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筆記一下,參加佛光大學雲水雅會「美國高等教育的線上教學範例說明」線上講座後的心得:
Category: 聽演講的心得
美國高等教育的線上教學
從教學現場的問題出發:「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經驗分享」活動(錢膺仁、王修璇、蔡瑞敏、朱達勇老師主講)聽講心得筆記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和「科技部的計畫」有一些本質上的差異。前者是為了結果教學現場所遇到的問題,後者則是為了促進人類知識而提出的假設性問題。用生病來理解這兩者的差異的話,前者是已知生病而採用的藥方,後者則是想知道為什麼生病。因此,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必須清楚、具體地描述教學上的問題。 教學上的問題可能有:學習成效、學習動機、教材不適用、課程過時、學用落差以及班級學生程度差齊等等…。而相對這些問題可能的回應方案,就周括各種教學法或教材的改良。例如:翻轉教室、合作/協同學習、專案/問題導向、遊戲化學習、現實生活融入學習或反饋教學等等。接著,伴隨著量化或質化的測驗工具來了解介入後的情況。最後,進行反思。其中,有三個地方是容易被忽略的:一、未將可能的方案進行討論;二、基準線的資料如何取得;三、成效指標如何測量。 舉例來說,教學現場的問題可能是原文教科書讓學習者無法了解學習內容,那可能的方案也許是利用圖像或BOPPPS(bridge-in, objective, pre-assessment, participatory learning, post-assessment, summary)去安排課程。又或者問題是教材的內容無法針對專業領域的學習者,可能的方案也許是提供相對專業領城的文章配合閱讀策略進行教學教學。又或者學生對於課程內容的參與不夠,因此利用翻轉教室或專案的方案以學生所熟悉的社群通訊管道進行課程延伸。也可能是因為線上課程的註冊高,但是合格率或完成率低,因此利用引起興趣的討論議題或有趣的影片引發學習興趣,再藉由後台數據作為測量工具來評估影響合格率和完成率的因子是哪些,甚或使用quiz on video也可以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 教學實踐除了要有老師對於教學現場的問題的辨識,還考驗老師對於問題所提出解決方案的創意,同時也要有對於成效指標進行系統性的收集和分析。 講者的影片和投殕片可以見這裡。
認知與社會情緒學習工作坊(林福來、黃世琤、王麗斐、陳學志多位老師主講)心得筆記
台灣的(數學)教育有一個現象,認知表現很高,但是對其感興趣的水平卻很低,亞洲除了新加坡沒有如此外,包括韓國、中國大陸和日本都有類似的情況。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地則有相反的情況,認知表現上低,而感興趣的水平卻很高。「考試領導教學」是台灣過去的教學思維,林福來老師希望透過「興趣領導教學」,在數學課堂上提高學生對於數學的熱情。希望改變過去情意和認知解離的情況,朝向全人,乃至情投意合(affective-volitional relation)的發展。由學生自己發表「心」觀點後,才將三角形的多個心的內容帶到課堂上(連結)。藉由遊戲的體驗後,請學生將剛剛體驗的情緒對質數和非質數進行歸類和命名(連結)。 透過課堂活動,讓同學發表、執行「對稱」的發現(連結)。 大多數情況,人們在接受到情緒刺激時,杏仁核(Amygdala)會最早接受,接著往開始前扣帶迴(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去擴散。當刺激無法擴散而一直累積在杏仁核的時候,該區就會有一直運作,而無法冷靜,或者稱為「發燒」。黃世琤老師透過認知作業的訓練(emotional working memory paridigm),讓受試者在4*4的圖陣裡尋找相同的位置和相同的圖片,以及聽到相同的詞語時進行反應,目標圖和目標詞語雖然都是引發負面情緒的材料,但受試者在訓練後,杏仁核往前扣帶迴擴散的通路變得更加順暢。 不同的文化脈絡下可能會有不同的適應行為,輔導老師的團體諮商也就無法將國外既有的模式照搬,台灣是東西文化交織的地方,對於正向和負向的情緒以及處理的方式(說出來與不說出來)的四種可能都存在,它們分別是衝動、壓抑、忍識、表達。王麗斐老師將雙元情緒調節(DER)用於團體輔導,並歸納出情緒歷程:信念(Belief)→情緒(Emotion)→反應(action)→後果(Result)。「鍛練」心智或許是一個可以來理解華人進行團體輔導的圖像。 正向心理學說幸福有五元素(PERMA):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s)、全心投入(Engagement)、正向人際(Positive Relationships)、生命意義(Meaning)以及成就感(Accomplishment),台灣的教育很多時候只注重在最後的成就,而且常常將生命意義和成就混在一塊,認為有成就就會意義了。有一些方案是可以很容易就能促進自己對幸福的感受。Kabat Zinn,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分子生物學博士、麻塞諸賽州醫學院的榮譽醫學博士,他將東方的禪修帶到西方世界,並在網路上的商城創造出多億台幣的價值。在東方的台灣,可以更容易地就接觸到這樣子的哲學和體驗。陳學志老師所指導的定心正念學習網就有許多相關的資源。
離散與混雜:印尼華人音樂文化的建構與認同(蔡宗德老師演講)心得
印尼是僅次於中國大陸和台灣以外,全世界第三多華人人口的地方(佔全部人口3%,約700萬人)。印尼的華人因為歷史的因素,過去並沒有好日子過。在荷蘭人殖民印尼的時候,荷蘭人利用華人來管理印尼當地的馬來人,華人逐漸累積財富之後,對荷蘭人和馬來人造成威脅,所以華人不受這兩個族群的歡迎。在1960年代,華人爭取成為印尼的少數族群,非但沒有成功,反而受到當時禁止華文的政策,將所有相關的活動轉為地下化。道教的廟把關公、媽祖通通收起,為了避免受到處罰,把佛教的觀世音菩薩請出來放在前面,把媽祖放在後面,形成聯名款。佛教被認為是印度的宗教,因此未受禁止華文政策的影響。又或者,原先用由華人組成的樂團和用閩南語演出的布袋戲,在賄賂行不通之後,改由馬來人組成樂團並用印尼語進行演出,除了後面的金援是來自華人外,其它人馬通通是馬來人。在1998年之後,公開場合裡書寫華文的禁令移除後,華文又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地湧出。印尼的幅員大,其多樣性很難以一個國家的共性去理解,加上來不同出身的華人(閩南人和客家人就有很大差別)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期、不同政策與不同族群的互動,其樣貌更是多彩。相較於大陸東南亞,例如:泰國、緬甸和越南,海洋東南亞的代表:印尼,還有許多地方待我們去探索。 用印尼語發音的布袋戲:
我聽陳純音老師《我們與語言的距離》演講的心得:語言的世界、語言的溫度和語言的八字
詞就像人一樣,有不同的個性,喜歡和不同人在一塊,人有個性,詞有詞性,構成了語言的世界。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溫度,不同語言的母語者在學新的語言時間,就存在增溫和降溫的需求。語言也可以用來推測使用者的階層、個性,從發音、腔調、感嘆詞、選詞都是線索。心理學家用行為來推測人的心智,語言學家用語言來推測人的心智,語言心理學家蒐集語言、行為和語言行為的資料來了解語言運作和學習的機制,社會語言學家則研究社會和個人之間的語言互動。研究語言可以很深入、好像與人距離很遠,但是在陳純音老師的生動的比喻和演講後,語言和我們就變成零距離了。
學數學的女孩(張聖容和金芳蓉)、愛說話的男孩(李四端)、人類思考的順序(ORID)以及人工智慧的未來(李琳山對語音的研究)
學數學的女孩們是一部講述張聖容與金芳蓉兩位女數學家的故事。不同領域之間的人彼此是很難了解彼此的領域之間的情況,數學這個領域特別是如此。大多數人認為數學是男人的天下,但是台灣大學某一年的數學系有十一個來自台灣各地女中的榜首,他們求學期間組成讀書會,許多人甚至成為後來美國和台灣的國家院士。許多領域存在性別人數不平衡的情況,女性在數學領域尤其弱勢。數學的研究不像其它研究需要等待實驗結果,投入時間勞力,只要筆和紙就可以了。這對不是做數學研究的人很難理解,我也無法理解。「只要紙和筆就可以研究」由女數學家口中說出來,一方面是鼓勵因為女性投入數學研究,另一方面也婉委地表達,女性其實只能利用很少的資源去爭取社會上有限的地位。理想的情況是,各個領域都不受性別刻印象的影響,而有最好、最適合的人投入研究;而實際的情況是,各個領域內都存在性別的不平衡,理科特別存在男性多於女性的情況,若有更多的女性投身理科的研究,社會內部的人才可以達到最佳的配置。 李四端先生回顧了自己一生在媒體工作的學習。對於生在新媒體的我而言,許多新聞事件幾乎就像聽歷史事件。聽李四端先生講述歷史,也才了解那時候的新聞從業環境和現在的差異,以及人員的素質和良心。現在的「新聞自由/亂象」有種種因素,我們很難用單一因素去解釋它。現在的新聞就是未來的歷史,然而現在通訊的發達和資訊的爆炸,也讓人們接觸新聞的機會更多,完全不看新聞似乎也太極端了,但至少了解新聞從業人員自己也感受到這樣子時代變化衝擊。 Eric介紹了ORID,那是一個人類慣常的思考順序,若能使用在會議或教學上,則有助於引導整體討論的進行。ORID對課程教學和設計是非常有系統且有框架的提示作用。如果語言課一下子就跳到D的階段,完全沒有經過ORI,那是非常有效的作法,聽說教學法和操練就是如此;如果內容課沒有經過OR的階段,直接就到I,那就變得很抽像,只剩下理論。除了教學之外,在快速記錄心得或文案時,似乎也可以利用ORID馬上提出一個說法。每次都不知道要講什麼東西時,用一下ORID似乎也就馬上浮現出一個框架了。 語音和文字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李琳山院士從教書時期開啟了自己對語音的研究。聲音是有週期的訊號,在一個極短時間內訊號變化可以透過富氏轉換,由多個函數疊加而成,在多個不同的極短時間但相鄰兩個又存在重疊部份以時間軸依循表現就成了頻譜圖或時頻圖(spectrogram)。在缺乏較好的電腦設備以及較大量的數據時,工人的智慧的介入可以提高機器的能力。當電腦有更高速的計算能力且有大量供學習的資料後,人工智慧的實現就越來越近了。改善電腦設備的方法就是投入更多錢或等待技術的改變,當數據不夠的時候,工人的智慧的還是非常重要的。
孫文學校的「孫文要聽論壇系列」:中華民國還是中華民國嗎?(民國106年1月12日,晚上七點,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一樓中山廳)
「課綱」是用來取代「課本」的,用意是幫學生從「課本」的知識獨裁中解放出來的重要手段。「課綱」和「課本」有很不一樣的教育邏輯與教育目的,楊照如是說。但是,習慣「課本」而不理解「課綱」的台灣社會,用「課本」的概念去理解「課綱」,就變成楊照所形容的現況: 找來討論「課綱」、訂「課綱」的各科「專家」就搞不懂「課綱」的精神。接著又有課本出版商人為了利益忽視「課綱」精深的做法,編出了根本除「課綱」內容外別無其他內容的貧乏課本。最根本的,家長滿腦子想的都是考試,而不是多元知識與教育,於是江河日下,「課綱」、「一綱多本」、「基測」通通變質。 因為把「課綱」當成「課本」,所以台灣社會對於「課綱微調」就當成是像「換課本」一樣,覺得茲事體大。同一個課綱在不同的出版商人的理解下,會產生不同的課本,所以造就了我們這樣多元的社會。換句話說,課綱的微調並不會使出版商人失去了對於課本內容的主體性。國民義務教育的內容有了課綱,就可以保障國民的基本能力;將以課綱取代課本就讓學生、教師、家長和出版商人有對於學習內容的主導權。 但是我們都在沒有理解課本和課綱的差別下,就去評論、歸因或解釋當下教育的現象,這樣就會有老一代覺得國立編譯本單一版本最簡化、最單純、最有道德;年輕一代的一綱多本最多元、最有創造力,同時又不知道怎麼考試的感覺。老一代和年輕一代明明共存於台灣社會,卻好像活在平行宇宙的感覺。 孫文學校舉辦了系列論壇,1月12日會有人分享和微調課綱的議題,同大家分享。 題目:中華民國還是中華民國嗎? 講者:段心儀老師 與談:黃光國 台灣大學教授 地點: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一樓中山廳(八德路2段232號) 電話:02-21731236
我聽釋見悟的《忙盲茫—吾心何處是歸鄉》
明朝羅狀元《醒世詩》有云:「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白了頭。是是非非何時了,煩煩惱惱幾時休。明明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修。」前面六句揭示了人生的三個階段:忙、盲、茫。小時候,大人要我們考高分、考前三名,我們「忙」著追求學習的結果,但是我們忽略了學習的過程。成家之後,我們不再是只有一個人,需要考慮的點就變得很多;年輕時可以想自己的夢想,但開始工作、就業後就忘記了。成家立業後,我們無法停下來好好思考,我們都變得「盲」目地過活了。年紀大了之後,就要承受之前的生活模式所產生的後果。成龍平常工作忙碌,有天心血來潮要去想去接小孩下課,到了小孩上課的學校遇到了小孩的老師,才聽老師說:「小孩已經上國中了。」這個就是追求成就而換來的遺憾。追求成就沒有讓我們煩惱更少,事業越大、煩惱反而越大,我們對於這樣的結果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每個人都知道「忙」、「盲」、「茫」的原因,就是我們自己的心念、心境所造成的。如果我們從小就知道要去面對自己的心境,而不會因為大人的期望、家庭或事業的牽絆或不預期的結果而忙/盲/茫,我們的人生或許就比較不會歪掉。 最容易造成我們忙/盲/茫的原因,就是我們的緣慮心。什麼是緣慮心呢?緣慮心即吾人現前見、聞、覺、知、對境攀緣,發生分別思慮之妄心也。我們都以為這個緣慮心就是我們真實的自己。因為境界而產生的念頭,若境界不再就不見的念頭,自然不是我們真實的自己。但是對於事業有成的人,很難體會這個道理。你讓一個事業有成的人去靜坐45分鐘,他一定會坐不住,因為沒有動腦會沒有安全感。夫妻在一起就要吵嘴,不然就乾瞪眼,不然就開電視。我們無法控制我們的念頭,我們反過來被念頭控制。這個就是緣慮心,忙/盲/茫的原因。 讓自己不會忙/盲/茫的不是緣慮心,而是真如心。無妄曰真,不變名如。此真實常住不變之心,即吾人現前一念靈知之性體,圓明寂照,不生不滅,究竟清淨,平等周遍,俱足一切功德智慧,沒有什麼生死煩惱,離諸迷情妄相,無諸塵勞垢染。從小到大,所有心境都是我們自己創造來的,不是誰給我們的。我們不一定一下子能夠理解「真如心」的意思,自己去體會就能夠明白。聽別人怎麼費盡脣舌跟描述柳橙汁酸酸甜甜的滋味,都比不上親自嚐上一口。怎麼理解真如心?心平靜下來了就能感受到它了。 真如心每個人都有,也可以說就是佛性。《華嚴經》說:「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景德傳燈錄》中有一段故事,婆羅提尊者度化異見王(古印度的一個不信佛教的國王)的故事:異見王向婆羅尊者請教。異見王問曰:何者是佛?婆羅尊者答:見性是佛。異見王問曰:師見性否?婆羅尊者答:我見佛性。異見王問曰:性在何處?婆羅尊者答:性在作用。異見王又問:是何作用,我今不見?婆羅尊者曰:今現作用,王自不見。異見王再問:於我有否?婆羅尊者曰:王若作用,無有不是;王若不用,體亦難見。異見王又問:若當用時,幾處出現?婆羅尊者答:若出現時,當有其八。異見王問曰:其八出現,當為我說。婆羅尊者偈曰:在胎為身,出世為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辨香,在舌談論,在手執提,在足運奔。遍現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 那為什麼我們感受不到佛性?「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把整句話讀完就知道答案。工廠排出來的水、地上的水,因為混雜著髒東西,所以是污水,但它們都是水;我們因為混雜著眾多的生死煩惱,所以我們感受不到佛性,所以我們是眾生。但是,即使我們有煩惱,我們也有佛性。煩惱即菩堤。 但是每個人的煩惱不同,我要如何去除我的煩惱?感受到我的佛性?回到自性之家?何處是歸鄉呢?知識、學問、品德、涵養等都會因為時間、空間而改變,但是本具的心性「佛性」,更值得我們去追求。確立方向,我們就不會繞遠路。一時無法到終點,我們可以從「過好生活」、「改變自己」和「皈依三寶」作起。 年輕時要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年老時才能免除不必要的病苦。調一調:飲食、睡眠、運動、好的情緒與人際相處,保持平靜喜悅的心。這樣可以確立我們的生活品質良好。接著改變自己,以布施、慈悲、智慧和謙卑的心去改變我們的貪心、嗔心、痴心以及慢心。同時,也皈依三寶。蘇東坡曾說:「滔滔苦海內,三寶為舟航;炎炎火宅內,三寶為雨澤.冥冥大夜中,三寶為燈塔。」化相三寶、住持三寶和自性三寶。 面對人生的忙、盲、茫,我們可以用覺、覺、覺來解決。第一個覺是,覺察,首先覺在煩惱;第二個覺是覺照,在發現煩惱之後要照破煩惱;第三個覺是覺悟,悟其本心,讓自己的清淨心現前。如此就能從忙、盲、茫的路途,往自性之家前進。
我聽《創意觀光》
社會科學的變革,伴隨著典範(Paradigm)的轉移,舊的不一定會死去,新的卻似乎會更具吸引力。關於典範轉移的東西,如果自己讀書的話,會覺得很無聊,而且不會覺得有什麼重要,不過聽老師上課就會覺得很有趣而且重要,因為老師們通常就是典範轉移的見證者。又是「東南亞的旅遊管理」課程,這次講師講「創意觀光」(Creative Tourism)。門外漢,很容易望文生義地認為,創意觀光就是把觀光弄得很有創意。事情不是憨人想得那麼簡單,這其實是典範轉移的結果。社會科學的變革,大致上可以說經過以下典範:發展理論(development)、替代性方案(alternative)、永續經營(sustainable development)、創意經濟(creative economics)。 發展理論是大家最熟悉也最容易接受的典範,同時它也歷史最久的典範,從一九五○年代開始到現在都有其足跡,重點在成長(growth)有一條道路,總有一天低度開發國家會邁向已開發國家階段。依賴理論(dependency)也可說是在此典範下蘊孕的,用以批判發展理論,依賴的結果就是更需要依賴。它會成一個循環,在貧窮人口裡,就是「愚蠢→貧窮→痛苦→愚蠢」三者間循環;在中產階級裡,則是「知識薄弱(intellectual weak)→心靈失落(spiritual lost)→文化無根(cultrual rootless)→知識薄弱」三者之間循環。這樣的路線,被認為是西方化的路線。於此典範下的觀光,就是「大眾觀光」(mass tourism),其追求觀光客的成長,認為有一個隱形的手會調節,而造就發展,其後果也是顯而易見的糟。發展了誰? 替代性方案(1980)只有兩個成功的例子,是印度和南韓,但這個要走和別人不一樣的路,就是要怪怪的,原因不明。發展有利基(niche)的旅遊,針對少數特定的群體。這個錢太少了,而且對環境仍有一定的壓迫。 因此後來又有永續經營(1990),永續經營仍想要發展,不過它建立在成長和對話(conservation)的基礎上,需要協同社會責任(CSR, collabration social resposbility),必須具有三個要素:對話(coversation element)、教育意義(educational element)、當地人參與(people participation)。發展了誰?似乎都是財團或公司。不過,也有不少社區(CBT, community based tourism)在此典範下開始永續經營,然而同樣的經營模式無法複製到另一個社區,因為每個社區的脈絡不一樣。 最後這個創意經濟(2010)來源不明,因為它非常新穎,有人說和蘋果的賈伯斯有關。它首要任務在尋找文化資產(cultural assesets),它可以是任何東西,阿公、阿媽、阿伯、阿嬸都是,然後從其中發掘知識、想法、技術,以產生比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s)。比較利益具有以下特性,它只有唯一、它很難找、它是很個人的、它可以賣錢。要注意有一個創意階級(creative class),這些人想要的是體驗(experience),同時注意到女性地位的改變(change in the status of women)。講師,是個女人,對於這個「女性地位的改變」不屑一顧,他說整份報告書有150幾頁,光這個女性地位的就寫了18頁,但在泰國,人妖、變裝癖、同性戀等等就是生活一部份,沒啥新奇的。移動不再是要逃離什麼東西,而是要追尋某個東西(a moving toward something, rather than away from something),追尋那些漂亮(beautiful)、獨特(unique)、道地(authentic)的東西。會開始尋找更深層的旅行的意義(陳綺真!?),趨向個人,以往崇高的文化(high culture)將走向平民文化(popular culture)。那麼,在創意經濟下的創意觀光要賣什麼?賣體驗。 下週,我們班就要到清堪進行關於創意經濟的作業。老師和講師都會一起去,我相當期待這個涼涼的旅程。
我聽《創造旅遊品牌》
又是「東南亞的觀光管理」,這週是學長來專題演講,講的是「創造旅遊品牌」(Creative Tourism Brand)。品牌用在市場傳銷上,會傳達某些訊息,這個過程我們稱為「傳播」(communication),重要的不是你說什麼,而是消費者接受到什麼。何謂「品牌」?「品牌」和「牌子」有什麼不一樣?隨便拿起手上的筆,你都可以看到上面有個「牌子」,你會說它是「品牌」嗎?如果你從小到大,忠誠地使用它,不論在哪裡都只買這個「牌子」,那你大概就會說它是「品牌」了。它擁有人給它的價值,它就是「品牌」。這樣會讓顧客再回流的特質,使成就「品牌」變成每個牌子都想要達到的境界。 LV之所以是品牌,因為包包不是用來裝東西,而還有別人看待背這個包包的眼光;星巴克咖啡就算喝完了,還是要把杯子留下來,因為這樣別人會知道你喝的是星巴克。這就是品牌。 各個國家、地區也都致力於將自己的地方打造出品牌。最成功的旅遊品牌非「我愛紐約」(I LOVE NY)莫屬了,這個品牌從T恤、包包、吊飾到歌曲,它既是口號,還屬於每一個遊客。那麼,東南亞各個國家的情況呢?除了馬來西亞一直使用的是「Malaysia, Truly Asia」外,幾乎其它東南亞國家都換過或再補強其品牌。 學長認為新加坡的品牌打造最值得介紹一番。新加坡使用「UNIQUELY Singapore」五年,最近換成「YourSingapore.com」。過去的旅遊品牌都在強調自己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而新加坡也理解自身不是一個觀光資源豐富的地方,所以由觀光客來自己定義新加坡,其官方網站也提供能夠相當客製化的旅程。 當然,旅遊品牌的建立和直接能夠帶來的觀光客也不盡然成比例。有些國家如美國、泰國,就算不做什麼,也是會有一堆觀光客。一份由Bloom Consulting於二○一一年進行調查,其中前二十五名的國家品牌中,第一名是美國,中國大陸第六名,泰國第十名,香港第十一名,唯三的非歐亞國家就是澳洲、埃及和墨西哥。總共約有一百五十幾個國家/地區參與評鑑。不過沒有台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