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東南亞研究

我讀《國際遷徙與移民:選擇目的地》

 原本我以為《國際遷徙與移民:選擇目的地》會討論的是每個遷徙目的地的差別,這一章寫了一些移民選擇目的地的依據,也披露有一些遷徙目的地對移民的態度和政策,不過更大的收穫是看到一些正規進入他國國境的方法。溯人類歷史長河的源,在沒有國家、沒有國界的時候,人們的往返、遷徙是自由無拘束的;但有了現代國家之後,就產生了國界,透過護照查驗是出入國境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還有很多人類的遷徙是看了《國際遷徙與移民:選擇目的地》才認識的。下面和大家分享筆記和心得:   人為的國界劃定未考量當地居民的想法,或者當地居民也沒有預料自己只是歷史大棋盤上的一顆棋子,不論是自願或非自願的,使原本應該住在一起的家庭,被迫分開。「讓家族團圓」就成為很多人移民的動機和解釋了。世界人權宣言第十三條這麼寫著,每個人都有離開任何國家的權利。你可以任意離開任何國家,但你卻不能任意進入何國家,所以前往有親屬所在的國家就成為最普遍的合法移民途徑了。   最近我看龍應台的《一九四九大江大海》,就理解大陸和台灣兩邊一定有很多人期待「家族團圓」,很多人在戰亂時,一下子逃難、一下子從軍,顛沛流離地就從大陸輾轉到了台灣,一會兒海的那一頭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的這一邊仍撼衛中華民國的主權,於是家族不團圓,直到民國七十六年(公元1987年)才開放台灣地區人民赴大陸探親。儘管開始有「家族團圓」的動作,中華民國對大陸地區的配偶仍和其它國家的外藉配偶有不同入藉的要求,某些要求甚至更嚴格。   移民網絡則依靠前一批同樣祖國的移民所建立的「規則」,有合法有不合法,這些人提供鑽法令漏洞的知識,也協助移民找到工作;以國家的力量,靠政府安排送出勞工移民是另一種方法,「菲律賓海外就業管理局」就是菲律賓的官方機構;民間則有勞力仲介,游走於合法與不合法的灰色地帶,抽取大量仲介費用,經常被剝削的對象是勞工。   另外,還有一些非法勾當的方法,例如偷渡和人口販賣,也是另外一個遷徙的方法。偷渡和人口販賣的差別在於遷徙者是不是有意識地自願遷徙。偷渡者是主動找上偷渡業者,人口販賣則透過暴力、強迫或欺騙來買賣勞工。   我希望世界就像個地球村,沒有國家的界線,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這包括中華民國台灣和中國大陸的交流,我相信人們的往來也會越來越自由。我認為終結偷渡或人口販賣的最佳方法,就是所有國家取消國界邊境檢查,儘管這是理想,不過我希望那一天的到來。依照人類的智慧,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現在很流行的打工渡假又何嘗不是顛覆了過去我們對人類遷徙的想像?   除了全球化之外,我想網路的發展也將改變移民的全貌。移民網絡是建立在前一批先到遷徙目的地的祖國移民,進入網路時代,這個移民網絡是可以很容易地、虛擬、仿真地被建立起來,資訊不對稱的落差將快速減少,不再有人可以成為運作人們遷徙或從中獲利的那一隻看不到的手。

印尼近代兩次(1967年和1998年)排華事件:印尼華人的悲慘遭遇

東南亞地區擁有全世界最多的華人移民,我們普遍對東南亞華人的印象是商人、軍人或教師,至到今天看了「唐人街」這一系列的影片,才知道華人在東南亞有一段非常辛苦的經歷。對於泰北異域的華人,我曾經發表過文章,所以此篇我想分享印尼的華人: 說到印尼的華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的排華事件,一連串的示威遊行,最後在五月爆發排華事件,許多華人女學生、婦女被強暴。除了排華事件外,再往前推還有民國五十六年(1967年),蘇哈托煽動加里曼丹島的原住民達雅人,讓達雅人殺害華人,並把華人趕到日本溝(日本溝為日本人在二次世界大戰所留下來的集中營),直到現在仍有一些貧窮的華人住在日本溝。 下面是唐人街系列的兩個主題,分別為「安身立命東南亞」和「印尼華人印象」,另外記錄片為「印尼西加一群被忽視的悲慘華僑」。 唐人街-安身立命東南亞: 唐人街-印尼華人印象: 印尼西加一群被忽視的悲慘華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