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東南亞多元與發展

馬來西亞的多元語言政策可以給雙語國家政策的啟發

馬來西亞的語言和教育政策的主要立場是將馬來語作為國家語言,並將其作為國家統一身份的強烈標志,以取代英語在殖民時期的地位。 此外,馬來西亞政府也意識到英語在全球化時代的重要性,因此也在教育政策中強調英語的重要性。 同時,政府也在促進多元文化和多語言的教育,但在實踐中,一些學校仍然存在著語言隔離的問題。 一個文章[1]探討了馬來西亞在2000-2020年間,兩份報紙上關於多語教育的官方聲明中的意識形態立場。研究發現,馬來語和國家意識形態以及英語的全球定位仍然是討論馬來西亞語言和教育問題的核心關注點。此外,強調了學習普通話的重要性,但土著和少數民族語言在教育政策的話語中缺席。普通話被強調其經濟和商業價值(44%),並且越來越成為該國的重點,因為它具有全球價值(30%)。一些官方聲明稱,其中一些人鼓勵員工學習普通話,以便他們進入中國市場。這種排斥的影響已經在馬來西亞的語言轉變中表現出來,如馬來語、普通話和英語成為第一語言,越來越多的語言被認為處於威脅之中。 馬來西亞在1990年代響應全球化的過程中,開始在越來越多的私立大學采用英語作為教學媒介。隨著英語在科學技術領域的日益重要,馬來西亞政府於2003年開始在英語中教授科學和數學。然而,由於許多學生無法理解用英語授課的內容,這一政策並不受語言協會的歡迎。因此,2009年7月,教育部長宣布逐步取消這一政策,並重新使用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來教授這些科目。在2012年,馬來西亞推出了一個新政策,即MBMMBI,旨在創建熟練的雙語人才。該政策於2012年推出,是馬來西亞教育部的一個計劃,旨在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和雙語能力。該計劃包括將英語作為科目教授,以及使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此外,該計劃還包括了一些其他的措施,例如提供英語教師培訓和提供更多的英語學習資源。 根據《Aktuelle Südostasienforschung》中的文章,馬來西亞的語言和教育政策主要有兩種立場。一種與全球化和就業能力有關,另一種與國家和族裔認同有關。馬來語和國家意識形態的角色以及英語的全球定位仍然是討論馬來西亞語言和教育問題的中心關注點。馬來西亞的語言和教育政策在不同立場上有不同的觀點。 其中,國家認同主要支持馬來語,全球化和經濟價值主要支持英語和普通話,而種族和文化原因則主要支持普通話、馬來語、泰米爾語和少數民族語言。 此外,該研究還使用計算語言學和批判性話語研究方法,分析了2000年至2020年間發表的30,508篇馬來西亞報紙文章中的官方聲明,探討了語言選擇和相關意識形態立場之間的內在相互作用。

印尼耶穌升天節(Feast of the Ascension, Yesus Kristus/Kenaikan Isa Almasih)的宗教儀式與傳統

升天節[1]是一個基督教的節日,慶祝的是耶穌基督升天的日子。耶穌基督是基督教的創始人,他來到世界上,教導人們愛和關心彼此。他有很多追隨者,人們稱他們為門徒。 升天節發生在復活節之後,大約是在四十天後。在這一天,耶穌告訴他的門徒,他將返回到天堂,回到他的父親神的身邊。他告訴門徒們要繼續散播愛和福音,並且承諾將會派遣聖靈給他們,幫助他們完成這個任務。 升天節通常在教堂舉行特別的儀式來紀念這一天。人們會聚集在一起唱歌、祈禱和聆聽關於耶穌升天的故事。有些地方會有舉行遊行或者其他慶祝活動,人們可以一起慶祝和享受這個特別的節日。 對於基督徒來說,升天節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提醒他們耶穌基督的教導和愛的力量。他們可以學習如何效法耶穌的行為,並且在自己的生活中傳遞愛和關懷給其他人。 升天節是一個全球性的基督教節日,因此在世界各地都有地方會慶祝這個節日。以下是一些慶祝升天節的地方: 這只是一些慶祝升天節的地方,實際上,在世界各地都有基督教社群會紀念這個節日。每個地方的慶祝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是為了紀念耶穌基督升天的重要時刻。 在印尼,升天節(Feast of the Ascension)被稱為”Kenaikan Yesus Kristus”,是基督教社群中的一個重要節日。印尼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國家之一,但也有大量的基督徒社群,他們會以各種方式慶祝這個節日。 在印尼,基督徒會在教堂舉行特別的宗教儀式,紀念耶穌基督升天的時刻。這些儀式包括唱詩、禱告、讀經和傳講。人們會穿著盛裝前往教堂,並在儀式中表達他們對耶穌的敬意和感謝之情。 除了教堂的儀式,印尼的基督徒社群也會舉行其他慶祝活動。例如,一些地方會舉行宗教遊行,人們會穿著傳統服裝和彩色衣物,並攜帶旗幟和標誌,以慶祝升天節。這些遊行常常吸引了許多人來觀看和參與,創造出歡樂和熱鬧的氛圍。 此外,印尼的基督徒家庭也會在升天節這一天舉辦家庭聚會和宴會。他們會一起享用特別的節日美食,分享快樂和祝福。 印尼的升天節慶祝方式可能會因地區和社群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但整體上,它是一個重要的宗教節日,基督徒們將以各種方式慶祝並紀念耶穌基督的升天。

探索印尼聖周五 (Jumat Agung, Good Friday):國定假日和宗教融合的現象

在基督教世界中,聖周是指復活節前的一周,包括耶穌受難日(Good Friday)和復活節(Easter)。雖然聖周在西方基督教國家中被定為公共節日;在亞洲,這些節日通常只是宗教性節日,並不是公共節日。在菲律賓,聖週(Holy Week)被列為一個官方節日,包括耶穌受難日和復活節(Easter Sunday)[1];而印尼則將耶穌受難日(又稱聖週五,Good Friday)作為國定假日。 印尼是一個以穆斯林為主的國家,但是即使如此,印尼的華人社區仍然會慶祝聖周五這個基督教節日。這是因為印尼重視宗教多元化和尊重,國家訂立了一些官方的國定假日,其中就包括了聖周五[2]。 在聖周五這一天,印尼的基督徒會舉行各種宗教儀式和活動,例如參加教堂彌撒、靈修、祈禱和禁食等。在印尼的華人社區中,他們也會舉行類似的活動來紀念這個節日。這些活動對於印尼的華人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它是他們宗教信仰的一部分,同時也代表了他們的文化傳統。 聖周五的意義在於紀念耶穌受難和犧牲。這是一個寓意深遠的節日,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台灣很多國定假日可以追溯到中國的傳統,而印尼在宗教和族群平等的基礎上,除了穆斯林和中國春節外,對基督教傳統也給予紀念,真可謂「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名為三千大千世界」。這個名言表達了對於無限可能的世界觀的感恩和讚美,同時也代表了耶穌的無盡犧牲和慈悲。對於印尼的基督徒和華人社區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也是他們信仰和文化的體現。 在這個多元宗教和文化的國度,我們應該尊重不同的信仰和文化,以和平和諧的方式生活在一起。讓我們一起慶祝聖周五,向耶穌的犧牲和慈悲致敬,同時也向印尼的多元文化和宗教信仰致敬。

我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工業化與貿易》一

 若說東南亞有高速的經濟發展狀況,我想這都得歸功於工業化和貿易,其中泰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最為強勁,其它國家也不遑多讓,新加坡一直是穩定成長的經濟體,以上兩個國家是東南亞國家裡唯二的亞洲五小龍。馬來西亞製造業成長搶眼,,但華人社群擁有的財產多於馬來及印度社群,成為馬來西亞經濟成長的變數之一,工業成長也造成環境的破壞。印尼由於有天然資源如石油而有大量外匯並能夠開展其它事業。其它還有緬甸、寮國、柬埔寨等國家,仍受困於政治動亂,經濟發展潛力還待開發。 東南亞地區在歐洲殖民時期,主要為原料和半加工的自然資源出口,工業並沒有長足的發展。直到近代才開始真正工業化。剛開始以「進口替代」為主,除了經濟考量,也希望對鄉村和農村社會進行現代化的改革,藉由徵收關稅、進口配額並提供國內生產者金融誘因以發展本土產業。然而國內市場很容易就飽和,即便有新的就業機會,若為資本密集而非勞力密集產業,仍無法解決大量失業問題。 於是,東南亞地區由「進口替代」變成「出口擴張」,開始往海外市場發展。鑑於通訊和運輸技術進步,國際分工在始把生產線散佈於東南亞地區,但對於東南亞地區的開發中國家而言,它們仍是得依賴先進工業化國家的邊陲國家。國家這時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國家的工業發展策略和對基礎建設的投資決定是否能在出口導向的工業化時持續發展。國家級的工業技術研發能夠使產業升級為知識密集的產業;金融誘因如稅率折扣則讓外國人願意投資;配合機場、海港、通訊設備等基礎搭配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則可以加速物流發展。 跨國企業在東南亞地區的投資種類繁多,紡織業(印尼、越南、寮國和汶萊)和電子業(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是兩個特別重要的產業。投資國來自美國、歐洲、還有香港、南韓和台灣,此外,新加坡和泰國也在東南亞地區內進行跨國的投資,如泰國就在寮國紡織產業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新加坡在東南亞地區的電子業發展為技術先鋒的雁首,馬來西亞試圖透過多媒體超級走廊(吸引了微軟、網景、新加和昇陽)超越新加坡(德州儀器)。泰國則有福特和馬自達投資的小卡車工廠,以及通用汽車的亞洲汽車策略中心,既可以內銷也可外銷,泰國為全球第二大卡車市場。 外國投資東南亞各又不同特色。日本在東南亞國家都是主要投資者,在泰國,日本企業開發天然資源如木才;在新加坡,日本投資電子業。美國投資印尼,意在其石油產業;歐洲跨國企業,則著重電子、化學物品和食品製造;亞洲四小龍對東南亞地區的投資大概有兩類,台灣和南韓把東南亞作為生產成本較低的出口平台;新加坡和香港則將目標放在國內市場,專攻食物或飲料等消費品生產。 魚與熊掌不能兼得,這些跨國企業的投資帶來經濟發展的機會,同時帶來其它面向的威脅。跨國企業所帶來的是非技術性的工作、艱苦的工作環境和低於國際水平的薪資,這大大地影響了勞工心理和生理上的健康,同時造成社會或環境的不健康。

我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

這學期除了讀了《Chinese among others: emigration in modern times》之外,我還讀了《東南亞多元與發展》,這是翻譯自《Southeast Asia: Diversity and Development》這本書的,也是中華民國九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現代東南亞研究》使用的教科書。我也在每個章節寫了心得,將連結羅列於下: Part I The Developmental Context: An Opening View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atterns Demographic And Social Patterns Urbanization Perspectives on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dustrialization and TradeI, II Tourism Transport and Development: Land, Sea, and AirI, II, III The Role of The […]

我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緬甸》

自以為英語很好的人,請不要再叫緬甸「Burma」了!它叫「Myanmar」,來自於華文的「緬」。許多臺灣人不喜歡別人說「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而認為「臺灣就是中華民國」,所以應該很有同理心地可以理解緬甸叫「Myanmar」,而不是叫「Burma」。當然,不可否認,有一些來自緬甸的NGO還是用「Burma」在進行宣傳,或許「Burma」的能見度還是比較高。有一首歌叫《Free Burma》,我將它放在文章最後,和大家分享。下面分享我對緬甸的認識:   緬甸獨立前相當被看好,它有四個優勢:一、豐富的天然資源;二、適中的人口密度;三、訓練有素的官僚體系(英殖民留下);四、擁有舊緬甸王國緬語文化的團結性。然而,透過媒體所認識的緬甸並沒有展現這樣的優勢。媒體多報導緬甸軍隊和政府對人民的壓迫;我參加過一些營隊,有機會認識來自撣邦婦女行動組織(Shan Women's Action Network, SWAN)的朋友,也聽了去過緬甸田野調查的朋友描述緬甸的情況。不論是當地非政府組織或為解放緬甸走跳的人,所傳遞出來關於緬甸的資訊總是悲劇。媒體和身邊的報導人都這麼描述,不免讓人對緬甸憂心。但看完《東南亞多元與發展:緬甸》,我覺得緬甸就像不丹,除去軍政府的話,就是樂土了,有機會我正想造訪緬甸。   對於緬甸最迷人的敘述之一就是其「都市化程度很低」,即使在仰光市政府僅僅兩條街之外的街景,都不會讓你認為你置身於一個國家最繁華的都市。人們在仰光的移動主要透過公車、三輪自行車或步行,交通雍塞的問題尚未發生,我們希望它永遠不會發生。沒有高樓大廈,最高的建築物是佛塔。(有點像南投縣的埔里鎮,最高的建築物是中台禪寺分院普天精舍,它和中台禪寺、台北一○一、上海世博台灣館都是出自同一個建築師:李祖元。)緬甸第二大城是曼德勒,這裡充斥著各式各樣的中國貨物,可以聽到華語,也有許多華語和緬語共列的標示。   說緬甸是個佛教國家,一點也不為過。這裡的村落組織是以佛塔為中心,一個村落有15到20個家庭,透過「掏甲」這樣刀耕火種這樣的方法於高地栽植鴉片罌粟花(撣邦東北部,金三角地帶)。有土地的家庭數是沒有土地的家庭數的四倍,於是沒有土地的家庭會幫人耕作以維持生計,一個村落會有一、兩個家庭經營雜貨店。之所以是一個佛教盛行的國家,和阿奴律陀王(Anawrahta)提高佛教地位有關。但在英國的統治下,許多「山地部落」改信基督,如此能夠彰顯他們不同於信眾佛教的緬甸人。   讓人匪夷所思的是,緬甸的文化中心在「乾帶」,其位於在緬甸中部,在一個名為蒲甘(Pagan)的觀光重鎮,這也是世界上少有的氣候類型。這個地方水源缺乏,無法滿足當地所需的稻米生產,都是從三角洲輸入的。我想,對於人口密度不高的緬甸,若能自給自足,其實不必要和世界經濟接軌,也能自己生活在自己的世外桃源。電力不夠用以致於不能發展,或許對於樂天知足的緬甸人而言,也不會是什大問題。   然而,對旅人,特別是比較窮的人而言,有一最困擾的就是貨幣問題。緬幣對美元有官方價格,但在黑市卻有和官方相差四十倍左右的差距。讓我引用上海世博台灣館的主題曲《台灣心跳聲》的歌詞,「少一點傷痕,多一點的掌聲;少一點戰爭 多一點的單純;少一點仇恨,多一點的我們;少一點寒冷,多一點的溫存。」   下面分享由台灣樂團翻唱的《Free Burma》,我最喜歡副歌一直在那邊Free Burma……: 

我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泰國》

 「泰」原本指得是那些使用泰語的人,所以我也是「泰」;後來則用「泰國人」代表泰國和其人民,這就進入現代國家的狀態,所以我只能是「泰」,而無法是「泰國人」,因為我拿的是中華民國護照,而不是泰國護照。下面分享我對泰國的認識:   第一個由「泰」所建立的王國是十三紀紀的素可泰,其次為十四世紀中葉的阿瑜陀耶,最近的是吞武里,也就是現在橫跨昭披耶河,以曼谷為統治中心的王朝。泰國國家文化有三個重要元素,其為皇室、佛教和「泰」。泰國雖然未受西方勢力統治,但卻放棄許多疆土,在一八五五年時還簽定鮑林條約,開放國家門戶,這也使曼谷成為快速成長的港口。同時間,中國東南沿海的華人移往泰國,幾乎掌握了王國內的經濟命脈。依我認識,富有的華人有之,但貧困的華人也有之。泰國影集《牡丹尾瓣傳》正是描寫一批來自中國潮洲的戲班,他們非常窮;但同時,比這些潮洲移民早到曼谷的華人是相當有錢的大地主。   泰國農業的發展是遲緩的,在一九八六年時,同樣面積的水稻田產量,只有日本、美國和台灣的三分之一,我認為泰國極其需要有綠色革命有下定決定的態度。我們再將泰國分成泰北、中部、泰南和東北四個地區來看其農業發展:泰北和中部受經濟轉型影響最大,中部適合種植稻米和其它作物而發展;泰北則是以上四區中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區,以樹木、溫熱帶蔬果如草莓為主;東北土壤貧瘠,種植樹薯、玉米和其它高地作物,但仍無法自給,東北地區和寮國有較深的淵源,該地區的人民也是台灣泰國外籍勞工主要的輸入地;泰南則是喬木作物,包括橡膠、花生、果樹、腰果和棕櫚樹。   泰國也致力發展旅遊業,但對於旅客重量不重質,只有較大的旅遊機構得到利益,當地人民少有好處。反而造成了愛滋病和環境污染等問題。泰國為第一個爆發愛滋病疫情的東南亞國家,愛滋病的主要傳播源包括:男性同性戀和共用針頭注射者、女性性工作者、輸血感染、丈夫傳染給妻子和母親遺傳給胎兒。預防愛滋病最容易的辦法就是「安全性行為」,不論和任何人做愛,通通使用保險套,不論這個人是男、是女;是一夜情或男、女朋友;是性工作者、老婆或外遇,一律使用保險套。泰國性行業開放且隨處可見,根據我的衛生教育老師說,泰國推廣「安全性行為」的成效和態度,都比台灣來得成功和積極。許多泰國也重視愛滋病的問題,就我所知如《曼谷愛情故事》和《友誼,我和他》都有浮光掠影地提到泰國的愛滋病問題。   泰國的環境,除了承受旅客帶來的污染外,全球性的氣候變遷對於泰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更是有嚴竣的影響。在泰國內部,發展的同時卻造成窮人受害;受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泰國今年十月的水災更奪走了一百二十條以上的人命。泰國所面臨的環境問題包括:土石流、水資源的分配、污水處理、森林濫墾等。我認為,以泰國這個中資本主義的毒很深的國家而言,這些環境政策都有必由國家積極介入管理,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東南亞的每個國家歧異度都很高,泰國的泰北、中部、泰南和東北四個地區的歧異度也很高。我曾經在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的入學考試中為泰國四個區域進行國族認同的文章回顧,從外部看或許會認為泰國是一個統一認同的國家,但事實上泰國四個地區各自都有各自的認同。不過,我想這也是泰國變得如此豐富而迷人的地方。

我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菲律賓》

 我去過一次菲律賓,不過對菲律賓的認識遠遠不及其它東南亞國家。菲律賓在華人抵達和歐洲殖民前從未有任何本土王國或政府。(按:作者Richard Ulack只說「歐洲殖民前」,但我認為有意或無意地排除華人在菲律賓的發展。)移民到菲律賓的族群依序為矮黑人、原始馬來人、次生馬來人,之後是華人和歐洲人。下面分享菲律賓的概況:   受西班牙殖民影響,這裡有83巴仙的人信仰天主教,這對其推廣使用保險套相當不利。一般我們認為保險套是用來避孕,這是從人口控制的角度來解讀;但進一步,以公共衛生、疾病傳染的角度來看,這是用來防止愛滋病或其它性病傳播的機會。菲律賓社會晚婚,且文化習俗上不鼓勵使用保險套。   馬尼拉為菲律賓首都,而且都市化的圍範從中心慢慢往外擴張,如馬卡堤和奎松都是新興郊區。都市化的同時提供了許多工作機會,大多是在服務業方面的工作,但仍需要許多非正式部門的攤販支持經濟活動。政府也提供國宅,但窮困人口負擔不起,所以多被富有的人買走。交通堵塞問題嚴重,也提供輕軌列車或禁止吉普尼禁入馬尼拉。   我曾經在從桃園機場往馬尼拉機場時遇到一個在馬尼拉工作的台灣華人,我幫她秤行李,因為她難得回一趟台灣買了一堆食物,許多不可思議的東西如可口奶滋居然會讓她視為至寶般,特地從台灣要帶回馬尼拉給他的兒子享用。當天晚上,她和她的弟弟開車帶我到海鮮市場吃海鮮,那時就可以體會菲律賓人每年每人吃掉七十海鮮不是蓋的。重點是非常便宜,而且非常好吃。此外,菲律賓各島嶼間用小型貨輪運送貨物和乘客,馬尼拉就成了運輸中心了。   菲律賓外匯來自貿易、匯款、投資和觀光。貿易夥伴主要是美國和日本;而海外工作的契約勞工則有國際匯款成為國內主要收入來源;觀光業具潛力,但常因不預期事件而重挫,最近一次的就是香港旅客受脅持。和印尼、泰國等國家都面欲獨立分離的問題。光艾奎諾執政期間,就發生了六次失敗的軍事政變。   和大家分享我到菲律賓旅遊的影片,我希望還有機會能夠造訪菲律賓。在那邊早餐提供非常美式的漢堡,卻是平民的價格;麥當勞也賣飯,廣東人的點心(Dim Sum)也可以成為速食店的佳餚。我覺得是個滿好玩的地方。 

我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新加坡》

 新加坡憑藉地理位置和領導能力優勢,迅速爬升到已開發國家之列,但新加坡的獨立並不是它自己願意的。一九六○年代,有一個合併馬來亞、新加坡、沙巴和沙勞越的新國家計劃,李光耀認為這樣的馬來西亞聯邦可以使新加坡的經濟無虞,但一九六五年時,因為新加坡代表團棄權,所以馬來西亞國會通過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分家,新加坡於是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新加坡獨立之後必需獨自在軍事方面對抗鄰國,新加坡男性服義務役,每人兩年,後來還延長到兩年半。新加坡的國防支出也一直是其它東南亞國家之首。「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台灣和中國大陸的關係,特別是台灣的國防支出是如此,如果我們能將更多的國防預算拿來放在社會福利、國民教育或產業發展,台灣的成就一定不只是現在這樣。儘管如此,新加坡還是有令人稱羨的經濟發展。   由於其經濟成就,使其提升了對亞洲傳統的榮耀感,政府強化並傳播新加坡移民族群的亞洲價值,還要求年輕人可以流利地使用通行於新加坡的主要亞洲語言。這亞洲價值包括:勤奮工作、尊重權威、個人利益從屬集體利益、政策制定時以共識代替衝突對抗、家庭奉獻。新加坡是個高度競爭的社會,有一個閩南語發音的「怕輸」(kiasu)用來形容最恰當,政府還為此提出了禮貌運動(Courtesy Campaign)。我覺得新加坡人的爭先恐後和上海人或許多地方的大陸很像,這是同為華人社會的台北所看不到的。搭捷運的時候,你會在台北捷運站看到人們是排在黃線之後,而且人和人之前維持一定的距離,先來後到的順序很清楚;但在新加坡或上海搭捷運不是這樣,在列車未進站前,人們是沒有秩序地站著門前,門一打開也是蜂擁而至。我看了也是非常的「驚」(kia)。   新加坡有一些特殊的人口政策,新加坡曾經有一個學歷歧視的政策,對於高學歷的人鼓勵生小孩,對於低學歷的人鼓勵結紮,這是相當令人匪夷所思。另外,有中央公積金制度來讓大家數的家庭可以在驚人房價下仍有機會自有住宅,因為新加坡領導者相信在新加坡有房子,就會認同新加坡。新加坡致力發展航太工業,從製造飛機、修理飛機和飛機零件,更有樟宜機場和新加坡航空。還投入中國大陸蘇州工業區的建設,不過據林開忠老師說法,發展的不是很好。   新加坡政府試圖控制新加坡的政治發展,但這與經濟的開放卻可能互相牽制。一來新加坡希望商業和一般家庭都可以上網,但同時經由網路也將對人民行動黨有負面批評。   許多人喜歡新加坡,喜歡它的多元文化、喜歡它的經濟發展、喜歡它的法治社會;但我不這想,我認為新加坡因為有許多資源上的限制,所以必須對人民有諸多限制,例如:男性要當兩年兵、言論集會自由…等。在中華民國,我只當十一個月的兵,我都快受不了了,更何況當兩年兵!而土地資源的限制也是使新加坡成為一個很無趣的地方的重要原因。其實,台灣也差不多如此,不過至少還有台北市和南投縣這樣的明顯城鄉的差距,但新加坡太小了,許多地方都在天子腳下,生活在那個地方大概也沒有什麼樂趣吧! 下面看看噗友怎麼說:

我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馬來西亞和汶萊》

 馬來西亞看似為東南亞地區發展最好的國家之一,但其對環境的破壞大概也是東南亞地區中數一數二的。馬來西亞並沒有專責環境保護的部長級職位,當然也更甭提其國家發展中對環境保護的相關立法了!馬來西亞,作為一個東南亞地區的大國,無法為地球上環境保護盡一分心力,這真是一個真讓感到可悲和羞恥。下面分享閱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馬來西亞和汶萊》的心得:   馬來西亞的農業發展是相當令人矚目的項目,其也是馬來西亞在一九七○年代經濟起飛的關鍵,為了提高經濟作物如棕油和橡膠的種植,大大地減少了稻米產量,而後為了減少進口食物的花費。為了增加農地,在一九九○年之前,也大量地出口木材。若有農業上的升級,則是進一步的加工,如食品加工或將木材製成家具。   日本人有「南向」政策往東南亞地區發展,馬來西亞則有「東望」政策,向馬來西亞工人灌輸日本的工作倫理,將日本視為投資、商業支能和技術轉移的重要來源。此外,馬來西亞亦致力發展交通和通訊。吉隆坡擁有都會系統,配合公車轉運系統作為都會通勤服務,另外有和新加坡和泰國連結的鐵道。   馬來西亞由於在全球經濟中的涉入,也在國際政治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馬來西亞以發展東協和區域的關係為首要,接著是伊斯蘭國家,最後是不結盟國家。最近一期的《亞洲週刊》就談到馬來西亞給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大陸)和中華民國(台灣)兩國免簽證待遇的發展,兩個中國都致力於爭取馬來西亞免簽證的優惠,而中華民國早在二○○○年就給以馬來西亞人民免簽證的待遇,但未見馬來西亞政府對中華民國政府有任何積極作為。反倒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先馳得點地取得免簽證進入馬來西亞的優惠了。可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同屬不結盟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有支持馬共的紀錄,但在外交優先次序上仍是有差別的。   已發展國家常常以自己的觀點來對發展中國家批評,在環保議題項目上尤其如此。已發展國家會指摘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忽略了環境保護;但發展中國家會反駁道已發展國家過去也是在剝削環境下而進行經濟發展。這樣的指控是無限迴圈,而且經濟無法發展,環境也無法保護。事實上,經濟和環境是可以同時擁有的,發展「綠色經濟」就是選項之一。已發展國家應當盡力協助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與環境同時發展,以支持取代批評;馬來西亞或其它發展中國家則也當虛心接受批評,以已發展國家為鏡,不讓自己犯同樣的錯誤,有信心地認為我們同樣能夠在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發展經濟。 看看噗友們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