程中展現出不同的視覺化策略。視覺藝術和混合專業團隊展示了更高的想法整合能力,他們更注重視覺外觀,而科學團隊則更關注功能和概念的清晰性。人文學科團隊則較少使用視覺化策略,更多地關注對已經完成作品的解釋和評價。 這些發現強調了在組建多學科團隊時,考慮成員的視覺化能力和專業背景的重要性。視覺藝術家能夠提供獨特的視覺洞察力,提升作品的藝術質量,而科學家則能提供功能和概念的清晰度。然而,這些不同背景的團隊成員在合作過程中可能面臨協調和組織上的挑戰。 啟示與結論 這項研究提醒我們,在組建多學科團隊時,不僅需要考慮成員的專業知識,還需要考慮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視覺化能力。這些因素不僅影響團隊的協作過程,還會直接影響最終的創造性產出。對於未來的教育和專業發展,這樣的理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組織和管理多元背景的團隊,以達成更佳的合作效果。 文章引用 Blazhenkova, O., & Kozhevnikov, M. (2020). Creative Processes during a Collaborative Drawing Task in Teams of Different Specializations. Creative Education, 11(9), 1751-1775. https://doi.org/10.4236/ce.2020.119128

在創意的世界裡,誰是主宰?藝術家、科學家與人文學者的對比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創造力”這個詞,但創造力到底是什麼?不同領域的人又是如何運用他們的創造力呢?一篇由Blazhenkova和Kozhevnikov於2016年發表的研究試圖揭示這些問題的答案。他們通過比較視覺藝術家、科學家和人文學科專業的團隊,來探討這些不同背景的團隊如何在創意任務中表現出創造力。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是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高中生團隊,包括視覺藝術、科學和人文學科。這些團隊被要求合作完成一個創意任務:繪製一個“未知的星球”。研究者觀察和分析了他們的繪圖作品,並請專業人士對這些作品的“藝術質量”和“概念清晰度”進行評價。 研究結果 研究發現,不同專業的團隊在創造力的展現上有明顯差異。視覺藝術團隊在作品中更多地展示了物體的細節和顏色的豐富性,這與他們的藝術創造力密切相關。而科學團隊則更專注於空間結構的準確性和概念的清晰度,這反映了他們在科學創造力方面的優勢。人文學科團隊則相對不太重視視覺細節,更多依賴文字來表達意圖。此外,混合專業的團隊顯示出結合物體和空間可視化的能力,創造了獨特且豐富的作品。 啟示 這項研究不僅展示了不同專業背景對團隊創造力的影響,也強調了在團隊合作中,成員的多樣性如何促進創新的出現。對於想要提升團隊創造力的領導者而言,理解和利用團隊成員的多樣性是關鍵。 Blazhenkova, O., & Kozhevnikov, M. (2016). Types of creativity and visualization in teams of different educational specialization.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8(2), 123-135. https://doi.org/10.1080/10400419.2016.1162638

視覺的缺席:心盲症與記憶之間的奇妙聯繫

有沒有想過有人無法在腦海中想像圖像?這並不是科幻小說,而是一個真實的心理現象,稱為「心盲症」(aphantasia)。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這個現象以及一項有趣的研究,該研究揭示了心盲症患者在記憶上的特殊之處。 什麼是心盲症? 心盲症是一種無法自願形成視覺意象的狀態。也就是說,患有心盲症的人無法在腦海中「看見」物體或場景,即使他們有正常的視覺能力和認知功能。儘管如此,這些人往往在其他認知任務上表現良好,這讓科學家們對他們的記憶過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研究方法 一群研究者進行了一項大規模的在線研究,邀請了61名心盲症患者和61名對照組(擁有正常視覺意象能力的人)參加。參與者被要求觀看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場景圖片,然後從記憶中繪製這些場景。接著,研究者分析了他們的繪畫,評估了其中的物體細節和空間精確度。 研究結果 研究發現,心盲症患者在記憶物體的細節方面存在顯著缺陷。他們的繪畫中通常缺少顏色,且物體的細節較少。然而,這些患者在記憶物體的空間位置上表現得和對照組一樣好,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更少出現記憶錯誤。 這意味著,即使心盲症患者無法想像出圖像,他們仍能精確地記住物體的位置和空間關係。這也暗示了我們的大腦可能有獨立處理物體細節和空間信息的不同系統。 研究啟示 這項研究提供了對心盲症這一心理現象的深入理解,並展示了記憶和視覺意象之間的複雜關係。心盲症患者能夠通過符號或文字代替視覺意象來記憶信息,這也讓我們重新思考記憶的本質。 Bainbridge, W. A., Pounder, Z., Eardley, A. F., & Baker, C. I. (2021). Quantifying aphantasia through drawing: Those without visual imagery show deficits in object but not spatial memory. Cortex, 135, 159–172. https://doi.org/10.1016/j.cortex.2020.11.014

探索語言與視覺思維的奇妙關係:你大腦中的兩種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思考不同的事情,有時候是用語言來表達想法,有時則是透過圖像來構思場景。那麼,這兩種思維模式是否互相獨立,還是存在某種關聯?一項有趣的研究探討了這個問題,揭示了語言思維和視覺思維之間的奇妙關係。 研究方法 研究人員進行了兩項實驗:行為實驗和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研究。在行為實驗中,參與者會收到一個提示,然後被要求要麼在腦中生成一句句子,要麼想像一個場景。他們接著要評估生成的句子或圖像的清晰度,以及是否伴隨另一種形式的表現。在fMRI實驗中,參與者回憶熟悉的句子或圖像,或是在控制條件下閱讀句子和觀看圖像。 研究結果 結果顯示,當人們進行語言思維時,比起視覺思維,他們更容易生成清晰的語言表現。然而,不論是語言思維還是視覺思維,視覺圖像的生成程度都相似。這表明,即使我們的意圖是進行語言思維,我們的大腦也會自動生成視覺圖像。 這項研究的啟示是,視覺思維可能是一種更基本的思維模式,因為它在語言發展和人類演化中出現得較早。我們的大腦似乎更容易生成視覺圖像,這可能影響我們對未來的預測和抽象思維的能力。 參考文獻 Amit, E., Hoeflin, C., Hamzah, N., & Fedorenko, E. (2017). An asymmet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verbal and visual thinking: Converging evidence from behavior and fMRI. Neuroimage, 152, 619-627. doi:10.1016/j.neuroimage.2017.03.029

為什麼研究需要報告「效應值」(size effect)?因為型一錯誤和型二錯誤的不平衡

研究者在「虛無假設統計檢定」設定的顯著水準為0.05時,認為自己所做的推論犯錯的機會只有不到5%。然而,算進型二錯誤的話,犯錯的機會可能會提高。型二錯誤指的是真實的情況下,母體存在著差異,但是研究者卻做出了沒有差異的推論;與型二錯誤相對的就是統計檢定力(statistical power),即母體存在差異,且研究者的樣本資料也發現顯著差異。在真實的情況下,母體中兩個比較的群體存在差異的,由於抽樣後觀察到的檢計量或p值落在拒絕域之外,即p值大於0.05,於是研究者宣稱無法拒絕虛無假設並推論兩個群體並不存在差異,這就犯了型二錯誤。增加樣本數就會降低型二錯誤。在真實情況兩個群體(控制組和實驗組)存在差異時,要達到研究者所設定的顯著水準(比方0.05)而拒絕虛無假設時,則至少需要有1.645個標準差的差異。假設樣本數只有15個實驗組和15個控制組,標準差為0.38。如果檢定統計量落在1.645個標準差的右邊(單尾檢定,實驗組之於控制組有正向的效果)則拒絕虛無假設;但是檢定統計量也可能落在1.645個標準差的左邊,這時就無法拒絕虛無假設,就會犯了型二錯誤。在控制組和實驗組確實存在差異,且作出正確的推論的機率是37%(統計檢定力);同時,作為錯誤推論的機率則為63%(型二錯誤)。如果更改顯著水準自0.1(1.282個標準差)或0.01(2.327個標準差),那統計檢定力和型二錯誤的機率又會有所改變。 研究者所選取的顯著水準會使得型二錯誤和型一錯誤有不平衡的結果,於是也開始有研究者報告效應量(effect size、ES或效果量)來提供研究更多的訊息。 陳振宇. (2013). 整合分析. In 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三):資料分析 (3版.). 臺北市: 臺灣東華.

我讀陳振宇的《整合分析》:「虛無假設統計檢定」的推論、作法與不足

研究者心裡面有一個所欲論述的假設(對立假設),與之相反的就是虛無假設。研究者盡力收集證據的情況下,仍沒有足夠的證據能夠支持虛無假設時,研究者於是可以認為對立假設為真。通常,研究者所欲證實的假設,指的是某個變項所進行的操弄是有效果;而虛無假設則是操弄沒有效果。每一次研究的觀察都可能出現抽樣的誤差。該次的抽樣所觀察到的效果可能是真實的,也可能是來自沒有效果的母群抽樣。於是,研究者必須採取某種標準判斷。以大多數專業期刊所採取的標準或顯著水準0.05為例,即該研究者認為如果來自沒有效果的母群抽樣的機率不到5%的話,那麼研究者願意判定這個效果不是來自虛無假設的母群,而宣稱對立假設成立。宣稱對立假設成立的同時,虛無假設仍有最高5%的機率為真的可能性。如果這樣的情況發生了,就是型一誤差。不過,只要沒有進行普查的話,我們永遠不知道型一誤差是否會發生。 「虛無假設統計檢定」的推論,決定選擇虛無假設或對立假設取決於研究者所採取的顯著水準。想像以下兩種情況,甲情況下p值是0.1,乙情況下p值是0.77,在顯著水準備為0.05的前提下,不論在甲情況或乙情況下,研究者都會選擇接受虛無假設,但是甲乙兩個情況下的檢定統計量可能是天差地遠。如果將顯著水準設為0.1,在甲情況下,研究者會拒絕虛無假設,而乙情況下仍會接受虛無假設。結果,只因為研究者的風險設定,就會決定了最後統計的判定和推論。 陳振宇. (2013). 整合分析. In 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三):資料分析 (3版.). 臺北市: 臺灣東華.

協助幼兒語言發展的方式

除了在幼兒說話時給與反應和正回饋外,協助幼兒語言發展的方式還有另外六種,其包括「物體標示」、「動動語」、「不同人的話語輸入」、「語法框架」、「詞組變換」和「形狀偏見」。下面分項說明其的具體執行方法。   針對幼兒學種字詞,「物體標示」最理想的方法是不要主動介入,別指揮幼兒去注意什麼,而是讓自己被幼兒帶領。等小孩眼睛自然而然在看某樣東西時再講,學習效果會比較好。如果這個「標示」的時機恰到好處,學習者就可以將語音和物體連在一起。   「動動語」就是把要介紹的小東西拿在幼兒眼前轉一轉、搖一搖、動一動,這只對十五個月以前的小孩有用;「不同人的話語輸入」則是從不只一個人聽到語言,就像多感官輸入是一種幫助,多幾個人對小孩說話也是。   「語法框架」指的是一些熟悉的句式。以講英語的媽媽對小孩說話為例,有百分之四十五的句子是由what、that、it、you、are/aren't、I、do/don't、is、a、would、can/can't、where、there、who、come、look、let's起頭的。而在南韓,二十個月的寶寶第一批學會的是句子最後面那些和動詞配合的固定句式,因為這種字他們聽得最清楚。當你對小孩子說「你看小鳥」或「不要摸插座」,他會知道有一個東西他必須去看,也知道他應該停止一個動作。但他未必知道「小寫」或「摸插座」。運用重複去突顯變化,是語言學習的關鍵概念。   適度的變化就是「詞組變換」了,透過一連串的句子,情境和意義不變,只是句法改變。例如:「瑞秋,這本書拿去給爸爸。拿給他這本書。把這個拿給爸爸。謝謝瑞秋。你把書拿給爸爸了。」瑞秋在這些「詞組變換」中,知道「書」也可以是「這個」,爸爸也是「他」。「拿」跟「給」都跟移動一樣東西有關。文法方法,她聽到動作已經過去就在句尾加「了」,「書」和「爸爸」兩種受詞的位置可前可後,「拿」這個動詞可以是指示,也可以用來描述已完成的動作。「詞組變換」對於學習 句法和詞彙,都大有幫助。   十五個月大的幼兒,除了專注顏色、大小、觸感外,也開始專注於形狀。在十七月大的幼兒進行七週每次五分鐘的「形狀訓練」後,幼兒認識新名詞增加2.56倍,此方法是謂「形狀偏見」。   以上六種方協助語言發展的主要對象是幼兒,我們固然無法全盤應用於對外華語教學,不過藉此可以理解學習者語言學習策略,我們也可以參考部分方法應用於對外華語教學。   參考資料: Bronson, P., & Ashley, M. (2010). 教養大震撼.  (潘勛, 譯.). 臺北巿: 雅言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如何引起學生閱讀的樂趣?

 學習閱讀,首先要學習字彙,學字彙則從聽讀開始。所以多講、多念華語給華語學習者聽,就是給學生最好的讀物。利用戲劇、動畫也可以了解故事,並學會許多詞彙,倘若影幕上出現的漢字,他都學會了,也認識這些漢字了。學會許多的字、詞彙,及認識漢字,是閱讀的基本條件。   閱讀教材的來源可以是生活照片、共同經歷的故事、自己創作或與學生共同創作的文章。教學生認識生詞,是先教整體再教個體,學生了解整篇文章之後,再抽出其生詞來教導學習,學生才能推衛生詞之意義。這種先「綜合」再「分析」的方法,孩子最能接受,我們要用這種方法,教孩子學會許多的生字生詞。   此外,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也是相當重要。讓學生自動去閱讀,並達到「利用舊經驗學習新語文;利用熟語文學習新知識」,這必須先引起學生閱讀的樂趣。胡鍊輝在《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閱讀教學研究〉中提出了二十一種引起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包括:   拋磚引玉:老師介紹學生一個故事書報,到高潮時打住,引起學生興趣,讓學生去閱讀。   刺激引誘:利用生動、刺激的詞句或插圖。   感染法:老師獨自在樹下或教室裡看書,等學生接近後,再把書給學生。   能力競賽:考問學生閱讀過的書報,並記錄成績公布於教室。   遊戲化法:將閱讀材料遊戲化。   和說話課結合:讓學生上台說話,其來源為所閱讀書報。   和作文課結合:讓閱讀書報作為作文之材料。   和美術課結合:依據閱讀書報,畫出圖畫。   出刊壁報:讓學生以出刊壁報為目的,搜集資料並閱讀。   廣播:一方面督促學生閱讀書報,一方面給學生練習說話。   舉行說故事比賽:於班級內舉行說故事比賽,使參加的學生普化,以督促每位學生閱讀。   讀書小組:指導學生成立讀書小組,教師列席指導。   聽讀法:將有趣的書報讀給學生聽,並將讀過的故事掛在教室後面。   使用工具書的指導:指導學生使用工具書,解決閱讀上的困難。   指導欣賞插圖及圖表:插圖本身有藝術、神秘、興趣性,圖表則有顯明的比較概念。   利用課內所未解決的問題,以引起兒童閱讀的興趣。   介紹的讀物符合「文字合程度,情節曲折,感覺興奮,而結果又圓滿者」,而且其不宜過於艱難,生字不能太多,閱讀不感困難。   問答式:老師提出一些問題或一本書,問其內容。   和讀書科教學結合:請學生搜集課程相關資料。   集詞法:指導學生蒐集疊詞,例如:轟轟、匆匆…等,學生為了蒐集詞句,就會大量閱讀。   利用《國語日報》:將國語日報張貼於牆壁上,教學生去閱讀,放學前讀學生敘述當日內容。   我們無法將所有方法運用在外國人學習華語的閱讀技巧上,但我們能夠參考部分方法,並順應時代趨勢加以改良。 參考資料: 胡鍊輝. (1993). 小學語文教學研究. 華童出版社.  

語言與文化

 在巴西和哥倫比亞交界處,有一個講吐優卡語(Tuyuca)的民族,該語言有一個多數語言不做區分的特徵。吐優卡語每一句話都有「據素」,共有五種:「親眼所見」、「非親眼所見」、「顯而易見」、「間接的」和「假定的」。由於吐優卡語發展歷史使然,該語言或該民族對各種言論證據相當重視,說話者可根據具體的情形,選擇適當的形式來表達「據素」的意義。(當然,說話者說謊是另一回事)   再以印第安的拿伯荷語(Navojo)或荷皮語(Hopi)為例,這兩個語言是沒有過去式或未來式的說法。當霍爾(Edward T. Hall)受雇於「印第安事務局」時,大家都認為印第安人不知好歹,拖延保留區內築路和建水壩的工程,這明明就是對印第安人有利的工程。然而,霍爾認為,這兩個民族的語言使他們不會為「不可信賴的明天擔心」,因此以「『未來』水壩和路建好了,能改善印第安人的生活」這樣的話,印第安人是聽不進去的。印第安人連自己蓋的房子也經常蓋到一半就擺在那裡好幾年,這是一個完全活在「此時此地」的民族。   霍爾說:「人們受其文化的暴力統治」,這種「暴力統治」是無形的,人們不僅無法察覺,有時還甘之如飴。失去文化之「統治的人」,被稱為「無根的人」,常有精神上飄忽的無名痛苦。在與異民族接觸時,不要用我們的「語言」去解釋該民族的「語言」、「動作」。   沙皮爾(Edward Sapir)更直接地說:「人類並非只活在客觀世界裡,而是受到本身語言的掌握。」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大部分不知不覺中建立於語言上,直接接觸的世界有限,但訊息世界是無限的。事實上,許多知識都是間接經驗的東西。每一個人的知識、概念,對是非的判斷,都是由無數的語言訊息累積而成。語言和文化就因此息息相關。   華語或中華文化中,長幼尊卑的觀念相當嚴格,哥哥和弟弟有別,姑丈和舅舅有別;對烹飪也相當講究,炒、燴、燻、炸、燉、爆、烘、烤、煎、滷、蒸、熬、涮…等;乃至四維八德等都是華人所特有的。阿拉伯語中,有成千的和駱駝有關的字;愛斯基摩人的語言有十幾個代表「雪」的字;印第安拿伯荷語,不分「藍綠」,卻有兩種黑色。一開始,   人→真實世界→制定「語言符號」   最後,   人→語言符號→真實世界   作為語言教學的教師,以對泰語母語人士教授華語的教師為例,我認為除了具備華語的使用特徵及其文化內涵之外,也應該對泰語的使用特徵及其文化內涵有所認識。   參考資料: Matthews, P. (2003). Linguistics :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王溢嘉. (1987). 文化與心靈. 台灣: 野鵝出版社. 竺家寧. (1998). 中國的語言和文字 (1日 版.). 臺北巿: 臺灣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