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會認為問個問題有那麼重要嗎?問問題有什麼難的?老師問的問題不好,浪費時間,學生又聽不懂。當我們仔細思考「問問題」的藝術之後,下次問問題之前,可能會再仔細思考思考、準備準備。下面分享孫懿芬老師「華語課堂教學提問」的心得筆記: 台大戲劇系的教授,紀蔚然老師在報紙上提了一個垃圾對話的示範,就算沒有新聞專業,大概都可以評價一下這位記者的表現: 實際訪問 潛台詞 記者 你的車子為什麼貼滿了喬丹的東西? (我不知道要問什麼。) 球迷 因為我很崇拜喬丹。 (她在問什麼?) 記者 那你是喬丹迷嘍? (接下來該問什麼?) 球迷 是的。 (她是白癡嗎?) 記者 等一下就要看到喬丹本人了,你心情怎樣。 (問什麼呢?) 球迷 很興奮。 (果然是白癡。) 記者 有多興奮? (到底要問什麼?) 球迷 非常興奮。 (去你媽的!) 提問多麼重要!而提問的難點在於,何時提問?如何提問?如何提出好問題?什麼是好的問題? 提問是引發並持續互動的關鍵。只回答「是」就完全沒有引發。老師的提問能力越高,課室的互動及上課的效果越好。上課要問什麼問題,學生會怎麼答。備課時要有完整的準備,問問題準備多一些,可以隨時調整學生說出有意義、有意思的話。而且不要只說出以前就會說的句子,操練新句式,才是真正的學習,才有提升。提問也應該由淺入深,層層展開,才不會一下子太快,或已經學了難的,又回來練習簡單的。 教學上,提問的功能有二:教學、交際(溝通)。課堂上,教學提問多;自然交流中,信息提問多。兩者交互使用,老師也當有意識的多使用信息提問。低程度用教學提問;中高程度多使用信息提問。就教師提問的分類上,可以見下圖: 衡量有效提問的方法有以下幾個指標:1.平均句長:信息提問>教學提問2話輪:教學提問(可以一直接著問)>信息提問(講完話題就沒了)3.接續性話題鏈:交叉使用信息提問和回應性提問可增加會話中的話題鏈。4.有效的語言輸出:結構、目標、交際功能(真得學到東西)而「有效語言輸出」應為最終目標及衡量標準。 設計有效的提問:1.提問目的明確(先說我們現在要練習「…」)2.提問適合學生水準。(不要表現自己的中文程度,把句子說得太漂亮,寧可用淺顯的詞)3.由易到難,由淺而深,由封閉到開放。4.要刺激學生說話。5.提問語言淺白且清楚。避免夾雜學生未學過的詞彙和語法。6.提問長度適中。(重點簡點明瞭即可。)(題幹不能太長。)7.提和學生有關的問題,不超出其認知。(中華民國的國花,太知識性,超出認知) 以上為提問學理上的知識,教學上,我們傾向設計「以語言形式(句式)為中心的提問」來讓學生反覆操練,又不淪於機械問答。
華語課堂教學提問(by孫懿芬)學習心得
- Post author By Dicky
- Post date
- Categories In 華語教學師資培育, 華語教學
- No Comments on 華語課堂教學提問(by孫懿芬)學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