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世博看到什麼?

IMGP1045世界博覽會是個大舞台,來自世界各國的精英團體,在此展現著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紀錄和展望。恭逢其盛,趁上海世博尚未落幕前,談談我在上海世博看了什麼?學了什麼?有什麼值得向大家推薦的。倘若有機會,真當一睹其盛況。上海世博首開在網上觀博先例,也為無法新身泣臨的民眾提供一扇認識世界的窗。各場館都在網上世博看得到,我想談談在世博的表演。

上海世博單日優惠券是100塊人民幣,每天都是人山人海,人山人海的目標都在各個場館,所以人山人海花100塊人民幣也大多是為了各個場館去的。除了各場館外,每天也有無數場大、小型表演於各個展演廳展開,根據我實際參與的情況來看,看這些表演可以遠離人群,而且許多大型演出相當難得,一天看一場表演,也差不多值回票價了!

觀博三天,我看了下面表演:《少林寺武僧傳奇》、《城市之窗》、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駐場演出、山東《齊風魯韻》大型綜合表演還有在非洲聯合館看到短暫的表演。看表演除了人文含量很高之外,《少林寺武僧傳奇》和《城市之窗》更有高程度的科技含量,讓人嘆為觀止。
IMGP1047
《少林寺武僧傳奇》除了本來大家就熟悉的少林功夫外,透過多媒體,搭配達摩祖師的故事,讓整個表演充滿驚奇。看起來不像功夫,已經像舞蹈了(不知道這樣是稱讚還貶抑?),動作整齊劃一,氣勢滂渤,連小小沙彌一樣功夫了得。看這表演前,我就在綜藝大廳外看了武當派的功夫,那時已經想在回台灣後,好好練練功夫(我想練得只是花拳繡腿,以後騙騙洋人而已,我相信這些表演者都是真功夫)。看了《少林寺武僧傳奇》後,我下定決心,如果學校有這樣的社團,我一定要去參加。

《城市之窗》是另一個我認為不能錯過的好表演,它或許比不上《少林寺武僧傳奇》那樣的大製作、大成本,不過它的音樂絕對是一時之選,舞台、燈光也一定花得大的心思準備,先那屏幕我想就富含很多創意了。進不去《台灣館》的民眾不妨去看看這個由台北藝術推廣協會總監的《城市之窗》,體驗台灣人的文化創意。

《城市之窗》從一個小天使的眼睛去看人類,從遠古到現代,從西方到東方。表現著不同時間、空間,人們對城市的想像。與該表演同名的主題曲《城市之窗》由張韶涵演唱,非常好聽動人,夾附於後。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駐場演出和山東《齊風魯韻》大型綜合表演也令人印象深刻,這是屬於大陸人對大型表演的想像,絕對不是台灣人或其它世界各地的人曾經經歷過的。我不曾從頭到尾看過大陸春晚的表演,不過我想大概就是這種感覺,歌舞穿插於整個表演。那場面、那人海、那音樂,當然少不了得歌頌鄉土、歌頌祖國。我們不必要刻意排斥,山東歌頌鄉土的《濟寧之歌》,南投又何嘗不是有《南投調》,大陸有《紅旗飄飄》,台灣又何嘗不是有《梅花》,音樂或藝術依附政治立場或推展旅遊而創作,仍不減藝術價值和光芒。

我把相關歌曲收錄在這一篇《《濟寧之歌》、《南投調》、《紅旗飄飄》和《梅花》》,上海世博尚未落幕。包括以後在世界各地舉辦的世界博覽會,大概都不會有這麼一次離台灣這麼近了!有機會親覽世博,一定要把握機會,多看幾場表演。

IMGP1479   IMGP1506

行在大陸:鐵路篇

IMGP2733台灣是寶島,正因為它是寶島,它的面積不大,交通工具也比較單調。進行陸上交通建設時,公路大概是最容易且最經濟的方式,當然這建立在汽車是普及的前提之下。大陸不一樣,光是面積就是台灣的好幾倍,家戶自有汽車的比例也不高,加上近年來節能減碳的環保意識高漲,在大陸的陸上交通工具,鐵路大概是最方便人民穿梭於各地的交通工具。有幸到大陸旅遊,說說我對大陸鐵路的認識。

我曾經在和諧號上提供的鐵路雜誌《和諧之旅》上,看到中園對在「鐵軌上走動的那個東西」稱呼的演變。起初,我們以哪叱的風火輪速度快來叫它「火輪車」,民國時期叫「火車」,之後被稱為「鐵牛」,最近大概就是以「火車」或「列車」來稱呼它。相較於公路,鐵路沒有塞車的困擾,同時具有大量運輸的功能,我認為鐵路是很重要的交通工具。

陳文茜常常介紹大陸鐵路列車的改良、提速,幾乎和幾個列車技術高超的國家並駕齊驅,同時又有價格的優勢,大陸作為鐵路技術輸出國應當是理所當然。快速的動車路線不斷在開通,我在二○一○年夏天到大陸旅遊,本以為已經擁有最新的鐵路相關資訊,沒想到都在不到一年的時候內,南京到上海又有高速動車開通、福州到廈門也舖設軌道開通動車、南京開通了第二條地鐵線等著迎接二○一四年的青年奧運會,這些鐵路都只是我「碰巧」遇到的,有更多近年完工或仍在趕工的鐵路持續在進行。我認為大陸的鐵路發展相當適合人民,而且符合綠色、環保。

搭火車旅行是很有意思的事,我搭過泰國的風扇火車、日本的青春十八,也搭過韓國的高速鐵路,這些旅程都帶給我美好的回憶。然而,在大陸搭火車卻可能成為夢魘。事實上,大陸的交通費用不算高,以南京地鐵來說,從最遠的兩端搭地鐵往返,只需要4塊錢人民幣,台北捷運起價也差不多這樣的價錢。也或許是不算高的交通費用,所以得到的品質也差強人意。

我對上海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人山人海,到杜莎蠟像也是、到上海世博也是、甚至麥當勞或肯德基都是如此。大量的人口就是大眾運輸工具,你可以不去世博,你可以不吃麥當勞、肯德基,上海的地鐵是你避免不了,一定得搭乘的交通工具。你可IMGP2634以在上海的地鐵體會擠沙丁魚的感覺,偶爾你會成為沙丁魚的加害者,拚命地往車廂擠,小小的空間內擠滿了人,是相當不舒服的。同樣的感覺在東京也遇見過,不過有一個很大的差異:「禮讓」。我發現,通常,在華人地區的地鐵,人們是很少禮讓的。香港是如此,新加坡是如此,上海更不用講,大家排隊都非得排得緊緊的,因為只要有空隙,就會有人插進來。難怪地鐵站或火車站到處都有「文明乘車,先下後上」之類的標語,就是因為不文明才要有標語來叫你文明嘛!

同屬華人地區的台北倒是很值得驕傲,我敢說幾乎沒有上述在香港、新加坡或上海會發生的插隊情形。而且似乎只有台北在搭手扶梯時,習慣以右邊站立,左邊空下來留給需要快速通過的乘客。(我認為這是台北捷運一開始就刻意塑造的文化)若真要解釋為什麼只有台北不同於其它華人地區的 「禮讓」,我想應該是台灣有日本殖民的歷史,受日本教育影響,同時在國民黨播遷來台的時候,又帶了大批受過教育、高水平的士紳官員,也保有純粹儒學精華,所以發揚這雞毛蒜皮的「禮讓」,對台北IMGP2727人而言是相當自然的。

在南京地鐵上,我看到相當不同於上海地鐵上的情景。南京地鐵乘坐的人不多,我第一次搭乘,一路上就發現有三次「讓座」的情形。這是我搭乘過無數次上海地鐵所未曾發現的。聽南京友人Sam說解釋道,南京人一般都不看什麼國內新聞或國際新聞,南京人有一個城市頻道,這個城市頻道專門播送並拍攝誰誰誰在車上不讓座或誰闖紅燈之類,所以南京人有較高的道德標準。或許真的是如此,不過我認為,其是因為南京是國民政府在大陸的最後根據地才有這樣的表現。

至於城際間的鐵路,我對它們的評價很兩極。對於動車,我有相當高的評價,不但節省時間,價格合理,更重要的是它相當舒服;一般無冷氣的硬座車,或許是我運氣不好,我還真害怕再次搭乘同樣的列車。從南京到黃山這段路程,我選擇鐵路作為我的交通工具,這段路程尚未有動車開通,所以搭乘硬座是唯一的選擇。從南京到黃山約370公里,歷時七個多小時,我搭乘最早的一班車從南京南站出發。一路上都還順暢,沒想到宣城和孫家埠開始出現問題了。我們在宣城停了一個多小時,又在孫家埠停留了將近一個小時,停車的原因未知,也沒獲得任何賠贘,倒是在開始行走一段時間後聽到了一聲抱歉,套一句道明寺說的話:「如果道歉有用的話,那還要警察幹嘛!」這著實是個相當不愉快的經驗,原本七個小時已經夠累人了,還莫名其妙地停了兩個小時。唯一能感到欣慰的大概就是這將370公里,近十一個小時的旅程,只要28塊人民幣(其中含5塊的服務費)。如果我是忙碌的生意人,這兩個小時的延遲,大概會讓我錯失許多機會,幸好我只是個旅人,還能一笑泯恩仇。

行在大陸:輪船篇

IMGP2067台灣是個寶島,四面環海,長榮和萬海就是台灣兩個很大的海運公司,然台灣人對海運的想像大多只是在貨物的進出口,即貨櫃運輸為主。或許是經濟成長太快,或許是時間就是金錢,離開台灣本島的方式大家直截都會聯想到航空。但是,我覺得搭船旅遊比搭飛機旅遊愜意多了。我有以下搭船經驗:一、從高雄左營港搭運輸艦到澎湖參加國防部的戰鬥營;二、從韓國釜山搭船往返日本福岡;三、從台東搭船到綠島;四、香港機場搭船到澳門,再從氹子搭船到九龍;五、在大陸從上海搭船到普陀山,再從普陀山搭船到寧波。搭船旅遊相當迷人,鐵達尼號那邊奢華的船我大概是搭不上了,不過這些能夠在海上過夜,隔天一早就抵達目的地的船,對我而言,省錢又省時。分享我在大陸搭船的經驗:

在大陸旅遊進行大距離移動時,有很多種交通方式可以選擇。最容易且方便買到的就是機票,網上購票方便,費用也較高,買票時就確認身份,是實名制。買火車票則看出行時間、地點,提前買大概都可以買到票,票價依車種、距離、座位也有差別,在始發車站購買,還會加收服務費,售票亭常常會在不預期的地方出現。船票依據我在網路上衝浪的心得,除了到港口直接買之外,也可以透過旅行社買。
IMGP2055
從上海到普陀山可以搭車、搭飛機、搭船,我選擇一個比較新鮮的交通方式,搭船去普陀山玩。上海往普陀山的客運碼頭只要搭上海地鐵3號線到淞濱路站下車,出站走路或搭摩托車一下子就到,往吳淞客運中心。我搭舟山海星輪船,從吳淞(上海)往普陀山單價是109人民幣,晚上八點出發,隔天大約早上七點多抵達普陀山。你可以透過舟山海星輪船網站訂票

那一次搭船時間緊湊,我來不及買些乾糧、飲水上船。建議上船前可以買一些泡麵、餅乾,至於是不是要帶書打發時間就因人而異了。一上船吃了泡麵後,我就睡覺了。如果人多的話,或許還可以玩個「殺手」等紙牌遊戲也不錯。船上也賣泡麵,印象是6塊人民幣,有熱水可以沖泡。

順帶一提,舟山海星輪船上沒有浴室,你可以先洗好澡再去搭船或乾脆就不洗澡了。船上只提供簡單的盥洗設備,廁所沒有馬桶,是一條長長的溝,定時會有大水沖掉大家的排洩物。普陀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所以船上也販售一些佛教結緣品,販售員後面的電視甚至播送著來自台灣的法師開示的影像。
IMGP2064
這個將近12個小時的海上旅程,你有機會看到上海的夜景和東海的日出,日出之時,我還在睡覺,不過在那個天還濛濛亮時看看,是非常有精神的。空氣很好、很涼爽。

到了普陀山風景區後,也先買了從普陀山到寧波大榭的快船,因為我怕到時候沒有位置。事實證明,往寧波的船位並不像我想像的那麼緊張,可以在旅遊普陀山後要離開前再購買,比較不會被時間給限制住。

普陀山往寧波的快船73塊人民幣,約莫一個小時多就到大榭了,從大榭到寧波得再搭接駁車。接駁車是由客輪公司提供,免費的,我想很多人以為大榭就是終點站了或者有些旅客的終點就是大榭,所以沒有搭上接駁車。另外,還有其它先搭車再搭船等不同方法可以到寧波,這個往大榭寧波的快船是比較省時且方便。

或許搭船對一般人來說並不是什麼少見的經驗,不過我這個山上的孩子(我是有穿褲子的),來自南投,這個台灣唯一不靠海的縣,搭船是滿有趣的體驗。儘管南投縣有個日月潭,日月潭上也有遊艇,但這總是和海上的航行有很大的差別。

今天早上新聞播出《海洋拉拉號》於破了個洞,船頭進水,台中港務局協助護航,讓這船安心地駛回台中港。我期許除了台中港貨運的成長外,也開航與各國、各地的客運業務,出境旅遊不再只有飛機,讓客輪也可以帶台灣人旅遊,外面的人也可以透過客輪來認識台灣。

IMGP2078    IMGP2080

如果我是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

IMGP3263國民黨青年團具有兩種身份,一是國民黨員,二是青年團員。先說說我對這兩個身份的認知。國民黨是國父孫中山先生所成立的政黨,旨在謀求中華民國的自由、民主和均富,這正好對應三民主義的民族(民有)、民權(民治)和民生(民享),我至今仍認為三民主義是一套很好思想、信仰。青年團,顧名思義,就是成員都是青年,青年是國家的棟樑。總的來講,國民黨青年團就是一群希望謀求中華民國自由、民主和均富的青年人所組成的一群人。

我喜歡旅遊、喜歡交朋友,我認為透過沙發衝浪CouchSurfing的方除了可以旅遊、交朋友,還可以省下不少錢。如果我的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我會大大鼓勵這樣的旅遊方式,因為我認為這是加速中華民國自由、民主和均富的最快途徑。何以見得?且看我說分明。

為什麼一邊旅遊、一邊交友可以造就中華民國的「自由」呢?自由是以不侵犯它人自由為前提。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不是自由,這是自私。在我的房間裡,我有放音樂的自由,但當你睡在別人家的沙發時,你得學會尊重別人。言論自由也是如此,當進行討論時,你任意提出非關主題的攻擊,造成人身攻擊,如此侵犯他人自由,就不屬言論自由保護的領域了。學習和自己不熟悉的新朋友交往,對「自由」的理解能夠更深刻。
IMGP3262
一邊旅遊、一邊交友,又如何能造就「民主」呢?對於「民主」,我們常常只做了「服從多數」,而忘記了「尊重少數」。勝者為王,敗者就沒有人去理他了。每次與一群朋友旅行時,常常是有人會落單的,這時候,適時地和他說說話,有助於他對群體的融入。半套的民主使我們只看多數,因為那決定了你是否當選,但全套的民主還會關懷少數、關懷弱勢,而不是純粹解讀民調、計算票數。

那又可以創造「均富」呢?你認為在歐美國家比較容易找到願意接待你的沙發主人?或者中南美、非洲比較容易找到?當社會經濟發展、開放到某一程度時,治安、環境等條件也會隨之提高,也更有接待旅外友人的機會。除此之外,藉此還能提高與國際友人的接觸,實在一舉兩得。

以「沙發衝浪」作為政黨視野,似乎有點小家子氣,不過想想,馬英九總統當年不就是以「Long Stay」到處去住農民家去聽取農民的意見嗎?

我們生活在一個網路發達的年代,對於訊息的取得相當容易,那是Web1.0。我們同時生活在一個表現自我的年代,我們寫Blog告訴別人我做什麼或我想做什麼;我們關心名人或朋友的動態,於是我們訂閱別人的RSS;文字無法滿足我們,我們是視覺、聽覺的動物,我們聽Podcasting或看youtube;除此之外 ,我們上Facebook,因為朋友們都在上面碰頭;對於Wiki百科的態度則是保守的,因為它是網友們共同寫出來,雖然方便,但或許不可靠,這是Web2.0時代。

我可以在Blog書寫沙發衝浪的經驗,因為這很多人感興趣;別人可以訂閱我的RSS,如果我還可以藉此傳播一些思想;我用youtube告訴大家沙發衝浪多有趣,大家可以共襄盛舉;同時,我在Facebook上讓越來越多好友知道沙發衝浪是多麼有意思的。Web2.0的主角不是資訊、不是平台,是每個人,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感興趣或專長的事物中找到一群人,這將會是你的社會資本。

我還有好多興趣,包括中華文化、泰國文化、電影、游泳等。從旅行大陸回來之後,我又迷上了桌遊(三國殺、殺手、狼人殺),還有兩個渴望學習的就是少林功夫和書法。希望我若當了總團長,我可以把這些東西通通推廣出去。不然,我都找不到人陪我玩三國殺!QQ

31天澳、港、閩、滬、浙、蘇、皖旅遊預算暨實際花費

IMGP3830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想這句話有點落伍了,我認為,千里之行始於「錢」下。雖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萬萬不能。所以,一方面想分享,一方面也檢討這次旅行的花費。一個月(從民國九十九年7月1日到7月31日)的澳、港、閩、滬、浙、蘇、皖等地的旅行,總預算和花費分享如下:
 
通常,我對旅行的預算都沒有太仔細的規劃,而且這次中國大陸旅行前還在才服兵役,所以也沒有機會去精算。按照往例,我就是把一天的預算乘以旅行的天數,就是我總預算了。換到的外幣也就在這總預算上下,另外會帶著信用卡預防透支。下面是我估算各個國家/地區每日所需花費的預算,泰國1000NTD;韓國1500NTD;日本2000NTD,對於這次的主角中國大陸,我則以1000NTD作為一日預算,也就是一天有200塊人民幣的花費。
 
但實際上,我沒有換那麼多,因為我覺得一天200人民幣花不完,於是我又自以為地砍了一些數目湊個整數。總共就換了5000人民幣,以當天匯率的價格來看的話,就是換了24408新台幣。5000人民幣來花用的話,一天還有160幾塊的人民幣可以使用,我想還算是不錯了。
 
另外,預算24408新台幣加上已知的機票錢(機票航段見下文)13047新台幣和香港澳門船票904新台幣,我就在總預算38359新台幣的支持下前往澳門、香港和大陸地區。
 
 
 
 
夢想總是美好的,現實總是殘酷的。我沒有節制地亂花錢,也沒有料到大陸門票會佔據預算那麼多,到了旅遊末期,我還多換了1500新台幣,而且是到大陸的銀行找黃牛換的,用最差的價格1比5,換了300人民幣。下面為總花費的概略圖表,有些花費沒有記錄到,所以可能和實際不符,而且我也還剩一些人民幣回來,所以各位就當作參考,為旅遊抓個預算:
 
澳、港、閩、滬、浙、蘇、皖31天旅行實際花費(單位:人民幣)
   交通  通訊  吃飯  購物  育樂  飲料  住宿  總合
 大陸 872 80  705.1  839.6  805  98.8  639  4039.5 
 陸港澳 1369.8 80 982.1 859.6 848 109.4 789 5037.9 
 台陸港澳 3887 80 982.1 859.6 848  109.4 789 7555.1 
大陸:所以在大陸地區(不包含港澳地區)的花費
陸港澳:在大陸地區、香港地區、澳門地區的花費,為方便起見,每一塊的港幣和葡幣皆視為一塊人民幣。
台陸港澳:除陸港澳地區花費外,包括於台灣購買機票和船票的花費,每五塊台幣換成一塊人民幣計價。
 

26天閩、滬、浙、蘇、皖旅遊實際交通、住宿花費解析

IMGP2576在《31天澳、港、閩、滬、浙、蘇、皖旅遊預算暨實際花費》一文中的旅遊實際花費分有:大陸、陸港澳、台陸港澳三項,如果把港、澳、台的花費加進去大陸旅遊花費,可能無法真正感受大陸旅遊的消費,所以本文將只提取在大陸地區,即閩、滬、浙、蘇、皖的消費數據,進行分享。

根據噗浪網友的反應:

tubiao

在大陸的交通費用是相當實惠的,方便,而且可選擇性很高。先說鐵路,富一點的,可以搭乘動車,甚至高鐵。不過,根據我的南京友人表示,滬寧(上海南京)鐵路搭高鐵快沒有幾分鐘,但貴很多,所以不建議搭高鐵。窮一點的、閒一點的如我,就搭過將近11小時(表定9小時,在路上耽誤了2小時)的硬座列車,它非常便宜,只要23人民幣,是從南京到黃山的火車。

除了鐵路之外,還有船也是很有趣的旅行工具。上海搭夜船到普陀山,109人民幣;普陀山快船到大榭寧波,73人民幣。地鐵、公車或機場巴士等大眾運輸也都很便宜。飛機大概就比動車貴一些些,不過仍然不算貴。另外,還有西湖免費的自行車租賃系統。比起台灣或日本,我在大陸這樣長距離的移動,算是充實又經濟。

我把在大陸地區地表上的移動,透過google map把它標定出來,也讓讀者可以了解概略的距離。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閩、滬、浙、蘇、皖旅遊路線(包括水、陸、空)

另外,有疑問的大概就是住宿費用。扣掉於澳門和香港的天數,在大陸共渡過26個晚上,實際住宿的天數共6天,包括杭州西湖2天,安徽黃山2天,福建福州2天,一個晚上的價格大約是70人民幣到140人民幣之間,品質落差也很大。另外20天中,除了兩天在交通工具上渡過(從上海搭船往普陀山搭夜船,從黃山往南京搭夜車,都是晚上搭上船或火車,隔天早上抵達,省時又省錢。),其餘靠沙發客接濟。

大概分享如上,若還有其它想知道的內容,我再繼續分享。

「中國」這概念

IMGP1264好比進行研究,我想先把「中國」一詞概念化,我想這可以使讀者在閱讀我的文章時不會產生太多誤會。「中國」一詞最通俗、最容易讓現代人聯想到的概念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就是中國共產黨從1949年開始統治中國大陸地區,現在還包括兩個特別行政區:澳門和香港。然而,「中國」這概念是多元的,可從各種角度、面相來看,都是很難用幾句話一言以蔽之的。且看我娓娓道來。

西方人是透過瓷器來認識「中國」的,所以China在西方人的概念裡,可以是瓷器;日軍侵華的時候(南京大屠殺),日本媒體稱中國不稱「中國」稱支那,帶有侮蔑的意味,支那(しな)有民族歧視意味,當然現在已經不再這麼稱謂了。因為時空背景的差異,不同人看「中國」就有不同的概念化過程。

從政治的角度來看,不同立場的人對「中國」的解讀有相當大的差別,「中國」這概念大概是當台灣人遇到大陸人時,受到最多討論和最多注目的概念。在中國共產黨的立場裡,「中國」只有一個,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中國國民黨的立場裡,有一個「中國」從南京播遷到台北,IMGP2656那就是中華民國。兩相妥協下,就有了「九二共識」,也就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從中華人民共和國乃至其邦交國,都承認其為中國唯一代表,相對的,從中華民國乃至其邦交國,都承認中華民國為中國唯一代表。(當然,中華民國是個民主、自由的社會,所以也有不少中華民國國民,如民進黨支持者,不同意中國國民黨的政治主張。)就政治的角度來看,「中國」是相當複雜的概念。

事實上,「中國」這概念是很簡單。這世界上有兩個政治實體都叫「中國」,一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叫中華民國,前者在中國大陸,後者在中國台灣。雖然這是事實,但中國共產黨堅持「一個中國」,民主進步黨也附和中國共產黨欲消滅中華民國,進行「去中國化」,甚至提出「中華民國流亡說」等。我們常常因為政治人物而蒙蔽了事實,「一個中國」、「一中一台」等等,都只是政治人物們的主張,這不符合事實。

P7080356正因為,「中國」這概念是如此簡單又如此複雜,當我使用「中國」相關的概念時,我會有以下習慣。沒有什麼「中國文化」或「台灣文化」,只有「中華文化」;沒有「中國人」,大陸人和台灣人都是「華人」,因為我們擁有共同的中華文化;我不是去「中國」旅遊,我住在「中國台灣」,去「中國大陸」旅遊。往後,若看到我的文章寫到「中國」相關概念,而你覺得有疑問,歡迎你提出來交換意見。

下面是兩則噗浪上的討論,都沒討論我的「中國」,馬上就會有人為「中國」討論,可見「中國」這概念真得是糾結著許多人的心。

二則分別羅列如下:

唐山大地震

3246076_966918《唐山大地震》在台灣尚未上映,我有幸在《唐山大地震》上映期間旅遊大陸,我先看過《唐山大地震》了。《唐山大地震》還在宣傳期時,我人在上海,我就盼著它上映。到了江蘇南京,也想找時間去看,無奈時間不夠。到了福建福州,總算有時間了,先看吳建豪主演的《等著你回來》,隔天再看《唐山大地震》,其能創造上映首日超過《阿凡達》的票房,我想是無庸置疑的。下面分享,我的觀影心得:

「地震」總是糾結著所有中國人的心,從唐山地震、九二一地震,到最近的四川地震…等,每次地震都召來了各路救援弟兄,就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唐山地震發生時,沒有受到太多的支援,四人幫包括毛澤東在鬥劉少奇,四人幫還發聲明「我們鬥的是八億人的事」,言下之意,唐山地震的受難者似乎還比不上「八億人的事」。不論如何,地震發生,就《唐山大地震》電影的描述,解放軍亦投入了救援。

《唐山大地震》裡,地震使唐山人的生活如過山車般的翻轉,小女孩方登更遭受被母親不得以地放棄的雙重打擊。人從自己的角度去看事情,我想是無可厚非。尤其在被母親放棄的情況下,產生對母親的怨恨,不是當事人一定很難理解。沒有人可以解釋,為什麼當初在兩姊弟都被壓在石塊下,為什麼媽媽選擇「救弟弟」。

方登恨媽媽,媽媽對方登也感到愧疚和抱歉。手心手背都是肉,哪個父母會放棄自己的子女。無奈就是地震發生,家破人亡就造成了。

3246075_737076地震,就是佛家說的「無常」。平常或常常,就是相對於「無常」,這不是你預料中會發生的事。地震是無常,喪夫喪女是無常,就連女兒失而復得也是無常。人生真得是無常。人生如果是平常或常常,人就不會學習,不會進步。方登因為地震發生在自己身上,學會了尊重生命,當自己懷了學長的孩子後,毅然決然地退學去生小孩、養育小孩。方達因為斷了手臂,為了不讓媽媽擔心,出外打拼賺錢,還帶了個漂亮的媳婦回家孝順媽媽。我不敢說,「無常」對每個人都有鼓勵積極向上的作用,不過人若能從「無常」中學起教訓,那人生肯定更光明。

僅管,《唐山大地震》有人批評紅牛飲料或捷安特Giant腳踏車入鏡是不符合時代背景的,但我認為瑕不掩瑜。有人批評才會紅,希望《唐山大地震》在台灣上映時,也開出好成績。

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

IMGP3707「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這活動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文明辦主辦、中國文明網承辦的活動,旨在營造學習、關愛、崇尚、爭當道德模範的濃厚氛圍,發揮引領道德風尚的積極作用。我在大陸旅遊期間,於安徽省的火車站都看到「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這活動的廣告,於是讓我也想以這個為題目,來推薦、評議在大陸旅遊的時候,我遇到的好人。

這個活動內的好人分為五種,我正好都遇到了,這五種包括:助人為樂好人、見義勇為好人、誠實守信好人、敬業奉獻好人、孝老愛親好人五種。下面我將陸續說說這些好人。

我遇到的這些好人,有一個共同點,這些好人都是透過網路上認識的,透過CouchSurfing或者透過好客網。我曾經聽一個大陸人說:「大陸人普遍認為網路交友還碰面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我想很多台灣人也有類似的想法,認為網路交友是隱晦、見不得人。不過,隨著時代的推進和文明的發展,我相信這樣的想法會逐漸轉變。當然,不可否認,網路交友詐騙的新聞屢見不鮮,所以透過良善的網站平台進行交友,比較不會發生意外。CouchSurfing好客網正是很好的交友、旅遊網站。

助人為樂好人:
Sam, 江蘇南京人,我透過好客網與他認識,並於南京旅遊時,借宿他家。在2010年夏天旅遊大陸期間,從上海到南京的動車旅行大概是在中國大陸地表上一次最遠的旅程。我先到南京火車站,再搭地鐵到雙龍大道站。Sam就在地鐵站出口等我,並協助我提行李上三輪車,那時我尚未吃中餐,他馬上煮了泡麵給我吃。我覺得賓至如歸。

見義勇為好人:
Hank,美國人,透過CouchSurfing認識,於上海旅遊時借宿他家,他在上海擔任英語老師,在大陸住了五年,華語說得不怎麼樣。原本,到上海要住一個好客的家,結束那個好客聯絡不上,情急之下,我撥電話給Hank,Hank馬上就答應了,讓我住在他家。我在上海待了將近十天,他連個屁都沒哼一聲,就讓我住下來了,而且我旅行普陀山、杭州時,還把行李寄放在他家。如果沒有他的話,當時聯絡不上好客還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不過,我想若寄宿他人家,還是不要住得太長,不過若想來我家作客的人,時間長短都沒關係,只要我有能力的話。
IMGP24392
誠實守信好人:
Ricky,浙江寧波人,透過好客網與他認識,從普陀山要到杭州時,於寧波停留一晚時,借宿他家。在還沒出發前,我就和Ricky聯絡好要住他家,從聯絡到抵達也將近一個月,若不留心的人恐怕都忘記了,沒想到Ricky還記得。而且,留宿當天,一群來自網路上的朋友,一起玩「殺人」(台灣管這叫「殺手」)非常有意思。

敬業奉獻好人:
老薩,福建福州人,透過CouchSurfing與他認識,他還介紹我認識他的好朋友卓寧。卓寧,福建福州人,於福州旅遊時借宿他家。我是在旅費超支的情況下,和老薩搭上線,所以說老薩是「見義勇為」的好人也不為過。他們兩個人平常都有自己的工作,我在福州期間,只要他們不是工作的時間,幾乎都在陪我玩。對工作,他們是敬業;對一個台灣同胞,他們更奉獻。我們走了江濱路去喝啤酒、我們爬了鼓山健行還夜遊湧泉寺、還逛了開元寺,吃福州小吃,找三國殺紙牌、玩三國殺紙牌。

孝老愛親好人:
Allen,浙江杭州人,透過CouchSurfing與他認識,他和他的朋友超奇帶我旅遊西湖和西湖熱鬧的商場。我相當感謝有當地人為我導覽,這比一個人去瞎走、瞎摸更有收懂,並且可以體會當地人的感受。但,這只地說明他們是好人,哪裡有「孝老愛親」呢?在旅遊的時候,Allen一接到媽媽的電話,先編個理由說很快就回家;而超奇則是在離開吳山廣場前,還買了甜甜圈要回家孝敬父母。父母在IMGP2497,不遠遊,他們的家都在杭州,所以到西湖玩,不算遠遊,算是孝順的表現。而且,出來玩時時刻刻不忘家裡的親人,真算是孝老愛親好人了!

在大陸旅遊(香港和澳門也是)的時候,還遇到許多族繁不及備載的好人,只是這個只有五個類別,所以我只能寫五組。整個來說,大陸同胞對台灣人是友善。我曾經聽過一個評論,大陸人把台灣人視為手足、兄弟,但台灣人只把大陸人視為貿易夥伴,這或許是事實,不過,我希望當兩岸的交流更頻繁、認識更多之後,這些想法可以改變。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網路只讓身處在遙遠兩方的朋友連結上,但是仍然碰不到面。旅遊,就讓網路上的交友具體化、實際化了。當然,這建立雙方都有相當水準的「文明」程度,否則成天動歪腦筋,只想在網路上詐騙,那世人肯定對網路交友沒有好印象的。

西湖是交際花;日月潭是村姑

IMGP2577蘇東坡曾經說:「若將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請容我延伸蘇東坡的修辭和文采,如果西湖和日月潭都是美女的話,那麼西湖是人工美女,日月潭則是村姑。到過西湖的人肯定激賞西湖豐富且人文、風景兼具的種種;我住在日月潭(南投縣魚池鄉)附近,將日月潭和西湖聯想在一起,應該是不為過的。

「美」會隨著時代、空間而改變,唐朝喜歡胖美女,近代則覺得瘦才是美;東方人喜歡美白,歐美人則想擁有健康的小麥色肌膚。追求「美」,讓自已、讓他人賞心悅目,更是人之常情。「自然美」不靠外在的妝點,「人工美」則靠化妝,甚至整形來達到目的;「外在美」是透過外在附加的事物,讓原本的美女更上一層樓;「內在美」則靠時間的積累,不是短時間能夠造就的。不論如何,人們都喜歡「美」的人、事、物,除非這個人有病。IMGP2589

不清楚群眾普遍對「人工美女」的看法如何?不過我認為「人工美女」的存在,有助於在緊張的社會裡,釋放人們的壓力。我說,西湖是「人工美女」。西湖於歷史的長河中,一直是美麗天堂的代名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註:蘇杭為蘇州和杭州的合稱,蘇州以園林建築著稱。)康熙之後,由康熙皇帝欽定的西湖十景,雖然不是常年存在,但人們遊西湖時,也肯定是依此十景去遊走。公元兩千年後,陸續又有新西湖十景和三評西湖景…等,我想這也是其具有很大的人文含量和生態含量才能如此推陳出新。你或許會說有些景點是濫芋充數,但這可都是由近千個景點所選出來的,所以還是很值得一看的。

IMGP2570西湖是「人工美女」,而且妝點、整型的時間很長,從元代開始不停歇地在進行。我想大家都同意,即便西湖沒有經過人為的建設,仍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地方,不過如果沒有經過人為的建設,西湖肯定沒有今日的風貌。整個來講,西湖的遊湖是方便的、親民的。除去大家所知曉的蘇堤、雷峰塔等,我認為西湖有個最重要的建設就是幾乎免費的「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有了這個租賃系統,西湖這個美女,不會是冰山美人,而是讓人容易親近的美女。自由旅人的預算總是有限的,公共汽車便是自由旅人的好朋友,但西湖更近一步,乾脆推出「公共自行車」,不只對旅人方便,也深受當地人喜愛。自行車讓人們更自由、更機動地去認識西湖這個美女。

西湖作為亞洲第一美女,真是當之無愧。從西湖博物館的常設展版中,我知道了許多地方都試圖整形成西湖的樣子。日本有個庭園大量的複製了西湖的景觀和命名,韓國也是如此,西湖的景觀也成為中式庭園建築的典範在世界各地展示著。當我騎著公共自行車走過白堤看見一片荷花池的時候,我突然想起這和韓國那在仍在呼吸的慶州有異曲同工的感覺。西湖成為每個人整形、模仿的典範,我們也看到許多「山寨西湖」,不過這不影響「美」這個東西撫慰人心、抒解壓力的作用,更何況中華民族對「公共財」的認知相較於源自美國的「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是保持著更開放的態度。IMGP2579

那麼日月潭呢?依我居住日月潭和旅遊各地的經驗,日月潭絕對是個美女,但它不是西湖那樣人見人愛的美女,它是帶著俗氣的村姑美女。且讓我從自然美(生態含量)、人工美(設施含量)、外在美(建築含量)和內在美(人文含量)來看日月潭。日月潭的自然美是無庸置疑的,但其它角度的美卻驚人的可怕。交通易達性、方便性對自由旅人而言相當重要,因為自由旅人無法承當報酬率低的交通費用,在確知某地旅遊收穫和其所需的交通費用付出效益比越高時,我們越傾向於前往該景點。日月潭沒有西湖的「公共自行車」系統,有些許近代(文武廟,慈恩塔、玄光寺)的人為建築,而其人文含量遠少於西湖。日月潭是邵族文化的所在地,然當地並未留下太多人文遺產,取而代之的就是些短暫的現代景物,因此還可能使日月潭的生態含量降低。

有人說「不化妝是不禮貌的」,日月潭就是需要化點妝,我指的不是大量地開發、整形,而是適度地增加方便旅人的設施,也就是要化化妝。至於內在美(人文含量)的部份,就有賴時間的積累和當地民眾的努力。村姑不化妝、講方言沒有錯,不過村姑要走向派對或交際舞台時,化化妝和講講共同語(普通話、國語)或英語,人們才願意靠近。日月潭不必整形成西湖,且日月潭有機會能和西湖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