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館寶貝

「體育館寶貝」聽來滿讓人噗哧一笑的,好像神奇寶貝、數碼寶貝或魔力寶貝之流,但這是一個和游泳、和愛情有關的日本電影,於二○○八年出品,下面分享心得和影片:

聽到影片的音樂的時候,有一種不知道這是台灣電影或日本電影的錯覺,也許是下音樂的時間點,或許是音樂的風格,總覺得很像台灣電影。

故事的主人翁柴原純,媽媽早逝,不會處理或不習慣和人相處,自小孤單一人,沒有知心好友。在高中三年級時,遇到兩個很好的朋友。

村居直樹,因為柴原純而加入游泳隊。柴原游泳的表現一直比村居來得好,但是在選拔的前夕,領隊知道柴原的病情(心臟病),於是讓村居代表學校參與比賽。此外,村居喜歡柴原,一直透過從高台上往後躺的方式,來測試柴原對自已的態度,雖然愚蠢,不過也相當有趣。

加滕正一,和柴原純一起準備大學入學考試的朋友。事實上,也暗戀著柴原,只是一直認為只是友情,在和村居的談話之後,才認為自己是不敢表達自己的愛。於是在畢業典禮當天,也大膽對柴原示愛。

對於熱愛運動的人,如果身體不允許自已不能運動,那肯定對人生相當失望。不過,柴原不因為不能運動而放棄人生,開始認真讀書,以期考取一個好大學,正是往其它方向努力的足跡。

面對身體滿佈癌細胞或母親突然死亡的時候,若也能像柴原那般明白「無常」的道理。我們就可以活得更開心、更自在。

公寓春光

公視的「公寓春光」是一齣藉由一間小公寓流洩出的旖旎春光,探討家庭意義的瘋狂喜劇。由2MORO的郭彥鈞擔任男主角,全劇幾乎有四分之三的時間,僅穿著一條黑色三角內褲,下面分享該影片心得:

電影裡頭每個角色都很有特色:

偷窺欲望的房東阿嬤:
兒子在美國娶了洋妞,生了小孩組了家庭之後,五年內不曾回到台灣看她,三餐簡單裹腹。每每房客出門後,就獨自拿著鑰匙去刺探房客的秘密。

陳萬里、女朋友和直屬學弟:
三角戀的關係,會讓人看得相當興奮。整部影片未說明陳萬里和直屬學弟的關係,但女朋友對直屬學弟的猜疑,更讓自己能夠下定決心追求往巴黎的夢想。

想念孩子的逃亡者:
因為犯下刑案,假扮成孕婦,躲在公寓內,被阿嬤發現,被誤認和陳萬里是一對,相當有趣。儘管在逃亡,仍想念小孩,最後在麥當勞遭到追殺。因果報應,馬上就到了。

Maggie或吳素珍:
感覺是個精神分裂的婦人。自己打電話給自己的電話答錄機,似乎對小孩有一股歉意,但又不知道如何去表達和彌補。整個戲劇裡並不是有清楚的交待。

我想這部電影不同的人會看到不同的地方,我想每個人會有不同的心得。

台日打工度假說明會@青輔會

由青輔會主辦,日本交流協會、亞東關係協會協辦台日打工度假簽證說明會。日本是繼紐西蘭、澳洲之後,成為中華民國青年可前往打工渡假的第三個國家。下面分享說明會內容的概述:

今年為台日關係交流促進年,從五個面相欲深入交流:經貿、觀光、文化、青年和對話五個面相,其中「打工度假」就佔了三個面相。

日本交流協會和亞東關係協會反覆提醒大家「打工度假」的主旨在於「度假」,打工只是在經費不足才進行的活動。希望透過「打工度假」了解日本歷史、文化。台日打工度假制度相關內容見此連結

幾個有趣的東西和大家分享:

「打工度假」不是以工作為目的之簽證。(必須是以度假為目的。附帶從事打工活動方被認可)。日本交流協會反覆強調這一點,是不是日本人認為台灣人到日本就是要打工,不想要度假?這有點像台灣人老是害怕大陸人來台灣搶工作的感覺。哈哈哈。不知道有沒有人關心日本人來台灣「打工度假」是以打工為主?還是以度假為主?

赴日打工度假,不得在酒吧等風化場所及特殊營業場所從事打工活動。我想這一個指得應該就是日本法律「風俗產業法」規定的場所。在日本,性產業與賭博產業都一併稱為風俗業。曾經有一個韓國人在日本進行打工度假時,被發現違反規定,在風化場所從事打工活動而遭遣返。為了讓後面的人有更好的條件,進行打工度假的人表現出優秀中華民族應有的文化素養,我想會有利於台灣在日本或國際的形象。

若中華文化是以儒、釋、道為基底,那麼日本文化則是以神道教、中國/印度、明治維新為三個主要的元素,是個溫和、對文化保持良好的民族。當然,日本的次文化更是受到世界的歡迎。

下面分享Yokoso Japan:

台大校長:錢思亮先生的小故事

錢思亮為中華民國國立台灣大學歷任校長中,任期最久的校長,作育英才無數。民國七十二年往生,然風範猶存,至今仍影響著莘莘學子。有幸我在就讀台灣大學期間能夠得到錢思亮校長的獎學金,特著此文以感謝之。

錢思亮先生有三個小孩,其中之一錢復曾任中華民國監察院長、外交部長,退休後從事公益活動,提供獎學金鼓勵青年學子用功向學。

錢復先生今天頒獎給學生之後,說了一則錢思亮校長的小故事,將之記載如下:

錢思亮校長擔任校長的時候,有一個學生有感於號稱台灣最好的台灣大學的圖書館連學生想看的書都沒有,於是在國文課的時候寫了作文。國文老師看了將作文拿給錢思亮校長看,錢思亮校長遂將這位同學請到校長室來,花了半個鐘頭向這位同學解釋學校經費不足,所以無法購足學生所需的書。儘管校長的秘書三番兩次地提醒校長,下一個客人已經到了,校長仍不厭其煩地要讓解釋清楚讓這位同學明白。這位同學,在畢業後到美國當教授,直到遇到錢復先生,才把這個故事告訴錢復先生。錢思亮校長如此精神,讓人懷念。

近年,銀行利息不再像過去那麼多,原本錢思亮獎學金靠利息頒發獎學金,現在靠利息無法支應獎學金;此外,過去台灣大學只有五個學院,現在有十一個學院,於是錢復先生連同兩個哥哥募款提供獎學金。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以報,我期許自己努力學習,也貢獻國家社會。

我的生前契約 PreNeed Contract

前幾天看了地藏菩薩見聞利益品的動畫之後,我認為我必需修改一下我的「生前契約」。在還沒看這動畫之前,我的「生前契約」記載著,只要把我的屍體用草蓆包裹一下丟到深山野嶺即可,讓我的屍體給森林的小動物吃一吃就好了,但是我現在要修改一下。

在「地藏菩薩的故事」裡,不論是婆羅門女的媽媽或光目的母親,在她們死後,並不是馬上墮到地獄道受苦,沒看過該影片的人可以看這裡。人在死後有四十九天處於中陰身的階段,這期間親人朋友可以為你作功德、行善、積福,以期在這期間有些福德資糧不致落於三惡道(地獄、畜生、餓鬼)。然而,在生的人為亡者所作的功德,七分之中,生者得六分,亡者只能得一分。下面影片有較詳細的內容:

有鑑於此,我必須大大地修改我的生前契約。雖然我自認做了很多善事,既不殺生也不妄語,但是美中仍有不足。例如:我愛吃雞肉、我喝酒、迷戀財色名食睡…等。我仍希望各位親朋好友在為我辦後事的時候,多誦幾部經(找佛教葬儀社)給我,不准為我葬禮殺生,全體親朋好友吃素齋戒四十九天。所以各位親朋好友在為我辦後事的時候,請務必比照辦理。我必須先聲明,所有不依照上述辦理的人皆不是我的親朋好友。

親朋好友們為我做的,我只能得一分,其它六分是屬於你們自己的。當然,我在世時,我也會努力行善積福,讓自己不墮惡道,更希望能明心見性。

裂心 Jai Rao

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我把Jai Rao(裂心)看完了。看片名覺得這是一個滿俗的連續劇,看完第一集大概知道是有關超級巨星的故事。事實上,台灣也拍攝過類似的題材(薰衣草),不過我喜歡泰國的,因為我可以學泰語。

Vic是超級巨星,Aoey是Vic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在八年前因為白血病不得不離開Vic。在Vic大紅大紫的時候,回到泰國,難免不讓人有諸多聯想。Lak和Menie在劇中雖然是配角,不過也差不多是第二男、女主角了,後面幾集甚至覺得這兩個人的戲比Vic和Aoey的戲份還多。

Karma(กรรม)是個很奇妙的東西,你永遠不知道生命中會遇到誰,而當你遇到了之後,你會知道你離不開他。Vic和Aoey就是那命中註定的一對,算就腦癱了,仍然照顧她一生一世。

除了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之外,這部戲可以看到許多演藝人員(在香港稱artist)的工作情況,我想這不見得是全貌,有很大一部份應該是依凡人如我的刻版印象所建構的。說真的,看泰劇學習泰語真是滿有趣的。

地藏菩薩的故事

大家對地藏菩薩的刻版印象是其只會出現在地獄,為解救地獄眾生的菩薩。昨天上社課,看了地藏菩薩的故事,知道地藏菩薩為解救眾生的心願令人感動。下面分享心得和影片:

該影片有三段故事:婆羅門女、兩個國王和光目救母的故事,下面簡述三個故事內容和心得。

婆羅門是印度種姓制度的產物,有一個生在婆羅門的女孩從小就很討媽媽歡心,可是媽媽相當不喜歡婆羅門女親近佛法。每當婆羅門女想要禮佛、供養僧侶、誦佛經,每每被媽媽打斷,甚至冷嘲熱諷。當媽媽臨死前,才相信婆羅門女說的話,悔心信佛。媽媽死後,婆羅門女傾盡家財供養佛,並全心唸佛而能到地獄見到媽媽的情形。

兩個國王則是憂心旁邊國家沒有佛法,國家內殺、燒、擄、姦、淫、盜…等。於是兩個國王發願,救渡這些眾生後,才成佛!

光目救母則是在媽媽死後,透過阿羅漢的指示,知道媽媽生前殺生,所以現在在地獄接受審判,阿羅漢建議光目畫佛像、造佛像,將功德迴向給媽媽,在光目的修善下,母親重新投胎成為婢女的女兒,其利用只有十三歲的光陰,行善積福,而後能夠升天繼續修行。

三段故事內,都是地藏菩薩故事,分別在不同世現身。因為看到別人苦難,把發願救渡眾生的側隱之心發揮到極致,地藏菩薩是最好的典範。

愛的宿命

愛的宿命由我最喜歡的女主角之一Ann和一個第一次看到的男演員Mart演的連續劇。女主角的媽媽早逝,受托於阿姨,阿姨對待Ann就像對待灰姑娘一樣,而且常常受到兩個姊姊的欺負;Mart則是農場小開,但是感情的路上受到挫折。這個連續劇挺好看的,和大家分享:

我們總是認為男人會壓抑自已的內心,不把壓力、痛苦顯露出來,在「愛的宿命」裡,Ann隱忍悲傷,整天只想著要報復Mart。一連串的事情,只因為雙方都不願意先讓步。當Mart願意讓步時,Ann仍無法面對Mart對自己造成的傷害。

除了男、女主角之外,還有許多角色令人相當驚豔。對佛祖發誓保持處女之身的Jinda,還有Mart的兩個阿姨,或者是男、女主角的舊情人,每個演得都非常有趣,可以學習許多有趣的泰語。

最後的救贖 Borisud Bumbut Kaen

最後的救贖是今年(2009)年初上演的連續劇,內容講述一個瘋婆子因為害死了一家人的故事。其實這個瘋婆子並不瘋,是因為一個狠毒想要謀財害人的母子,一直對瘋婆子下藥,結果導致的悲劇。下面分享該影片和心得:

菩薩學習五明,「醫方明」為五明之一。你一定聽過身邊許多想當醫生的人說:「為了拯救病患,所以我要當醫生,懸壺濟世。」這些人都是心地善良的,也是抱著利益眾生的心要學習「醫方明」。可是,當學習的時間拉長,人們忘記原本想要「懸壺濟世」的初衷,可能會收受賄賂,可能會走偏道路。所以,我們應當常常提醒自己莫忘初衷。

不過有一種人相當可怕,這種人在學習「醫學、藥學」的動機,本來就是用來謀財害命的。在「最後的救贖」裡頭的壞人母子,就是利用迷幻藥來控制別人,使別人產生幻象,於是指控其神經病,最後設計一堆圈套,甚至為圓了一個謊,不停地說謊。

「信任」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如果無法信任他人,常常懷疑他人,這樣的生活會是多麼辛苦;相同的,如果處心積慮地想透過不正當的方法(說謊)來贏得別人的信任,這樣的信任不會長久,時間到了總得被卓戳破。所以,奉勸大家誠心待人,不要用盡心機,到頭來只是一場空。

下面分享最後的救贖Borisud Bumbut Kaen,女主角Ann去年透過臨時天堂Sawan Biang得到最佳女主角。說正格的,我覺得這個女主角真是令人喜歡。

菩薩

佛教是由印度傳到中國的,我們必須感念玄奘大師和歷代師大德翻譯佛經。居住在台灣的人尤其有福報,因為我們使用正體字,因此對於閱讀佛經或古代經典都不會文字轉換上的障礙。下面分享在上完社課之後,我對「菩薩」的認識:

一般華人所稱的菩薩,梵文中稱為菩提薩埵。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薩埵是有情,因此菩薩又叫「覺有情」。「覺有情」有三種可能,自覺、他覺、自覺他。我們常常聽到有人彼此喊菩薩、菩薩,這些對善心人的稱呼,是「毛道菩薩」,常常一遇到境界,內心就會有變化。

法身菩薩不會因為外在境界而影響自利利他的人。經云:「菩薩學處,當在五明學處。」何謂五明?即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內明。聲明,指的是語言、文字、聲韻;工巧明,指所有技術;醫方明,是救人、救病;因明,邏輯辯證,大智度論有許多邏輯學的內容;內明,則是佛學。

乍看之下,五明和一般世俗間的學術專業沒有不同,實際上,因心(動機)不同,結果不同。諾貝爾發明炸藥,為工業革命推波助瀾,然而炸藥的發明,也帶來了悲劇。諾貝爾的弟弟和無數的礦工人因為炸藥而死亡。除此之外,諾貝爾留下來的錢,作為每年鼓勵科學研究的獎金,愛因斯坦發明原子彈,同樣為人類帶來浩劫。世俗的科學研究,動機在賺錢,賺許多錢,結果帶來死亡、戰爭。

學習當一個菩薩,在學習五明的過程,也要能不忘初衷,才不會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