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珠國中小性病衛生教育

這一次因緣際會,我們能夠跟著主任一起去豐珠國中小去作性病的衛教。我們中午十二點就出發,在一點點迷路的情況下,我們在一點半左右抵達,路上聽主任說以前的故事,我認為相當感人。豐珠國中小收容並教育中輟生,部份同學曾經是雛妓,或許我們可以叫這些同學「小蝴蝶」(從民浩的文章得知)。這個旅程學習許多,記錄如下:

豐珠國中小的同學有不同於一般學校的氣氛,我認為是好的氣氛,對學習有助益這一方面。我們在大禮堂進行演講,課程內容是性病,和我想像的學校演講有很大不一樣。在豐珠國中小是一個討論相當熱烈的演講,小蝴蝶若有問題會直接舉手和主任討論。感覺像森林小學,雖然是一個和外面隔絕的區域,但圍牆內是很好的教學感覺。

此外,在演講的過程中,都有小蝴蝶會在演講半途離開,有人默默離開,有人帶著眼淚。我猜想是勾起了以往的傷心事。後來豐珠國中小的主任在送我們離開的路途上告訴我們那些中途離開演講會場的小蝴蝶,有些之前染過病,所以不忍再看到血淋淋的性病圖片。後來在車子上,主任和我們也討論放不放這些圖片的理由。我認為放實際性病的圖片,能夠讓小蝴蝶們真正認識性病,而且正因為小蝴蝶們有豐富的人生歷練,所以對於圖片更能有感覺。所以有一個小蝴蝶甚至想學習如何辨別性病。民浩有其它見解,如果用卡通圖可以避免小蝴蝶勾起以往的回憶,又能達到教育的效果。

我覺得這是一個有趣的旅程,除了在豐珠國中小看到的東西,和車子上和大家的談論也是很有趣。例如:女生是不是也需要保險套的衛生教育、和有愛滋感染的同志相處……等。

士林看守所個人諮商衛教

第二次造訪士林看守所,同樣是去衛教,但是對象不一樣,上次是所有在工廠內的受刑人,這一次是為那些即將出獄的受刑人,而且是一對一的訪談(或者你要叫它諮商。)每個人都有許多故事,我們分為兩組,我們這一組訪問了四個人,當中有兩個人的內容我相信是真的,而且都是相當動人的故事,將之記錄於下,希望社會不要對更生人有異樣的眼光。

第一個受刑人是第四次入監,而且有一個老婆和幾個小孩,不會像一般毒癮者那般瘦弱,這個受刑人自認能夠控制和毒品的心癮。講著講著,此受刑人就和我們分享家裡的情況。他的家人,包括他的老婆和小孩都不理他。他的兩個小孩大概二十幾歲,高職畢業,從小被媽媽教育爸爸是不好的榜樣,於是小孩和他漸行漸遠。這個受刑人在南港山上有一片茶園,曾經因為工作受傷的他,沒有勞保的職災補助,現在就靠著茶園和弟弟的幫忙和老母親住在一起。他自己也說,小孩子還是和媽媽最親,他留的聯絡方式也是母親的聯絡方式。

中間兩個受刑人,在我聽來不可信的成份居多,也沒有較交心的對話,故忽略不記。

最後一個受刑人感覺是表現很好的受刑人,還負責看守所合作社的工作。說到為什麼染上毒癮的時候,他說:「我跟你們講,你們不要笑!」我們當然答應他。他之所以染上毒癮的原因是為了幫助女友戒毒,說完他笑了,我也微微笑。好可愛!看過門徒的朋友就知道,電影裡,女朋友為了幫助男朋友戒毒於是自已也染上了毒癮,這是相同的情況。他知道他的女友不只有他一個男人,她還有其它男人會提供她毒品,但出獄後,他還是會去找他的女朋友的。愛情真偉大。他也真正想要工作,高中讀商科,所以能被調到合作社管帳,希望出獄後,有個正常的生活,願他身體健康、家庭圓滿。

這樣的衛教真是想都沒想過的形式,我樂在其中,這也讓我更想當一個心理諮商師。哈哈哈。

豆干厝(性工作場域)抽血、衛教

豆干厝指的是那些矮矮小小的房子,軍人說要去豆干厝的時候,就是要去消費女體,去買春,這些豆干厝就是俗稱的私娼寮。每三個月,性防所的志工會到私娼寮去為底層工作的性工作者抽血篩檢、衛教。請想像一個計程車司機,對於自己的生財工具–那部車,會如何保養;那麼你就知道,性工作也是要保養自己的生財工具,那就是自己的身體。機會難得,每逢三個月的外展抽血讓我遇到了,我跟著志工探訪私娼寮,右邊你所看到的圖片,是這些性工作者會膜拜的東西,光線本來就是這樣紅紅的,不是我用特殊效果。以下工作心得記錄如下:

若不是熟門熟路,想到私娼竂,將會不得其門而入。進去性工作者的領域,你要通過顧門口的人,那個人可能是個彪形大漢,也可能是個和藹阿嬤,總之有人把關,不是你想進去就進得去的。即便進到裡頭,也是像迷宮一般,每個房子都有可能是私娼的集散地,這就必需靠有經驗的志工一一探訪,進行抽血。通常願意抽血的,都是有事先通知聯絡好的,而且並非所有私娼戶都願意抽血檢查。根據大姊的經驗,有一些新來大陸妹的,就特別抗拒志工,因為在人蛇集團的要求下,大陸妹們不準和在地人聊天,志工就無法打入她們的圈圈,而這也讓我們擔心,大陸妹的身體是否能夠健康。我認為我很幸運地能夠在有志工們的基礎上去了解這些生態,而在底層的性工作者的艱苦生活,也確實令人於心不忍,我想合理的性工作或性交易法令才是導正社會價觀的捷徑。

性工作者跟早上的受刑人或毒癮者比起來,警備性高,我想這是長期受到警察、社會壓迫的結果。我自認是很快能夠很自然地讓人卸下心防的,但對於性工作者,似乎就不是那麼能夠發揮效果。一開始,在第一個地方遇到一個原住民的性工作者,知道她某一族的原住民,她還是會和你談笑風生,但你能感覺那是應付客人的態度。所以,後面也就沒有再嘗試,就讓已經耕芸很久的志工去交涉。交涉過程,真是有一套,這大概是身為男人的我,永遠不可能達到的境界。

令人以喜的是在這個地方,性工作者仍能保有尊嚴地工作;令人以憂的是,不友善的法律和社會,使這些性工作者總是格格不入。希望性工作或性交易合法化,讓這些低層的勞動人民享有和其它勞動者一樣的工作權利。(然而,不能破壞別人的幸福家庭!)

疫情調查

疫情調查(防疫人員會說是疫調,第一次聽到的時候,我以為是義務調查。)是一個可以離開辦公室的工作。對於防疫人員而言,疫調是一個很尷尬的工作,一來可以離開辦公室相當快樂;二來我們不希望疫情發生在台灣。參與疫調的過程,看到許多東西,記錄如下:

這次疫調發生在旅行團,團體中許多人發病,症狀包括:發燒、咳漱…等呼吸道症狀。由於是國外的旅行團,所以也會擔心來自非土的病毒感染,所以防疫人員必須抱著戒慎恐懼的心去解決事情。儘管是虛驚一場,但最後發現是「還好沒事」,所以也是值得高興。

 

我們先到該旅行團住宿的地點了解情況,再前往院區去了就診的最新情況。就診的地方是發燒篩檢站,我覺得很像星塵傳奇的實驗室,戒備森嚴。星塵傳奇的實驗室,是在作靈和身體的分離的實驗;發燒篩檢站則是在進行感染者和外界的分離。篩檢站的通道將病人和醫師分道。

 

疫調過程中,主任接到來自各方的電話,指揮鏈相當混亂,各個長官都關心疫情。小魏哥之前說,公共衛生相當重要,但每個機關首長都不敢忽略,因為如果疫情處理不好,為此下台負責都是很有可能的。公共衛生的確重要,但我想並不只是因為機關首長可能因此下台而重要,而是有其它更高崇的目標。院長到現場指導時再次強調這個channel,通路的重要。

 

疫調很好玩,可以跑出去玩。又可以看到一些怪怪的東西,這些「虛驚一場」或者「還好沒事」的疫調大概是常常發生,不過防疫人員都得謹慎地去解決問題或了解是否真正沒有問題

欲蓋弄潮 Shelter

電影原本的名字叫shelter,就是庇護所,遮避的意思。電影的中文譯名卻是欲蓋弄潮,相當有深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前面的蓋,大概就是電影中,男主角為自己的姊姊生的小孩提供庇護的「蓋」;潮也許是說浪潮,因為此電影有許多衝動的情節,而兩個男主角也是在衝浪過後,產生情愫。土豆網真是充滿驚奇,這部影片我聽都沒聽過,居然就這麼讓我給找到了!再深入地去找其相關的資訊才知道,這是由一家外國成人電影(或者你要說色情影片或A片)的公司,用小演員、小成本拍的電影,劇情相當引人入勝,有一些畫面,也會有令人以為是在看A片,反正就是一個又有劇情、又有色情的電影,下面簡述心得,同樣的,你能在最後看到視頻。

當年紀越來越大,就越來越容易放棄自己的夢想。如果在國小或國中的時候問你夢想,大概都會有會環遊世界這個夢想,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短視近利就只會想如何賺錢、投資,而向現實投降。故事中的男主角也是這樣,Zach因為姊姊不負責任,留下小孩子,於是Zach放棄讀藝術學校的夢想。不過,後來Zach遇到Shaun,他開始追逐夢想,為自己活。我的夢想是什麼?我也搞不清楚,反正很快樂大概就是我的夢想。

人的健康不只是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社會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從Zach轉變的過程來看,原本Zach認為自己不可能是同性戀,而後他真正認同自己是同性戀,這使得他得到心理上的健康,儘管心理上健康,但他認為這樣子的同性戀傾向是不能被社會所發現的,於是對於姊姊、過去的情人、Shaun的弟弟乃致於整個社會,他都予以保密。但後來在過去的情人、Shaun的弟弟一個一個突破之後,最後連姊姊也支持,來自社會的支持,他再往健康邁進一步了!

我的網誌會介紹的電影是那些很少人知道的電影。我不確定這電影有多少人看過,畢竟這不是泰國或新加坡電影。看過此電影的人,或許我們可以討論、討論劇情或演技。哈哈哈。

97年度露德協會關懷愛滋志工進階訓練

露德協會是個關懷愛滋病患的組織。之前上過由露德協會的社工督導的課,大致了解藥癮者的心理歷程,同時知道要對這些病患關懷,要先不排斥,如果只是想如社工實習般地想要時數,建議你到其它組織。社工督導也說,關懷這些藥癮愛滋病患不要讓自已負擔太重,如何檢視自已的負擔太重了?如果在不是服務的時候,仍然在想病患的事情,那就有負擔太重的嫌疑了!這時建議你和社工督導聊聊。總之,關懷愛滋病患是一個相當需要專業的工作,這個星期六(七月十九日)進階的訓練。課程內容見以下:

下載檔案志工培訓報名表.doc (49.5 KB , 下載:35次)

時 間

課 程 名 稱

授 課 者

備註

 

漂浪青春

周美玲導演繼豔光四射歌舞團和刺青之後,八月即將再上映另一部強片:「漂浪青春」。這次電影揉合更許多台灣的元素,就是那些你一看就知道這是台灣的元素,例如:布袋戲、鐵道、廟會…等,當然也有許多或許仍然存在,但現在已經少見的如:走唱藝人、茶室…等,也有現代台灣社會正在展現的,新移民的活力和角色、大眾運輸系統的建設與繁華的都會。女同志的情慾也表現於其中。整個電影有三個主角:菁、水蓮和竹篙。下面就看完電影作心得報告,不透露劇情,欲知劇情,請等上映後,到電影院觀賞。
(昨天某個影評人說的觀點)三段故事分別表現不同的「家」的形式。第一段故事,是姊妹構成的家,而後送到寄養家庭,那個有物質又有溫暖的家;第二段故事,是一個男同志和一個女同志兩人最後相依為命的家;第三段故事,是父權社會下,哥哥對妹妹性別刻版印象壓迫的家。家是避風港,每個人對家的範圍或定義都有所差異。對我而言,我的家就是從小長大的地方。相異伴侶遭遇到的困難。相異伴侶指的是情侶兩個人,一個人是健康的,一個人是HIV感染者。兩人如何相處需要學習。電影中,有一個男同志因為感染了HIV,於是被伴侶拋棄,最後就和當初假結婚的女同志相依為命。這是一個令人同情的處境,全世界的人可以不理會他,但連自已的情密伴侶都拋棄自己的話,生命中的最後一個浮木都離開的話,人生將變成黑白的。因此,鼓勵大家參加露德辦的志工訓練。漂浪青春角色包含:妹狗、菁、竹篙、水蓮、阿彥…等。每個角色很有魅力地能夠抓住你的眼球,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哦!順便說一下,那個電影一開始的歌超好聽的。「香、香香、香香的花在這。」

2008福隆海洋音樂祭

一年一度的福隆海洋音樂祭又來臨,陽光、沙灘、海浪、音樂祭…嘖嘖嘖。去年只能加了一天的海洋音樂祭,今年參加兩天。星期五就和伯均前往福隆,因為星期五晚上有蘇打綠和張懸。隔天,星期六,小楊和牛奶來福隆和我們會合,一行人在沙灘上慵懶地聽音樂,好舒服、好快樂。除了音樂,我們也享受了美食,包括:石花凍、燒賣、粽子、小粉圓剉冰、米血、熱狗、甜不辣、烤魷魚、花枝丸、思樂冰(鳳梨椰子口味)、泡菜餛飩。另外,為了響應二手CD的交換,柏均也挑了幾片垃圾CD去兌換紀念品。聽了好多、吃了好多、拿了好多,快樂也好多。下面分享各樂團的表演評論:

張懸:
場子內,許多人就期待張懸唱「寶貝」,偏偏張懸就是沒有打算唱寶貝。柏均說:「張懸和青峰(蘇打綠)的主唱是好朋友。」於是張懸唱了蘇打綠的「無與倫比的美麗」,後來換蘇打綠時,也演唱了「畢竟」,我猜也許是他們彼此為對方挑了一首歌唱。除了唱蘇打綠的歌,張懸還唱了許多樂團的歌,而且隔天還擔任音樂大賞的評審。海洋音樂祭似乎是許多團的娘家。

蘇打綠:
海洋音樂祭也是蘇打綠的娘家。蘇打綠本身就是一個很迷人的團體,排選的歌曲也是令人驚豔。一開頭就唱之前金曲獎把蘇打綠報成「綠打蘇」的羅大佑的戀曲1990。超好聽的,烏溜溜的黑眼睛……。然後又唱了一連串經典歌曲,包括鄧麗君的我只在乎你和許乃麟的紅鞋女孩,也唱了卡本特兄妹的close to you。演出內容,可以看下面的新聞報導。

 

後海大鯊魚:
來自中國北京的團體。超會炒熱氣氛的,主唱是女生,畫了血盆大口的鮮紅口紅,還戴了潛水鏡,劈頭就說,我們剛從海上游過來。@@"是怕大家不知道自己是偷渡客嗎???哈哈哈。唱的歌曲都是英文歌,記得唱過的歌包括:money fuker和kiss and kill。不曉得這些歌是自已創作的,或者是別人寫的歌。感覺起來是個滿有洋味的樂團。中國人的中文也是另一個觀眾會觀注的焦點,大家都喜歡北京腔的國語,學主唱講話的腔來揶揄她。

妮可醬:
從春吶之後,我千念萬念就是難忘這個純女子樂團,主唱叫小花,超可愛,其它樂手也是各有特色。這次的吉他手換人了,是會大迴旋的Franky,就是拿著吉他的轉了一圈。唱的歌和之前一樣的有fighting和mr.外星人還有cheating。
下面是妮可醬的網站,裡面可以聽到她們的歌曲。
http://tw.streetvoice.com/profile/home.asp?sd=24297

音樂拉近了人們的距離,除了更認識了柏均之外,也認識了其它好朋友,如小白、阿倫。小白是個大色胚,阿倫享受被阿魯巴的快感。海洋音樂祭,明年見…

組織文化

修習過「組織管理」和「資訊傳播」的知識管理,知道組織文化的改造需要花時間和氣力去改變。文化是一個中性的詞彙,沒有價值判斷,沒有好壞,就像有些文化是吃狗肉,有些文化用手抓飯吃,這都沒有好壞,專屬於當地人的。然而,文化的研究是另一個專業。下學期,我將修習「文化研究」,希望屆時可以有更好的技能或技術來了解組織文化,下面就我在實習單位所觀察的文化做簡單的介紹:

一、訊息的管控:

前兩週寫了實習週誌,交給小魏哥填寫下方的評論,而後引起大家的關心。以下記錄關心過程,通通是為關心字句「院長可能是剛上任,尚無法和防治人員有良好的互動和默契。」的修改,記錄如下:

七月四日:小魏哥看了實習週誌,要我修改上面字句,原因是這樣對院長不太好。我當下回應,人員的互動責任不只在院長,在下位者,也就是大家也要積極產生良好的互動。然後,小魏哥就不說話了。

七月十一日上午:小魏哥心血來潮又要我修改,而且這一次沒有講理由,只叫我修改。當然還是讓我拒絕了。

七月十一日中午:吃飯的時候,雲霞姊也找我,問我要不要修改。雲霞姊沒有說任何理由。為修改而修改,沒有道理,也讓我拒絕了。雲霞姊向阿長求援,我就離開了。

七月十一日下午:準備要簽退。嘉伶學姊說:「『聽說』你不想改你的實習週誌」。我說:「對呀!」然後任伯就說:「反正他現在是紅人」於是我就離開前往福隆海洋音樂祭了。

對於文字的修改,真的有必要嗎?修改的理由在哪裡?這是屬於我個人的實習週誌,不代表任何人的立場,上面寫的就是我的名子,自己說話自己負責,而且那些字句對實習單位的建議,單位可以不接受建議,但怎麼可以剝奪別人說話的權利。「我雖然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勢死維護你有說話的權利。」實習週誌的格式中,也有讓督導人員評論、回應的欄位,若我的觀察有誤,督導員大可直接在下方的欄位寫「該實習生觀察到的是表面,尚未清楚單位運作情形。」為什麼要別人修改文字,真是一個沒有禮貌,且不尊重人的行為。不過這是組織文化,無法適應是個人的問題。

二、訊息傳遞管道:

訊息傳遞的管道,從知識管理的角度來看,越短、越直接越好。院長也說channel is king,下面簡敘幾個性愛組內的訊息傳遞的管道:

小魏哥→雲霞姊→阿長→嘉伶學姊(傳遞要我修改實習週誌的訊息)

二樓xx→嘉伶學姊→民浩→我(黃玉樹)(傳遞二樓作快篩相當吵鬧的訊息)

二樓xx→嘉伶學姊→民浩→啟彰(傳遞二樓快篩相當吵鬧的訊息)

小魏哥→我和禹蕎→佩穎(傳遞上週五下午希望佩穎當職代的訊息)

訊息的傳遞常常繞了一大圈才到真正需要接收訊息的人身上,同時也代表人員之間的溝通有障礙。知識管理能夠成功,遞息的傳遞要快速、簡單組織就會有效率。不過主任也說,快樂的工作氣氛也可以讓工作效率增加。把話繞一圈是大概是本組織快樂氣氛的來源。

上面兩個是有所觀察到的組織特有的文化。能夠適應該文化的人就可以在組織生存,不能適應者則當成是消業障。這個就是karma,也許上輩子我為某些人帶來不愉快,所以這輩子,我就要來接受來自某些人給予的不愉快;但karma不只是中文翻譯的業障那麼簡單,我個人偏好的翻譯是因果,業障在中國人的認識只負面的,但如果我上輩子幫助了某些人,這輩子,那些我幫助過的人同樣會幫助我。所以儘管某些人為我帶了了不愉快,但仍有另一批人,我曾經幫助過的人還是會幫助我。這些都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然而更高的境界是緣起性空,內心自在就不會受這些外緣干擾。

公衛、佛學和web2.0

兩次和顏慕庸院長談話,我覺得相當有趣,且學習很多。在早晨會議時候,聽了莊萍主任的消息,院長寫了一篇和防疫人員相關的文章在部落格,希望大家去閱讀。閱讀之後,我給了院長評論,也讓院長知道我的部落格網址。後來和院長談話,學習許多,學習心得如下:

把公衛、佛學和web2.0是我的部落格一直包含的元素,而和院長第一次的談話,院長認為若能將此三個東西結合在一起應該可以做很多事情。這學期因為上職業衛生,所以部落格就會有一些公共衛生相關的事務,同時我關懷弱勢族群,健康包含生理、心理和社會三個方面,所以關懷弱族群是可以讓社會更健康的事;而佛學的觀念則常常流露在各個文章;web2.0的真正接觸也是在這學期上過教育科技傳播之後。我大概和院長有許多元素相近。

今天院長找到所有實習生,和我們分享他的點子,院長說會有機會會在決策會討論。有一次院長在開雪隧出隧道口之後,馬上就收到簡訊,簡訊內容是歡迎來到宜蘭縣,然後可以播幾號幾號得到旅遊資訊。然後院長認為這個可以用在防疫,透過手機的定位,來找到「接觸者」。若不知道有哪些接觸者,可以利用手機移動的軌跡,同時發簡訊給那些人,讓接觸者接收檢查或預防性投藥。然而,這涉及個人隱私。不過防疫悠關社會整體利益,應該還是有可以討論的空間。

處在資訊的時代、網路的時代,我們可以想一想怎麼樣可以把存在已久的佛教利益眾生的觀念傳播出去,同時發揮公共衛生的讓大眾健康的精神。歡迎大家提出任何想法或點子。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