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知覺」、「動作」、「模仿」或「語言」等領域,常常聽到「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這個很神奇、很美好的發現。當我們把鏡像神經元當成萬靈丹的同時,劉有德老師利用約莫一個小時的時間,簡要地介紹了鏡像神經元。
最早發現鏡像神經元是在猴子的前動作皮質(premotor cortex)中發現,過去只在動作發生時這個部位有活化的跡像,鏡像神經元的發現則是在觀察發生時,這個部位也發現有活化的跡像。
大腦可以大致分為四個腦葉,額葉(frontal lobe)、頂葉(parietal lobe)、顳葉 (temporal lobe)以及枕葉(occipital lobe)。枕葉下方為小腦。就在前額葉和頂葉之間,存在中央溝槽(central sulcus),從溝槽往前的皮質區是主要動作皮質區(primary motor cortex),再往前則是前動作皮質區;往溝槽往後則是知覺皮質區(somatosensory cortex)。
希臘拉丁文中,如果我們以人體最內核為中心來看的話,頂部或背部,稱「dorsal」;腹部或底部稱「ventral」;前面或開口處,則稱「rostral」;臀部或尾巴,則稱「caudal」。當我們說PMVr(鏡像神經元活化的部位或稱F5)時,PM指的就是前運動皮質,V指的就是在前運動皮質區的底部,靠近後方的地方(r)。其它如PMDc、PMDr或PMVc,也就可以如此解碼。
討論「抓握」這個動作時,我們可以分成三種型態:一、精細的抓握(precision grip)和掌握(wholehand grip);二、看到東西就去抓、抓到手上就塞到嘴巴地抓握;三、觀察它人抓握。第一種抓握是在相對的概念下,精細的抓握要比掌握活化更多神經元;第二種是有原則性、有道理的神經元(canonical neurons);第三種則是鏡像神經元。這三種動作型態所活化的神經元,你都可以稱它們是「抓握神經元」(grasping neurons)。
鏡像神經元的是義大利科學家偶然的發現。這群科學家在吃午餐的時候,忘記把偵測猴子腦部活化部位的電源關掉,於是收資料的機器收到腦區活化而嗶嗶作響時,正好是猴子看到人類抓食物要吃的時候,因而開始操弄、設計實驗,找到F5活化的證據。有趣的是,猴子看到人手拿食物時,這個部份會活化,但是看到工具拿食物時卻不會活化。然而,當我們訓練猴子使用工具後,再讓他看工具拿食物時,這時候猴子的F5區就會活化,我們可以說有經驗後就會相關區位就會活化。
以目前研究對於鏡像神經元的發現,我們對於鏡像神經元可以有以下佔比的理解,下面三種現象,是鏡像神經元活化時會發現的現象:30佔比的機率,在於看到別人做動作就神經元就活化;60佔比的機率,屬於大約同一類的動作,看到會活化;剩下有約8百分比的機率,是搞不清楚為什麼會活化。鏡像神經的活化,也不是全有全無地就能保證現象的發生。姑且大膽地假設:鏡像神經元是和經驗有關、和意圖有關的神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