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華語教材教法

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秘訣:實施相互教學的步驟

這篇文章是關於相互教學(Reciprocal Teaching)在提高七年級學生理解監控活動方面的研究。研究由安娜瑪麗·蘇利文·帕林斯卡(Annemarie Sullivan Palincsar)和安·L·布朗(Ann L. Brown)於1983年在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進行。研究報告了三個訓練研究,這些研究針對的是七年級讀寫能力較差學生的理解監控活動,包括摘要、提問、澄清和預測這四項學習活動。研究使用的訓練方法是相互教學,即導師和學生交替領導圍繞文本的重要特徵進行的對話。 第一項研究比較了相互教學方法與基於典型課堂實踐的第二種干預方法,發現相互教學過程取得了更大的進步和維持。第二項研究顯示,相互教學對於理解監控活動的訓練在實驗室理解測試上取得了顯著進步,並在課堂理解測試上實現了推廣和轉移。第三項研究由志願教師進行小組干預,確認了相互教學方法的效果。 整體來看,這些研究證明了相互教學作為一種教學策略在提高學生理解能力方面的有效性,尤其是對於讀寫能力較差的學生。通過相互教學,學生在理解文本、監控自己的理解過程、提出問題和進行預測方面都顯著提高。 相互教學作為教育策略 相互教學(Reciprocal Teaching)是一種教育策略,旨在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這種方法由安娜瑪麗·蘇利文·帕林斯卡(Annemarie Sullivan Palincsar)和安·L·布朗(Ann L. Brown)於1980年代初期開發。相互教學基於認知和教育心理學的原理,強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對話和合作,以促進理解和學習。 相互教學的核心在於四個主要策略: 在相互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模擬這些策略,然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練習這些技能。教師和學生輪流擔任“教師”的角色,引導對話和討論。這種互動式的學習方式有助於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並逐步發展成為獨立和自我調節的學習者。 相互教學被證實對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非常有效,特別是對於閱讀困難的學生。透過這種方法,學生不僅提高了理解技能,還發展了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研究方法 這項研究通過一系列的實驗來探究相互教學對改善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效果。研究過程如下: 研究對象 研究設計 研究方法 研究結果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通過嚴謹的實驗設計和詳細的資料分析,證明了相互教學作為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有效策略。 教學啟示 這項研究提供了若干教學啟示,特別是對於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總之,這項研究強調了教學策略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方面,並為教育實踐提供了實證支持的策略。 Palincsar, A. S., & Brown, A. L. (1983). Reciprocal Teaching of Comprehension-Monitoring Activities.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Reading Technical Report No. 269.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

提升低成就學生閱讀能力:交易策略教學法的效果

文章《A Quasi-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Transactional Strategies Instruction With Low-Achieving Second-Grade Readers》的背景集中於閱讀教學領域,特別是針對低成就的二年級學生。在過去的研究中,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員注意到美國學生在文本理解方面的指導相對缺乏,這引發了對如何提高學生閱讀理解和記憶能力的探索。 文章討論的核心是交易策略教學(TSI),這是一種綜合性的閱讀策略教學方法。TSI不僅僅關注單一策略的教授,而是強調教學多種策略,以及策略的靈活運用。這種方法的出發點是閱讀理解是一個複雜的認知過程,需要學生積極參與,利用多種認知策略來解碼和理解文本。 研究的背景建立在早期閱讀策略研究的基礎上,這些研究主要集中於單一策略的教學和對學生閱讀表現的影響。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研究者們認識到單一策略教學難以達到長期和廣泛的閱讀理解改進。因此,研究的焦點轉向了如何結合多種策略,促進學生更深層次的文本理解和策略運用。 在這一背景下,本文旨在通過對低成就二年級學生的半實驗研究,驗證TSI的有效性。研究比較了接受TSI的學生與接受傳統閱讀教學的學生在策略使用、閱讀理解和標準化閱讀測試方面的表現。 研究方法 這項研究採用了半實驗設計,對象是二年級的低成就學生,比較了接受交易策略教學(TSI)和接受傳統閱讀教學的學生群體在閱讀策略意識、閱讀理解和標準化閱讀測試成績上的差異。 參與者 研究設計 教學介入 數據收集和評估 數據分析 通過這種設計,研究旨在全面評估交易策略教學對低成就二年級學生閱讀能力的影響,特別是在策略運用和閱讀理解方面的表現。 教學啟示 對教育實踐和未來研究提出了幾個重要的啟示: 總之,這篇文章為如何改善低成就學生的閱讀能力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並對教育實踐和政策制定提出了具有實踐意義的建議。 Brown, R., Pressley, M., Van Meter, P., & Schuder, T. (1996). A Quasi-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Transactional Strategies Instruction With Low-Achieving Second-Grade Reade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8(1), 18-37.

二語課堂簡化辯論模式:打開英語口語和寫作雙重提升之門

四篇文章介紹了英語課堂上,使用辯論能夠帶來的好處: 第一篇文章探討在EFL課堂中使用辯論的效用。文章指出辯論可以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下練習英語技能,並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文章還提出了一些在EFL課堂中使用辯論的模塊,如爭論簡單有爭議性的話題、即興演講等。這些模塊可以增強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和表達技巧。 第二篇文章探討在大學課堂中使用簡化版的辯論作為學習工具。文章指出辯論可以提高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文章還詳細描述了在大學課堂中引入簡化辯論的過程和效果。 第三篇文章研究辯論作為第二語言教學工具對提高口語能力的影響。通過前測-後測對照組實驗設計,文章發現參加辯論的學生在流暢度、準確度、連貫性和詞彙量上都有顯著改進。這些發現為辯論在提高第二語言口語能力方面的效用提供了實證依據。 第四篇文章探討課堂辯論對第二語言寫作能力的影響。通過實驗,文章發現參加辯論的學生在寫作流暢度、詞彙量、語法複雜度、準確度和連貫性上都顯著優於對照組。這表明辯論可以作為提高第二語言寫作能力的有效教學工具。 總體而言,這四篇文章都从不同角度驗證了辯論在提高英語聽說讀寫整體能力方面的積極作用,為辯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了有力證據。 辯論課堂有什麼樣的模塊? 第一篇文章提出了一些在EFL課堂中使用辯論的模塊,這些模塊可以增強學生的英語能力: 通過這些不同形式的辯論練習,學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圍下全面提高英語的各項技能。 辯論提高口語能力 辯論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口語能力: 總之,辯論為學生提供了真實有意義的口語使用環境,是提高他們口語能力的有效途徑。 辯論提高寫作能力 辯論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寫作能力: 總之,辯論使寫作過程變得更有目的性,為學生提供了有意義的寫作練習。這成為提高他們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有沒有簡化版本的辯論操作模式? 文章具體描述了這種簡化辯論的進行過程: 這種簡化辯論著重語言的使用,注重發音、語法、詞彙、語體的運用等。通過這種辯論練習,學生可以提高批判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以及英語整體水平。 Lustigova, L. (2011). Speak your mind: Simplified debates as a learning tool at the university level. Journal on Efficiency and Responsibility in Education and Science, 4(1), 18-30. Alasmari, A., & Ahmed, S. S. (2013). Using debate in EFL classes. English […]

華語文教學如何實現先語後文?以美國本土教材《現代漢語課程》Modern Mandarin Chinese為例

先語後文是指在教材或教學過程中,將華語文的學習內容先以拼音形式呈現,逐步引入漢字。學生在初始階段可以透過拼音閱讀課文,後來逐漸開始閱讀真正的漢字文本。這種教學方法旨在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和掌握漢字。 《現代漢語課程》(Modern Mandarin Chinese: The Routledge Course Textbook/Workbook Levels I/II, Ross et al 2018, 2022)就是一個按照先語後文的概念發展的教材。該教材作者保持對溝通技巧和漢字的長期記憶的關注。首先,教材採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從拼音開始並逐步去除拼音,引導學生在口語表達中得到拼音的支持,同時確保他們在閱讀時只使用漢字。其次,教材將詞和字分開介紹,首次呈現生詞時只使用拼音形式,然後再逐步有規律地介紹漢字。此外,教材中的生詞和漢字的數量嚴格控制在學生可以掌握的範圍內,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和記憶。通過這些設計,教材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溝通技巧並幫助他們長期記憶漢字。 英語母語者學中文所遇到的困難 英語母語者在掌握中文字符方面面臨了許多困難。文中提到,英語和中文在許多方面存在差異,包括語言結構、發音和書寫方式等。尤其是對於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英語母語者來說,他們不習慣使用漢字來表達詞義和句子。此外,漢字的覆雜性和數量也是英語母語者所面臨的挑戰之一,他們需要逐步學習和記憶漢字的結構、筆畫、部件以及偏旁。 對於這些困難,美國本土的華語教材《現代漢語課程》採取了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該教材一開始全用拼音呈現課文內容,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幫助和指導。隨著學習的深入,教材逐步引入漢字,並提供相應的練習,幫助學生掌握漢字的寫法和意義。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英語母語者逐漸克服字符學習的困難,並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總之,英語母語者在學習和掌握中文字符方面面臨一些困難,但通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和恰當的教材設計,他們可以克服這些困難,並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先語後文的必要性 《現代漢語課程》的教材設計採用了先介紹拼音然後逐步移除的方式,對於英語為母語的學生學習中文非常重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總之,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生學習漢語時,引入拼音並逐步移除拼音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語音對應,暫時減輕學習難度,促進漢字的學習,並強調漢字的結構和演變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記憶效果。 《現代漢語課程》裡先語後文的作法 《現代漢語課程》在介紹生詞和漢字的方式上與其他華語教材存在不同之處。《現代漢語課程》採用了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方法,將詞和字分開介紹,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記憶。具體而言,《現代漢語課程》教材在以下方面與其他教材不同: 總之,《現代漢語課程》通過先語後文的方式,以學生為中心的設計,循序漸進地引入生詞和漢字,控制數量,並提供相應的練習項目,從而在引導學生學習和記憶方面具有優勢。 何寶璋(2022)。換位思考:以學生為中心的國別華語教材-從先語後文談起。臺大華語文學習與科技,2(2),39-57。https://doi.org/10.30050/CLLT.202212_2(2).0002

語言教科書:語言課程中的教學明星是課本也是教材

在這篇名為「The Role of Textbooks in a Language Program」的文章[1]中,作者Jack C. Richards探討了語言課程中教科書的重要性。教科書不僅是學習者在課堂上接受語言輸入和練習的基礎,也提供語言課程的結構和大綱,創造了一個教學標準,保持了質量,提供了多種學習資源,節省了教師的時間,提供有效的語言模型和輸入,培訓教師,並且具有視覺吸引力。但是,教科書也可能包含不真實的語言,扭曲內容,可能不符合學生的需求,可能使教師不具有技能,又很費錢。因此,教師必須評估教科書的角色、教師的經驗和學習者的需求。商業教科書可以通過修改、添加、刪除、重新組織、解決遺漏、修改任務和擴大任務來進行調整,這是教師必備的技能。通過觀察、反饋會議、書面報告、評論和學生評論等來監測材料的使用,可以改進教學和課堂互動的質量。 教師在評估課本是否使用其語言課程時,會考慮以下因素(p.2): 此外,教師還需要注意到,商業教材不可能完全符合語言課程的要求。(p.3)教材的構成既考慮作者的利益,也要考慮到出版商的利益。商業教材的內容可能會為了能夠適用於不同的市場而加以修改,以滿足教師的期望。因此,教師需要評估課本的適用性,並培養適應和修改教材的技能。(p.2)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反饋會議、書面報告、評論和學生評論等方式,監控教材的使用,從而提高課堂教學和互動的質量。 出版商在平衡教科書作者、教師和學生的期望時需要考慮到兩個因素:作者和出版商的利益。作者通常希望創作出一本創新、有趣、符合學生需求的教科書,並且能夠獲得經濟收益(p.3)。而出版商則主要關心的是獲得經濟收益(p.3)並且需要找到一本具有卓越品質的教科書,以與競爭對手區分開來(p.3)。出版商也會嘗試滿足教師對某一級別教科書所期望的內容,以便進入盡可能大的市場(p.3)。因此,出版商需要修改教科書,以便在不同的市場上使用(p.3)。有些改變是由於使用教科書的教師經驗、培訓和教學技能水平差異較大,需要提供操作簡單明了的練習素材,而有些改變則是因為某些市場不能接受的特定內容必須被刪除(p.3)。然而,出版商修改教科書的過程中,原創的文本可能會失去一些創造力和適切性。因此,在使用教科書時,教師必須補充適當的創造力(p.3)。最終,教師需要在適當的指導和支持下,學會如何適當地使用教科書(p.2)。 教科書在多數語言課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p.1)以下是它們的幾個作用: 然而,教科書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可能存在不真實的語言使用、內容失真、不能滿足學生需求、可能降低教師技能、價格昂貴等(p.2)。因此,教師需要根據教科書的角色,教師的經驗和學生的需求進行評估(p.2)。商業教科書可以通過修改、添加、刪除、重新組織、補充缺失、修改任務和擴展任務進行調整,這是教師必須具備的一項重要技能(p.1)。透過觀察、反饋會議、書面報告、評論以及學生評論等方式監控教材的使用,可以提高課堂上教學和互動的質量(p.1)。 商業教科書在語言教學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具體優點與缺點如下(p.1): 因此,教師需要根據教材在教學中的作用、自身經驗和學生需求來評估教材(p.2)。商業教科書可以通過修改、添加、刪除、重新組織、彌補缺失、修改任務和擴展任務等方式進行調整(p.1)。同時,通過觀察、反饋會談、書面報告、評估和學生回顧等方式來監控教材的使用(p.1)。

開放式教科書:推動華語文教學的開放與分享

開放式教科書有許多優點[0],但是這些優點似乎不是在所有領域都能夠享受到。華語文教育似乎就沒有這樣的紅利。 根據搜尋結果[1],在知名的開放式教科書庫網站Open Textbook Library 中提供的教科書主要以英語為主,但也有其他語言的教科書,例如日語、西班牙語、德語、法語等。然而,如果是華語文/中文/普通話的話,可能目前還沒有「教科書」形式的資源。 一些適合學習華語文/中文/普通話的開放資源主要由政府出資建構。例如,一個由中國政府推出的 MOOC 平台「中國大學 MOOC」[2] 提供了許多開放課程,包括中文和普通話的語言學習課程。台灣僑務會也有相關的資源(類似開放式教科書)提供在「全球華文網」[3]。此外,Coursera[4] 和 edX[5] 也提供了一些華語文/中文/普通話的語言學習課程,其中許多課程是免費的。 除了這些 MOOC 平台外,您還可以在網絡上找到許多開放的網站和資源,例如漢字練習網[6],提供免費的漢字練習和詞語翻譯工具。在 YouTube 上也有許多免費的中文和普通話學習頻道,例如語言學習頻道「Magic Ship Mandarin Online」[7]。 總的來說,儘管 Open Textbook Library 中可能沒有針對學習中文或普通話的開放式教科書,但在網絡上有許多免費的開放資源可供使用。由於這些資源大多是以影音方式存在,因此也不若其它領域的開放式教科書那樣可以為老師和學生帶來便利。

我讀Brown, Douglas, H《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的〈Initiating Interaction in the Classroom〉二

引發語言課堂互動的關鍵在於「老師的問題」(questioning strategies)。如果課堂上,沒有老師的問題,課堂當然也可以進行,但是這是一個最容易觀察到的項目,而且能由老師掌握的項目。老師所問的每個問題,都將是溝通互動的奠基石。合適的問題可能會包括下列功能:一、老師的問題能夠使學生自在地產出語言,而無任何需要由學生想出來;二、老師的問題也可以作為學生之間的反應鏈,使學生之間互動;三、老師的問題可以用來診斷學生的困難和理解;四、老師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從所聽到的輸入中進行思考。我們可以把所有問題的類型如此歸類:知識性問題(回答,「是」或「否」)、理解性問題(請定義…、請說說看…)、應用性問題(…怎麼用?…的功能是?)、推論性問題(你覺得…)、分析性問題(…和…的關係)、整合性問題(你可以把這一段再說一次嗎?)以及評估性問題(你喜歡…)。 一開始是可以先將所有欲進行的問題通通列出來,適度地挑戰你的學生,而不是通通拿來問。問問題時,並不適合這樣,例如: 一、花很多時間在告訴學生問題;二、太顯而易見且愚笨的問題;三、模糊、抽象、模棱兩可的問題;四、結構太複雜、字詞太難的問題;五、假設性的問題;六、沒有邏輯、連貫性的問題。。 分組活動、課堂任務也都是可以促進互動的方法。即便只是鼓勵或回應學生,都是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有很大的幫助。即便只是單方面的授課,而要求學生閱讀文本,都是互動課堂的活動。

我讀Brown, Douglas, H《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的〈Initiating Interaction in the Classroom〉一

在外語教學的教室中,我們可以透過「外語互動分析」(Foreign Language Interaction Analysis)來檢視自己或其它老師的互動。它提供了一個較全面的觀察方向,也提供了一個能夠用以評量和增進個人教學的框架,由其該分析中,有關老師的觀察,對於透過互動教學促進學習風氣有很大的幫助。馬科維茲(Moskowitz)的外語互動分析模型,檢視以下項目: 教師言談方面,分為間接影響和直接影響。間接影響中,檢視了:一、處理學生情緒;二、鼓勵、讚美學生;三、採用學生的想法或覆述學生所說的話;四、拋出問題。直接影響中,則檢視了:一、提供訊息;二、提供方向;三、評價學生的行為或反應。 學生言談方面,則觀察:一、學生特定的反應,例如:朗讀、操練、合唱等;二、學生對於開放式問題的回答,或由學生方面所發起的互動問題。 其它方面,還可以觀察:一、沈默的時間,也就是沒有任何言語出現的時候;二、教室較為混亂的時候,這還可以分為有課堂活動的混亂或完全失控的混亂;三、哈哈大笑的時候;四、使用母語的時候;五、非語言,如姿勢或臉部表情。 這些項目的觀察可以幫助教師教學的成長,當然你也可以設計自己可以操作的表格項目進行檢視。

我讀Alice Omaggio Hadley《Teaching language in context》的〈On teaching a language〉:建議教學法(Suggestopedia)

「人本」取向(humanistic approaches)的語言教學發展,可以說全部都是源自於心理治療的方法,所以對於個人的情感發展相當關注。人本取向的語言教學法有三個特別受到注意,其分別是:團體語言學習法(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靜默教學法(the silent way)以及建議教學法(Suggestopedia)。下面,我們將就建議教學法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建議教學法,又稱「建議促進教與學」(Suggestive-Accelerative Learning and Teaching)或「拉薩諾夫教學法」(Lazanov Method),拉薩諾夫就是開創此教學方法的保加利亞心理治療師。建議教學法的氣氛有以下特徵:柔和的燈光、巴洛克式的音樂、愉悅的教室佈置、舒服的座椅,而且老師會使用相當戲劇性、浮誇的表演技巧去呈現即將學習到的材料。其目的在於讓學生完全放鬆,使學生能夠展開心胸、毫無防備地去學習。讓學生的左腦和右腦同時使用,既進行有意識地學習,也進行潛意識地學習;即使用分析的能力,也使用整合的能力。此教學方法的原則有二:一、讓學生反璞歸真(infantilization),幫助學生重新獲得兒童學習新事物的能力;二、讓學生進入一個仿被動的狀態(pseudopassivity),即生理是放鬆的,而心理是專注的。 具體落實建議教學法時包含三個部份:前置作業、教材呈現、教材內化。在前置作業中,每個學生都會被指派一個新角色,有新的名字象徵一個新的人生的開展。這一部份的主要透過對話、遊戲、笑話等,幫學生檢視各個角色或教材。而教材呈現時,則可以使用文法翻譯法,盡可能地直接使用標的語進行。教材應具有連續性,符合前置作業中所安排的情節和脈絡。最後,教材內化的部份,則要讓學生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去記憶教材。「放鬆技巧」和「韻律呼吸」就是用來幫助學生將教材內化。這時老師給予學生有抑揚頓挫的朗讀和建議,一方面避免學生睡著,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心裡唸跟著老師所朗讀的複誦。教材內化過程約20到25分鐘後,即可用較快、較愉悅的音樂讓學生走出放鬆的狀態。建議教學法至此,算是完成一個循環。 人本取向中的團體語言學習法和靜默教學法都被認為缺乏標的語文化(target culture)、生存的技巧(survival skill)或道地的(authentic)語料,但建議教學法中,不論在前置作業、教材呈現或教材內化時,對話和教材都是奠基於標的語文化的。在前置作業和教材內化中,包括語言使用的準確、文化結構的解釋和教材教授的過程,都是有趣的學習歷程。如果不考慮課堂進度或針對老師都是為學生特別準備語料的話,這可以說是一個無懈可擊的語言教學法。

我讀Alice Omaggio Hadley《Teaching language in context》的〈On teaching a language〉:直接教學法(direct method)和自然教學法(natural approach)

「直接教學法」(the direct method)是在移民社會下,由於學生有不同的語言,以及老師自身語言能力的限制下所發展的教學方法。而後,「自然教學法」(the natural approach)在類似的脈絡下產生,並對於直接教學法進行加強和補充。下面,我們將更仔細地了解「直接教學法」和「自然教學法」。直接教學法是基於兒童學習母語的方式所發展的教學方法,直接使詞彙和片語與物品和動作連結,避免使用學生的母語以發生干擾。直接教學法相信,透過聽取大量的語料,可以理解標的語。其特徵包括:一、利用課堂物品和動作進行學習;二、利用換句話說(paraphrases)而不是使用翻譯;三、學生會聽到簡化過後,完整且有意義的句子;四、要求正確的語音,使用標音的符號;五、不刻意地進行文法教授,鼓勵學生自行歸納文法;六、不鼓勵使用字典或翻譯進行閱讀。此教學法被認為缺乏糾正(correction),因此造成早期石化(fossilization),儘管有流利(fluency)的口說,但卻不正確,好像在母語骨架結構上長著外語詞彙的肉一般。 隨著直接教學法的發展,後來產生了自然教學法。自然教學法認為「學生能夠在課室環境下學習第二語言的『溝通』」,其中「溝通」指的是具備中等(intermediate)的熟練度(proficiency)。即學生和母語者之間的溝通是可以不費心力、不會有導致焦點模糊的錯誤。由於目標是構通,所以對於結構正確的期待會稍低。自然教學法有以下準則可以遵循:一、課堂活動的設計,以激發溝通為目標。文法解釋不在課堂上進行;二、不進行糾錯(error correction);三、允許學生使用母語,並讓學生專心於理解課堂教學及活動。為了讓學生理解課堂的教學,使用簡化的言論或「外國人言談」(foreigner talk)是有必要的。外國人言談指的是較慢的語速、清楚的發音、避免簡縮、較長的暫停以及加大的音量,並透過解釋、換句話說、手勢、圖片去定義新字詞,同時簡化句型和使用冗贅,以能夠於簡單的句型中傳遞多餘且有助於理解的訊息。詞彙的學習優先於語法,約莫500個詞彙量前,都只是大量地聽。其目標在於能夠「生存」在第二語言的社會中。發展初期,自然教學法不進行文法項目的教學,但後期也承認文法教學具有其正向的角色。 直接教學法和自然教學法若我們顧名思義的話,很容易將它們視為相等的教學方法。更準確地說,我們應該把它們視為同一個發展脈絡下,不同時期教學方法的演進。前者因為早期移民而發展,後者以學生生存為導向進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