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anthou (2010) 回顧過往的研究中,其認為使詞彙知識能夠逐步增加的幾個要點:一、激發先前的知識;二、在脈絡下學習;三、對詞彙進行主動地加工、處理;四、多次、反覆的接觸。在介紹新的概念的時候,通常我們需要把它和學生既有的知識連結,這就會激發學習者先前的知識。由於CLIL由內容將所有詞彙串連在一起,因此CLIL可以從這個方面對詞彙學習有幫助。 當學科的內容在CLIL下執行的時候,新詞就是被放在脈絡下被呈現。CLIL提供一個以內容為基礎的語言環境,脈絡就是學習者將目標詞彙應用的場閾。 CLIL能夠提供學習者主動去運用新詞的機會,這可以是課堂的討論,也可以是內容相關或語言相關的活動。由於新詞是在使用的脈絡下被運動,學習就更容易發生。 CLIL會針對單一主題進行足夠的教學,因此透過澄清、說明的過程新詞就會反覆地出現在課堂。Robinson (2005) 觀察學科的課堂上(CLIL),使老師使用新詞的次數,僅僅2分鐘內,就使用了17次的「 friction」。而Xanthou (2010) 在地理課的觀察中也發現,對於「tropical」在2分鐘內,也出現在了7次。 CLIL看起來是能夠增進詞彙知識增加的學習方式。 Xanthou (2010) 比較了三個組別(CLIL:以英語作為二語學習地理、非CLIL:以希臘語(母語)學習地理、詞彙清單:一般的英語課程),比較了參與課程(5次上課,每次40分鐘)前後、和組間的對於100個地理相關的內容詞彙翻譯(英語翻譯成希臘語)。課程前,三個組別的分數是沒有差異,但是課程後三個組別之間的分數就產生差異了。後測進步最大的CLIL組,而詞彙清單組在後測的分數還退步,非CLIL組的也是退步。對於詞彙的學習,在CLIL的成效確實優於非CLIL和詞彙清單。 References Coady, J. (1996). L2 vocabulary acquistion: A synthesis of the research. In J. Coady & T. Huckin (Eds.),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 Rationale for Pedagog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rtin, M. A., Martin, S. H. & Ying, […]
CLIL是如何增加詞彙知識?
- Post author By Dicky
- Post date
- Categories In 第二語言習得, 華語教學
- 1 Comment on CLIL是如何增加詞彙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