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心理學的理論與應用

如何提高低成就大學生的學業表現:自我效能的角色

本研究的背景集中在探討大學生的學業低成就問題,特別是關注學業低成就者的自我效能來源。學業低成就被定義為學生的實際學業表現低於其預期或潛能的情況。這種現象在教育領域被視為一個重要問題,因為它可能導致個人和社會的潛在貢獻流失,並增加學生面臨社會和心理問題的風險,如藥物濫用、抑鬱等。 研究聚焦於大學學生在學習框架課程中的自我效能感,特別是那些被識別為學業低成就的學生。自我效能是指個體對自己完成特定任務的能力的信念,這對於學業表現和學生的整體學習經歷具有重要影響。研究採用混合方法,包括定量調查和質性分析,以深入瞭解影響學業低成就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各種因素。 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學業低成就學生自我效能感的來源,並比較低成就與高成就學生在自我效能感及其來源方面的差異。透過這種方式,研究旨在提供改善教育策略和支持學業低成就學生的洞見。 研究方法 這項研究透過混合方法進行,結合定量和質性研究方法來探討大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及其來源。具體研究步驟如下: 透過結合學生的主觀經驗(日記條目)和客觀測量(自我報告調查),這項研究試圖深入瞭解低成就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形成的背景因素。這種混合方法的研究設計有助於全面了解影響學業低成就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多重因素。 研究發現 研究發現強調了精通經驗對於低成就學生建立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主要發現包括: 綜上所述,研究表明,為了幫助低成就學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和學業表現,重要的是要提供增強精通經驗的機會,並通過有效的口頭勸說來支持他們。此外,幫助學生發展自我調節學習技能也是提高他們學業成就的關鍵。 Note: 精通經驗(Mastery experiences)指的是個人通過直接完成任務或活動而獲得的成功經歷,這種經驗是建立自我效能感的最重要來源。當人們成功地完成某項任務時,他們會對自己的能力感到更有信心。對於低成就學生來說,缺乏精通經驗可能會導致他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缺乏信心。 口頭勸說(Verbal persuasions)是指他人(如老師、同伴或家長)給予的積極反饋或鼓勵,這可以增強或減弱個體的自我效能感。這些勸說通常通過言語表達,如鼓勵、稱讚或批評。口頭勸說對於提升或維持個體的自信和動力有顯著影響,特別是當個體對自己的能力有疑問時。在研究中發現,低成就學生在接受口頭勸說方面比高成就學生少,這可能影響他們對自己學業能力的看法和信心(Fong & Krause, 2014)。 Fong, C. J., & Krause, J. M. (2014). Lost confidence and potential: a mixed methods study of underachieving college students’ sources of self-efficacy.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17(1), 181-202. DOI: 10.1007/s11218-013-9239-1

解碼謊言:自傳式隱性聯想測試(autobiographical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揭示真相

本文旨在探討日常生活中如何偵測欺騙以及其背後的原因。研究主要應用了自傳式隱性聯想測試(autobiographical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aIAT),透過測量個體對於句子分類的反應時間,來評估兩個相對立的自傳式事件中哪一個是真實的。研究探討了「白色謊言」及其產生的原因,白色謊言被定義為社會性的謊言,在商業、法醫背景和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研究通過對20名參與者進行測試,發現aIAT能夠有效區分真實情況與白色謊言,同時也能辨別出真實的謊言動機和假造的動機。研究結果顯示,aIAT是一種可靠的技術,能在法醫和臨床設置中揭示與自傳式事件相關的事實性知識(Agosta et al., 2013)。 白色謊言是指在社交互動中為了避免傷害他人感情、維護和諧或出於禮貌而說的不完全真實的話。這些謊言通常被認為是無害的,或者甚至在某些情境下被視為必要的社交技巧。以下是一些白色謊言的例子: 此研究強調欺騙是人類交往中正常且必要的一部分,且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於各種原因進行白色謊言。研究指出,雖然大部分人認為白色謊言是輕微的、無害的,但它們背後的動機是關鍵,這些動機可能是為了避免尷尬或其他不愉快的情緒(De Paulo et al., 1996)。此外,研究通過自傳式隱性聯想測試(aIAT)的應用,展示了如何準確檢測日常生活中的謊言及其原因,為理解人們為何說謊以及如何檢測謊言提供了新的視角。 總之,Agosta等人(2013)的研究表明,aIAT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工具,不僅能檢測日常生活中的白色謊言,還能識別出人們說謊的真實原因。這項研究為進一步探索欺騙背後的心理過程和動機提供了寶貴的見解,並在法醫評估等領域具有實際應用潛力。 自傳式隱性聯想測試(aIAT) 自傳式隱性聯想測試(aIAT)是一種心理測量工具,用於評估個體對於兩個相互矛盾的自傳式(即與個人經歷相關)事件中哪一個是真實的。這種測試基於隱性聯想測試(IAT)的原理,後者由Greenwald、McGhee和Schwartz於1998年開發,旨在檢測人們無意識中的偏見和態度。不同於原始的IAT,aIAT專門設計來探究與個人記憶相關的問題,尤其是那些可能不願意或不能夠直接報告的記憶。 aIAT的工作原理 aIAT要求受試者對一系列句子進行分類,這些句子代表了兩類自傳式事件——一真一假。測試包含幾個分類塊,其中包括單獨對真實與虛假句子進行分類的塊,以及將這些句子與始終為真或始終為假的控制類別句子結合在一起要求受試者分類的混合塊。測試的核心假設是,當一個自傳式事件與受試者的真實經歷相匹配時,他們在將這個事件與真實控制句子分到同一類時的反應時間會更短。反之,如果自傳式事件不是受試者的真實經歷,則他們在將這個事件與虛假控制句子分類到同一類時的反應時間會更短。 aIAT的應用 aIAT被廣泛用於心理學和法醫心理學研究,特別是在偵測欺騙、評估記憶真實性以及瞭解個體的隱性偏好和態度方面。透過aIAT,研究人員可以在不依賴受試者主觀報告的情況下,獲得關於其記憶和態度的重要信息。例如,aIAT已被用來識別受試者是否真實記得特定的事件(如犯罪活動),或者是否在某種情境下說謊。 aIAT的局限性 儘管aIAT提供了一種獨特的途徑來探索人類的隱性記憶和態度,但它也有其局限性。例如,測試結果可能受到受試者當時情緒狀態、測試條件和個體差異等因素的影響。此外,aIAT的解釋需要謹慎,因為反應時間的差異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不僅僅是因為記憶的真實性。 總的來說,自傳式隱性聯想測試是一種有力的工具,可以在不依賴於受試者自我報告的情況下,提供對其記憶和態度的深入洞察。然而,如同所有心理測量工具一樣,解讀其結果時需要考慮到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和可能的替代解釋。 自傳式隱性聯想測試(aIAT)的實證研究 這項研究通過應用自傳式隱性聯想測試(aIAT)來探討日常生活中的欺騙行為及其背後的原因。研究目的是驗證aIAT在區分真實情況與白色謊言之間的效能,以及識別謊言背後的真實動機。以下是研究的具體進行方法: 參與者 研究招募了20名健康的志願者,包括10名男性和10名女性,年齡範圍在23至5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1歲。所有參與者都具有正常或矯正到正常的視力,並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材料 在進行測試之前,參與者需要在預備的書面問卷中描述他們曾經告過的一個白色謊言及其對應的真實情況。他們被要求回報至少一個月前所說的白色謊言。例如,一名參與者可能會報告她對朋友說的一個謊言是看到某人獨自回家,而實際上她看到的是那人與另一個女性一起回家。 方法 自傳式隱性聯想測試(aIAT) aIAT包括幾個分類塊,其中包含單獨對真實和虛假句子進行分類的塊,以及將這些句子與始終為真或始終為假的控制類別句子結合在一起進行分類的混合塊。這些控制類別句子與測試時刻和地點的真實性有關,而自傳式事件句子則代表受試者報告的真實情況和白色謊言。 數據分析 使用D指數作為依賴變量,這是一個量化測試中兩個關鍵塊(即與真實事件相關的塊和與虛假事件相關的塊)反應時間差異的指標。D指數的計算方法是將兩個塊的平均反應時間相減,然後除以這兩個條件的標準偏差。 結果 研究結果表明,aIAT能夠有效區分參與者報告的真實情況與白色謊言,並且能夠準確識別出謊言背後的真實動機和假造的動機。這項研究證明了aIAT作為一種工具,在理解和偵測日常生活中的欺騙行為及其原因方面的有效性。 透過這項研究,我們不僅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人們為何在日常生活中說謊,還能夠看到使用心理測量工具來揭示和分析這些行為背後的複雜動機和心理過程的可能性。

探索斯拉夫語系的魅力:波蘭語、斯洛伐克語、捷克語的正寫透明度解析

波蘭語、斯洛伐克語和捷克語都屬於印歐語系的斯拉夫語支。這些語言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也有各自獨特的特點。我將從幾個方面進行比較,包括語音系統、語法結構、詞彙以及寫作系統。 波蘭語、斯洛伐克語和捷克語 語音系統 語法結構 詞彙 寫作系統 總的來說,儘管這三種斯拉夫語言在語音、語法、詞彙和寫作系統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也各自擁有一些獨特的特點。對於學習者來說,了解這些相似性和差異性將有助於更好地掌握這些語言。 正寫透明度(Orthographic transparency) 正寫透明度(Orthographic transparency)指的是在特定語言中,字母單位(圖騰,即書寫系統中的基本單位)與聲音單位(音素)之間對應關係的規則性程度。高正寫透明度意味著一個語言的書寫系統與其發音之間有著緊密且一致的對應關係,這通常使得學習者能更容易地掌握該語言的閱讀和拼寫。現在,讓我們比較波蘭語、斯洛伐克語、捷克語、英語和華語(以普通話的拼音作為參考)的正寫透明度。 波蘭語 波蘭語的正寫系統相當透明。儘管其擁有一些特殊的輔音群組合和幾個特有的字母(如ł),但這些字母和組合大多數情況下都對應於固定的發音。因此,一旦學習者掌握了這些規則,他們可以相對容易地讀出波蘭語單詞的發音。 斯洛伐克語 斯洛伐克語的正寫透明度也相當高。它使用拉丁字母擴展,包括一些帶有附加符號的字母來表示特殊的發音。斯洛伐克語的拼寫和發音之間有很高的一致性,使得學習者能夠通過拼寫來準確預測單詞的發音。 捷克語 捷克語同樣具有較高的正寫透明度。與斯洛伐克語類似,它使用了一套包含特殊字符的擴展拉丁字母系統,這些字符幫助表示特定的捲舌音和其他非標準發音。捷克語的拼寫系統在大多數情況下能夠準確反映其發音。 英語 相較之下,英語的正寫透明度要低得多。英語拼寫與發音之間的對應關係較為複雜且不一致,一個字母或字母組合在不同的單詞中可能代表多種不同的發音。這種不規則性使得學習者在學習閱讀和拼寫時面臨較大的挑戰。 華語(普通話拼音) 華語的正寫系統,特別是指普通話的拼音系統,相對透明。普通話拼音是一種羅馬字拼寫系統,旨在反映普通話的發音。雖然存在一些不完全一致的地方(例如,某些聲母和韻母的組合有特殊的讀音規則),普通話拼音大致上能夠清晰地表示詞語的發音。然而,如果考慮漢字本身,則正寫透明度變得非常低,因為漢字是表意文字,其形狀與發音之間沒有直接關聯。 總結來看,斯洛伐克語、捷克語和波蘭語在正寫透明度上表現較好,這意味著它們的拼寫系統能夠較為準確地反映出發音。相反,英語的正寫透明度相對較低,學習者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來掌握其拼寫與發音之間的不一致性。華語的情況則取決於是考慮拼音系統還是漢字,前者相對透明,後者則不是。

探索聲音隱喻(metaphorical sound)的力量:如何通過聲效描繪人物心理

在藝術創作的世界裡,聲音不僅僅是背景噪音或是角色對話的輔助。它是一種強大的敘事工具,能夠深刻地影響觀眾的情感體驗,尤其是當它被用來作為隱喻,表達人物的心理狀態和內在情感時。以下探討幾種聲效如何在不同的藝術形式中被運用來增強敘事的深度和情感的層次。 心跳聲:情感的鼓動 心跳聲是最直接反映人物內心世界的聲音之一。在緊張或激烈的情節中,加速的心跳聲能夠讓觀眾與角色的恐懼、緊張或興奮情緒產生共鳴。這種聲音的運用,使得觀眾能夠直觀地感受到角色的情緒波動,增加了故事的沉浸感。 風聲:變化的預兆 風的聲音往往被用來象徵變化或不確定性。輕風的撫摸可以暗示一種輕柔的前兆,預示著和平或變革的來臨;而狂風的怒吼則預示著衝突或內心的掙扎。風聲的這種隱喻使用,讓聲音本身成為了故事發展中的一個預告者。 水聲:情感的流動 水聲象徵著情感的流動和變化。溪流的潺潺不僅是自然的聲音,也象徵著平靜和內心的淨化過程;相反,海浪的洶湧則表達了激烈的情感波動或深層的心理衝突。透過水聲,故事能夠流動地展現角色的情感深度,增強敘事的情感層次。 鐘聲:時間的回響 鐘聲或時鐘的滴答聲經常被用來象徵時間的流逝,它們可以反映人物對時間的感受,或是生命中某個重要時刻的來臨。這種聲音的運用,為故事增添了一種歷史感和緊迫感,讓觀眾感受到時間的重要性。 動物叫聲:自然的語言 動物的叫聲常被用來作為情感和心理狀態的象徵。狼嚎可能象徵著孤獨或是內在的威脅,而鳥鳴則可能代表自由或是新的開始。這些聲音將自然界的語言融入故事中,為角色的情感狀態提供了一個豐富而多層次的背景。 回聲和迴響:內心的映射 在特定的空間中產生的回聲,可以被用來描繪角色的內心世界。它們象徵著孤獨、迷茫或自我反省,讓空間本身和角色的內心世界產生了深刻的聯繫。 不和諧音和突兀聲響:心靈的撞擊 不和諧音和突然的聲響常用來打破寧靜,象徵著衝突、焦慮或心理扭曲。這種聲音的突兀介入,有效地傳達了故事中的轉折點,激發了觀眾的緊張感和不安。 聲音的這些隱喻性使用,不僅豐富了故事的情感層面,也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角度來理解和體驗角色的內心世界。在藝術創作中巧妙地運用聲效,可以將一個故事提升到全新的高度,讓觀眾或聽眾在聲音中發現未被言語觸及的情感深處。

溝通超越個體:語言在社會互動中的適應性策略

本文探討了資源合理性分析在超越個體心智的應用,特別是在互動語言使用中的潛力。作者強調語言不僅能夠幫助人們超越個體的資源限制,還能通過增強計算能力和實現分佈式認知來達到這一目的。文中提到,互動語言使用提供了一個自然的實驗室,用於在實際環境中測試資源合理性。作者通過分析語言在社會互動中的適應性,如延遲標記、持續者和修復策略的使用,來展示資源合理性如何解釋這些現象作為在資源限制下優化溝通的工具。此外,文章指出,對於理解分佈式認知和社會互動中的人類認知行為,資源合理性分析需要進一步發展。 分佈式認知 分佈式認知是指認知過程不僅僅局限於單個個體的腦中,而是可以跨越多個個體以及個體與其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這種觀點認為,認知過程可以借助於外部的物理工具、社會互動以及文化慣例來實現。在這種框架下,個體的思維過程可以通過與他人的互動以及利用外部資源來擴展和增強。 具體到語言使用上,這意味著人們在交流時,不僅僅是在傳遞信息,還在共享和重新分配認知資源。例如,人們在對話中使用修復策略(如,當溝通出現問題時提出的“huh?”)不僅僅是為了澄清語言表達,更是一種認知資源的有效分配方式,這讓溝通雙方能夠共同應對不確定性和噪音,最大化溝通效率。這種互動中的分佈式認知觀點要求我們不僅關注個體心智內的認知過程,還要關注在社會互動和文化演化環境中的互動心智如何運作​​。 分佈式認知的概念強調了人類認知是一種集體活動,涉及多個個體和多種工具的共同作用。這反映了人類認知能力的一個重要特點:我們能夠超越個體的局限,通過社會互動和文化工具的幫助,以創造性和靈活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和優化認知過程。 語言互動 語言在社會互動中的適應性體現在它如何應對溝通中的容量限制和不確定性。以下是一些具體例子來幫助理解這一點: 這些例子展示了語言如何適應社會互動中的挑戰,通過提供工具和策略來優化溝通,這些工具和策略使得人類能夠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進行有效溝通。 Dingemanse M. Resource-rationality beyond individual minds: the case of interactive language use. Behav Brain Sci. 2020 Mar 11;43:e9. doi: 10.1017/S0140525X19001638. PMID: 32159480.

資源理性分析:人類如何在認知限制下高效進行分類?

這篇文章由Dasgupta和Griffiths所著,標題為《Clustering and the efficient use of cognitive resources》,發表於《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第109期。文章探討了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認知資源進行分類(clustering),是理性行為模型(rational models)中的一個關鍵問題。作者們分析了在保留數據的同時減少表徵的複雜度(representational complexity)的情況下,如何形成最優分類。他們將非參數貝葉斯統計中的中餐廳過程(Chinese Restaurant Process, CRP)解釋為最小化表徵複雜度的一種方式。透過數學衍生和模擬實驗,證明了這種基於資源理性的分類方法(resource-rational clustering)與CRP在許多心理學模型中的假設是一致的。此研究不僅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來理解心理學模型中的分類過程,也對人類如何在有限的認知資源下進行有效分類提供了理論支持。 中餐廳過程(Chinese Restaurant Process, CRP) 中餐廳過程(Chinese Restaurant Process, CRP)是一種非參數貝葉斯統計中用來進行聚類的方法。其命名來自於其創造者想像的一個情境:在一家大型的中餐廳中,許多餐桌(代表聚類)可供不同的顧客(代表數據點)加入,顧客選擇加入某個餐桌的概率與該餐桌已有的顧客數成正比,而選擇開一個新餐桌的概率則與一個固定的參數α成正比。 CRP的核心思想是:每一次添加一個新的對象時,這個對象加入任何現有聚類的概率與該聚類已有的對象數成正比,而加入一個全新聚類的概率則是一個固定的參數α。這個過程支持聚類的數量理論上是無限的,但在任何給定時刻,只有有限數量的聚類是被觀察到的。 CRP被廣泛用於概率模型中,特別是在心理學模型中,來解釋人們如何根據經驗進行分類。這種方法的一個關鍵特點是,它允許模型彈性地調整聚類的數量,根據數據的需要增加新的聚類,這使得CRP非常適合處理具有不確定聚類數量的問題​​。 人類如何處理複雜的分類任務 在有限的認知資源下進行有效的分類,人類通過抽象化來處理環境中的變化,將相似的經歷聚集在一起,從而支持泛化。理性行為模型(例如,非參數貝葉斯模型)在此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些模型探討了如何在保留對環境的描述能力的同時,減少認知資源的使用。中餐廳過程(CRP)是理性模型中常用的一種工具,用於解釋人類和動物的聚類行為。CRP模型假設,每個新的經歷(或數據點)加入到現有的聚類中的概率與該聚類中已有的經歷數成正比,而形成新聚類的概率則是固定的。 在面對有限的認知資源時,理性行為模型提供了一個框架,用於理解人類如何通過最小化表徵的複雜度來有效地進行分類。通過信息理論的視角,可以將聚類的過程視為對認知資源的一種最優分配,旨在保持對環境的有效描述,同時限制認知代價的增加。這種資源理性(resource-rational)的分析框架強調了在有限的認知資源條件下,人腦如何通過選擇「簡單」的物品-類別映射來進行有效的聚類和分類,其中「簡單性」是通過聚類的邊際分佈的熵來衡量的。 這種基於資源理性的聚類策略不僅有助於解釋人類如何處理複雜的分類任務,也提供了對心理學模型中使用CRP及類似假設的新的認知動機解釋。進一步的實驗研究可能揭示,通過操縱表徵成本,人類的聚類行為如何改變,這將進一步驗證資源理性聚類模型的預測,並豐富我們對於人類認知資源分配機制的理解​​。 Dasgupta, I., & Griffiths, T. L. (2022). Clustering and the efficient use of cognitive resources.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 109, 102675.

「都」的語法演變探究:華語教學副詞「都」的多重面向解析

有兩篇文章主要探討了現代漢語副詞「都」的語法功能和演變歷程。 第一篇文章的摘要如下: 這篇文章重新探討了副詞「都」的演變過程,主要有以下三點貢獻: 第二篇文章的摘要如下: 這篇文章主張副詞「都」將複數的命題內容透過連詞連結,並將這些連詞轉變為「累加連詞」。文章分析了「都」在範圍副詞、語氣副詞和時間副詞中的用法,指出從邏輯的觀點看,「都」可以統一解釋,不必拘泥於這些概念。文章運用集合論和命題邏輯分析了具體例子,說明「都」的統一解釋方法。 第二篇文章分析了這些不同用法的「都」,指出從邏輯的觀點來看,「都」都具有將複數命題內容連結起來的作用,可以統一解釋,不必限定為某種副詞。 林怡岑. (2021). 從量化到情態: 副詞 [都] 的演變. 臺大中文學報, (75), 105-149. 青木萌. (2015). 現代中国語の副詞 “都” の意味と論理. 神奈川大学大学院言語と文化論集, 21, 1-21.

華語的零代詞:中文兒童學學習的困境與教學解析

零代詞是指在語句中,可以代替某個名詞而出現的一種代詞。它通常用來代替前面已經出現過的人或事物。例如: 張三和李四在公園玩球,Ø 踢破了窗戶。 在這個句子中,“Ø”就是一個零代詞,它代替了前面出現的“張三和李四”這個名詞詞組,以避免重復使用同一個名詞。 中文零代詞的特點 零代詞的特點是: 學習使用零代詞對提高中文語言能力很重要。但由於零代詞本身不帶信息,正確推理解讀需要依靠上下文及一定的語言經驗。適當使用零代詞可以使表達更流暢連貫,但使用也需要遵循一定規則,避免產生歧義。 中文兒童學習零代詞的困難 根據相關研究,中文兒童學習零代詞主要面臨以下困難: 教師需要了解這些困難,從簡單開始訓練,提供清晰指導,大量語料訓練,培養監控策略,逐步提高兒童零代詞的理解能力。同時兒童自己也要主動學習,勇於求助。 中文兒童零代詞發展的情況 文章的實驗探討提及順序對中文兒童進行零代詞推理的影響,實驗設計和結果可以歸納如下: 一、研究目的 探討提及順序是否影響不同年級中文兒童進行零代詞推理的時間。 二、參與者 選取台南市某小學2-5年級學生各43-52人,共206人。所有參與兒童的字詞辨識和篇章理解能力通過篩選。 三、實驗材料 自行編制36組兩句一組的短篇,包含不同性別、同性別的人物。釆用零代詞推理句和填充句。 四、實驗程序 每組6-8人,個別指導說明后,練習8題,正式實驗分兩階段完成。 五、變量與設計 自變量為年級(2-5年級)和提及順序(第一順位、第二順位);依變量為推理句的反應時間。釆用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 六、結果 七、結論 五年級是中文兒童零代詞推理開始運用首位優勢策略的關鍵期。 系統化地指導零代詞推理 系統的零代詞推理策略指導可以包括以下要點: 這些指導要根據學生語言發展水平按部就班,從具體到抽象,循序漸進,使其內化推理策略,并能靈活運用。 黃秋華, 曾玉村, & 陸偉明 (2014). 提及順位在中文兒童零代詞推論的效應. 教育心理學報 (TSSCI), 46(2), 233-250.

成人和兒童的手語有不同的擬象策略偏好

不同年齡層的手語使用者以及聽障兒童的父母在使用有兩種擬象(iconicity)表徵的手語詞彙時的偏好。 研究發現,與成人相比,聽障兒童更偏好使用與物品相關動作的表徵,而父母在與孩子交流時也使用更多這類表徵。 研究支持認知語言學中關於符號擬象(iconicity)在語言發展中的作用的理論,並提出家長會根據孩子的語言發展階段調整手語詞彙的擬象(iconicity)表達策略。 文章中使用了以下例子來說明兩種不同擬象(iconicity)表徵方式: 研究發現兒童更偏愛使用基於動作的表徵,父母也使用更多這種表徵方式。 擬象(iconicity)手語表徵在不同年齡的語言偏好 擬象在語言發展的角色 擬象(iconicity)在語言發展中似乎扮演了以下角色: 總體來說,擬象(iconicity)在語言發展中起到了促進、調節、反映語言與認知能力發展的綜合作用。這也為我們理解語言進化提供了線索。 Ortega G, Sümer B, Özyürek A. Type of iconicity matters in the vocabulary development of signing children. Dev Psychol. 2017 Jan;53(1):89-99. doi: 10.1037/dev0000161. Epub 2016 Nov 3. PMID: 27808524.

手語(有系統的)以及手勢(非手語、任意的)都存在相似的擬象策略

美國手語(ASL)的使用者在為某些手持的人造工具命名時使用了兩種具有擬象(iconicity)特徵的策略。 美國手語的兩種擬象策略 這兩種策略分別是處理(handling)策略和器械(instrument)策略。處理策略是指手部以動作示範抓握想像的物體,而器械策略是指手部以典型的動作示範物體的形狀或一個尺寸。 美國手語(ASL)的手語者在命名工具時更偏向使用應用動作的處理(handling)策略,而在描述被人使用的工具時則更傾向使用器械(instrument)策略。處理(handling)策略是表現出手在模擬使用工具的動作,而器械(instrument)策略則是通過手的形狀或行動來表示物體的形狀或特點。 總結起來,ASL手語者在命名工具時更偏向使用器械(instrument)策略,而在描述由演員使用的工具時則更傾向使用處理(handling)策略。這樣的使用模式與ASL中區分名詞和動詞的語法方式相吻合,通過運動的不同和句子中的不同分布等方式。這項研究結果顯示,在手語和手勢中,使用處理(handling)和器械(instrument)策略的方式具有共同的認知基礎。 實驗設計與結果 本研究的實驗旨在探討擬象(iconicity)表徵在溝通中的作用。研究者比較了手語使用者和手勢使用者在命名工具時使用的兩種擬象(iconicity)策略:手持策略和器械策略。手持策略是展示手握幻象對象的動作,而器械策略是通過表現對象的形狀和典型動作。研究還比較了聽覺非手語使用者的手勢和美國手語(ASL)中常用詞彙表示的工具圖片。研究結果表明,在指示工具圖片時,手勢使用者和手語使用者使用這些擬象(iconicity)形式的條件有所區別,但在描述涉及相同工具的動作時則沒有明顯的區別,這表明手語和手勢之間在組織擬象(iconicity)表徵上存在共同的認知基礎。 實驗設計方面,研究對象包括手語使用者和手勢使用者。他們使用了24個工具的圖片和視頻來觸發參與者使用手勢或手語進行回應。參與者回應中的擬象(iconicity)策略,包括手持策略和器械策略。研究還採用了問卷對參與者進行反饋。實驗結果表明,手語使用者更傾向於在圖片條件下使用器械策略,而在視頻條件下使用手持策略。相比之下,手勢使用者在圖片條件下使用更多的器械策略,而在視頻條件下則使用更多的手持策略。 這些結果表明,對於命名,手語使用者和手勢使用者在不同條件下使用擬象(iconicity)策略的頻率存在差異。然而,兩者之間的差異也很小,且兩者在描述涉及相同工具的動作時沒有顯著差異。這表明手語和手勢之間存在一個共同的認知基礎,用於組織擬象(iconicity)表徵。 Padden, C., Hwang, S.-O., Lepic, R. and Seegers, S. (2015), Tools for Language: Patterned Iconicity in Sign Language Nouns and Verbs. Top Cogn Sci, 7: 81-94. https://doi.org/10.1111/tops.1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