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泰國交換教師

一場在詩力諾寺進行的告別式

如果沒有人告訴我,我大概不會知道進行的是一個告別式。平時學生們上課到三點半,但今天下午兩點半攤販們就在操場準備迎接下課學生的生意了,因為今天在詩力諾寺有一場告別式。這是一個地方上的大老的告別式,許多人都來參加,我們學校也也派出童子軍大隊和甘美朗樂隊支援,童子軍大隊負責接待,為來賓準備杯水;甘美朗樂隊由學校老師帶領,在適當時機演奏傳統樂曲。 這是個告別式,我實在不能說「躬逢其盛」,不過正如前面所說的,如果你不知道這是個告別式的話,你看到這場面,可能還會以為是什麼慶典呢!因為就在離這個告別式不遠的地方,小販們在作完下課學生的生意後,也趕過來等著作參與告別式的人們的生意了! 泰人穿黑色的衣服參加告別式,我想這主要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而泰人死後進行火葬,大概是受印度文化的影響。儘管如此,除了我穿白色衣服之外,告別式主要接待人員也穿著像海軍般的全白套裝,也有一些人穿白色的衣服,不過大多是一些年紀較大的人,或許這些人對於色彩的認知是更接近華人的。 大概全世界的告別式都是如此,由亡者最親的人開始,依序向亡者靈前致意。或許在這一世,我是和亡者第一次見面,不過過去或未來的無量百千萬億劫之中,我肯定是和他結了善緣,才有今日在詩力諾寺再相逢的因緣。不然你如何解釋一個台灣人在泰國佛寺裡參加一個泰國人的告別式。 台灣人在告別式結束後,為了感謝來賓的菈臨,會在給參加者毛巾;泰人的告別式也給「紀念品」,這紀念品是盤子,而且上面用貼紙貼了今天的日期。(它都貼了日期了,我稱它為紀念品應該不過份吧?)我覺得相當實用,早知道有這樣的事,我就不要到週未市場買盤子了! 希望亡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阿彌陀佛!

出家就是要敲鑼打鼓

在泰國出家,除了要「請客吃飯」之外,「敲鑼打鼓」也是不可以少的。前一天參加了北欖府的出家典禮,隔一天到阿育陀耶府北邊的紅通府參加另一個出家典禮。同行觀禮的老師也認為「北欖府和紅通府」出家儀式不太一樣,在北欖府通常是由父母供養自己即將出家的兒子,而在紅通府則由自己的兒子向父母長輩等拜別。根據我的解讀,我認為可能和華人的傳統有關,可能負責引禮的人員有較多的華人文化要素的話,就會使得儀式的進行又更多華人的影子。 在台灣出家,會有一個剃渡大典,我們很容易就能夠想像到那樣子的場面。通常父母會淚流滿涕,因為自己所生、所養、育我的孩子就要遁入空門,往人生另一個階段前進。而所有出家眾也會在這時候拜別父母,感恩父母生我、養我、育我。華人的佛教自然少不了儒家思想的元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於是剃渡出家,會給人認為是「不孝」的,拜別父母似乎就成了對父母最後一次的感恩了!(當然這是秉持著「冤親平等」的概念) 在泰國出家和台灣有著很不一樣的前提,泰國出家並不是被迫的,而是自願的;而且被認為是對家庭、父母有益。許多人在坐過牢或躲過一次災禍時,也會出家以滌淨或當作功德迴向。總之,就是一個莫大的功德,不論對自己、對家人…等。所以在泰國出家,大概就像結婚、生子那樣,是廣為宣傳的,恨不得全泰國的人都來給你慶祝。從北欖府到紅通府約莫兩個小時,校長派車來接送之外,還讓車子帶我們遊歷阿育陀耶,那部車子是帶著你一整天的,可以想見校長是多麼希望你參與這件盛事。 由此,你大概可以感覺出台灣出家和泰國出家根本上的差異。而北欖府和紅通府出家儀式的差異,我認為是受到華人傳統。但我也沒有進一步的證據,這可能需要進一步的調研。 出家前會讓眾人用清水洗過身體,我曾經在泰劇《人的價值》中看過類似的場景,不過他是因為躲過牢獄之災才出家,而且只有一個老母親給他洗身體而已。我們在紅通府所看到的是眾人都來給他洗身體,我想有許多他的同學,都是高高興興地來參加這場盛會。至於,他的女朋友是否也如此樂觀,就不可得知了。 然後眾人就會幫忙提著要供養寺廟師父的東西,有扇子、豆漿…等,一路上像遊行般地往寺廟移動。沿途,準出家人會在路上撒小花,那個小花是像禮物包裝外頭那種緞帶織成的花。儘管,這不像糖果可以吃,大人、小孩一路上都追逐著,大概是相信這個會帶來好運。我也撿了不少,而且我已經抓到如何拿很多緞帶花的訣竅了!哈哈哈… 送出家後,回到校長家,我們又飽餐一頓,還吃了不少山竹。喀喀喀…

出家就是要請客吃飯

你在路上隨便找一個泰國人問,有關泰國男性出家的問題,也許很高的機率你會得到的答案是「每一個男生都要(must)出家一次」,但是如果你繼續追問之後,你會發現這個描述的背後,有很多東西是他們沒有告訴你,或者是非佛教徒難以理解的,特別是來自台灣這種對宗教信仰沒有明顯歸屬的地方的人,很容易就用「台灣男生服兵役」的角度來理解「泰國男生出家」,而將其視為義務。我認為,把「出家」視為「結婚」,更能認識在泰國的出家是怎麼一回事。 我連續兩天參加不同人的出家典禮,分別在不同的府進行,有些儀式不太相同,但慶祝的氣氛是相同。「出家」對泰國人而言,就是要請客吃飯的。 星期五晚上,本應該是喝酒、跳舞的荒盪的晚上,我去做了更有意義的事情。我去參加小沙彌成為僧侶的祝福儀式。稱他是「儀式」可能是誇飾,因為我生性貪吃,我覺得比較像是「宴會」,從我有限的泰語詞彙中,我也不斷聽到「宴會」、「宴會」,所以我就認為這是一場「宴會」。 在台灣,你要分辨某個寺廟是佛教或非佛教的有一個指標,看其所「供養」/「祭祀」的品項就可以判斷,只要看到擺三牲或眾生肉都不是佛教的寺廟。但這個指標拿到泰國就失效了,在這個絕對是佛教的場閾,你會看到「豬頭」、「烤鴨」,在寺廟裡的宴席,也是「大魚大肉」的。但我們不能因此「化約」地說,這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差別。 過程中,我們時而聽資深僧侶唸經,時而任意走動、互相交談。你常常在泰國的各個角落遇到和尚,即便在我任教的班級,都有一個和尚在上課;在台灣也差不多是如此,你可能在捷運或馬路邊遇到和尚,學校裡也可以看見。我想台灣人和泰國人對和尚都是尊敬的。(當然,台灣有另外一群人認為「所有和尚都是煉財、無所事事」。)但台灣人的生活和和尚或佛教有關的並不多,泰國人可能是常常有機會和佛教接觸,甚至我的學校就是以寺廟為名的學校,也就是說一般台灣人是可以過著沒有佛教或任何其它宗教的生活,但泰國人如果沒有佛教,那肯定會讓泰國人無所適從。我想,大概也是因為如此,所以泰國人常常有機會接觸佛教,聽僧侶唸經或參與出家的宴會,就像走路、吃飯那般輕鬆自在;台灣人和佛教相關的生活大概就是在自家的佛堂或道場,所以可能會特別謹慎,並珍惜每次聽經聞法的機會。不過,我猜想,在泰國聽和尚唸經時,因為是巴利文,所以可能聽不懂,也會使人們想要走來走去,找人聊天。 典禮結束後,就是我最期待的時刻:吃晚餐。菜色比不上台灣流水席那樣舖張浪費,不過你絕對可以吃得營養、吃得滿載而歸。主人深怕你吃不飽,在結束之後,還送上甜點讓你帶回家。出家就是要「請客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