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mitt (2008) 認為刻意為之的詞彙學習(intentional learning)有三個原則:一、透過活動使學習者對於目標詞彙的參與程度最大化;二、透過重覆的出現使學習者對於目標詞彙的接觸最大化;三、考量詞彙不同面向的知識。許多詞彙教學只儘於介紹詞彙的意義,這並不符合詞語學習是一個逐漸增加(incremental)的學習型態。Nation (2001) 認為可以透過四個取徑去平衡學習者在詞語不同面相的注意,它們分別是注重意義的輸入(meaning-focused input)、注重意義的輸出(meaning-focused output)、注重語言的學習(language-focused learning)以及流利度的發展(fluency development),四個取徑的比重應該是一樣。 注重意義的輸入和閱讀於聽力有很大的關係,其原則類似「非刻意的學習」(incidental learning)。 注重意義的輸出則和任務和活動有關,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methodologies)可以滿足這樣的需求。 注重語言的學習是最接近傳統上的詞彙教學,就是要使學生將注意力放在詞彙上面。 對於詞彙的能力,我們可以粗略地分為掌握(mastery)產出型(productive)的詞彙和接受型(receptive)的詞彙(Nation, 2001; 17) 。學習者的接受型的詞彙總是會大於產出型的詞彙。在5000頻次的詞表中,產出型(一語翻二語)的詞彙大概只有接受型(二語翻一語)的16%;而2000頻次的詞中則是35%(Laufer, 2005) 。另一個研究2000、3000和大學詞語表的則發現比例界於81%到53%,平均為69.2%(Fan, 2000) 。Laufer and Paribakht (1998)則發現以色列和加拿大的英語二語者是分別是77%和62%。這些數據告訴我們,掌握產出型的詞彙比掌握接受型的詞彙更不容易。要使學習者掌握產出型的詞彙,可以透過額外的訓練和作文要求(Lee & Muncie, 2006)。 而流利度的發展主要是學習者即時認讀或產生語言的發展。對於詞彙提取的速度越快,流利度就越高。這可以透過克漏字、翻譯、判斷合適度等方式提高速度(Snellings,Van Gelderen & De Glopper, 2002)。此外,十週的時間的自選分級讀本或課堂文章的閱讀也會使速度變快(Al-Homoud & Schmitt, 2009)。 References Al-Homoud, F. & Schmitt, N. (2009). Extensive reading in a challenging environment: A comparison of extensive […]
詞彙教學怎麼做?
- Post author By Dicky
- Post date
- Categories In 詞彙學習, 第二語言習得
- No Comments on 詞彙教學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