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的發展或許無法促進平等的公民身分,也就是其不一定能夠造就普同公民權。即便在歐美民主國家,公民和公民團體之間仍因為種族、族群或性別等不同因素,而有差別待遇。當然,非民主國家歧視性的差別待遇更嚴重。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之後,逐漸邁向資本主義,但這沒有為中國大陸廣大人民帶來更平等的公民身分,反而加劇了不平等。
我讀《Chinese Communities in Postcolonial Southeast Asia》一
華人的適應能力在太平洋戰爭的時候開始受到考驗,那時候的歷史條件變動之快是我們難以想像的。對華人的利基也在這時候出現,從手工業、小販到小商店、貿易,甚至還有大享。殖民者和當時的政權都相當依賴華人協助以管理財政系統和建設城市。
我讀《國家與婚姻:台越跨國婚姻政治》
國家或政府,在跨國婚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台灣政府和越南政府都認為頻繁的台越跨國婚姻將對國家安全有重大的影響。國家的移民政策都是有政治性的,不論移出或移入,「誰可以加入我們」或「為什麼誰要離開」,這對「想像的共同體」都會產生內容的變化。《國家與婚姻:台越跨國婚姻政治》揭露了台灣政府和越南政府對跨國婚姻的態度。
我讀《性化的國境管理:「假結婚」查察與中國移民/性工作者的排除》
什麼是「假結婚、真賣淫」?結婚就是兩個人訂契約,既然是兩個訂契約,只要兩個人說是真的就是真的,哪來的假結婚?好像傅柯說的,文化或知識的強權架構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當媒體一直講「假結婚、真賣淫」,我們也就忘記結婚是兩個人的事,就算去賣淫或偷搶拐騙,只要兩情相悅,兩個人在一起仍是夫妻。
性被運作的機制是「關注的是身體的感觀經驗、快感的品質以及感觀印象的本質」,但十九世紀的精神醫學標籤了一系列的奇性性癖好,包括同性戀、戀童癖、窺淫癖…等,在這樣的知識建構下,又有了好性(異性戀、一夫一妻、生殖、私領域、不涉金錢交易的性)和壞性(同性戀、非婚關係、非關生殖、公領域、涉金錢交易的性)。已經結婚的外籍配偶或大陸配偶,因為和「壞性」的連結,我們也給予了「假結婚」的標籤。現代國家則藉由國境的管理,加強這樣的知識建構。
每個人對「大陸妹」有不一樣的看法。有人將大陸妹當同胞,認為這些大陸妹都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若來台灣賣淫是被欺負、被誘騙,因為這是自己人欺負自己人,這時候人蛇集團是眾失之的;有人認為大陸妹是來台撈金,這就和之「壞性」又連結上了。
國家在第一線國境管理者和就業服務站的主任對「大陸妹」都有不一樣的態度。國境管理者認為他們在幫那些取「大陸妹」的老勞民把關,使「大陸妹」可以符合「好性」並幫助夫家的角色;就業服務站的主任則認為「大陸妹」可能搶走本地勞工的工作機會,這不符合國家保障國內就業的價值觀。
在我看來,既然「結婚」是一個社會接受的契約,在兩個人同意的情況下被屢行,過多地檢查都是不符合人性的。如果我要和大陸的間諜結婚,國家安全和個人自由就會產生衝突了;然而,我要和大陸的性工作者結婚,方方面面如道德等的批評隨之而來,但在不影響國家安全的前提下,國家對於這樣的婚姻限制是沒有合理性的,就算我要和小偷、強盜、殺人魔結婚也是我的個人自由,更何況只是「可能」的性工作者。
看看噗友們怎麼說:
บิ๊กบอย Big Boy 大男孩
很久沒有看電影,很久沒有發表電影心得,最近一次看的泰語電影是《Big Boy》,電影是說B-boy的,B-boy指得是Breaking boy或Beat boy,原先不知道這電影為什麼叫《Big Boy》,看完之後大概就知道了!非常好看,而且具啟發性,下面和大家分享心得。
看看噗友對此電影說了什麼:
我讀《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and Identities in a Changing Global Context》一
美國、澳洲或其它國家都有許多義大利人,但這些義大利人不會被稱為「海外義大利人」,同時他們對居住國(即美國、澳洲或其它國家)的忠誠是不容置疑的。然而華人卻面臨這樣的問題。曾經有人提出中國威脅論(China threat theory),接著演變成華人威脅論(Chinese threat theory),在樣的政治氛圍下,這些種族上的華人(ethnic chinese)是感到很不自在的。
我讀《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and Identities in a Changing Global Context》二
本土化(Localization)指的是成長和被社會化於在地場景的過程,因此這會有本土意識並受當地政治和社會結構力量影響,影響的包括種族和文化的認同。從服裝、食物和語言來看,華人在吉蘭丹(Kelantan),一個泰馬相結連的地方,就深受馬來人和泰國人的影響。峇峇也是如此,儘管有大量華人從中國湧入,峇峇的本土化地程度仍很高,他們和馬來女子通婚,並習得馬來語,同時保留傳統中國習俗,許多傳統的潮洲婚禮儀式還能在峇峇身上看到,而且他們引以為豪。
我讀《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and Identities in a Changing Global Context》三
世界上並沒有一個全球性的華人組織,這個對中華文明的認同是一個很有用的交流平台,但這也還得有語言支持才行。通常各國華人的華語程度是參差不齊的。在跨國交流時,說英語的華人和只說華語的華人碰到一塊兒,他們的共同認同就僅止於中華文明而已;但若兩個人都能說華語,就能對中華文明或華語有更直接的交流。區分文化認同和政治認同是很重要的,區分國族認同和建立在文明種族的跨國網絡也是同等重要。
看看噗友們怎麼說:
我讀《Diaspora, Economy and Ethnicity: Social Networks, Identity and the Creation of Market Cultures amongst Southeast Asian Chinese》一
東南亞的企業創業大概可以有三個解釋的面向:一是華人在東南亞的社會組織不同於在中國的社會組織,二是社會和文化因素影響管理方式,三是儒家思想。這三個面相都不脫其文化。下面分享《Diaspora, Economy and Ethnicity: Social Networks, Identity and the Creation of Market Cultures amongst Southeast Asian Chinese》的閱讀心得:
自鴉片戰爭之後,透過西方殖民者,來自中國的華人移民更大量且容易地往東南亞地區移動,包括農耕生產和城市貿易都可以看到華人的身影。大部分都是契約勞工,希望還了債之後回到中國,然而大多事與願違,因為攢的錢不,或者已經習慣了東南亞的生活,不然就是家鄉也沒啥值得留戀。相反的,留在東南亞有機會致富。總結而言,有五個契機使這些海外華人發展了創業的技能:
一、方言組織、協會和家庭結構;
二、文化上,對金錢和經濟關係的態度;
三、特殊的管理實踐
四、宗教和宇宙觀,特別是儒家思想
五、政治環境
從社會這個面向來看,社會組織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這通常是基於方言、協會或親屬關係組成的。往東南亞移民的華人大多來自福建和廣東省,這裡包括福建、潮洲、廣東、客家、海南等方言群。這些移民得先找到經濟上利基,因為當時有大量的人口成長,於是小生意、工廠、交通運輸等事業就可以開展;原鄉的謀生計能也可以在此發揮,如工匠、農夫、建築或貿易都是創業的根據。無疑地,一但有利基可以發揮之後,華人會帶自己的親戚或同鄉(講相同方言)的人過來一起作生意,即便在招募時,也是找相同方言的人。移民漸增,事業開展,後來也產生華人學校或華文報紙,這通常是由那些教授或政治難民建立的。
回到社會組織來說,這些人都有以擬親屬(mock-kinship, quasi-kinship)關係而集合在一起的,這可能是秘密結社、同姓、同方言和同鄉;也有因為職業、休閒、文化和宗教而結合在一起。這些組織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幫助移民渡過難關,即使在沒有真正的親屬關係下,還是有人可以幫你辦告別式、埋葬你,也可以創造一個作生意的網絡。
我讀《Diaspora, Economy and Ethnicity: Social Networks, Identity and the Creation of Market Cultures amongst Southeast Asian Chinese》二
直到男女性別比率穩定之後,真正的親屬關係建立了,另一類小家庭企業也開展了。樓下作生意,樓上自己住的住商混合的形式可以在東南亞許多小鎮看到。這時候,既可以作一直增加的華人社群的生意,也可以作為當地土著和歐洲殖民者的中介者,協調生產端和消費端。另外,還把多餘的錢拿去借給其它人,也就是放款,最後還能進化成銀行。
由於是小家庭企業,所以也有自我剝削的情況產生,反正都是自己的事業,例如彈性工時和自願加班就常常發生,同時過著最簡單的生活。這樣的原則如何被實踐呢?
一、這些華人創業家通常主導著特定產業或商業活動地區。
二、幾乎和當地土著沒有任何交集。
三、可以適應當地政治環境;同時建立和外國公司的連結。
宗教和政治也是兩個可能影響華人創業家的因素。華人的宗教大多數是大乘佛教、導教、儒教、靈媒和祖生祭祀,注重命運,而且相信宗教可以幫助改變。而最主要讓人討論的就是儒家思想,許多儒家思想的社會都有高度的經濟發展,如新加坡、香港、台灣和南韓,甚至日本,儒家思想使華人建立了社會關係。新加坡、香港、台灣和南韓,甚至日本和其它東南亞地區都有儒家思想,為什麼東南亞地區發展較慢呢?我認為和國家的力量有關。
此外,在政治環境下,華人(除了新加坡)在當地社會都不是最多數,甚至有如馬來西亞的新經濟政策(NEP),華人仍能在不同政治環境生存下來。透過發展其它事業、與當地人通婚、政治利益交換或者就遠離政治。不論如此,華人仍能有效地追求經濟利益,他就能生存。在《國家、資本與性別:越南台商的多妻家庭形構》就說華人透過與越南當地女子通婚,以當地女子作為人頭開立中小企業,正可以作為這一段文字的最佳註解。
馬斯洛說人要先滿足生理需求後,才進行其它較高的如精神上、文化上等自我實現;但文化又同時影響著每個人的行為模式。文化和經濟活動,究竟孰是因?孰是果?誰影響誰?我想是相當複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