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東南亞研究

我讀《Pariah capitalism and the overseas Chinese of Southeast Asia: problems in the definition of the problem》

 這一篇是《Pariah capitalism and the overseas Chinese of Southeast Asia: problems in the definition of the problem》,開頭就出現一個很陌生的生詞「Pariah」,翻譯是「賤民」,是印度南部一個低階的族群,通常這些人是被放棄的、被流放的。古典的社會學理論無法解釋東南亞的華人移民如何發展,觀察華人移民應該再納入其歷史和組織,以較大的理論模型來理解會比較恰當。所謂的「賤民資本主義」(pariah capitalism )指的是那些因為有流離經驗(sojourning experience)使其經濟表現地更為出色,而東南亞華人移民,正是這樣的例子。   文章內還有個詞「中國中心主義」(sinocentric),指得是中國是世界的中心的一種概念,是古代中國的一種世界觀。移居東南亞的華人都認為自己只是暫時居住在東南亞,之所以有經濟上的成功是因為其遵循中國傳統美德,是節約、理性的行為,同時因為是流離、外放的人,所以也有強烈社會階層意識。   Blalock有一個「中間人少數」(middleman minority)的理論,這是專門用來形容移民者的,這些人節儉而且和移居地的人們互動有限。由於其是外來者,所以移居地的其它族裔團體常常指責他們。由於,這樣流離的企業通常是短命的,所以掙錢並累積資金和價值觀是中間人普遍的想法,而民族的團結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東南亞的華人經濟必須在一個較大的組織性的脈絡下來看,它可能是企業內也可能是企業間的連結,而且這連結的發展和歷史、族群發展有關。   華人很早就開始在南洋貿易,直到十七世紀,英國人和德國人也到這東南亞。華人在南洋的貿易角色隨著英、德人的進入而改變,從原本擴散的、個體戶,轉換成可長久經營的貿易活動。華人同樣扮演中間人(middleman),蒐集可供出口的產品,並分配、零售進口的產品。   華人企業在馬來西亞其特徵為大量流動資金和短命,但這忽略了社會關係。華人社會有著不一樣卻很重的組織性連結,其不只是華人企業的本質,它還將不同企業的命運從各個不同面向給結合在一起了。或許「標會」就是因此連結了貿易和商業,而使得華人都能夠個人放貸來造就「賤民」經濟奇蹟。

我讀《南海貿易與南洋華人》

 過去我們說「南洋」差不多就是現在指得「東南亞」,不過更準確地說,「南洋」是經由海洋所到達的東南亞地區,所以「東南亞」實際上包含了更多內陸地區如越南、寮國、緬甸。中國人移民東南亞由來以久,從《Maritime Expansion and Chinese Migration》可以略知一二,不過從更早之前,中國就有透過海路訪問東南亞的記錄了!   公元前三世紀,中國人就到達越南北部;從五世紀到八世紀期間,也有到印度朝山拜佛的歷史,那時東南亞作為到印度的中間停留站,所以可以說這是文化的海上絲路;八世紀起,朝少拜佛的僧人少了,這裡又香料、芳香植物、珍貴藥材的儲藏所。元朝也大致順應宋朝的南洋貿易政策。直到明朝開始,私人貿易被禁止。   原本中國在南洋的貿易多為個人之間的貿易,明朝開始有國家貿易的政策,不過僅止於現金和絲綢的輸出以交換皇室消費品。由於禁令的頒佈,中國人不願過著不安定的生活,加上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人的進入,於是南洋貿易的主動權落到西方人手上。然華人已建立的網絡仍在,一六○二年,呂宋島上,西班牙人還對華人發動屠殺。明朝衰落,華人被殺也不能做什麼。   清朝,約二十年間,還將中國沿海居民遷移到幾英里後的內陸地區,為了杜絕居民與明朝勤王者的交流。同時(十八世紀),這也是中國對暹邏產生動大影響的時期。暹羅諸王任用華人為濟顧問,並特許經營自然資源。然械,由於歐洲人的進入,在暹羅,華人仍有中間人的作用,但其它地方,華人已成了歐洲人的代理人。   歐洲人和中國人進入南洋的前提不同,歐洲政府為了擴展勢力,中國人認為南洋貿易不足取;歐洲有原先國內商業組織為基礎,華人則只積聚私人財產,多為小商號。值得一提的是,這時英國在新加坡的港口成為貿易中心,鴉片戰爭後,英國人取得香港,還引進自由港制度。   中國經濟的崩潰,給太平天國起前有了正當的理由。起義失敗後,清朝仍衰落,而太平天國的支持者或倖存者也在這時候離開中國。許多提倡革命的人轉往向南洋華人尋求支持,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也在東南亞奔走,傳宣革命思想。   二十世紀的人口統計,華人在東南亞地區如印度、菲律賓、印度的人口都未超過百分之三,而馬來西亞和暹羅在某些地區的華人人口則達到百分之三十。在一九二○年之前,境內的華人總是很快地被同化,之後暹羅政府面臨出現純粹華人家庭的問題。孫中山先生提出「民族主義」,南洋華人靠著「民族主義」於東南亞地區自成社會,使東南亞移民意而自己和中國的聯繫。中國政府支持華人在東南亞的經濟,卻不希望華人關注當地政治,同樣接受來自西方的政治或教育思想,經過中國傳入,就更容易被接受和傳播。   儘管中國大陸有共產黨,中華民國台灣有國民黨,但馬來西亞兩者都不同情,甚至有第至有第三個集團,這些人大多是接受英國系統的教育。在暹羅的華人同化了,馬來西亞的是唯一對「南洋華人」提出難題的國家,隨者東南亞各民族國家的發展,華人已經成為孤立社區,或許得永遠作為一個外國人在馬來西亞生活,或許有朝一日會返回中國。   華人在東南亞的移民實在太有意思了!

我讀《國際遷徙與移民:移民帶來的經濟利益》

前一陣子,勞委會打算提高基本薪資的時候,有一股反對的聲音指稱「提高基本薪資,只有外勞受惠,一般本來薪水就比較高的受薪階級,不會有影響。」這個看似正確,其實正是乎略了「移民帶來的經濟利益」。下面為我閱讀「移民帶經濟利益」的筆記心得: 世界上富有的國家多是由外來移民和移民後裔所組成的,美國、澳洲、加拿大,乃至南非。而最近在走下坡的日本,雖然我們無法說它是因為沒有外籍勞工的移入所以走下坡,但日本的確是一個沒有顯著外籍勞工流入的國家。 有人抗議外來移民稱,外來移民搶走本地勞工的工作。但我們應該想想,這些外來移民所拿走的工作是哪些工作?如果外來移民不去做,本地勞工會去做嗎?外來移民若進行的是本地勞工不願意做的工作,則因為有外來移民使社會經濟活動能夠持續;若是專門技術外來勞工,這也是因應本地工業發展需求,而招徠國外的技術勞工。事實上,只要提高薪資就可以吸引本地勞工從事那些3D工作,但雇主都不願意這麼做,雇主多偏好本地勞工和外來勞工共同存在的「雙勞動市場」。 外來勞工還可以作為緩衝期的媒介,雇主可以在急需人手時招募他們,只要勞力過剩或需求不再時,立刻遣散;此外,外來勞工也有助於維繫老舊行業於不墜,以成衣業來說,它在許多富有國家生存下來了,因為其進行了產業的升級,從設計,到承包,再轉包,最後外籍勞工可能得到只有百分之五的利潤。 外勞的進入,使本國勞工能夠從事待遇較好的工作。原本必須在家裡照顧小孩的婦女,現在可以外出工作,因為外勞可以照顧小孩,而職業婦女可以賺到更多錢。 你可能會說景氣不好時,外勞就會壓低本勞工的待遇了!事實上,如果你曾經是白領階級的工作者,你絕對不會在一失業後,馬上投入建築工地擔任藍領階級。但這些外來移民會持續在原本工作崗位,使社會持續運作。那麼,外來移民會排擠福利制度嗎?通常,外來移民對國家貢獻的稅賦是遠遠高於其所享受的社會福利。所以外來移民反而是造就更好、更豐沛的福利制度。 外來移民「可能」解決人口遞減的問題,特別在現在大多數已開發國家面臨少子化的問題。富國人口遞減對地球可以減少負擔,但更重要的是人口老年化,如此每個人所需要扶養的人增加。這時,如果有國外年輕移民將能夠調整人口結構。然而,將流入人口維持在年輕族群是困難的。總言之,人口老化不是移民可以解決的,還應該搭配提高生育率、提高退休年齡、提高稅賦。 經濟上,我們很難提出一個反對外來移民的理由。即便我們清楚移民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功能,提供現成勞動力來源,幫助彌補人口衰減不足,但移民接納國的國民是否相信這些好處?

我讀《Maritime Expansion and Chinese Migration》

 華人移民的歷史由來以久,從明朝、清朝就開始,使中國有經濟、社會等方面的改變。從明朝開始,鄭和下西洋,除了將中國以外的地方納入藩屬後,更重要的還有貿易路線的知識和海外市場的開拓。中國對外的貿易主要因為對白銀的需求。由於以白銀作為市場流通貨幣,這使得中國政府無法控制其流通的數量,同時加深中國對外貿的依賴,這使得貿易發展逐漸脫離政府掌控。   東南亞地區的王國統治者,大多透過海上貿易來獲利,因此這些統治者,喜歡外來的商人,因為他們害怕來自本地有錢菁英的挑戰,而且外來的商品有比較新加,很容易獲利。華人在這時候就成了東南亞地區的王國與明朝貿易的中間人了。華人也因此在歐洲人到達東南亞前就提前卡位了。   華人除了貿易上的移民外,移民還成為中國家庭求生存的策略之一。由於中國引進來自「新世界」的糧食作物如蕃薯、花生,人口激增,農民與土地和當地市場的連結就更緊密。人們透過「旅居」(sojourning)的方式,暫時離開家但連早會回到家鄉,以求生存;時至1850年代,旅居的人數仍少於以勞力作為出口的人數。   華人家庭結構有對於華人移民有兩個作用,第一提供物質及心靈上的支持,第二鼓勵他們從最底層幹起,因為這是所有移民者都會經歷的寒徹骨。並非所有移民者都僅僅為了生存,也有遊走於各國之間,尋找投資和利益的商人。移民的原因除了自然災害、戰爭、政府迫害外,土地人口壓力也是原因。   中國嶺南和東南沿海地區有這樣過渡的進程:從離開鄉村到城市工作,著成為售貨員、店長到區域甚至跨區域的買賣。另外,透過高度的凝聚力,透過相同方言或親屬關係形成安全網絡、彼此互利、商業合作。   華人透過海上貿易的擴展和移民,使你到世界的每個角落都看到華人的存在。隨著時代推進,上世紀7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大陸分別出現兩次移民熱潮,如今的移民主體不再是知識分子或技術工人,而是富人;他們帶走了在中國國內賺取的大筆財富;轉換國籍後,子女留在國外,富人回頭繼續把中國作為掙錢發財的主場,有人說這是第三波移民潮。移民很有意思,對個人而言可以有新的生活、新的環境,所以我想移民不再是以往那般充滿悲情,只為了生活的移民,而是因應全球化的發展,人們來往於各國之間沒有阻礙,到處可以定居、生活才是。

我讀《From the Invisible Hand to Visible Feet: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Miration and Development》一

 根據Kearney的《From the Invisible Hand to Visible Feet: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Miration and Development》,研究遷徙大致有三個理論取向,它們分別是現代化(modernization)理論、依賴(dependency)理論和接合(articulation)理論。下面分享這三個理論取向:   第一個的現代化理論是最容易理解,最顯而易見的理論。它有著二元論和擴散的假設,即發展的順序是從城市到鄉村,已開發國家到開發中國家;移民正好相反,屬於鄉村的、「傳統」的人們,移往城市、現代的地區或國家。透過城市化或現代化的過程有著一個積極向上的直線,城市是過去鄉村的樣子,鄉村未來的樣子也將會是城市,城市和鄉村所能提供的工作機會不均衡,加上農村工業化的影響,釋放出勞力,人民也移往城市。然而,當人們以平衡(equilibrium)理論來檢視這樣的遷移時,卻發現這樣的城市和鄉村存在著結構性的不平衝。   當城市發生問題,原本結構因素分析的巨觀,就換成個人因素分析的微觀,我們期待的是「城市化的過程沒有故障」,但事實是「故障在城市化之前就發生了」。事實上,是因為城市或已開發國家薪水較低或地位較低的工作,沒有人願意去做,才開始有移民的。現代化理論看得是「發展」。   依賴理論看得則是「未發展中的發展」,其認為鄉村和城市是因為經濟才連結在一起,而且這不是鄉村願意連結的,這是基於城市的利益的連結,把鄉村視為邊陲,把城市視為核心,就是核心需要邊陲,而核心也剝削著邊陲。依賴理論認為,之所以有剩餘價值都是從邊埵所壓柞來的,不論是國家內或國家間,邊埵無法抵抗,於是造就更大的剝削甚至發展地更慢。世界體系(world system)理論也大致服膺依賴理論,承認剩餘價值的轉移就是從邊埵地區到核心地區。   接合理論則將遷徙或移民作「功能」的解釋,具有接合兩個世界的功能。不同於依賴理論將世界作為單一資本主義實體,而且除了資本主義或非資本主義這樣本質上的差異外,還有帝國主義或殖民勢力影響使其有不一樣的態勢。在接合理論分析的脈絡下,並沒有依賴理論所謂剩餘價值的不平等,因為這都仍在同一個體系之內,而移民則扮演接合的角色。

我讀《國際遷徙與移民:人們為何遷徙》

 人們為何遷徙?當然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不論是從一個國家移動到另一個國家或者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但是每個人心目中「最好的生活」是不一樣的,所以你也很難可以一言以蔽之地說為什麼人們會遷徙。   分析每個人為什麼遷徙則是「個體因素分析」,而被個人無法控制的環境影響則是「結構因素分析」。比方說,我因為要當兵,所以不想要中華民國國籍,而想入籍泰國、日本甚至大陸,這樣是「個體因素分析」;但,如果是中華民國的徵兵制讓我讓我想要移民到其它募兵制的國家,那這就是「結構因素分析」了。倘若我真得移民或遷徙了,我想這是就我個人「無自由吾寧死」的意識影響,當然你也可以把責任推給結構,說那是兩岸關係或窮兵黷武的歷史因素。《國際遷徙遷與移民》這本書的其中一章「人們為何遷移」,從「推拉」做為推論根據。   古典推拉理論認為,勞動力遷移是由遷入與遷出地的工資差別所引起的。現代推拉理論認為,遷移的推拉因素除了更高的收入以外,還有更好的職業、更好的生活條件、為自己與孩子獲得更好的受教育的機會、以及更好的社會環境。「人們為何遷移」這一章認為有以下因素影響遷徙:富國和窮國的所得差距、工作機會供過於求。   富國和窮國的所得差距很容易理解,先不論遷徙者是否可以取得和遷徒目的地相同的所得,以遷徙者的所得再考量遷徒目的地的消費水準的話,即你在某個國家賺到的錢和你在該國家的消費不見得和你可以享受到的生活水準相同。我泰語老師就說,泰國的薪水很低,以前有一個學泰語的學生,到泰國工作,賺得錢不多,但花得錢也不多,結果才工作一陣子就可以在泰國買房子了。如此來看,窮國的人基於所得差距,或許會往富國遷徙,加以考量當地四消費水準的話,遷徒的方向應該是打平甚至是反向的。   工作機會供過於求主要源自於工業化,或者你說機械化。當某些國家快速發展,原本的勞工無法滿足各方面建設、社福的腳步,這時就可以吸引國外的遷徙者。同時,機械化也讓原本需要大量勞力的工作,釋放出空閒人力。在近代,這些「新事物的震撼」(shock of the new)就這樣使人開始遷徙。   或許,所得差距和工作機會造成貧國百姓外移的條件,最近看到媒體討論中國大陸的第三波移民潮,這些人都是新富階層和知識精英,和上面理解的遷移因素不儘相同,所以或許討論人們為何遷徙時,從所得差距和工作機會是最容易讓人理解的角度,但工業化、現代化或全球化至今仍方興未艾,所以我們仍可以對人們為何遷移,有很多不同的解釋。

我讀《國際遷徙與移民:選擇目的地》

 原本我以為《國際遷徙與移民:選擇目的地》會討論的是每個遷徙目的地的差別,這一章寫了一些移民選擇目的地的依據,也披露有一些遷徙目的地對移民的態度和政策,不過更大的收穫是看到一些正規進入他國國境的方法。溯人類歷史長河的源,在沒有國家、沒有國界的時候,人們的往返、遷徙是自由無拘束的;但有了現代國家之後,就產生了國界,透過護照查驗是出入國境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還有很多人類的遷徙是看了《國際遷徙與移民:選擇目的地》才認識的。下面和大家分享筆記和心得:   人為的國界劃定未考量當地居民的想法,或者當地居民也沒有預料自己只是歷史大棋盤上的一顆棋子,不論是自願或非自願的,使原本應該住在一起的家庭,被迫分開。「讓家族團圓」就成為很多人移民的動機和解釋了。世界人權宣言第十三條這麼寫著,每個人都有離開任何國家的權利。你可以任意離開任何國家,但你卻不能任意進入何國家,所以前往有親屬所在的國家就成為最普遍的合法移民途徑了。   最近我看龍應台的《一九四九大江大海》,就理解大陸和台灣兩邊一定有很多人期待「家族團圓」,很多人在戰亂時,一下子逃難、一下子從軍,顛沛流離地就從大陸輾轉到了台灣,一會兒海的那一頭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的這一邊仍撼衛中華民國的主權,於是家族不團圓,直到民國七十六年(公元1987年)才開放台灣地區人民赴大陸探親。儘管開始有「家族團圓」的動作,中華民國對大陸地區的配偶仍和其它國家的外藉配偶有不同入藉的要求,某些要求甚至更嚴格。   移民網絡則依靠前一批同樣祖國的移民所建立的「規則」,有合法有不合法,這些人提供鑽法令漏洞的知識,也協助移民找到工作;以國家的力量,靠政府安排送出勞工移民是另一種方法,「菲律賓海外就業管理局」就是菲律賓的官方機構;民間則有勞力仲介,游走於合法與不合法的灰色地帶,抽取大量仲介費用,經常被剝削的對象是勞工。   另外,還有一些非法勾當的方法,例如偷渡和人口販賣,也是另外一個遷徙的方法。偷渡和人口販賣的差別在於遷徙者是不是有意識地自願遷徙。偷渡者是主動找上偷渡業者,人口販賣則透過暴力、強迫或欺騙來買賣勞工。   我希望世界就像個地球村,沒有國家的界線,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這包括中華民國台灣和中國大陸的交流,我相信人們的往來也會越來越自由。我認為終結偷渡或人口販賣的最佳方法,就是所有國家取消國界邊境檢查,儘管這是理想,不過我希望那一天的到來。依照人類的智慧,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現在很流行的打工渡假又何嘗不是顛覆了過去我們對人類遷徙的想像?   除了全球化之外,我想網路的發展也將改變移民的全貌。移民網絡是建立在前一批先到遷徙目的地的祖國移民,進入網路時代,這個移民網絡是可以很容易地、虛擬、仿真地被建立起來,資訊不對稱的落差將快速減少,不再有人可以成為運作人們遷徙或從中獲利的那一隻看不到的手。

印尼近代兩次(1967年和1998年)排華事件:印尼華人的悲慘遭遇

東南亞地區擁有全世界最多的華人移民,我們普遍對東南亞華人的印象是商人、軍人或教師,至到今天看了「唐人街」這一系列的影片,才知道華人在東南亞有一段非常辛苦的經歷。對於泰北異域的華人,我曾經發表過文章,所以此篇我想分享印尼的華人: 說到印尼的華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的排華事件,一連串的示威遊行,最後在五月爆發排華事件,許多華人女學生、婦女被強暴。除了排華事件外,再往前推還有民國五十六年(1967年),蘇哈托煽動加里曼丹島的原住民達雅人,讓達雅人殺害華人,並把華人趕到日本溝(日本溝為日本人在二次世界大戰所留下來的集中營),直到現在仍有一些貧窮的華人住在日本溝。 下面是唐人街系列的兩個主題,分別為「安身立命東南亞」和「印尼華人印象」,另外記錄片為「印尼西加一群被忽視的悲慘華僑」。 唐人街-安身立命東南亞: 唐人街-印尼華人印象: 印尼西加一群被忽視的悲慘華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