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Finviz選擇美股投資標的:一個實用指南

投資美國股市可以是一個令人興奮且有利可圖的旅程,但對於許多投資者來說,從成千上萬的股票中找到那些真正值得投資的標的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幸運的是,有一個強大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Finviz。在這篇文章中,我將介紹Finviz是什麼,以及如何使用其股票篩選器和市場熱力圖來指導您的投資決策。

Finviz是什麼?

Finviz(Financial Visualizations)是一個提供廣泛金融資訊的網站,包括股票、期貨、外匯等市場的數據。它以其直觀的視覺化工具和深度市場分析而聞名,對於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寶貴的資源。無論是專業投資者還是業餘愛好者,Finviz都提供了必要的工具來分析市場動態和尋找投資機會。

股票篩選器(Screener功能)

Finviz的股票篩選器是其最受歡迎的功能之一。這個功能允許用戶根據各種標準篩選股票,包括市值、收益率、價格、技術指標等。這是如何操作的:

  1. 訪問Screener功能:首先,訪問Finviz網站,點擊頂部導航欄的“Screener”選項。
  2. 選擇篩選標準:在Screener頁面,您會看到多個篩選選項。您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策略選擇適合的標準。
  3. 分析結果:應用篩選標準後,Finviz將顯示符合條件的股票列表。您可以點擊每個股票,查看更詳細的資料,如圖表、基本面和技術分析數據。

Finviz市場熱力圖(Map功能)

Finviz的另一個強大工具是市場熱力圖。這個功能以視覺化的方式展示了不同股票和行業的表現,讓投資者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領域表現最佳或最差。使用方法如下:

  1. 訪問Map功能:在Finviz首頁,點擊“Map”選項。
  2. 查看市場概覽:在熱力圖中,不同大小和顏色的方塊代表不同的公司和行業。顏色越深,表示該股票或行業的表現越好或越差。
  3. 深入分析:點擊任何方塊,可以獲得該股票或行業更詳細的資料。

結論

使用Finviz的股票篩選器和市場熱力圖,投資者可以更有效地識別和分析潛在的投資機會。這些工具提供了深入的市場洞察,幫助您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記住,雖然這些工具非常有用,但它們應該與您自己的研究和策略相結合,以達到最佳的投資結果。祝您投資愉快!

如何使用OpenAI Whisper在Anaconda虛擬環境中為音檔輸出SRT字幕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指導你如何在Anaconda虛擬環境中安裝git和OpenAI的Whisper,並使用Python腳本將音檔轉換為帶有時間標記的SRT字幕檔。這對於製作視頻字幕、進行音頻分析或增加音頻內容的可及性非常有用。

步驟1:安裝Anaconda

首先,你需要在你的電腦上安裝Anaconda。Anaconda是一個流行的Python和R語言的分發版,用於科學計算(數據科學、機器學習應用等)。你可以從Anaconda官網下載並安裝。

步驟2:創建虛擬環境

安裝好Anaconda後,打開Anaconda Prompt,並創建一個新的虛擬環境,例如命名為whisper_env

conda create -n whisper_env python=3.8
conda activate whisper_env

步驟3:安裝git和OpenAI Whisper

在虛擬環境中,首先安裝Git:

conda install git

然後安裝OpenAI的Whisper:

pip install openai-whisper

步驟4:建立Python腳本

在你的工作目錄中,創建一個新的Python檔案,例如命名為whisper_transcribe.py。你可以使用任何文本編輯器來完成這一步。

步驟5:編寫Python腳本

whisper_transcribe.py中,編寫以下代碼:

import whisper

def transcribe(audio_path):
    model = whisper.load_model("base")
    result = model.transcribe(audio_path)
    with open(audio_path + ".srt", "w") as f:
        f.write(result["srt"])

if __name__ == "__main__":
    audio_path = "path/to/your/audio/file"
    transcribe(audio_path)

記得將audio_path替換為你的音頻文件路徑。

步驟6:執行Python腳本

回到Anaconda Prompt,確保你的虛擬環境(在這個例子中是whisper_env)是激活的。然後運行腳本:

python whisper_transcribe.py

結論

這樣你就成功地將音檔轉換為帶有時間標記的SRT字幕檔了。這個過程可以幫助你快速為音頻內容創建字幕,提高內容的可及性和多樣性。

Ubuntu上安裝與使用Anaconda:一步步指南

Anaconda是一款廣受歡迎的Python和R語言的分發版,它被廣泛用於數據科學、機器學習、科學計算等領域。在Ubuntu上安裝和使用Anaconda是一個簡單的過程,本文將指導您完成從安裝到運行您的第一個Python腳本的每一步。

步驟1:在Ubuntu上安裝Anaconda

  1. 下載Anaconda安裝包:訪問Anaconda官網並下載適用於Linux的Anaconda安裝包。
  2. 打開終端:在Ubuntu中,使用快捷鍵Ctrl + Alt + T打開終端。
  3. 執行安裝腳本:使用cd命令進入包含下載的Anaconda安裝包的目錄,然後運行bash Anaconda3-xxxxx-Linux-x86_64.sh(請將xxxxx替換為實際的版本號)。

步驟2:啟用Anaconda

  1. 初始化Anaconda:安裝完成後,您需要運行source ~/.bashrc來初始化Anaconda環境。
  2. 檢查安裝:運行conda list,如果看到一系列已安裝的包,則表示Anaconda已成功安裝。

步驟3:建立具有特定Python版本的環境

  1. 創建新環境:運行conda create --name myenv python=3.8來創建一個名為myenv並帶有Python 3.8的新環境(您可以選擇其他版本)。
  2. 激活環境:使用conda activate myenv來激活剛剛建立的環境。

步驟4:建立.py檔案

  1. 創建Python腳本:在您喜歡的文本編輯器中創建一個新檔案,並寫入一些Python代碼,例如print("Hello, Anaconda!")
  2. 保存檔案:將檔案保存為hello.py

步驟5:執行.py檔案

  1. 運行Python腳本:在終端中,確保您仍在myenv環境中,然後運行python hello.py
  2. 查看輸出:您應該會在終端看到Hello, Anaconda!的輸出。

結論

恭喜您!您已經成功在Ubuntu上安裝了Anaconda,創建了一個包含特定Python版本的環境,並運行了您的第一個Python腳本。Anaconda是一個強大的工具,可以幫助您在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領域進行探索和創新。

我們該如何看待技術變革以及它對文化的影響?

我們該如何看待技術變革以及它對文化的影響?

一個1998年的演說中,開頭先指出,面對新千年的挑戰,我們不應迷失方向,古老的智慧依然適用。

既是演說者,也是社會批評家的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也承認,技術變革帶來了一些過去世代所未有的特殊問題。

為了應對這些新問題,他提出了五個關於技術變革的重要見解,作為我們分析技術影響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這五個見解構成了演說的主要內容。通過這些見解,演說希望我們能更清醒和全面地審視技術變革,避免盲目樂觀或悲觀,並在發展技術的同時為文化價值著想。

討論了技術變革的五個重要見解:

  • 每項技術進步都是一種取捨。它既帶來好處,也同時產生不利影響。
  • 新技術的利弊往往不均衡分佈。它總是讓部分人受益,部分人受損,也有部分人不受影響。
  • 每項技術都包含了一個或多個強大的理念或偏見。這些理念通常隱藏在表面之下,但會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
  • 技術變革不是單純相加的。它是生態性的,會全面改變文化與社會。
  • 技術容易神化。當技術神化時,人們會認為它們是自然存在的,難以監管和控制。

尼爾舉了許多例子來說明技術變革的影響:

  • 汽車既帶來出行方便,也污染空氣、擁堵城市、破壞自然景觀。
  • 醫療技術既拯救生命,也是某些疾病和殘障的原因之一,也降低了醫生的診斷技能。
  • 雖然印刷術推動了現代民族國家的形成,但也讓愛國主義變成一種危險的情感。
  • 電視既為人們帶來諸多娛樂和便利,也可能最終結束學校教育。
  • 計算機讓大型組織受益,但也讓普通人更容易被控制和監視。
  • 標準化考試改變了人們對教育和學習的定義,也重新組織了課程。
  • 電視商業化後改變了政治辯論的本質,也使體型過大的人很難參選。

這些例子說明了技術進步的多面性,我們必須審慎對待。

演說的結尾部分提出了一些面對技術變革的建議:

  • 我們不能睡著,必須清醒審視每項技術進步的影響。過去我們更傾向於不加思考就接受技術,這是一種愚蠢的做法。
  • 我們不能用“技術高於一切”的口號來塑造生活。相反,我們應該主動運用技術來服務人類文明,而不是被技術使用。
  • 面對技術革新,我們必須睜大眼睛,充分理解它的利弊,掌握主動權,而不是被動接受。
  • 我們不能讓技術控制太多生活層面,必須建立適當的監管與限制。
  • 我們應當謹記技術並不是天然或神賜的。它來自於人類的創造力和傲慢,可以被人為引導以服務文明發展。

綜上所述,尼爾呼籲我們保持理性和主動性,在開放創新與監管技術之間找到平衡。演說最後總結道,我們需要清醒審視技術進步,避免被技術控制,而應當主動掌控技術為人類文明服務。

二語課堂簡化辯論模式:打開英語口語和寫作雙重提升之門

四篇文章介紹了英語課堂上,使用辯論能夠帶來的好處:

第一篇文章探討在EFL課堂中使用辯論的效用。文章指出辯論可以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下練習英語技能,並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文章還提出了一些在EFL課堂中使用辯論的模塊,如爭論簡單有爭議性的話題、即興演講等。這些模塊可以增強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和表達技巧。

第二篇文章探討在大學課堂中使用簡化版的辯論作為學習工具。文章指出辯論可以提高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文章還詳細描述了在大學課堂中引入簡化辯論的過程和效果。

第三篇文章研究辯論作為第二語言教學工具對提高口語能力的影響。通過前測-後測對照組實驗設計,文章發現參加辯論的學生在流暢度、準確度、連貫性和詞彙量上都有顯著改進。這些發現為辯論在提高第二語言口語能力方面的效用提供了實證依據。

第四篇文章探討課堂辯論對第二語言寫作能力的影響。通過實驗,文章發現參加辯論的學生在寫作流暢度、詞彙量、語法複雜度、準確度和連貫性上都顯著優於對照組。這表明辯論可以作為提高第二語言寫作能力的有效教學工具。

總體而言,這四篇文章都从不同角度驗證了辯論在提高英語聽說讀寫整體能力方面的積極作用,為辯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了有力證據。

辯論課堂有什麼樣的模塊?

第一篇文章提出了一些在EFL課堂中使用辯論的模塊,這些模塊可以增強學生的英語能力:

  • 爭論簡單有爭議性的話題:可以增強學生的口語能力,克服害羞,激發學生用英語進行討論。
  • 即興演講:可以訓練學生的即興發言能力,並學會如何有條理地組織思路。
  • 小組辯論:可以訓練合作能力,分享信息,遵循策略。
  • 開放討論:可以訓練表達觀點和支持論點的能力。
  • 圓桌討論:可以扮演不同角色,模擬真實交流情境。
  • 正式辯論比賽:可以全面運用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 輕鬆辯論:可以增強學生的歡樂心情,讓辯論變得有趣。

通過這些不同形式的辯論練習,學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圍下全面提高英語的各項技能。

辯論提高口語能力

辯論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口語能力:

  • 辯論需要大量的口語交際和即興發言,這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流暢度和反應能力。
  • 辯論中的意見交流和信息交換,可以推動學生注意口語中的語法、詞彙、發音等問題,從而改進口語。
  • 辯論需要合理解析和有力論證,這促使學生使用更標準和複雜的語言結構。
  • 辯論中的競爭會促使學生爭相表現,充分運用自己的口語能力。
  • 辯論後的評價可以讓學生瞭解自己在口語方面的不足,從而改進。
  • 辯論中的口語交流是有目的性的,這有助於學生學會運用口語達到交際目的。

總之,辯論為學生提供了真實有意義的口語使用環境,是提高他們口語能力的有效途徑。

辯論提高寫作能力

辯論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寫作能力:

  • 辯論前需要查找資料,整理論點,這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習慣。
  • 撰寫辯論稿需要歸納論點,這可以訓練學生的寫作組織和邏輯能力。
  • 辯論稿寫作需要使用準確和道地的語言,這可以推動學生去學習和使用更豐富的詞彙和複雜的語法結構。
  • 辯論過程中進行的寫作、反饋、修改可以使學生逐步改進語言問題,提高寫作水平。
  • 辯論後教師對寫作稿的評價和改進建議,學生修改後再次提交,這個循環過程可以不斷提高寫作能力。
  • 辯論中口語交流的經驗和思維訓練也有助於寫作能力的提高。

總之,辯論使寫作過程變得更有目的性,為學生提供了有意義的寫作練習。這成為提高他們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有沒有簡化版本的辯論操作模式?

文章具體描述了這種簡化辯論的進行過程:

  • 教師給學生提供有爭議性的話題
  • 分成兩組進行辯論
  • 每組學生准備論點和論據
  • 正方首先發言陳述立場
  • 反方駁斥正方論點
  • 正方進行反駁
  • 雙方進行交锋
  • 每組做總結陳述
  • 教師和聽眾給出評價
  • 教師給出建設性反饋

這種簡化辯論著重語言的使用,注重發音、語法、詞彙、語體的運用等。通過這種辯論練習,學生可以提高批判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以及英語整體水平。

Lustigova, L. (2011). Speak your mind: Simplified debates as a learning tool at the university level. Journal on Efficiency and Responsibility in Education and Science4(1), 18-30.

Alasmari, A., & Ahmed, S. S. (2013). Using debate in EFL classes.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6(1), 147-152.

el Majidi, A., de Graaff, R., & Janssen, D. (2021). Debate as a pedagogical tool for developing speaking skills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13621688211050619.

Majidi, A. E., Graaff, R. D., & Janssen, D. (2020). Debate as L2 pedagogy: The effects of debating on writing development in secondary education.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04(4), 804-821.

玩轉動賓式離合詞:幫助華語老師把四大分類輕鬆掌握

動賓式離合詞可以分為四類,舉例簡單說明如下:

  • 1、黏著語素+黏著語素
    例如:遭殃、守法、赤膊、鼓掌、勞駕
  • 2、黏著語素+自由語素
    例如:着涼、當心、操心、礙事、負傷
  • 3、自由語素+黏著語素
  • 例如:缺席、定婚、吸毒、睡覺、幫忙
  • 4、自由語素+自由語素
    例如:吃虧、請假、跳舞、念書、丟人

插入的成分

動賓式離合詞中間可以插入的成分舉例簡單說明如下:

  • 1、插入動態助詞“着”、“了”、“過”
    例如:他畢了業。他參了軍。他抽着煙看報紙。這孩子從來沒撒過謊。
  • 2、插入定語
    例如:幫過几次忙。操什么心。撤老李的職。發高燒。
  • 3、插入補語
    例如:發了一次燒。請了一次客。幫起了忙。考完試。屏住氣。

動賓式離合詞的離合規律

動賓式離合詞的離合規律可以歸納為以下三種情況:

  • 必須拆分的情況
    • 例如表示進行、完成和經曆時需要插入“着”“了”“過”,表示不滿意時插入“什么”,表示受影響的人時離合,在“是……的”結搆中插入“的”等情況下必須拆分。
  • 不可拆分的情況
    • 例如離合詞后面有程度補語時,不可拆分。
  • 離合兩可的情況
    • 例如插入動態助詞和對離合詞進行否定、肯定表達時,可以離可以合。

總體來說,表達時間、語氣、受事者等信息時需要拆分,表達結果和程度時不可拆分,對時態表達沒有影響時兩者都可以。掌握這些規律有助於正確運用離合詞。

離合規律示例

舉幾個例子說明離合詞的離合規律:

  • 必須拆分
    • 他正在着急 – 他着着急(表示正在進行)
    • 你在操什么心啊 – 你在操心什么啊(表示不滿)
    • 這是我昨天剪的頭發 – 這是我昨天剪頭發的(在“是……的”結搆中)
  • 不可拆分
    • 這個孩子高興極了 – × 這個孩子高了興極了(后面有程度補語“極了”)
  • 離合兩可
    • 他能否准時到達 – 他能否准時到達/他能否准時到得了(對否定句,離合都可以)
    • 我正在吃早餐 – 我正在吃早餐/我正在吃着早餐(對時態表達沒有影響)

「都」的語法演變探究:華語教學副詞「都」的多重面向解析

有兩篇文章主要探討了現代漢語副詞「都」的語法功能和演變歷程。

第一篇文章的摘要如下:

這篇文章重新探討了副詞「都」的演變過程,主要有以下三點貢獻:

  • 透過語法化的來源,以及用法的分析,更清楚地說明「表示聚集、聚總的動詞 > 都1 >『程度』用法」的演變如何形成,並將「程度」用法界定為集體性的量化用法,與「都2」、「都3」的情態用法加以區別。
  • 分析量化用法之性質(集體性、分配性)、方向(左、右)、對象(名詞組、介詞賓語、事件、謂語),更具體地描述從古到今「都1」所經歷的用法轉變。
  • 使用概念域,以及話題、焦點的理論,解釋「都1 > 都2 > 都3」的演變如何產生。

第二篇文章的摘要如下:

這篇文章主張副詞「都」將複數的命題內容透過連詞連結,並將這些連詞轉變為「累加連詞」。文章分析了「都」在範圍副詞、語氣副詞和時間副詞中的用法,指出從邏輯的觀點看,「都」可以統一解釋,不必拘泥於這些概念。文章運用集合論和命題邏輯分析了具體例子,說明「都」的統一解釋方法。

  • 範圍副詞
    • 「都」表示總括全部,後面通常接名詞組。例如「每個學生都考了試」。
  • 語氣副詞
    • 「都」用來強調語氣,表示「甚至」的意思。例如「我都不知道這件事」。
  • 時間副詞
    • 「都」表示「已經」的意思,後面常接時間詞。例如「我都十八歲了」。

第二篇文章分析了這些不同用法的「都」,指出從邏輯的觀點來看,「都」都具有將複數命題內容連結起來的作用,可以統一解釋,不必限定為某種副詞。

林怡岑. (2021). 從量化到情態: 副詞 [都] 的演變. 臺大中文學報, (75), 105-149.

青木萌. (2015). 現代中国語の副詞 “都” の意味と論理. 神奈川大学大学院言語と文化論集, 21, 1-21.

華語的零代詞:中文兒童學學習的困境與教學解析

零代詞是指在語句中,可以代替某個名詞而出現的一種代詞。它通常用來代替前面已經出現過的人或事物。例如:

張三和李四在公園玩球,Ø 踢破了窗戶。

在這個句子中,“Ø”就是一個零代詞,它代替了前面出現的“張三和李四”這個名詞詞組,以避免重復使用同一個名詞。

中文零代詞的特點

零代詞的特點是:

  • 沒有明確的詞形,在句子中通常以一個空缺或符號(如Ø)來表示。
  • 沒有性別、數量等語法信息,需要依靠上下文進行推理。
  • 使用頻率非常高,中文語句中很常見。
  • 可以代替各種名詞,如人名、地名、事物等。
  • 有利於語句的簡潔和連貫。

學習使用零代詞對提高中文語言能力很重要。但由於零代詞本身不帶信息,正確推理解讀需要依靠上下文及一定的語言經驗。適當使用零代詞可以使表達更流暢連貫,但使用也需要遵循一定規則,避免產生歧義。

中文兒童學習零代詞的困難

根據相關研究,中文兒童學習零代詞主要面臨以下困難:

  • 零代詞沒有明確詞形,完全依靠上下文推理,增加理解難度。
  • 推理過程涉及工作記憶和文本記憶,但兒童的記憶容量有限。
  • 對語篇的概念和語言規律不太熟悉,不懂邏輯關系。
  • 受提及順序的影響,產生首位優勢困擾,推理錯誤。
  • 面對復雜語篇,無法區分不同零代詞的指稱對象。
  • 沒有獲得系統的零代詞推理策略指導。
  • 語料接觸不足,難以積累使用規律。
  • 語法知識不足,難以分析句子邏輯關系。
  • 對自己的推理過程無法進行監控。
  • 理解困難時,不會主動尋求幫助。

教師需要了解這些困難,從簡單開始訓練,提供清晰指導,大量語料訓練,培養監控策略,逐步提高兒童零代詞的理解能力。同時兒童自己也要主動學習,勇於求助。

中文兒童零代詞發展的情況

文章的實驗探討提及順序對中文兒童進行零代詞推理的影響,實驗設計和結果可以歸納如下:

一、研究目的

探討提及順序是否影響不同年級中文兒童進行零代詞推理的時間。

二、參與者

選取台南市某小學2-5年級學生各43-52人,共206人。所有參與兒童的字詞辨識和篇章理解能力通過篩選。

三、實驗材料

自行編制36組兩句一組的短篇,包含不同性別、同性別的人物。釆用零代詞推理句和填充句。

四、實驗程序

每組6-8人,個別指導說明后,練習8題,正式實驗分兩階段完成。

五、變量與設計

自變量為年級(2-5年級)和提及順序(第一順位、第二順位);依變量為推理句的反應時間。釆用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

六、結果

  • 年級顯著影響零代詞推理時間,時間隨年級降低。
  • 五年級首位反應時間顯著快於第二順位,出現首位優勢。
  • 2-4年級提及順序無顯著影響。

七、結論

五年級是中文兒童零代詞推理開始運用首位優勢策略的關鍵期。

系統化地指導零代詞推理

系統的零代詞推理策略指導可以包括以下要點:

  • 引導注意零代詞的特點和作用,增加識別意識。比如讓學生找出課文中的零代詞。
  • 通過大量標注語料,觀察零代詞的使用規律。注意先后順序、上下文關系等。
  • 示范零代詞的推理方法,如回顧搜索、利用語義特徵等。
  • 提供帶有零代詞的語篇訓練,從簡單到復雜,分步驟練習。
  • 在訓練中添加提問和反饋,檢驗學生的理解效果。
  • 引導學生口頭表達推理過程,說出推理依據。
  • 訓練區分不同零代詞的指稱,處理跨段落的零代詞。
  • 比較代名詞和零代詞的差異,加深理解。
  • 示范識別推理錯誤的方法,培養監控策略。
  • 創建語境化的零代詞訓練,如角色扮演、看圖作文等。

這些指導要根據學生語言發展水平按部就班,從具體到抽象,循序漸進,使其內化推理策略,并能靈活運用。

黃秋華, 曾玉村, & 陸偉明 (2014). 提及順位在中文兒童零代詞推論的效應. 教育心理學報 (TSSCI), 46(2), 233-250.

讓華語老師頭痛的助動詞:中英助動詞差異解密

這是一篇比較英漢助動詞的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 作者從形式和意義兩個角度比較了英語和漢語中的助動詞。
  • 英漢助動詞可以分為三個語義範疇:志願、可能性和必要性。
  • 通過反義疑問、否定和代詞替換三個標準可以定義英漢助動詞。
  • 漢語認知助動詞可以反義,但其他助動詞不可以。
  • 漢語助動詞的否定形式比英語更復雜。
  • 統計分析顯示,無論英漢語,表達可能性的助動詞使用頻率最高,表達必要性的助動詞使用頻率最低。

三個語義范疇下的助動詞

三個語義范疇下的助動詞和例子如下:

  • 志願(Volition)
    • 英語:will,would,shall,should,would rather,would like,dare 等
    • 漢語:愛、打算、敢、願意、願、想、要、準備等
    • 例子:I would like to have a cup of coffee. (我想喝杯咖啡。)
  • 可能性(Probability)
    • 英語:can,could,may,might,must,will,would,shall,should,used to等
    • 漢語:可以、可能、會、能、能夠、應該等
    • 例子:It may rain today. (今天可能會下雨。)
  • 必要性(Necessity)
    • 英語:need,ought to,shall,should,must等
    • 漢語:必須、應當、應該、該等 例子: You must finish your homework first. (你必須先完成作業。)
範疇 英語 漢語
志願(Volition) will, would, shall, should, would rather, would like, dare 愛、打算、敢、願意、願、想、要、準備
可能性(Probability) can, could, may, might, must, will, would, shall, should, used to 可以、可能、會、能、能夠、應該
必要性(Necessity) need, ought to, shall, should, must 必須、應當、應該、該

三個定義英語和漢語的標準

三個標準的意思和例句如下:

  • 反義疑問(Inversion):助動詞可以置於主語之前搆成反義疑問句。
    • 例句:Can you finish this work today?
  • 否定(Negation):助動詞可以直接接不定式的「not」搆成否定形式。
    • 例句:You should not say that.
  • 代詞替換(Pro-forms):可以用助動詞來替換整個動詞詞組,避免重復。
    • 例句:They want me to let go, but I can’t. I don’t want to.在這裡,第二個「can’t」替換了「let go」,第三個「want to」替換了「let go」。

用反義疑問、否定和代詞替換這三個標准來定義英語和漢語的助動詞,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 英漢助動詞都有共同的特點,可以形成一個封閉的詞類,並表達志願、可能性和必要性等語義范疇。
  • 英語和漢語助動詞都可以進行反義疑問轉換,放在主語之前。
  • 英語和漢語助動詞都可以進行否定,在助動詞后加上「not」或「不」進行否定。
  • 英語和漢語助動詞都可以進行代詞替換,用助動詞替換整個動詞詞組,避免重復。
  • 通過這三個共同的語法特徵,可以定義出英漢語助動詞這個詞類,并和實義動詞進行區分。

這三個標準反映了英漢語助動詞的共性,因此作者釆用這三個標准來定義英漢語中的助動詞。

漢語助動詞和英語助動詞不同之處

這三個標準可以清楚地區分出英漢語中的助動詞,因此是定義英漢語助動詞的有效方法。

所以,通過反義疑問、否定和代詞替換三個共性標准,作者能夠很好地定義和描述英語和漢語中的助動詞。這說明兩種語言在這一點上存在共通性。

根據文章,漢語助動詞在這三個標准中的一些不同之處如下:

  • 在反義疑問轉換方面,漢語的認知助動詞(表示可能性的助動詞)可以進行反義疑問轉換,但其他類型的助動詞不可以。例如「可能」可以說「可能我來自天津」,但「會」不能說「會他高興地退下來」。
  • 在否定方面,漢語助動詞的否定形式比英語復雜。漢語可以使用「不」直接否定,也可以使用「未必」、「不見得」等表達間接否定,還可以雙重否定。英語只能在助動詞后面加「not」。
  • 在代詞替換方面,英語可以完全用助動詞替換動詞詞組,而漢語中的代詞替換不如英語那樣徹底。
  • 漢語助動詞可以用於祈使句,而英語助動詞不能。
  • 在疑問句中,漢語可以只保留助動詞而省略主語,但英語不能。
  • 漢語助動詞可以并列構成無連詞的並列結搆,而英語助動詞不能并列。
  • 漢語助動詞可以後接形容詞,而英語助動詞後不能接形容詞。

所以,儘管兩種語言在這三個標準上存在共通點,但在具體語法現象上還是有一些差異的。漢語語法更為靈活多變,英語語法較為固定。這些區別也為翻譯英漢助動詞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要求。

Hong-yan, Z. H. A. N. G. (2015).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odal auxiliary verbs in English and in Chinese.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12(2), 128-136.

辯論必備!華語學習者辯論比賽常用的句式

「辯論」對於初學者來說,可能是一個充滿挑戰的任務。當站在講台上,面對眾多觀眾,一些人可能感到不知所措,擔心顯得一無所知。不過,別擔心!這篇辯論初學者指南將為您提供一些在辯論比賽中使用的句式,助您在初次辯論中有一席之地。

使用時機功能句式示例
申論表達觀點就我看來,我認為...
從我的角度來看,我贊同/反對...
對於這個問題,我持有的立場是...
申論引用資料或事實支持觀點根據統計數據顯示,...
有一項研究指出,...
根據專家的看法,...
申論、答辯、質詢轉折引導對方進入下一個議題儘管如此,我認為更值得關注的是...
不可否認,但我們也不能忽視...
雖然這是一個重要的點,但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到另一方面...
答辯強調重要觀點你如何解釋/證明...
有關你所提到的,我想進一步了解...
能否提供更多的證據來支持你的立場?
質詢質詢對方觀點我想強調的是...
我們不能忽視的一點是...
這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關鍵的問題,那就是...
答辯回應質詢(答辯)我理解你的疑慮,但我認為...
關於你的問題,我認為可以這樣回應...
讓我更清楚地解釋一下我的立場...
申論總結觀點總而言之,我們應該注意到...
最後,我想再次強調...
綜合以上的觀點,我認為...

如果您正在學習中文並計劃參與辯論比賽,您可能會面臨一些挑戰。辯論需要清晰、有力的表達觀點,希望這些在辯論比賽中經常使用的中文句式了能幫助您更好地應對這一挑戰,以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