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東南亞多元與發展

我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印度尼西亞》

 我有訂閱聯合國電台華語廣播的播客(podcast),聽了2010年11月27日的華語廣播前,我正好在閱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的印尼篇。這一天的幾則新聞正好和印尼的發展息息相關,分享幾個議題,希望藉此能夠對印尼這個國家有深一層的認識。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國家,它的族群和文上也多元分歧。印尼有超過三百個族群,使用二百五十種語言。就算在同一族群內,印尼人仍忠於各自的血緣、區域和地方群體,行為準則仍是依風俗法所表現。這一天的華語播客談到糧農組織認為:「各國家應加強和廣大土著人民的交流,利用土著人民的傳統知識,這將有助於對抗飢餓。」全球有三億土著,我想印尼島嶼很多,一定也有不少土著,這些農業知識是值得我們去探索、學習的。   印尼經歷荷蘭殖民,長期以成為荷蘭人剝削的對象,也因為栽植橡膠、石油、蔗糖和香料等,經濟發展受到限制,平民百姓也未享受到殖民者帶來的教育和衛生設施。在11月26日,正好是全球南南發展博覽會落幕的日子。因為世界上的發展中國家絕大部分都處於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分。於是從1960年代開始,這些國家之間為擺脫已開發國家的控制,發展民族經濟,開展專門的經濟合作,即稱為南南合作(South-South Cooperation)。今年的口號即為「解決方案!解決方案!還是解決方案!」有些社會問題是可以透過南南合作來解決的。例如:人口遷徙問題。   人口的遷徙的問題在印尼有為了國家區域均衡發展的遷徙(從爪哇往外島遷徙),也有從鄉村地區往大都市移動的遷徙,後者的規模遠大於前者,也造成許多城市問題。除了國內的遷徙外,來自國際遷徙的人口流動,往印尼流的來自旅遊業,往外流的則是契約勞工。《2010年世界遷徙報告》指出,到了2050年,全球遷徒者將突破四億人,強調亞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新興經濟體將成為更多國際移民的目的地,而未成年人、尋求庇護者和人口販運受害者的人數也將增加,同時呼籲各國應當盡早做好準備,以有效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大規模的全球移徙活動。   造成人口遷徙的原因很多,在印尼,在我看來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來自「環境」。地力所能承載的人口數而造成人口遷徙,一般我們將之視為「經濟動機」,這樣的情況印尼有之;此外,印尼還有個特殊的情況就是它位於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接的地方,有火山、有地震,還會有海嘯,偶爾還有森林大火,這些「天災」也是會造成人口遷徙的原因。前一陣子,印尼就短短一天之內,經歷了海嘯又經歷了火山爆發。   或許,對於印尼,我們不適合以一個國家的角度去理解,因為它有太多島嶼,而且語言、文化甚至宗教都不是我們用幾頁文字能夠描述理解的。印尼亟需許多「解決方案」。

我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性別與發展

 東南亞地區的性別平權,從歷史的角度上來看,相較於其它地區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然而在各大宗教、西方資本主義進入之後,東南亞的女性也逐漸成為受壓迫的對象。   以前我學過「觀光客的凝視」,這是說我們這些旅人,總是透過相機在拍清邁高山上的阿卡族,這樣看到的長頸族是建立在一個叫作觀光或旅遊的情境下,是由我們去解讀那些阿卡族;在這裡學到一個「父權凝視」或「男性凝視」,這則是由男性佔據了威權的位置去解讀女性,如此未將女性的角色和觀點包括在內,這樣建構的只是男性的世界。女性通常被認為是「柔弱」的,於是在眾聲喧嘩的時候,其聲音就常常被忽略了!回想諸子百家爭鳴時,也沒有哪個女生成一家之言,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然而,在東南亞,女性有相對較高的女性地位。在許多地方,女性在農耕、交易、宗教儀式等,都是很重要的角色,直到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傳入、直到外國勢力(包括思想、技術、體制)進入,女性的地位開始受到貶抑,這包括國家只把機械技術教導給男性、外資工廠只招收女工…等。通常,外來者以男性為主,他們只和男生交往,於是女生就被排擠了;就算女性能進到正式部門工作,對於原先的家務仍無法拋棄,於是就有「三重工作日」(triple workday)這樣很辛苦的生活了。儘管如此,東南亞的女性在許多國家的城鄉移動是和男性差不多,甚至更高的。我想女性的流動性高,就使女性更容易爭取向上流動的機會。泰國和菲律賓在大學的女性教師都比男性來得多,這是相當令人驚豔的。   性別議題在東南亞,有一個怪咖Rey Ty,他是菲律賓人,專長是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對於大眾和社區教育也很有一套。他製作了很多後殖民的影片,感覺非常不精緻,就是粗製濫造的一堆影片,不過仔細看還是可以學到一些東西的。大多是把他自己的投影片匯集成影片,加上一個很像心靈音樂的配音。   在性別和發展上,他也提供了一些幫助女性的作為和計劃,見影片如下:   

我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國家的角色》

 「國家」乃涉及一系列的制度、政策和世界觀組成,作用是組成政府、界定疆界、維持社會秩序並與國際維繫關係;「國家意識形態」則是國家用來穩定政權並將國家秩序與社會或公民進行連結的一套價值,它「指的既是心理層面的信念體系,同時也是將這種抽象的信念體系落實到實際政治行動方案的連結」 。   我們對東南亞各國「國家」所扮演的角色都有多少的認識,這裡我想和大家分享寮人民共和國的相關資料。寮國以王國形式存在約有700年,以歷史古城龍坡邦為起源地,泰國曾拍過《สบายดี หลวงพระบาง》(早安 琅勃拉邦),我覺得滿好看的,也把龍坡邦拍得滿美的。大抵上,寮國國家意識形態掌握在寮國人民革命黨手中,他們結合了市場經濟原則、馬克思價值和佛教文化,也試圖透過加入東協進一步整合入區域和國際架構中。   在東南亞,「國家」是由外面所引起的概念,通常這樣的概念對統治精英而言較具吸引力。在許多國家,如過去英國統政的緬甸,將地區分為「行政緬甸」和「前沿地區」二分法;或馬來西亞原住民事務部的長程目標是要將原住民帶離森林,並使其融入馬來社會並信伊斯蘭教,這都是因為「國家」破壞了這些原住民寧靜的生活。   但現在也不能沒有「國家」了!有國家,就能發展經濟,而經濟的發展的前提就是教育,教育發展得好,識字率就能提高,但是識什麼字又得由國家決定了!另外,東南亞國家在發展的角色,和宗教息息相關。我們可能會認為東南亞國家對宗教自由不重視,但事實上,比起其他文化表現的形式,區域內許多國家對宗教自由和行都是給予保障且放任的。   東南亞國家除了有自身的東南亞國協之外,還有和泛亞太地區其它國家的亞太經合會(美國主導),也和日本、中國維持相當微妙的關係。   各國都以追求永續發展為目標,特別在「環境」這一方面。這一週,我們也看到天災如何對印尼無情,光一天之內同時因為地震而引發海嘯,又有火山爆發大量火山灰讓人致命。我們希望這些罹難者和其家屬都能渡過這個難關,迎接更美好的未來。下面附上兩段新聞片段:   另外,我們總以為新加坡經濟發展得好,人權也就落實得確實,但下面的影片卻指出,新加坡在方方面面包括:移民、同性戀、老人、殘疾人…等弱勢族群仍有照顧不周的地方:

我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陸海空交通運輸與發展》二

 都市的交通運輸系統在東南亞非常有意思,它包括逐漸消失的傳統運輸方式和民營交通運輸工具。東南亞各國政府都試圖想去管理這些多元的交通系統。下面我將分享一些過去在東南亞旅遊的照片,讓大家更容易了解這些交通工具,畢竟有圖有真相嘛! 曼谷的昭拍耶河上的水運:    金三角的水運:  吉隆坡展示用的三輪車:     曼谷郊區的雙條:   芭達雅的雙條:      馬尼拉的吉普尼:     曼谷郊區連結易三倉大學(Assumption University)的彈性大眾運輸(Paratransit):    我覺得這些逐漸消失的傳統運輸形式都相當有趣,而且常常是窮人的好朋友。 

我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陸海空交通運輸與發展》一

 交通運輸在國家和區域發中的重要與普遍性眾所皆知,經濟成長的潛力需要交通運輸,彼此互相產生正的影響。若農村沒有交通運輸,它將停留在僅能生持生計的階段,而且這也妨礙了政治和社會的成熟。交通的發展可以使資源被開發,及造成市場和產品的連結,這是經濟上的影響,但它還會帶來文化、社會和政治上的影響。《陸海空交通運輸與發展》這一章,簡介了近代東南亞交通發展狀況,然而日新月異,東南亞交通的發展已非昔日阿蒙,我也將分享一些個人的小發現,希望個人的小小分享,可以更貼近代東南亞的交通發展。   在馬來西亞和印尼,早期的鐵公路發展多是基於資源開發而建設。因為英國和荷蘭殖民,馬來西亞西蓋了鐵路作為可靠及便宜的搬運方法,同時公路也連結沿鐵路的農業和錫礦產地,這提供了政治和行政的便利性;印尼則集中發展基本公路系統,且多集中於爪哇島。菲律賓的破碎地形,使其利用海運作為主要運輸方式;泰國在昭拍耶河有水路作為中距離的航運,而鐵路發展是因為政治因素而建造,直到1930年代公路網絡密度才趕上水路的密度。印支半島三個國家的發展都比較慢。   馬來西亞政府改善農田和市場間的道路,增加農業生產,藉此提高農村的生產力和收入;印尼同樣投入注意力於農村道路的建立;泰國則使農村道路的分佈盡量地平均分配在各各地區,但許多道路仍有季節性,因為一下雨,就無法通行了。   改善交通對改銀農產品、行銷和生產,以及教育和醫療設施的使用都有正面的影響,但如何改善交通,或怎麼改善交通則是國家應該決定的難題。同時,道路的擴展會影響農村人口向城市移動,有能力的人移居到都市地區,技藝被帶到都市,結果只有同有的人從改善的交通中受益,農村內的貧富差距反而增大了。交通的發展和當地的農業潛力、農村勞動者的議價能力,以及個人和貨物運輸服務的供應有用,同時還得投資農村電力、灌溉和農信貸,才有成功的可能。各國也發展高速公路,許多東南亞國家政府都讓私人企業來經營收費道路。   原來用來載貨的鐵路開始轉型為乘客為主,馬來西亞和泰國都是如此。而進入以節能減碳,以環保為最優先價值的時代,鐵路甚至高速鐵路的發展一定會成為主流的趨勢。從中國大陸的高速鐵路開始,美國、歐洲也陸續加碼高速鐵路的開展。中國大陸已經開通許多路線,美國才正要投入包括舊金山和洛杉磯及波士頓和華盛頓的路線,而歐洲近日則開通了英法之間的海底隧道和貫穿阿爾卑斯山的隧道。日前,中國大陸還有三個高速鐵路路線等著開展,第一條從北京到倫敦,屆時只要兩天的時間,就可以從北京旅遊到倫敦了;第二條則經由俄羅斯到德國;第三條從經過越南到泰國。我認為比起公路的建設,這些鐵路的大眾運輸更值得東南亞國家致力發展。

我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陸海空交通運輸與發展》三

 公共運輸是龐雜的事業,東南亞各國政府都主導了交通運輸的規劃。「傳統」的交通運輸如公車和火車是政府所認同的,而世界銀行則認為「非傳統」的交通運輸,即那些非正規或非公司性的低技術部門,或個人操控的三輸車及小巴士模式也得支持,因為儘管政府補貼虧損的公車路線,但低收入的民眾備無力負擔所需票價,往貧窮地區的路線仍靠這些「非傳統」的交通運輸連結。   東南亞的港口形態和營運在殖民時期就定型了,但其無助於現在的出口經濟。比較發展有成的包括泰國私人經營的南查邦港(Leam chabang)、新加坡港。南查邦港也作為天然資源輸出的港口,另外馬來西亞、印尼也有作為資源型出口的港口。菲律賓有許多島嶼,所以港口也很多,境內旅客使用頻繁,然而菲律賓卻是航海意外和死亡事故頻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在東南亞,許多國家的鐵路和公路仍在低度或零開發,但有了國內空中運輸,使偏遠地區能被整合到國家經濟之中。許多市中心到偏遠地區的路線,甚至由政府補貼使航線持續連結城鄉。此外,國際航空也快速發展,東南亞人民出國和因為觀光到東南亞的國外旅客都影響著這些空中運輸的改革,新加坡、曼谷、吉隆坡都擁有很具競爭力的國際機場。菲律賓儘管地理位置稍差,但藉其擁有英語能力的勞工,仍吸引了物流公司在菲律賓設據點。   東南亞的航空業發展,在政府逐漸退出之後,國營航空轉型為民營航空,也使航空業有相當多元的發展。新加坡航空在國家支持下,透過樟宜機場歡迎各國航空公司降落,開啟許多航線,每次飛機起降費用只要約莫五萬台幣(仁川機場也正在仿效樟宜機場,每次飛機起降費用約莫一萬五千台幣)。由於機場吞吐量變大,新加坡航空也因此多出許多旅客搭乘的機會。後來,新加坡航空和馬來西亞航空都國營變民營了。我希望航空業的發展的趨勢往廉價航空發展,正如亞洲航空(Air Asia)說的:「讓每個人都搭得起飛機。」(Everyone can fly.)

我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工業化與貿易》一

 若說東南亞有高速的經濟發展狀況,我想這都得歸功於工業化和貿易,其中泰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最為強勁,其它國家也不遑多讓,新加坡一直是穩定成長的經濟體,以上兩個國家是東南亞國家裡唯二的亞洲五小龍。馬來西亞製造業成長搶眼,,但華人社群擁有的財產多於馬來及印度社群,成為馬來西亞經濟成長的變數之一,工業成長也造成環境的破壞。印尼由於有天然資源如石油而有大量外匯並能夠開展其它事業。其它還有緬甸、寮國、柬埔寨等國家,仍受困於政治動亂,經濟發展潛力還待開發。   東南亞地區在歐洲殖民時期,主要為原料和半加工的自然資源出口,工業並沒有長足的發展。直到近代才開始真正工業化。剛開始以「進口替代」為主,除了經濟考量,也希望對鄉村和農村社會進行現代化的改革,藉由徵收關稅、進口配額並提供國內生產者金融誘因以發展本土產業。然而國內市場很容易就飽和,即便有新的就業機會,若為資本密集而非勞力密集產業,仍無法解決大量失業問題。   於是,東南亞地區由「進口替代」變成「出口擴張」,開始往海外市場發展。鑑於通訊和運輸技術進步,國際分工在始把生產線散佈於東南亞地區,但對於東南亞地區的開發中國家而言,它們仍是得依賴先進工業化國家的邊陲國家。國家這時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國家的工業發展策略和對基礎建設的投資決定是否能在出口導向的工業化時持續發展。國家級的工業技術研發能夠使產業升級為知識密集的產業;金融誘因如稅率折扣則讓外國人願意投資;配合機場、海港、通訊設備等基礎搭配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則可以加速物流發展。   跨國企業在東南亞地區的投資種類繁多,紡織業(印尼、越南、寮國和汶萊)和電子業(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是兩個特別重要的產業。投資國來自美國、歐洲、還有香港、南韓和台灣,此外,新加坡和泰國也在東南亞地區內進行跨國的投資,如泰國就在寮國紡織產業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新加坡在東南亞地區的電子業發展為技術先鋒的雁首,馬來西亞試圖透過多媒體超級走廊(吸引了微軟、網景、新加和昇陽)超越新加坡(德州儀器)。泰國則有福特和馬自達投資的小卡車工廠,以及通用汽車的亞洲汽車策略中心,既可以內銷也可外銷,泰國為全球第二大卡車市場。   外國投資東南亞各又不同特色。日本在東南亞國家都是主要投資者,在泰國,日本企業開發天然資源如木才;在新加坡,日本投資電子業。美國投資印尼,意在其石油產業;歐洲跨國企業,則著重電子、化學物品和食品製造;亞洲四小龍對東南亞地區的投資大概有兩類,台灣和南韓把東南亞作為生產成本較低的出口平台;新加坡和香港則將目標放在國內市場,專攻食物或飲料等消費品生產。   魚與熊掌不能兼得,這些跨國企業的投資帶來經濟發展的機會,同時帶來其它面向的威脅。跨國企業所帶來的是非技術性的工作、艱苦的工作環境和低於國際水平的薪資,這大大地影響了勞工心理和生理上的健康,同時造成社會或環境的不健康。

我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工業化與貿易》二

 透過國家的力量來發展大規模且回收緩慢的工業可以在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這幾個國家中看到。印尼從出口石油賺來的大筆外匯投入鋼鐵、武器、通訊、造船和航空等重工業,但經濟上並未因為有這些國營企業而有太大的成長,除了勞工成本較低之外,高端技術仍得從國外引進;馬來西亞也發展重工業,以普騰這個國營汽車較為成功,因為汽車產業的技術要求較低,這也提供了大量馬來人工作機會。新加坡政府則和三個外國企業,德州儀器、惠普和佳能合作營建晶圓工廠,並扶植航太科技。   除了跨國企業和國營企業之外,東南亞地區的私人企業很多掌握在華人手中。泰國最成功的有卜蜂公司,其它百大富有的企業家中,有90巴仙都是華人家族。另外,有一些印宣的蠟染布、菲律賓的貝殼製品或藤製等小小私人產業,在家庭後院就能生產的小東西都是由華人所掌握。各地的華商都試圖和主政者建立互惠的關係,例如林紹良就一直和蘇哈托家族有良好的關係。一但東南亞政府開始重視私人部門的活動和中小型企業時,對華人的歧視就有可能減緩。   工業持續發展,也帶動服務業發展。服務業可以分成消費者服務和生產者服務,對消費者服務的就如旅遊業,對生產者服務的就如顧問、會計或貨運…等。和作者一樣,我也認為服務業在東南亞有相當國際化的發展,包括管理、金融、廣告等。下面是兩個在泰國播送的商業廣告,Dutch Mill為泰國本土的品牌,但卻由韓國的Rain來代言;Pepsi是家喻互曉的國際品牌,營造日本的氛圍,讓泰國很紅的Mario Maurer代言,可以猜想其交互作用下,泰國人民對國際化的響往。   Dutch Mill:    Pepsi:   服務業的管理是相當複雜的,從大規模的銀行借貸和資金管理,到小型個人的攤販;從國營企業的航空公司,到當地居民往返村落和都市的交通工具。其中,金融營運在為東南亞服務業當中最具有啟發性,除了銀行服務外,包括保險、證券、年金等服務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經濟發展是建立在有穩定的政治和健全的金融部門。大體而言,東協國家由新加坡擔任東南亞出口策略的領導者,泰、馬、菲、印尼則跟在後面。延續歐洲殖民時代出口的目標,但重心由殖民母國轉移到亞洲內。菲律賓和美國、馬來西亞和英國、印尼和荷蘭的貿易連結都減弱甚至近乎沒有。東南亞地區的貿易連結,因為互補性和地域鄰近等動機,開始重新連結。如日本對東南亞直接援助、投資或貿易;緬甸、寮國則和中國大陸、泰國有貿易連結;越南則和新加坡;美、歐、日則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主要出口目的地。除了新加坡,其它亞洲三小龍也積極對越南投資。丁善理在胡志明市第七郡打造富美興正好可以作為我們理解台商在越南投資的力度。   貿易策略可以內向也可以外向,外向的政策追求自由貿易和出口擴張,內向的政策則為保護主義和進口替代。新加坡一直是以自由貿易為導向的國家,而其它國家除了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之外,也大致依外向策略為主導。印尼和菲律賓就在1980年代,由原本內向的政策逐漸導為外向。東南亞國協,原先因為政治而組成,也希望透過關稅的削減來成為為經濟服務的團體。這樣東協自由貿易的區域,在今年(民國九十九年)加入了中國大陸,而南韓、日本和印度、紐西蘭、澳洲也都將陸續加入或已經簽定意向書。工業化的普及和中產階級的興起都將成為東南亞地區未來的重要趨勢之一。   國家的發展不能拋棄資本家,而資本家的發展又勢必得剝削勞工,勞工作為國內選民的大數,又無法任資本家剝削,國家於是陷入兩難。不過,我想只要國家有效地將資源分配到教育和基礎建設之中,全民共同發展仍是可以實現的。

我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農村和農業發展的觀點》

 台灣在講農業發展時,喜歡講「三生」,三生指得是生產、生態、生活。然而,看東南亞地區農業發展時,似乎更聚焦在傳統人們對農業的想像,也就是農業的生產。下面分享《東南亞多元與發展:農村和農業發展的觀點》的讀書心得:   東南亞農村一直是小規模、自給自足的農業生產,甚至連土地的所有權概念都是殖民時期才被引進的,然而最近數十年,東南亞農村地區卻因為人口成長、商業化和國家主導政策發展,而有大大地改變。人口增加,對食物、土地、水的需求就增加;而現金經濟的需求、國家稅制等商業化的力量,則使農民不再自給自足;國家主導了農村發展政策,於是國家的能力常常就能決定該國農業的發展。菲律賓就試圖透過土地改革,讓土地重新分配、減少租金並增加農夫租佃的保障。官方對該改革的推行是滿意的,然而有人認為其只讓較大的佃農獲益,這反而加速了農村的貧窮問題。   引進新科技如新品種的稻米、灌溉技術、化肥、殺蟲劑、農場管理方法或國家政策支持都可以提高農業生產。但除了「生產」之外,若我們期待一個「永續農業」,我們還應該考慮符合人類效益的「生活」和自然資源保育的「生態」。   農村發展策略有四個類別:技術官僚、改革主義、激進主義和替代主義。技術官僚由國家制訂是完全由上而下的發展;改革主義則是希望透過土地改革來發展;激進主義則排斥資本主義,透過合作社的共同生產來發展;替代策略則由非政府組織來發展農村。   泰國一直將農村發展視為國家發展的優先目標,不過在國家能力有限時,效果也就無法達預期了。泰國政府致力於擴展農業公共建設,如小規模的灌溉水壩,但當地農民需要的學校、照護中心或公共廁所就被忽略了。東南亞地區的農業發展,基本上,仍然會是由國家的農業部門主導,所以國家的能力仍將大大地決定該國農業或農村發展的情況。   就我個人對泰國的認識,許多農村的發展不再滯於,傳統上,我們對農村的想像。我去一個地方叫Pai,有人叫它「拜城」,有人叫它「白縣」,它其實就是一個農村,不過卻有比九份有更好的旅遊發展。下面是一些在Pai的遊記、照片集錦和影片(03:15到04:50為Pai的照片):   Pai:旅人心中的聖地 Pai廣度旅遊 Pai照片集錦    如果你去過Pai,你肯定也會愛上Pai,並且了解什麼叫三生農業的最佳體驗。

我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都市化》

 「都市化」是願景或惡夢?在了解東南亞的都市化發展前,我對都市化的認知是美好的,是像上海世博所演示的那樣,「城市讓生活更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然而,東南亞城市發展的軌跡是顛波,歹誌不是憨人想得那麼簡單。   除了新加坡之外,其它東南亞國家的都市情景恐怕都不符我們想像中的都市,有人稱之為「偽都市」,主要因為東南亞國家的國內市場經濟未健全、地方政府行政能力有限、基礎建設(公衛、住宅、水電)趕不上都市化步調。如此造就了如雅加達、馬尼拉及曼谷這樣的「首要城市」,不過我想叫它們「超級城市」,因為我覺得這樣比較可愛。   東南亞的城市最早是以宗教和貿易為主的,宗教型的城市如吳哥窟通常在內陸,靠農業腹地組織生產活動;貿易型城市則在海岸或河岸邊,靠商業、市場和港口稅、海盜或奴隸來獲利,如馬六甲。   殖民者進入東南亞之後,結合宗教型城市控制農業和貿易型城市控制商業的功能,一來壓榨當地經濟、二來「教化」當地社會。華人在這時候扮演了中間人買辦的角色。   全球化的時代,受到全球媒體、教育或文化機構等影響,城市裡的中產階級追求物質主義式和個人主義式的都市生活,且大多數的都市菁英輕視農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儘管如此,你是可以在東南亞的都市中發現計程車和三輪車同時在街上跑,老舊的中國城裡,仍會有現代化的亞洲的銀行,這被認為是「雙重性」的城市。   面對這些都市,通常有三種觀察角度。首先,有人認為城市失序了,塞車、工時過長、黑心商品等等,只要消除小販或違章建築,問題就可以解決;第二種是認為城市提供了窮人工作機會,不必要積極地去限制攤販,反而應該提供訓練或資本供這些人創業;最後一種是認為這些攤販接合了農村和城市結構性的不平等,這使得城市可以消費成本較低的商品。不論從哪個觀察角度,「貧窮」都是最大的問題。正規部門所提供的工作機會遠少於非正規部門所產生的工作機會。   由於都市化仍在發展,對土地和住屋的需求也仍不間斷。有些東南亞華人則投資房地產等流動性較高的資產;有些國家政府提供國宅,但窮人買不起,結果還是留給有產階級去炒作,長期而言,則有利可圖。環境也持續惡化,汽車的空氣污染,工廠廢棄物以及對清潔水的需求,再再都顯示東南亞面對都市化的困境。   當我們在喊「Better City, Better Life.」的時候,其實我們已經是「No City, No Life.」了,但很多居住在東南亞都市的貧民們是「No City, No Living.」,居住在都市只是為了維生而已。消滅貧窮真得是一件很困難的任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