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變異與保持:東南亞華人的文化適應》一

chinese temple 初級階段的文化適應,是華人基於生存環境的變化而作出的調整首改變,和同化沒有什麼關係,只是「適者生存」使然;高級階段的文化適應則是長期在移居國生活,移民已經放棄本民族的文化和價值系統,積極參與移居國的經濟、政治或社會文化生活。泰國華人就是高級階段的文化適應的典型。

 
我對印尼的認識太少了!看了《變異與保持:東南亞華人的文化適應》這本書,我覺得想說說印尼的狀況。除了蘇門答臘和爪哇的外島地區,許多華人已經居住了五、六代人的地方,我們可以看到不一樣的同化方向。一般我們看到的是華人移居東南亞地區國家之後,華人同化成當地人。但由於印尼許多外島是由華人先定居,而後才又有人移居外島,所以如西加里曼丹、棉蘭市等都有許多華人,且仍操華語,儘管印尼大部分地區的華人已經放棄華語或中國方言,而以印尼語為主要語言了。
 
東南亞的華人,從日常生活(姓名、飲食、居住、穿著)、到家庭,都和傳統華人有不一樣的發展,但我認為這不只特發於東南亞地區,這是全球化的影響。當我們學習英語或日語時,就會起個英語或日語名字;我們也吃麥當勞或肯德基;穿李維斯的褲子或住洋房。所以我們不需要怪罪在東南亞的華人忘根,因為這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本段指的「我們」是非東南亞地區的華人。)
 
華人和當地人的社會距離有個指標可以測量,這個指標有由最親密到最疏遠為通婚、親密朋友、鄰居、同事、公民、旅客、驅逐出境。印尼、菲律賓和泰國的華人和當地民族的社會距離較小,馬來西亞則較大。
 
華人在東南亞的高級階段文化適應則建立在有公民權(或國籍)的前提之下,有了公民權便會有政治認同,而這政治認同是可和文化認同和民族認有差別的。而新舊華人移民除了公民權之外,還會因為社會和文化環境影響,對於政治的認同也是不一樣的。
 
東南亞華人的宗教適應有四種情況,改信他教、創造新形式宗教、堅持原先信仰或無神論,其有以下特點:一、多元化;二、宗教融合或同化的現象正在發生;三、華人移民的精神支柱;四、功利主義;五、不如當地民族虔誠。

看看噗友們怎麼說:

我讀《變異與保持:東南亞華人的文化適應》二

Chinese New Year In Phnom Penh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在東南亞地區許多華都不再說華語,這些華人所傳承的文化也勢必有所有變化。有人說,東南亞華人的文化是基於中華文化融合其它文化;有人說,中華文化和其它文化都只是眾組成部分之一。但我們都承認,東南亞華人文化是無法和中華文化等同的。

 
除了語言之外,還有其宗教、生活方式造就其多采多姿的文化。加上高度的開放性和亞文化,華人文化在各國的發展也是使它更不可預測而無法用一句話概括。曹雲華認為東南亞華人文化必沿著三個方向發展,他們分別為非中華化、本土化和西方化。然而,泰國在九○年代中期之後,華人文化有復興的趨勢,歸因有七:一、政府重新定位華人文化;二、華人經濟上的成功;三、華文商業價值;四、華人移民增加;五、港臺文化影響;六、大陸中華文化影響;七、經濟全球化。
 
我認為很多事情是很簡單的,如「華人的文化在東南亞」或「東南亞的華人文化」本來就是相同的東西。但是硬去解讀的話就可能說「華人的文化在東南亞」是基於中華文化融合其它文化的文化,而「東南亞的華人文化」中華文化和其它文化都只是眾組成部分之一,本來很簡單的事情,被學者弄得讓人搞不懂!咬文嚼字也無法對社會有進一步的貢獻。即便曹雲華建立在有「中華文化」存在的基礎之上討論東南亞華人和中華文化的關係為何?我們也是理所當然地認為存在這麼一個「中華文化」。事實上,有沒有中華文化或中華文化的形成也是學者或政治精英的說法,為什麼人們不能快快樂樂地生活著就好了呢?

看看噗友們怎麼說:

我讀《TO VEIL OR NOT TO VEIL? A Case Study of Identity Negotiation among Muslim Women in Austin, Texax》

the eyes can see 我真佩服我的英語能力,我可以不用查單字就看完一整篇英語文章。我閱讀《TO VEIL OR NOT TO VEIL? A Case Study of Identity Negotiation among Muslim Women in Austin, Texax》這篇文章,標題就有個單字Veil,我一直不去查這個單字,一開始猜測這可能是膜拜或面紗等穆斯林宗教特有的單字,往下看之後就知道是使用面紗的意思了!我很厲害吧!不過這個單字其實是以前就查過了,只是忘記它是什麼意思。我想還是看完這篇文章後,我大概會永遠記得這個單字了。下面分享本文章的摘要和心得:

 
這個文章找了一些有使用面紗的人和沒有使用面紗的人來談談她們對使用面紗的看法。我認為這其實是顯而易見的差異,只是對於很少見到穆斯林的台灣人而言,這仍是很新鮮的議題。儘管在不久之前,法國才通過不準在公開場合使用面紗的法令。
 
有使用面紗的穆斯林女性認為使用面紗比較舒服、特別,而且有虔誠的感覺,這些都是為了符合古蘭經的要求。也有因為同儕影響,朋友使用面紗,於是也跟著用面紗,而且這樣也可以和自己的重要他人更親近。還有人認為使用面紗可以在埃及生存,我想這是因為可以適合當地的天氣吧!使用面紗也是為了不讓男人侵犯自己,因為女人是鑽石,所以穿著能夠蓋住全身的黑袍可以讓自己在社會中更自由地遊走。不過這樣的穿著打扮,旁人會覺得奇怪(也就是很特別啦!),而且有反「現代性」的嫌疑。這還因此帶來婆媳問題,因為婆婆(沒有使用面紗的習慣)覺得媳婦為了表現自己對阿拉的虔誠,使用面紗把婆婆給比下去了。
 
不使用面紗的穆斯林女性則認為使用面紗是「父權控制」,而且是因為政治因素才產生這樣的規範。許多穆斯林女性在美國不使用面紗或穿黑袍,但回到原生國時,就會戴上這些東西了。
 
我想我是一個相當功能學派的人,原先我認為穆斯林女性使用面紗除了在天氣乾燥的地方能夠防沙塵外,沒有其它功能。但在使用面紗的穆斯林的女性談話中,我們可以理解還有作為避免男性性侵害的功能。為了不讓男性犯罪,而叫女性包緊一點這固然是性別上的不平等,正如若有男性性侵害了一個女性,你不怪罪男性,反而說女性穿著太曝露是一樣的道理。不過,我倒滿想有一套能夠把全身包起來,只露出眼睛的穆斯林服飾。如此,別人認不出來你是誰,你也不必在意身上穿什麼服飾(就像學校要求學生穿制服一樣,不用跟別人比美!),這樣的打扮反而更自在、更舒服。

看看噗友們怎麼說唄!

我看《姊妹賣冬瓜》

姊妹賣冬瓜1 《姊妹賣冬瓜》的「賣冬瓜」是取自泰語 ไม่ต้องกลัว(不要怕)的諧音,有鼓勵在台灣的新移民女性不要害怕的意思。該電影為南洋姊妹會集體創作下集思廣議而成的,包括知名人物朱天心、候孝賢等人支持,首映會當天還有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和參與移民署署長謝立功。對於王如玄主委的參加,我覺得興奮,並且認為新移民議題在台灣能夠受到如此矚目感到不可思議。探究其原因,原來是王如玄在未擔任勞委會主委之前,就熱心於婦女運動,台灣人真該感到福氣,能夠有這樣的人擔任台灣人的勞委會主委。下面分享《姊妹賣冬瓜》的電影心得:

 
南洋姊妹會是在二○○三年成立,在這之前於一九九五年僅有類似「成人識字班」的新移民配偶鬆散組織,由於秉持著不需要由台灣人代言的想法,歷經八年才成立。新移民女性能夠上街頭或在鏡頭前(新聞媒體)現身是排除了許多困難才達成的。姊妹們會有來自家庭的壓力,公婆或丈夫不願意新移民配偶參與社團,學了一些有的沒的,更不希望姊妹們拋頭露臉,只要求她們好好照顧好小孩子就好了。這其實是帶著許多雜訊在其中的。其一,公婆和丈夫構成的男性沙文主義氛圍,認為女性是男性的附庸,參與社團可能會使女性的光芒蓋過男性;其二,男主外、女主內的刻版印象作崇,只希望女性待在家裡照顧小孩。「照顧小孩」或「為了小孩著想」看似冠冕堂皇,若女性有更多的時間陪著小孩,小孩將有更好的發展,我想這也是阻礙新移民女性或女性參與社會運動的主要原因。
 
在我看來,我認為積極參與社會運動或社團,反而能夠給小孩樹立「社會參與」的榜樣,也讓小朋友從小就對自己的媽媽有信心,自己也跟著有信心,當小孩子有信心的時候,不再覺得自己是弱勢,就能夠和其它人平起平坐,而不受歧視了。從該記錄片來看,姊妹們的努力和表現是不亞於國人的,除了在國內社會活動的參與之外,也積極參與國際活動,這樣的國民外交也是在國際上為中華民國爭光。
 
儘管,這些外籍配偶在國際舞台上以台灣人的身份,為台灣爭取國際空間,但中華民國的法律或社會氛圍卻是相當惡劣的。看過影的隔一天正好在中正紀念堂正好有2010年「國際移民日」(12月18日,中華民國於12月5日提前開跑。)的活動,其中由「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擺設的攤位提供了新移民權益票選活動,我認為有許多權益都有賴政府積極修正改革,包括:落實「陸配外配權益一致化政策」;放寬陸配父母親來台探親期限,每年一次,三個月續姊妹賣冬瓜延三個月,共六個月;刪除「三個月期限補交喪常原籍証明之規定」;刪除「非在台灣地區設有戶籍滿十年,不得擔任公職之規定」;採認「陸配在大陸接受教育之學歷及證照」;多輔導,少限制,建立互信,給新移民愛台灣的信心…等。你可以發現能夠影響這些新移民的權益是如此卑微,連我們想都想不到。而這些新移民想方設法地表達出來之後,台灣的政治精英竟是如此傲慢地對待,南洋姊妹會算是比較有組織地從事社會運動,其它還有移工團體或其它移民相關團體提出的訴求只因為新移民沒有投票權所以被忽略了。
 
在《姊妹賣冬瓜》首映會後的座談,夏曉鵑老師認為很多時候是一小撮人、一小撮人慢慢累積的能量才能成就大事。例如「取消存款證明」以作為取得身份證的必要條件,許多人認為是馬英九總統的一句話才使政策如此修正,但早在馬英九總統出此言前,南洋姊妹會們就為此訴求奔走許久。這也提醒我們,許多事情不是只靠政治精英或某些在上位者一句話的決策,而是有許多在下面的螞蟻雄兵孜孜矻矻地在宣傳、推動才成就的。我想馬英九總統或執政團隊也不算是剛愎自用的人,若能多聽各方的聲音,並在各方面有待改革的領域給以壓力,台灣是能夠邁向一個更美好的社會的。台灣這個社會,需要那些表達自己意見的一小撮人,慢慢累積著一大群人,造就一股氛圍;有遠見的政治精英則應該在對台灣有利的一小撮意見剛萌芽時,就積極推動,否則就只是一個收割政治利益的政客罷了!

《日久他鄉是故鄉》,是《姊妹賣冬瓜》使用的眾主題曲之一,分享如下,你聽了會很感動的:
 

我讀《What Does it Mean to be Chinese? Malaysian Chinese Identities in Motion》一

Aug 31st, Independence Day, MALAYSIA. Small boats Parade 在新加坡,許多華人擔心受英語教育的高階技術人員掌有新加坡輿論的權力,擔心「西化」將造成亞洲文化認同流失,於是新加坡當局開始強調華語和儒家道德。接著我們來看馬來西亞的情況:

 
有些學者認為只看依族群分類訂政策將無法滿足階級差別的問題,因此,有時候族群反而是加重了結構上的不平等(特別是社會階層),因為族群認同是「天生」的,這反而有害於在社會的能動性。然而,事實卻證明,這樣的族群分類使華人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仍表現突出。許多華裔馬來西亞人赴海外讀書、擴展事業和旅遊。目前華裔馬來西亞人的認同是多重的、分歧的、持續轉變,而且常常有官方論述和日常經驗交融於個人的。
 
接著依《What Does it Mean to be Chinese? Malaysian Chinese Identities in Motion》所述,將分享四個場景,四個場影分別是不同層次的認同建構,其包括:一、族群認同建立在國族層次,屬於公眾、官方和特定事件;二、在跨國、全化的脈絡下的當地認同;三、認同來自希迪厄(Pierre Bourdieu)所說的「習慣」,這會因為性別、世代、社會階層和處境而異;四、多重、複雜的認同會被忽略、質疑、反抗、再探索、頌揚或改變。下面分享各個故事,你就可以理解這樣的認同建構是如何產生的。
 
第一個場景是在一個中學(Ling Ming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 這個學校曾經為了是否採用英文教科書和用華語或用英語教學而辯論過,許多從這個學校的畢業生都會到吉隆坡、新加坡、臺灣或中國大陸。在訪問學生時,他們認為華裔馬來西亞人不像馬來人那樣,有宗教、語言或蘇丹使他們結合在一起。學生還被問到一個「最近看什麼電影」的問題,學生答,看「我是誰」和「鐵達尼號」,「我是誰」是成龍演的電影,另外還有「行運一條龍」和「刑事偵緝檔案」來自香港的電影和電視劇,甚至有來自臺灣的「新月格格」,我只聽過「還珠格格」,啥「新月格格」我連聽都沒聽過。
 
馬來西亞官方的族群認同和日常理解的族群認同是有落差的,官方強調的是一個較大馬來西亞的國族認同,強調其國族更重於族群。然而,當政治的力量遇到文化議題時,特別是和語言和教育相關時,許多華人團體於是鼓吹改變馬來中心的馬來西亞國族文化政策和推動支持華人文化與教育。馬華文化指得是源自於中國的文化,由移民帶入馬來西亞,由於華校的建立加上西方和其他各族文化融合而成的,其藉由轉換儒家思想成適合當地環境的文化。華人也提出許多陳情文件,不只是希望馬來西亞政府政策上的改變,同時也希望有來自華裔馬來西亞人的持續支持。
 
一個名為「訴求」的文件由華人教師會和華人教育董事會完成,主要訴求進一步的民主、人民、正義、扼止貪污、消除族群「固打制」、保護環境、保護女人、勞工和原住民的權利等十七點。這個訴求成功地推動了華人文化於馬來西亞的地位,因為其將更多利益團體也納入了。由於語言和教育的影響力很大,這使得華語的教育從年輕一代的開始,提高獲取華語初級能力的可能性。

我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印度尼西亞》

Take-off from Manado, North Sulawesi, Indonesia 我有訂閱聯合國電台華語廣播的播客(podcast),聽了2010年11月27日的華語廣播前,我正好在閱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的印尼篇。這一天的幾則新聞正好和印尼的發展息息相關,分享幾個議題,希望藉此能夠對印尼這個國家有深一層的認識。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國家,它的族群和文上也多元分歧。印尼有超過三百個族群,使用二百五十種語言。就算在同一族群內,印尼人仍忠於各自的血緣、區域和地方群體,行為準則仍是依風俗法所表現。這一天的華語播客談到糧農組織認為:「各國家應加強和廣大土著人民的交流,利用土著人民的傳統知識,這將有助於對抗飢餓。」全球有三億土著,我想印尼島嶼很多,一定也有不少土著,這些農業知識是值得我們去探索、學習的。
 
印尼經歷荷蘭殖民,長期以成為荷蘭人剝削的對象,也因為栽植橡膠、石油、蔗糖和香料等,經濟發展受到限制,平民百姓也未享受到殖民者帶來的教育和衛生設施。在11月26日,正好是全球南南發展博覽會落幕的日子。因為世界上的發展中國家絕大部分都處於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分。於是從1960年代開始,這些國家之間為擺脫已開發國家的控制,發展民族經濟,開展專門的經濟合作,即稱為南南合作(South-South Cooperation)。今年的口號即為「解決方案!解決方案!還是解決方案!」有些社會問題是可以透過南南合作來解決的。例如:人口遷徙問題。
 
人口的遷徙的問題在印尼有為了國家區域均衡發展的遷徙(從爪哇往外島遷徙),也有從鄉村地區往大都市移動的遷徙,後者的規模遠大於前者,也造成許多城市問題。除了國內的遷徙外,來自國際遷徙的人口流動,往印尼流的來自旅遊業,往外流的則是契約勞工。《2010年世界遷徙報告》指出,到了2050年,全球遷徒者將突破四億人,強調亞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新興經濟體將成為更多國際移民的目的地,而未成年人、尋求庇護者和人口販運受害者的人數也將增加,同時呼籲各國應當盡早做好準備,以有效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大規模的全球移徙活動。
 
造成人口遷徙的原因很多,在印尼,在我看來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來自「環境」。地力所能承載的人口數而造成人口遷徙,一般我們將之視為「經濟動機」,這樣的情況印尼有之;此外,印尼還有個特殊的情況就是它位於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接的地方,有火山、有地震,還會有海嘯,偶爾還有森林大火,這些「天災」也是會造成人口遷徙的原因。前一陣子,印尼就短短一天之內,經歷了海嘯又經歷了火山爆發。
 
或許,對於印尼,我們不適合以一個國家的角度去理解,因為它有太多島嶼,而且語言、文化甚至宗教都不是我們用幾頁文字能夠描述理解的。印尼亟需許多「解決方案」。

我讀《The New Migration》

Washington Greets Immigration Rally 隨著蘇聯瓦解和馬克思主義的消退,移民也開始有了新的形態。在台灣,我們稱那些來自東南亞而居住在台灣的人是「新移民」,不論其是因為結婚、工作而來的。對整個中國而言,我們也可以說那些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後離開中國大陸的人是「新移民」,而這些新移民許多都是有高教育水平、城市化且有專業技能的人,在《The New Migration》主要討論的是那些來有較好的教育和技能往西方發達國家定居的移民,早期這些人來自台灣和香港,改革開放後,福州、上海等地的人也開始外移,有所謂「人才流失」(brain drain)的情況。

 
美國西部在白人未大量進入以前,華人在建設了鐵路。當東西岸的往返更方便之後,白人也往美國西部淘金,但由於大量白人的湧入並非所有人都能在美國西部找到工作,於是開始有「反華」的聲音,認為都是因為有華人移民才排擠了白人的工作機會。於是華人就反方向地往美國東部移動。所以美國也是經歷過反華的時間的。現在,所有民族,不論你來自任何國家,都是一樣的,所以美國和加拿大都成了新移民的主要目的地。
 
中國大陸在結束「合作生產」(collectivism)之後,在國內也有大量的移民產生。不過限於一九五五年開始的城鄉二元戶口的限制,來自鄉村的人民於城市工作無法享有同樣的權利,於中國大陸各大城市中出現許多問題。2010年的上海世博說「城市讓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在我看來,因為城鄉不均衡地發展,加上城鄉二元戶口對人民遷徙的限制,使這樣的發展更扭曲了。
 
建立在新移民和原生地的連結(corridors)有傳統的和現在盛行的。傳統的就是透過和僑鄉、親屬、方言或對於國家的協會;而現在盛行的就是由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貿易總裁,有點像四海一家(megaffinity)的感覺,這種世界華人商會不特屬於任何行業,這些人是因為國家和海外華人的利益而建立的。通常這樣的團體感性的成份多於理性。
 
中國大陸重返世界舞台,不論是在經濟上或文化上的成就,而其領導人也認知到要依靠國際貿易和科技發展才使中國脫離貧困。台灣許多商人,在改革開放後回到中國大陸進行投資,儘管經歷兩岸關係緊張的時期,但現在交流越來越頻繁。我想,在中國官方的口中,肯定不將與台灣的貿易視為「國際貿易」,但認知上,仍是將台資視為外資,也同時靠著台灣在往外發展。
 
在《2009年人類發展報告》開始,就聚焦在「人口遷徙問題」,它說「全世界現有將近十億人在自己出生地以外的地方或國家工作、學習和生活。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推動之下,這些被稱之為『移民』的人不僅為目的地國家的社會帶來了新的勞動力、技能、創業精神和新鮮思想,更為自己的原籍國每年寄去2200多億美元的巨額匯款。」今年的《2010世界遷徙報告》更呼籲個國作好應對未來大規模全球移民活動的挑戰,以確保財政和人力資源充足。
 
新移民的發展,隨著科技發展和運輸革新,將會有不一樣的面貌。我覺得這將有助於我們認識更多文化,同時也應該開放自己的心胸地去學習不同於自己文化的文化。

我讀《「遲到的現代性」的追逐:台越跟國婚姻中的「羞辱」與「尊嚴」》

 當一個地區被殖民過的話,在殖民者離開之後,當地人對於「現代」的想像通常是來自殖民者的。(我想這也無可厚非,畢竟殖民者都是具有某些方面的優勢,才有機會去殖民他人。)而當地知識精英為了從過去被「羞辱」的脈絡下,找到「尊嚴」,訴諸「國族主義」的情感也就顯得理所當然了!李美賢老師的文章《「遲到的現代性」的追逐:台越跟國婚姻中的「羞辱」與「尊嚴」》從台灣和越南兩個地方來說明這樣的情況。

 
越南經歷過法國殖民,而當鄰近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在經濟發展時,越南也沒有趕上,所以對於「現代」的渴望顯得更為明顯;台灣經歷過日本殖民和美援時期,也有對「現代」追求的嚮往。然而,在我看來,越南有多一點點的羞辱;台灣則多一點點的尊嚴。畢竟,台灣的經濟表現是有目共睹。至今,越南仍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是「國恥」,但仍以越南人為豪;台灣人以台灣人為豪,卻沒有自信去接受來自越南或其它東南亞的外籍配偶。羞辱中帶著點尊嚴;尊嚴中又帶著點羞辱。
 
我想,隨著時代發展,我們將有機會從「現代」過渡到「後現代」。過去,我們對「現代」的追逐,是往日本、往美國去;接著,我們開始「愛台灣」,也有一些海歸派回來效忠台灣;之後,我認為我們會往東南亞、非洲或其它地區留學。今年,李敖的兒子李戡不就放棄了中華民國的台灣大學到匪區中國大陸就讀北京大學。如果仍是在「羞辱」或「尊嚴」的國族主義打轉,那我們永遠只是追求「現代」的落後者。或許我們可以自以為是知識份子或知識精英,負起社會責任,除了到匪區中國大陸外散播「台灣人」的「文明」價值外,也往東南亞地區、非洲,貢獻自己所學,讓當地人民有和世界上其它角落的人民有平起平坐,共同競爭的機會。同時,你也學習該地區的文明價值,在有尊嚴的互動下,仇恨和對立就會減少。人生而平等,不因種族、膚色、性別而有所差別,有首歌這麼唱著:「不論紅、黃、黑、白種,都是耶穌心寶貝!」佛教也說:「眾生皆有佛性。」每個人或眾生都是平等的,每個人所屬的文明自然也是各具特色也值得我們去學習。

我讀《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

蘭嶼達悟人的精神疾病 看了蔡友月的《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的報告,我有以下心得。這二、三十年來,蘭嶼達悟人的精神疾病比例增高,而且是台灣人的五倍以上,蔡友月認為這和其歷史社會根源、社會文化處境和生活經驗有關。公共衛生說「健康」也是基於生理、心理和社會三個方面,我想這就是因為蘭嶼人在生理或社會上無法滿足(就像馬斯洛說得生存需求),而必須離開蘭嶼到外地工作,於是產生了心理上的不健康。

 
工作機會不多,大概是蘭嶼人向外移民的主要驅力,就像好幾世紀之前,中國東南沿海省份向外移民的動機一樣。唯一不同的是,蘭嶼人不會有大規模的移民,因為蘭嶼人口少(蘭嶼鄉現有總人口三、○九四人,其中男生為一、七二九人,女生為一、三六五人),就算整個村子都遷出來,還不如整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的學生數。或許是遷移到台灣的蘭嶼人不多,這些蘭嶼人不像其它移民族群,能夠建立網絡互相幫忙。
 
「一個台灣,兩個世界」是用來說明台灣貧富差距的現象,我想我們也可以用「一個蘭嶼,兩個世界」來說明蘭嶼的房屋情況。民國五十五年,實施「山地現代化」將國宅改建;民國六十三年,拆除傳統屋舍556戶;民國八十三年,每戶補助45萬,全島再度改建家屋,有些家屋仍未完工。現在,你在蘭嶼可以看到傳統家屋、鐵皮屋、未完工的家屋和華麗的住宅。全世界乃至台灣都有這樣貧富差距的問題,不過當範圍一縮小,你很容易察覺到貧富差距的話,相對剝奪感就更明顯了。一個蘭嶼兩個世界
 
因為相對剝奪感,所以原住民可能要藉酒澆愁?或許喝酒可以讓人忘卻煩惱,不過就我這個佛教徒而言,喝酒是會讓人上癮的,而且只是暫時忘卻煩惱,等酒醒之後,問題仍在那邊,這樣只是逃避問題,無法解決問題,有時候可能因此讓問題惡化。佛教徒講「五戒」,其中之一就是「不飲酒」,因為喝酒會麻痺我們的腦袋,內心無法作主就容易犯錯,就容易犯下平常不會作的事。我不願意說「原住民都愛酗酒」,我是以一個對大眾(包括原住民和非原民)喊話的態度,希望大家不要喝酒。
 
針對蘭嶼人的精神疾病,當地有三股力量在角力,他們分別是達悟傳統文化、基督宗教和現代精神醫學。社會的不健康造成心理的不健康的情況下,蘭嶼人通常選擇部落巫醫或基督教,而政府也以醫療計畫如派精神科醫師探訪等計畫強行介入。容我再提出另一股力量,那就是佛教禪宗的力量,看看能否給予積極的幫助。佛教有三個假設「因緣果報」、「眾生皆有佛性」和「緣起性空」,蘭嶼人之所以生為蘭嶼人甚至有心理上的不健康,這是前輩子的因,這輩子勢必得遭受的果,但只要此生努力,就有辦法再造善的因;況且眾生皆有佛性,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都能夠啟發佛性而成佛;現在蘭嶼人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都是外緣,如果我們的心能夠作主,這些外緣都不會影響我們的內心,是謂「緣起性空」。反求諸己,往自己的內心深處追求,這可以透過禪修,也就是靜坐。「瑜珈」,某個程度而言也是一種訓練自己的心性。心理的問題,就得靠堅強心理來解決。

看看噗友們怎麼說:

《Les Fils du vent 2》企業戰士因咩差事跳多跳

images 我想《Les Fils du vent》(中譯:企業戰士;港譯:因咩差事跳多跳)這一系列的法國電影都是為了推廣「跑酷」而製作的,在第二集當中這個跑酷團隊來到泰國,不小心介入了三合會(華人的秘密會社)和山口組(日本人的秘密會社)之間的糾紛,下面分享觀影心得:

 
除了三合會和山口組之外,還有一個華裔幫派「鬣狼幫」,在我看來鬣狼幫雖然說是華裔,但我想是屬於較晚移民泰國的新客,而三合會則是早一批的華人移民。從他們穿著的服裝來看,鬣狼幫於泰國社會的融入應該也是高於三合會,此外鬣狼幫的幫主和其妹妹應該都是混血兒,華人和西方人(不知道是哪一國的,姑且將之視為法國人好了!)的混血兒。在泰國,人民於西方人通婚是不罕見的,而且生下來的混血兒相當漂亮,許多在線上的明星都是混血兒。
 
三合會和山口組的糾紛來自山口組的老大要娶三合會的老大的女兒,三合會的老大認為山口組的老大會背叛他;反之亦然,山口組老大身邊的人(當然是日本人)也灌輸他中國人不可靠的訊息。我想這樣的猜忌是長久以來中國和日本的關係導致。只是這些人到了泰國之後,這樣的歷史情懷仍在他們心中盤據,久久不能離去。
 
三合會和山口組交相利用鬣狼幫去達到其目的。三合會要鬣狼幫殺了山口組的老大,如此鬣狼幫的幫主將被認同為三合會的一份子,一半是西方人一半是華人的混血兒,就可以被三合會接納了;山口組也利用鬣狼幫去打擊三合會,希望能夠贏得美人歸。
 
一群來自法國的跑酷團體破壞這恐怖平衡,這群法國人裡,有四個黑人、一個白人、一個黃人,黃人是泰國人懂一些佛法。最後就是靠著這些跑酷的人,讓鬣狼幫幫主和其妹妹全身而退。
 
我其實很不喜歡看非華語、英語或泰語的電影,因為我聽不懂法語,我對這電影也沒有什麼興趣。不過這是在泰國拍攝的,所以有那麼一點點吸引我。我認為法國人不像美國人那樣,總是在電影內把美國人塑造成英雄的形象,相反的,是和泰國的華人、泰人、日本人競合。
 
下面和大家分享《Les Fils du vent》的主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