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空間

視覺的缺席:心盲症與記憶之間的奇妙聯繫

有沒有想過有人無法在腦海中想像圖像?這並不是科幻小說,而是一個真實的心理現象,稱為「心盲症」(aphantasia)。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這個現象以及一項有趣的研究,該研究揭示了心盲症患者在記憶上的特殊之處。 什麼是心盲症? 心盲症是一種無法自願形成視覺意象的狀態。也就是說,患有心盲症的人無法在腦海中「看見」物體或場景,即使他們有正常的視覺能力和認知功能。儘管如此,這些人往往在其他認知任務上表現良好,這讓科學家們對他們的記憶過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研究方法 一群研究者進行了一項大規模的在線研究,邀請了61名心盲症患者和61名對照組(擁有正常視覺意象能力的人)參加。參與者被要求觀看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場景圖片,然後從記憶中繪製這些場景。接著,研究者分析了他們的繪畫,評估了其中的物體細節和空間精確度。 研究結果 研究發現,心盲症患者在記憶物體的細節方面存在顯著缺陷。他們的繪畫中通常缺少顏色,且物體的細節較少。然而,這些患者在記憶物體的空間位置上表現得和對照組一樣好,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更少出現記憶錯誤。 這意味著,即使心盲症患者無法想像出圖像,他們仍能精確地記住物體的位置和空間關係。這也暗示了我們的大腦可能有獨立處理物體細節和空間信息的不同系統。 研究啟示 這項研究提供了對心盲症這一心理現象的深入理解,並展示了記憶和視覺意象之間的複雜關係。心盲症患者能夠通過符號或文字代替視覺意象來記憶信息,這也讓我們重新思考記憶的本質。 Bainbridge, W. A., Pounder, Z., Eardley, A. F., & Baker, C. I. (2021). Quantifying aphantasia through drawing: Those without visual imagery show deficits in object but not spatial memory. Cortex, 135, 159–172. https://doi.org/10.1016/j.cortex.2020.11.014

英國華裔語言繼承者的身份探索:三個個人學中文的故事

一個研究[1]有關於三位在英國成長的華裔繼承語學習者的生命歷程,探討繼承語言身份發展的動態過程,並分析他們在不同社交場域中如何被定位以及如何學習重新定位自己作為合法的繼承語學習者和散居社區的合法成員。 John、Ryan和Lucy是三位華裔語言繼承者。John曾經為了符合模範少數族裔的形象而壓抑自己的中文學習,但後來透過與同事互相學習,重新建立了自己的身份認同;Ryan則在家庭環境中接受了強烈的中國文化傳承,但後來開始挑戰傳統的「真正華人」說法,並重新定義自己的身份;Lucy在成長過程中曾經因為華人身份而受到排斥,但後來透過學習中文重新找回自己的身份認同。這三位學習者的生命歷程展現了華裔語言繼承者身份認同的動態發展過程。 John的故事展示了他從掙紮到自我激勵的轉變,他曾經在學校中為了表現優秀而忽略了學習中文,但在工作中,他意識到中文是一個重要的職業技能,因此開始自我激勵學習中文,並成為一個合法的中文學習者和一個能力優秀的同事。 Ryan在學習中文的過程中,一開始非常認同中國文化和語言,認為自己是一個真正的中國人。然而,當他開始接觸到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時,他感到自己與他們有所不同,並開始反思自己的身份認同。他逐漸意識到自己是英國華人,並開始建立一個新的身份認同,既包括英國文化,也包括中國文化。他逐漸學會了挑戰傳統的中國認同觀念,並重新建立了自己的身份認同。 Lucy的學習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開始,她對自己的中國背景感到困惑和挫敗,覺得自己的中文不夠好,也不像出生在香港的人那樣地道。這讓她感到很尷尬,甚至不想學習中文。但當她在16歲時開始在華人社區中心做義工,幫助新來的華人移民學習英語時,她開始重新定位自己的身份。在這個環境中,她發現自己的雙語能力很有價值,並且能夠幫助別人。同時,她也在這個環境中學習到了更多的中文,並且感到自己的中文能力得到了認可。這讓她重新發現了自己的中國背景,並且感到自己的中文學習是一種力量和自我肯定。 研究採用敘事資料,並從歷史、空間和關係的角度提出一個原創模型,以理論化繼承語言身份發展的動態過程。本文提出了一個「繼承語言身分發展的動態理論模型」,從歷史、關係和空間的角度來理解繼承語言身分的發展,並強調結構和代理的動態互動,以及繼承語言學習者在不同場域中的權力、參與和身分的協商。

貴婦奈奈的部落格經營:青年旅遊志工專業培訓(下午)

貴婦奈奈的福態日記的作者蘇陳端進行第三堂的「不能忽視的部落格傳播力量:成我經營部落格」。奈奈的部落格在無名,其選擇無名的原因:新手容易學習、電腦配備不需要很高、較少維修、穩定。找一個主題能夠在聽到暱稱就會聯想到你。 用這個主題來思考我的部落格的話,我的部落格的主題大概就是「泰國電影」吧!哈哈哈!部落格不同於官網,人很重要,個人魅力、個人專業、個人獨見很重要,發掘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自己的部落格有自己的特色。 單單照片,可能會讓人覺得普通,不過若在照片旁邊加上文字,就會更好笑、更幽默。利用自己的想像力、聯想力,或者和網友互動的成果,可以讓部落格更有趣而吸引人氣。意淫的雞和像南極仙翁的戴帽子方法,就可以有許多網友的討論。創意來自:幽默感、觀察力、聯想力、表達力和雙關語。這有賴於天馬行空的放空和亂想,我們怕寂寞,只有接收資訊,無法去消化、思考,給自己一點思考的空間。 部落格的樣子建議以簡約時尚為主,這代表個人的風格、品味;分類清楚,讓使用者能夠清楚找到所需的資訊,這表現了邏輯性;選擇一個立場或堅持一個調性,但並非僅有批評或鄉怨;避免重覆的贅字,多閱讀可以使自己的文字流暢;學習拍攝的技巧可以配合文字,圖文並茂;資訊豐富;用心用情,接受來自各方的意見;寫文章時,有「故事」的發展可以讓人覺得該事件很有趣,要有前因後果,起承轉合,寫作的過程也可以更深入地知道自己怎麼想、怎麼看該事件。 如何讓人在網路上發現你的部落格?部落格可以看到許多東西,這比履歷表來得有用。每天寫像日報一樣,就會有人來看,即使沒有人看,也繼續寫,練習寫作。若看到部落格都有很新的文章,就能夠讓人一直回來看。找很紅的電影、書如海角七號觀影心得或新書讀後心得,這些電影公司或出版社會搜尋關鍵字,能夠找到能夠開發你的人進來,如此就可能有貴人相助了。參加比賽可以增加曝光量還會有額外的Bonus。 以上是奈奈和大家分享的內容。 在奈奈之後,我們學習捏麵人的把戲,我也製作了一個我自己覺得很好看的捏麵人。還拿到老師的獎品,是我一開始就相中的蜘蛛人捏麵人,真是開心。

溫泉的故鄉:大分縣別府市

原本今天的計劃是到阿蘇火山,但昨天查詢車次的結果,來回就需要六個小時,而且逗留的時間也不夠多,於是放棄了!因此,今天就決定今天通通待在別府,享受溫泉。連昨天泡的溫泉,我共泡了三個溫泉,分別是竹瓦、海門寺和不老泉。除了溫泉,今天還到了公園還有百貨公司,是比較普通,沒有日本味的旅程,這樣的漫遊不用動腦筋,就是放空享受就可以渡假了! 早上搭了二十分鐘的無料(free)公車遊別府一圈,之後去一百元商店買些東西,每次遇到這種商店我一定要進去補貨才行。中午吃九州豚骨拉麵,這家拉麵店有套餐,是一碗拉麵加一盤炒飯,不過我沒有點,但在我之後的客人每個人都點這個套餐,我開始後悔沒有點套餐。於是吃完拉麵之後,又去商店買炸肉餅和飯糰才滿意。 下午就去洗海門寺溫泉。這是三間溫泉裡頭規模最小,我最不推薦的一間。設備相當簡陋,連飲料販賣機都沒有。洗過溫泉往海邊起,沿著港口走來走去也沒做什麼,就是拍拍照,放空放空。 約莫黃昏時,我到百貨公司的超市裡買便當吃。好巧不巧,店員出來貼新標價,有一個在兩個小時之後就會到期的廣島燒,被店員貼了半價的貼紙,沒有想太久,我就決定吃這個便當了。此外,也遇上了甜甜圈先生的特價時間,雖然特價之後還是比台灣貴,但不爭氣的我看到特價還是買下去了!「特價」一詞真是有一股特殊的魔力。 吃完廣島燒,休息一下子,在房間裡看看「文茜小妹大」聊國際、台灣的經濟接軌之後,再去洗溫泉!這次洗「不老泉」,大概是洗了之後,就不會變老。竹瓦是國寶溫泉,有國際旅客;海門寺,空間小、人也少;不老泉,當地人很多,從小孩到老人通通有。在這家溫泉的販賣機在賣牛奶,第一次看到賣牛奶的販賣機,我馬上就掏錢買。三種口味,一種是乳酸、一個是原味,剩下一個通通是小日本的文字,沒有半點漢字線索,於是我決定買這一個。結果是咖啡牛奶。早知道買其它兩個任何一個,都比買咖啡牛奶好。 今天的天氣悶悶的,有種風雨欲來之勢,希望明天天氣很好。在別府的最後一天,明天就要換地方睡了!我要好好睡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