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 doing japanese calligraphy on white textile

六書大揭密:解讀中文字背後的象形、指事與形聲之謎

關於中文字的起源,有一個相當有趣的傳說,講的是黃帝的官方歷史學家倉頡。對於古代用繩結記錄資訊的方式感到不滿意的黃帝,便讓蒼頡創造一套新的文字系統。

蒼頡開始時一直無進展,但後來他開始更加留意自然界事物的獨特個性:動物的印記、葉子的形狀、雲的形態。蒼頡將這些特點簡化成圖像,從而創造了最早的中文字。

中文字的傳統分類被稱為「六書」,創立於漢朝(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公元25–220年)。根據「六書」,每個中文字可以歸入六大類別

  1. 象形:形式上代表世界事物的圖像(「象形文字」)。
  2. 指事:象徵性、指示性的符號(「指事文字」或「指事符號」)。
  3. 會意:由兩個或更多意義相關的部件組成(「會意文字」)。
  4. 形聲:結合形式和聲音特徵的文字(「形聲文字」)。
  5. 轉注:由另一個具有相關意義的文字衍生而來(「轉注文字」)。
  6. 假借:借用其他已有字形來表示具有相似或相同發音的詞語(「假借文字」)。

了解中文字的形成方式將有助於創造記憶術、必要的記憶「訣竅」或「線索」,幫助你更快地學習新的字,並記住已學過的字。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