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聽演講的心得

我上《正義:選擇的自由》心得

相對於功利主義的正義,有另一種思惟的正義是「自由主義」的正義。密爾可說是自由主義的代表。每一個人都很重要,而加總每一個人的偏好來決定社會的偏好,恐怕不符合自由主義者的理想。自由主義者尊重每個人的權利,強調一個一個人的個體性,而這前提是每個人都具有自主支配的能力。 自由主義者認為政府不應該管太多,期待一個「小政府」。羅勃洛茲克(Rober Rozick)認為政府不應該作以下的事:一、家長式立法:例如:行車繫安全帶、騎車戴安全帽都屬於家長式立法;二、道德式立法:為了建立價值觀或「普世」的美德,例如:同性戀相關議題的立法等;三、財富再分配:自由主義認為這好比政府從富人那邊偷錢,來給窮人。然而,必要的東西,如:國防、警察、司法,仍是可以透過少數的稅收來支應,但不允許財富再分配。 財富再分配是自由主義較常被挑戰的部分。這也是最近你看到佔領華爾街的行動如火如荼的展開會令人深入思考的部份。自由主義認為,只看結果是不公允的,應該看其過程:一、富人的財富是如何獲得?是否為公平競爭而取得?二、這是大家都同意的過程嗎?這是自由市場?自由交易的過程嗎? 自由主義對於稅收,有以下的邏輯。稅收就是政府取走了他人的勞動成果,而取走他人的勞動成果,就和共產黨沒有兩樣,就是強迫勞動。因此,其邏輯如下:稅收→政府取走他人的勞動成果→政府強迫勞動(奴役)。 你可以找到許多理由來反對自由主義關於稅收的說法: 一、窮人更需要錢 二、稅收不是奴役,而是民主社會讓渡、賦予政府的權利 三、有錢人因為社會而成功,所以也應當回饋社會 四、有錢人只是運氣比較好 ……等 我們是否能夠自主支配自己,作自己的主人,是自由主義的前提。而一個無法讓自由主義持續運作的理由是我們活在這個社會裡,就無法自由支配自我。若我可以自由地支配自我,那麼當我不喜歡一個人,所以我殺害了一個人;然而,這個社會上仍有其它人,所以我們必須考慮其它人。也就是說,每個人並非是完全的自我支配的。因此,自由主義中,自我支配的前提是不成立。 以上是《第二講:選擇的自由》的心得筆記。 不可否認,自由主義是相當吸引「個人」的理想。我也是個愛好「自由」的人,但對於「自由」,我有個前提,那就是「自由以不侵犯他人自由為前提」。 以下為蔡元培的《自由與放縱》: 自由,美德也。若思想,若身體,若言論,若居處,若職業,若集會,無不有一自由之程度。若受外界之壓制而不及其度,則盡力以為之,雖流血亦所不顧,所謂「不自由,毋寧死」是也。然若過於其度而有愧於己,有害於人,則不復為自由,而謂之放縱。放縱者,自由之敵也。 人之思想不縛於宗教,不牽於俗尚,而一以良心為準,此真自由也。若偶有惡劣之思想,為良心所不許,而我故縱容之,使積漸擴張,而勢力遂駕於良心之上,則放縱之思想而已。飢而食,渴而飲,倦而眠,衛生之自由也。然使飲食不節,興寐無常,養成不良之習慣,則因放縱而轉有害於衛生矣。喜而歌,悲而哭,感情之自由也;然而「里有殯,不巷歌」,「寡婦不夜哭」,不敢放縱也。言論可以自由也,而或乃訐發陰私,指揮盜淫;居處可以自由也,而或於其間為危險之製造,作長夜之喧囂;職業可以自由也,而或乃造作偽品,販賣毒物;集會可以自由也,而或以流布迷信,恣行姦邪;諸如此類,皆逞一方面之自由,而不以他人之自由為界,皆放縱之咎也。 昔法國之大革命,爭自由也,吾人所崇拜也;然其時如羅伯士比及但敦之流,以過度之激烈,恣殺貴族,釀成恐怖時代,則由放縱而流於殘忍矣。近者英國婦女之爭選舉權,亦爭自由也,吾人所不敢菲薄也;然其脅迫之策,至於燒燬郵件,破壞美術品,則由放縱而流於粗暴矣。夫以自由之美德,而一涉放縱,則且流於粗暴或殘忍之行為而不覺,可不慎歟! 也為自由主義下了最好註腳。這並非「反自由」,而是提倡一個「有前提的自由」。

我上《正義:殺人的道德側面》心得

今天開始上哈佛的大學的開放式課程,課程是有關於正義(Justice)的,我以為是哲學系的課,後來發現麥克桑德(Michael Sndel)是政治學的老師,專門教授政治哲學。今天看完第一講,殺人的道德側面(The Moral of Murder),頗有心得,和大家分享: 麥克桑德說用一個火車事件先問問大家會殺一個人?或殺五個人?假設你是火車駕駛,不料刹車系統故障了,這時鐵道上有五個鐵道工人,你只要變換軌道,就可以使那五個鐵道工人免於死難。然而,變換後的軌道,將撞死另一個在另外一個鐵道上的工人。你如何選擇? 在這麼一個原則下,你可能會如此選擇:殺了一個人,以保全另外五個人的性命。這樣子的想法,可以歸類為是屬於邊沁的結果主義,或者功利主義。 當你現在變成器官移植的醫生後,你有五個病人,他們分別需要心、肝、脾、肺、腎等五個器官的移植。在沒有任何器官來源的情況下,你無計可施。這時有一個身體健康的人就在隔壁進行身體檢查。殺了這一個人,取出他的五個器官,就可以救活其它五個人了。在功利主義的指導下,你是否會作這樣的決定? 功利主義,根據邊沁的說法,就是「正確的選擇、公正的選擇,就是將功利最大化。」而「『功利』本身指得就是快樂和痛苦平衡後的結果。」人性本來就是趨吉避兇,所以功利主義就是要為最多的人求幸福。 然後,麥克桑德再講一個公案,一個真實發生的法律案例。有一艘在靠近好望角的海面上的船遇難了,船上四個人落難,只留下一個小船艇。四個人當中,有一個地位最低,而且也沒有家人、朋友的侍者,對航海知識也最為淺薄。在幾天餓肚子之後,實在沒有東西可以吃了,有人提議把那個侍者殺了?有人提議抽籤決定誰牲犧?但這些提議都是在那個侍者不知情的狀況下。最後,有兩個人殺了侍者。三個人就以這個侍者的血、肉維持生命,直到獲救。回到英國之後,活著的三個人裡,有兩個人是殺人兇手,另一個則控訴另外兩個人為殺人兇手。如果你是法官,到底這樣算不算犯了殺人罪? 如果在邊沁的功利主義指導下,死一個人以換取另外三個人活命,似乎是可以理解的。但控訴的一方並不是這麼認為。有三個辯駁的方向,也引導出三個問題。一、眾生都是平等,沒有誰的生命比誰的生命更重要或更不重要;二、缺乏正當的程序,侍者沒有參與提議過程,抽籤或許可以成為這當中的正當程序;三、如果侍者同意被殺,也就是自願受死,就沒有問題。引道出的三個問題即為:一、誰賦予這眾生平等的權利?二、程序正義?三、道德作用? 以上是這個麥克桑德的演講。在這個船上殺人事件來看,我絕對不是邊沁的功利主義,我會是那個控方,而且是那個堅持眾生都平等的那一個。不應該殺了任何人來成全其它人。任何人都沒有權利決定自己或他人是生或死的權利。不過這是殺人事件而言,其它事件再看看。我就把看完這些課程當作放假時的休閒好了!這樣比較不會有虛渡光陰的感覺。 下面為其演講影片:

《國際現勢與我國外交展望》(by陳錫蕃大使)的聽講心得

 有幸到2010年青年國際事務研習營的推廣青年旅遊卡,順便留下來聽幾堂課,覺得穫益良多,特發此文與大家分享。早上第一堂課是前駐美代表陳錫蕃大使的《國際現勢與我國外交展望》,我沒有帶筆,留下一堆零碎的記憶,只能靠講義文字回顧:   你說我們的國號叫「中華民國」,這是沒有問題的,但你說「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你覺得這樣準確嗎?澎湖屬於台灣沒有問題,但是金門是屬於福建省的,你怎麼說?南沙群島也不算是台灣的,但卻是中華民國的。所以,你說「台灣就是中華民國」是不準確的,不過你可以說「台灣屬於中華民國」。   好像上歷史課,陳錫蕃大使輔以國際法和大家說明過去台灣如何是屬於中華民國的。根據國際法的說法(國際法是一套洋人訂的遊戲規則),收復失地有兩個方法:一、和平協議,二、宣戰並打勝戰。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透過和英國的和平協議,收回香港。   滿清是中國近代腐敗的開始,和日本打仗輸了割讓台灣,原本還要東三省也要割出去,後來只有將台灣割給日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戰敗,又接著國共內戰、又是韓戰,反正就是很多戰爭,直到沒事之後才找了日本要簽中日和平協議,如果日本(戰敗國)沒有和平協議的話,日本就一直得是Occupied Japan,被人佔領的日本。從宣戰開始,到簽定和平協議,才算是結束戰爭。   日本要和中國簽和平協議,但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一個中華民國在台灣,日本跟誰簽?日本跟誰簽,就決定了台灣屬於誰。除了美國外的其它如英國、法國,已經和中共建交,都要找中華人民共和國,唯美國想找中華民國,後來乾脆兩個都不找,大家決定讓日本自己去決定找中華人民共和國簽或中華民國簽。當時,日本是想找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的,但美國給日本壓力,若日本不跟中華民國簽,則美國國會就不通過與日本的和平協議,這將會使日本一直是Occupied Japan狀態。日本被迫與中華民國簽和平協議,所以就國際法來看,日本將台灣歸還給中華民國,台灣屬於中華民國,符合法理上合理性。稱「台灣地位未定」的人多是忽略以上事實。   中日和平協議見: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1952年)。另外,有林滿紅提出相關說法。陳錫蕃大使的課程,包含了許多國際法知識,讓人更有邏輯地去理解台灣歸屬於中華民國的歷史。

遇見桐花部落格徵選:投票給我

參加部落格比賽的活動很有意思,活動舉辦者提供一個平台為參賽者宣傳部落格,參賽者則利用部落格為活動舉辦者進行其想要宣傳的主題、行銷的產品,互利互生。最近,我參加了一個客家桐花祭的部落格徵選比賽,需要大家投票。(我覺得發動網友投票滿怪的,而且我的部落格也沒有什麼網友,只是看到每個參加的部落格都這麼做,我也不想「輸在起跑點」) 按上面的按鈕,就可以投票,希望大家支持,多謝、多謝,一天可以投一次票,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Looking for Sponser 尋求廠商贊助的公告

我認為以部落格寫作作為唯生的工作是比較困難,不過若以部落格寫作當作賺外快或者騙吃騙喝應該是還有機會的。明年下半年,我將進行一年在日本的打工度假,利用這個機會,也公開在網上徵求贊助廠商。明顯能夠做的就是在右邊欄位放上廣告,再不然就是透過文章寫寫為贊助廠商宣傳的文章。希望有興趣的廠商看看。 由於是打算到日本打工度假,所以在食、衣、住、行方面都希望是在日本有提供服務的。此外,照相機、筆電或手機之類的產品,只要實用可以帶著旅遊的產品,我也樂意為之宣傳、代言。 食的方面,希望連鎖店如麥當勞、漢堡王或肯德基這一類的速食業者能提供餐券;或者日本的摩斯漢堡、吉野家、山崎麵包等提供在日本的餐券。我一向認為麥當勞或肯德基是非常不健康的食物,但這些食物又相當美味。好吃的東西總是不健康,健康的東西總是不好吃。不過,健康有生理、心理和社會三個層面,或許這些食物提供其它部份的健康效果。 衣的方面,從頭到腳,從帽子、眼鏡、圍巾、上衣、外套、皮帶、褲子到鞋襪,只要有廠商提供衣服,我會在旅行途中照時讓其入鏡。這是過往旅遊的影片,穿著廠商提供衣物入鏡將有助於產品的行銷。 住的方面,我認為比較不容易,因為這需要配合旅行的行程,所以若有旅館或飯店願意提供住宿的地方同時符合旅行的規劃,我也能夠以一個體驗者的心態去撰寫文章,帶來商機。 行的方面,最希望有航空公司能夠提供日本往返台灣的機票,商務倉或經濟倉都不打緊,若有航空公司願意提供日本境內的機票就更好了。 育的方面,希望有日本當地語言學校提供免費課程,讓我學習足以生活、工作的日語。我也會將其學習記錄如下參加華語師資課程般,讓更多人對日語的學習有興趣。 樂的方面,歡迎各地村落、百貨公場、風景名勝或遊樂場提供旅遊訊息或優惠,只要經費許可,必當遊歷一番,帶其它進入WONDERLAND。 此外,旅遊期間會天天記錄行程,若有出版社願意將拙作出版,我提供幾個能夠寫作的路線:旅遊散文小品、日本(打工度假)旅遊導覽、打工日語…等。歡迎各大華文出版社與我聯絡。 希望這樣的老王賣瓜,能夠得到一些贊助。 進一步聯絡方式,見此Power Point,或這裡(click)還有更多關於我的訊息。

The best trip in the world–Taiwan explorers wanted

中 華民國觀光局模仿大堡礁,想要吸引國際旅客來台灣旅遊。但是,我對中華民國觀光局的作為感到相當害怕。這個應該轟轟烈烈的活動,似乎沒有什麼人注意,我想 我有必要寫一些有的沒的來幫助宣傳。For English readers, all you need to read is the following which are printed in English.

台日打工度假說明會@青輔會

由青輔會主辦,日本交流協會、亞東關係協會協辦台日打工度假簽證說明會。日本是繼紐西蘭、澳洲之後,成為中華民國青年可前往打工渡假的第三個國家。下面分享說明會內容的概述: 今年為台日關係交流促進年,從五個面相欲深入交流:經貿、觀光、文化、青年和對話五個面相,其中「打工度假」就佔了三個面相。 日本交流協會和亞東關係協會反覆提醒大家「打工度假」的主旨在於「度假」,打工只是在經費不足才進行的活動。希望透過「打工度假」了解日本歷史、文化。台日打工度假制度相關內容見此連結。 幾個有趣的東西和大家分享: 「打工度假」不是以工作為目的之簽證。(必須是以度假為目的。附帶從事打工活動方被認可)。日本交流協會反覆強調這一點,是不是日本人認為台灣人到日本就是要打工,不想要度假?這有點像台灣人老是害怕大陸人來台灣搶工作的感覺。哈哈哈。不知道有沒有人關心日本人來台灣「打工度假」是以打工為主?還是以度假為主? 赴日打工度假,不得在酒吧等風化場所及特殊營業場所從事打工活動。我想這一個指得應該就是日本法律「風俗產業法」規定的場所。在日本,性產業與賭博產業都一併稱為風俗業。曾經有一個韓國人在日本進行打工度假時,被發現違反規定,在風化場所從事打工活動而遭遣返。為了讓後面的人有更好的條件,進行打工度假的人表現出優秀中華民族應有的文化素養,我想會有利於台灣在日本或國際的形象。 若中華文化是以儒、釋、道為基底,那麼日本文化則是以神道教、中國/印度、明治維新為三個主要的元素,是個溫和、對文化保持良好的民族。當然,日本的次文化更是受到世界的歡迎。 下面分享Yokoso Japan:

從外籍新娘到新台灣人—台灣新移民的奮鬥故事(by廖元豪)演講心得

當自己從不同角度看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會有不同的看法了,更何況是不同人看同一件事。制訂法律的人往往先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但被規範的人往往和制訂法律的人想得不一樣。同樣一個法條,由不同的人的角度來看,就會有不同感觸。下面是廖元豪老師,在「從外藉新娘到新台灣人—台灣新移民的奮鬥故事」的演講記錄分享: 以新移民拿到身份證的法律訂定條件來看,我們認為二十四個月的最低工資作為財力證明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對於新移民而言,這是很大的一筆錢,甚至要借兩次錢才能拿到。更甚者,會有人說:「沒有身份證也沒有關係,能夠居留在台灣就好了」。本來就是中華民國國民的人,無法體會沒有身份證的難處,更無法理解湊出三十八萬的困難。 台灣新移民的社會運動進展,在國際上受到注目。其可貴之處在於結社、集會、團結試圖來改變社會、試著去改變社會的結構。新移民不是弱者,可以是改變台灣社會的一份子。可以站出來,可以草擬法條,可以去立法院遊說。在世界上的例子來看都是少見的。 謝紅梅,來自南京,因嫁給台灣人而遷居台灣。原本是大陸地區人民,但在拿到身份證之後,成為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人民。於是參加考試院考試,她先去重慶南路,看了人事行政後,覺得很有意思,於是抱了一堆人事行政的書回家去念,結果給她考上了到社子國小擔任秘書的工作。一開始這被作為是勵志典範。新移民,透過考試一樣可以和其它人有公平的機會取得工作機會。 然而,兩岸關係人民條例卻這麼說「非在台灣地區設有戶藉滿十年,不得擔任公務人員。」,也就是謝紅梅在取得中華民國身份證之後,能夠投票選舉總統,卻不能透過考試的公平機制,擔任公務人員。在申請大法官釋憲之後,大法官對此的回應為「大陸人民不熟悉台灣民主的秩序」,所以兩岸關係人民條例並沒有違憲。 不敢相信大法官說出「大陸人民不熟悉台灣民主的秩序」這樣的話,而認定有中華民國身份證的謝紅梅不能和其它中華民國國民一樣享有相同的權利。彷彿中華民國和過去蓄奴的美國一樣,人民的權利是不平等,來自大陸的中華民國國民是次等公民,故無法享有和中華民國國一樣的權利。謝紅梅能夠透過申訴、聲請大法官釋憲、參與立法、修法,謝紅梅比大多數的台灣鄉親更有民主的素養和行動。我們總是希望國民愛國,對於謝紅梅這個中華民國國民而言,這樣的國家,值得愛嗎? 我們認為台灣「好像」是個多元文化的社會,有日本、美國、閩客或原住民的文化等,然而我們卻很自然地排斥或不自覺地歧視異文化。我們覺得瑪格麗特這個來自烏克蘭的外藉新娘總是比越南或柬埔寨的外藉新娘高級?!我們覺得如果新台灣之子(新移民的小孩)充斥在班級上會怪怪?!我們容忍洋腔洋調的華語,甚至覺得那很可愛,但卻對新移民使用越南腔或泰國腔的華語感到不自在?!多元文化應該讓所有文化都有存在的空間,不刻意拉抬或壓抑特定文化。不需要要求別人和自己一樣,而讓所有文化、思想有共同存在於社會的可能性。 「日久他鄉是故鄉」是夏曉鵑寫的歌,很好聽,歌詞見下: 天皇皇,地皇皇,無邊無際太平洋左思想,右思量,出路﹝希望﹞在何方。天茫茫,地茫茫,無親無故靠台郎月光光,心慌慌,故鄉在遠方朋友班,識字班,走出角落不孤單識字班,姐妹班,讀書﹝識字﹞相聯伴姐妹班,合作班,互信互愛相救難合作班,連四方,日久他鄉是故鄉。 下面為其演唱的影片:

正視大陸政經發展之盲點下(by明居正)心得感想

對於中國大陸我們可以如何看待,以下是主流觀點,就是經濟學者或其他以「線性預測」為前提的學者所對中國大陸的描述: 經濟:中國大陸的經濟好,甦醒也會比較快。經濟成長率能夠持續成長。高增長率可以保持二十年。三十年來經濟總規模翻兩番,成長了四倍。總貿易量為世界第三位。市場還有百分之七十五的空間。 社會:人均收入增長:達到一千三百美元;富裕人數增加:接近一億人,但在中國大陸只有百分之七點多的比例;生活環境寬鬆,非政治化,有所放鬆,精神上壓力少,然而還是比外在社會的壓力大;教育提升,部分大學生有國際競爭力,然而比例不高。 政治:經濟發展→中共政權合法性提升;人民對民主的要求淡化,遺忘六四;利用民族主義,中國崛起的自豪感,使中國富強,使用台灣、香港經驗讓的大陸發展;中國大陸迫不及待地告訴大家,中國人的驕傲,利用北京奧運展現中華起飛。 外交與國際地位: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強國的標誌。 這是以「線性預測」對中國大陸的期待:中華騰飛→中國崛起→中國爭霸→中國稱霸 然而,線性預測有其侷限性。五○、六○年代,曾經預測菲律賓經濟會大好,但是馬可仕拖跨了整個菲律賓,現在菲律賓仍然是勞動力輸出的國家。影響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好壞,常常是非經濟因素。(看過去民國89年到民國97年,陳水扁總統執政的時候就知道。),明居正和對手辯論經濟問題,因為講經濟因素一定講不過經濟學家,所以一定要講非經濟因素。 下面是影響大陸未來發展的六大因素: 一、貧富不均貧富不均:改革前,財富分配公平。鄧小平說:「要讓一部份人先富裕起來」,這些想富裕起來的人,就是沿海的那些人。以璦琿騰衝線,這個地理人文線來看,以東是漢人為主、人口密度高、財富超過中國百分九十;以西則以其它少數民族、人口密度低,財富只有剩下百分之十不到。而這條線,每年向東移動一百公尺。貧富差距是一 直在拉大。此外,還有城鄉差距和官民差距。 二、官員嚴重貪污中共官員貪污,空前嚴重。曾經有人在進行外資對大陸投資的國家時,不小心發現許多如開曼群島等洗錢天堂也對大陸有大量的投資,才發現,這些都是和中共官員有關人員所進行的投資。這貪污名單,包括姓名、案例、貪污金額。據統計:金融、股票、外貿、開發、大工程、公安,是六個最容易貪污的職業。前陣子,到台灣和美國要購置房地產的有錢人們,據明居正的說法,就是貪污犯集團到台、到美買房子。 三、社會動亂人民暴動數字越來越大。衝突百分之九十來自圈地和拆遷,大陸官方圈地沒有補償,搶老百姓的地,農民的痛苦主要來自:苛徵、圈地與失地、剝奪正義。中共當局也明白社會動亂必需越快解決越好,也作好所有鎮暴的準備,如:1三十六個鎮暴點的設置2解放軍的進入據中共公安部統計,人民暴動從二○○○年後大幅增加,原本一年一萬起;二○○三年,兩萬八千; 二○○四年,八萬八千多起二○○六年開始不報告了!(超過一百人以上就叫群眾暴動。) 四、棄船心理裸官指得是一個人在大陸當官,全家人已經出國去了!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多。梅新育研究外國資金在大陸投資的前十名國家,不小心發現處長級以上高幹大量逃亡。 五、三退(退黨、團、隊)嚴重:人心渙散。各級官員開始潛逃,把家人送到國外去。 六、生態、環境的惡化:空氣污染、水污染、植被消失、沙塵暴、沙漠化、 這些星星之火,都是可以燎原的。一個不小心,共產黨就可能跨台了。不過明居正認為,中國共產黨可能跨台,但是中國社會會持續前進。崩潰的會是共產政權,但社會不會崩潰。中國一定強

正視大陸政經發展之盲點上(by明居正)心得感想

明居正老師的學習背景,不同於其它得台灣到國外留學的同學,當其它同學還在研究台灣政局發展的時候,明居正老師在美國的博士論文就是有關大陸的研究。明居正於一九八六年年底完成博士論文口試,博士論文題目為「中國改革的困境-鄧小平急起發展」。 演講開始前,明居正先說自己是非主流觀點,由於研究領域不同於台灣其它同學,閱讀許多來自大陸的書藉,習慣使用的語詞「匪味」也自然比較重。中國大陸幾年改革下來的改變,明居正和新聞界、產業界、學界等有過激烈的辯論。仔細解構之後,可以發現明居正和其它人的前提、假設是不一樣。一般經濟學的學者使用模型時,往往預設中國大陸的發展會是「線性」預測能夠解釋,所以也用傳統民主化理論來期待大陸先求經濟發展,再求中產階級的產生,而後普遍民主,但事情不是憨人想得那麼簡單。 根據杭庭頓說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中產階級並非必要,跳躍式地發展是無法預期的,可能一夕之間就變天了。杭庭頓的書裡頭分析了約莫三十個國家民主化的過程,而明居正取前共產國家為例子,預測中共政權可會遇到瓦解的那一天。下面為幾個在東歐的共產國家的例子,有些內容或許不盡完整: 波蘭:一九八九年二月開始,團結工聯為主要反對派,和波蘭共產黨有意見不同的聲音。波蘭工聯要求和波蘭共產黨談話,找了天主教會一起進來談,波共、波工和天主教三方一起談。對波蘭政治部分開放與自由化,開放部分席次選舉。選舉展開,正好有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投了兩個星期的票,一百六十一席中,波工一六○席,一席獨立參選, 波共大慘敗。 匈牙利:透過平反歷史上的政治事件,鎮壓暴動,而共產黨一夕倒台。 東德 捷克 保加利亞:只有一點點人抗議,最不該倒的共產黨跨台,因為湊熱鬧,其它國家共產黨倒,自己也跟著跨。 南斯拉夫:六個國家組成,受到東歐民主影響。各民族要求分裂。 蘇聯:一九九○年一到二月,波羅地海三小國,和俄羅斯有多次分合的歷史情感。手牽手的運動。白俄羅斯、哈薩克開始響應。副總統軟禁哥巴契夫,而後葉爾欽的坦克演說,使蘇聯解體、軍隊倒戈,政變和反政變。葉爾欽聯絡白俄羅斯、烏克蘭,瓦解蘇聯,分解為十五個國家。 羅馬尼亞:一個很會佈道的神父,和罵共產黨。陣壓後,羅馬巴亞共產黨領袖發表演講。在演講途中,翻頁較慢的時候,有一個女孩大聲喊:「他是兇手!!!」,於是其它人跟著喊,領袖下令抓出大喊的女孩,將軍不從、軍心浮動。齊奧賽斯古連夜搭乘私人客機逃跑,沒想到鄰國領空封鎖,只好回到自己的家鄉取暖(很像陳水扁),結果當地居民連夜舉辦法庭,把齊奧賽斯古夫妻起訴,兩天後就槍斃。 以上共產黨大約都在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