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華語教學

《五百字說華語》第五課:誰是老師?

        渝民在上課,小雨和阿肯在聊天。 你到這裡來學中文嗎? nǐ dào zhè lǐ lái xué zhōng wén ma 是的,我來學中文。 shì de wǒ lái xué zhōng wén 那麼我們是同學。 nà me wǒ men shì tóng xué 誰是我們的老師? shéi shì wǒ men de lǎo shī 渝民是我們的老師。 yú mín shì wǒ men de lǎo shī 他是華人嗎? tā shì huá rén ma 他是華人,他會說中文 tā shì huá […]

《五百字說華語》第一課:您早(師父化緣篇)

  師父,您早,阿彌陀佛。 shī fù nín zǎo ē mí tuó fó 早,施主,您早。 zǎo shī zhǔ nín zǎo 您好嗎? nín hǎo ma 我很好,謝謝您。 wǒ hěn hǎo xiè xie nín 這些早飯供養師父。 zhè xiē zǎo fàn gòng yǎng shī fù 祝你健康、快樂。 zhù nǐ jiàn kāng kuài lè 謝謝您,阿彌陀佛。 xiè xie nín ē mí tuó fó sdn.

《五百字說華語》第一課:您早(醫生來看病人篇)

  小雨,早上好。 xiǎo yǔ zǎo shàng hǎo 醫生,早上好。 yī shēng zǎo shàng hǎo 你的身體昨天還好嗎? nǐ de shēn tǐ zuó tiān hái hǎo ma 很好,謝謝您。 hěn hǎo xiè xie nín 頭還痛嗎? tóu hái tòng ma 頭不痛了,謝謝。 tóu bú tòng le xiè xie r.me

《五百字說華語》第三課:這是什麼?

  依林和小碧在餐廳吃飯。 這是什麼? zhè shì shé me 這是一杯茶。 zhè shì yì bēi chá 這是一杯什麼茶? zhè shì yì bēi shé me chá 這是一杯紅茶。 zhè shì yì bēi hóng chá 那是個什麼套餐? nà shì gè shé me tào cān 那是個中式套餐。 nà shì gè zhōng shì tào cān 0841

《五百字說華語》第二課:您好嗎?

  阿肯,您好。 ā kěn nín hǎo 杰倫,你好。 jié lún nǐ hǎo 您太太好嗎? nín tài tåi hǎo må 她很好,謝謝你。 ta hěn hǎo xiè xie̊ nǐ 您忙嗎? nín máng må 我很忙,您呢? wǒ hěn máng nín ne̊ 我不忙。 wǒ bù máng 您太太忙不忙? nín tài tåi máng bù máng 她也不忙,我們都不太忙。 ta yě bù máng wǒ me̊n dou bú tài […]

我讀《發展心理學:兒童發展-語言發展》

 語言是由一些子系統所構成的,這些子系統包括語音、語義、語法和語用。語音指的是掌管語音結構和語音組成順序的規則;語義則牽涉到詞彙,即以語詞和語詞的組合來表達概念的構成;語法則包括句法(語詞形成語句的規則)和語態(數量、時態、格位、人稱、主被動語能或其它有意義的標記。);語用則是讓語言使用者恰當且有效溝通的規則。   兒童語音能力的發展有賴於「注意聽出語音」、「發出語音」和「將語音結合為能令人理解的語詞和片語」。為了能像身邊的人一樣說話,幼童會馮藉他們驚人的能力分辨母語中的語音類別。而語義的發展要先「理解」而後才能「說出」,這也是心理學所說的記憶形態,即「認知」和「回憶」。只要兒童能認知語詞的意義,就可以理解語言,但要說出語言,則有賴於回憶的能力。因此,兒童無法說出一個詞,不代表他不懂這個詞,我們只是看到他們會說的部分。   兒童語言學習策略主要可以分兩種,一是指稱式的學習方式,二是表達式的學習方式,前者佔大多數。指稱式的學習方式認為語詞是用來幫事物取名字的,而表達式學習方式則把詞語用來談論人們的情感和需求。這兩個學習方式和文化也有關係,物體名稱對學英語的幼童而言是常見的詞彙,而固定的社交語句則對學習華語、日語和韓語的幼童來說較多。   兒童語法能力的發展一開始是透過組合兩個語詞來表達語多意思,這種語句稱之為「電報式語言」,如「媽媽餅乾」、「爸爸外面」,而後能講出三個語詞的句子後,就可以始用零碎的語法規則了,但難免會有過度規則化的現象。有學者認為透過「語義提攜」,這有助於兒童使用詞義來理解語句的結構;也有學者認為兒童詞類的歸納能力是與生俱來。   語用的發展歷程則包括社會的影響,包括轉向(對剛說的話加以評論,並要求對談者給予回應)或陰影(修改談話焦點,逐漸改變談話的主題)。而後,兒童陸續會出現組織、詳細和評論的敘事,然各個文化之間的敘事形式有很大的差異。  

論我國於東南亞地區推展華語教學之前瞻性

 國父孫中山先生之所以能夠在東南亞地區快速積累人力、物力、財力資本,和長久以來中國與東南亞地區人口流動有關。因此,本文從早期中國與東南亞地區來往的移民開始,並回顧華人在東南亞地區所扮演的角色,並提出三個研究移民的取向,試圖了解華人移民在東南亞地區後續能夠致力發展的方向。建立於華人移民之基礎之上,孫中山先生在東南亞地區進行民族主義的宣傳活動時,也就能夠順利推展。孫中山先生透過組織東南亞地區當地社團以宣傳「民族主義」。文章將一步討論孫中山先生如何將舊有的華人社團轉型為革命團體並透過華文報紙宣傳。與孫中山先生推展「民族主義」的同時,華文報紙之快速發展也催化了東南亞地區華語教育的普及。陸續則回顧東南亞地區之華語教育發展之歷史、現況和問題,並試圖提出我國於華語教育上之優勢,以在東南亞地區之華語推展工作上有一席之地。 下禮拜四,我將於國立台灣大學國發所發表我的最新論文,和大家分享我的投影片,若你對該議題有興趣,可以於民國99年12月30日(星期四)到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視聽教育中心(R302)參加「孫中山的兩岸遺緒:建國壹百年專題」學術研討會。 論我國於東南亞地區推展華語教學之前瞻性 More PowerPoint presentations from DickyHuang This Article Now Available for Download: Click Here

我憑什麼到印尼亞齊教華語?

 我就讀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的東南亞研究所,同時修習「國際華語學分學程」,曾經在大學時期參加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中心的「華語師資培訓週末基礎非學分班」並取得結業證書。有幸遇到YES 台灣青年數位服務協會選送華語老師赴印尼亞齊大學擔任華語教師的機會,我要把握這機會,推廣台灣文化、華語教學。   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和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對於「教學」和「傳播」「推廣」有多方面的學習與實踐。我深深體會,「教學」必須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如此學生會有學習的動力,學習的成效也就顯著;而對於「傳播」、「推廣」方面,我善於利用新興網路科技,在許多非營利組織實踐過推廣活動。我擁有許多推廣、傳播的經驗,我想有助於將台灣的華語教學到印尼。   知道亞齊是南亞大海嘯受重創的地區,讓我認為有義務前往亞齊提供所需要的服務。我來自九二一地震受災區,明白南投重建十年都不見得能夠十全十美,更何況海嘯至今只有六年重建時間。「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影響身心最嚴重的精神疾病之一,特別在亞齊這個經歷過南亞大海嘯的地區。希望在擔任華語教師的同時,也能發揮「公共衛生」的社會關懷或心理支持,以作為華語教學外的邊際效益。   我有以下工作經驗:   1.國立台灣大學進修教務組/期間(94-07~98-06)/行政助理/打字、公文傳送、影印; 2.國立台灣大學微生物學王維恭老師實驗室/期間(96-12~98-06)/實驗助理/試管潔淨; 3.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王麗君老師研究室/期間(96-10~98-06)/研究助理/投影片製作、文獻檢閱; 4.中華民國陸軍五八砲指部防一營營部連/期間(98-07~99-06)/火砲光學士/光學儀器保養   還有以下志工服務經驗:   1.育仁兒童發展中心/協助老師關懷自閉兒童; 2.達瑪巒原住民重生協會/社區總體營造、網站建置; 3.台灣國際醫學聯盟/青少年反菸計劃; 4.台灣大學海外服務學習團/越南海外志工服務; 5.南投縣魚池農會/農業推廣實習; 6.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崑明院區/愛滋病防治計劃; 7.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青年旅遊志工 我想這都有助於我於印尼亞齊大學進行華語教學工作。 

我憑什麼到泰國教華語?

我是黃玉樹,現在就讀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的「國際華語學分學程」,曾經在大學時期參加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中心的「華語師資培訓週末基礎非學分班」並取得結業證書。有幸遇到教育部國際文教處選送華語老師赴泰任教的機會,我要把握這機會,為推廣台灣文化盡一份心力,也為台灣華語教學在泰國紮根、深化。   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前農業推廣學系),對於「教學」和「傳播」「推廣」有多方面的學習與實踐。教學方面,我修習過「教育學」、「成人教學原理與設計」、「成人教育」、「教育規劃與評估」、「人力資源發展」、「文化研究與教育」、「衛生教育」和「教育社會學」;傳播、推廣方面,包括「教育傳播與科技」、「推廣理論」、「傳播學」、「資訊傳播」、「語言學習與科技」。我深深體會,「教學」必須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如此學生會有學習的動力,學習的成效也就顯著;而對於「傳播」、「推廣」方面,我善於利用新興網路科技,在許多非營利組織實踐過推廣活動,包括在台灣國際醫學聯盟參與「ASAP, Anti-Smoking Activist Program」,達瑪巒原住民重生協會學習社區總體營造,魚池農會推廣實習、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愛滋病防治計劃、青輔會民國九十七年青年旅遊志工公民記者。擁有這些推廣、傳播的經驗,我想有助於將華語教學和台灣文化推廣到世界每個角落。   結合原先國際華語學分學程和華語師資培訓班以及教學、推廣、傳播的經驗,我有自信能夠作一個符合期待的華語老師。另外,我在大學期間修習一年的泰國語,至今仍繼續精進用功於泰國語。基於泰語和華語同屬漢藏語系,我認為以泰語作為學習華語的輔助語言,會比用其它外語來得更好,對學生而言更可以產生學習的正遷移。我也將以我自身學習泰語的經驗和學生分享,讓學生在老師離開泰國之後,仍能自己學習華語。由於在泰國學生無法身歷華語環繞之境,我將透過網路科技,讓學生可以有沉浸式的華語環境,就算在泰國也可以學到一口流利的華語。給學生魚吃,不如教他釣魚,最後也期望學生可以自己主動去尋找適合自己的素材,自我學習。   全世界都在學華語,這是一個推廣華語的好時機,我的個性開朗,善於與人交往,希望可以以此拉進與泰國學生的距離,在維持適當的教學必要之尊嚴下,和學生打成一片,鼓勵學生、激勵學生努力學習華語,同時表現台灣人的熱情,讓泰國學生在學習過華語之後,對台灣心嚮往之,而可以把學習到的華語在台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