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教授告108條好漢的新聞畫面:
看看噗友怎麼說:
盧教授告108條好漢的新聞畫面:
看看噗友怎麼說:
許多國際盛事的舉辦逐漸由亞洲各國接棒,從過去的北京奧運、高雄世運、台北聽奧到最近的上海世博,以及之後在2010年11月6日~2011年4月25日舉辦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簡稱叫「台北花博」。一棒接一棒,希望棒棒都好棒。
下面有花博會場3D模擬影片、夢想館影片以及花博週邊商品影片,和大家分享:
花博會場3D模擬影片:
花博夢想館影片:
花博週邊商品影片:
看看噗友怎麼說花博:
幽默的人大概都很受歡迎,女生特別喜歡幽默的男生,下午看了一部泰國電影「我家樂翻天」講的就是一個不怎麼幽默的人追女生的故事。滿好看的電影,可以讓人思考人是不是要以搞笑為目的地生活,描寫父親對兒子的愛是多麼地不容易被發現。下面分享心得:
最近看了兩部華語電影,一部是馬來西亞的《初戀紅豆冰》,另一部是香港的《龍鳳店》。《初戀紅豆冰》比較新鮮,《龍鳳店》則像小時候看龍祥電影的感覺,就是那種舊舊的、很殺時間感覺也很浪費時間的電影。說真的,《龍鳳店》要不是大S徐熙媛是女主角,我還真不想看呢!和大家分享觀影心得:
下面附上兩部電影的預告片,希望大家會喜歡:
《龍鳳店》預告:
《初戀紅豆冰》預告:
如何成功?只要努力就會成功?你是否有努力過,但卻沒有成功的經驗呢?每個人都想成功,但經過一番寒徹骨之後,卻不能成功的人大有人在。有幸參加這一次的幹部訓練,見燈和尚開示「組織的核心值價」課程,收穫良多,與大家法佈施,感恩大眾佈施慈悲歡喜:
有幸到2010年青年國際事務研習營的推廣青年旅遊卡,順便留下來聽幾堂課,覺得穫益良多,特發此文與大家分享。早上第一堂課是前駐美代表陳錫蕃大使的《國際現勢與我國外交展望》,我沒有帶筆,留下一堆零碎的記憶,只能靠講義文字回顧:
澳門是面積小世界遺產多,世遺密度全球第一,加上便利的交通,一天之中,就可以飽覽澳門的世界遺產。分享我在澳門,一天旅遊遊覽世遺的路線,有些景點並非世界遺產,是按著澳門官方地圖索驥找到的,也滿值得看的,分享如下: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澳門旅遊世界文化遺產地圖
上個禮拜去台北玩,找沈家銘玩。沈家銘推薦我看蘇貞昌的競選廣告,他說他看完之後覺得很感動。我看完之後,我覺得影片拍得很好,至我不覺得感動,甚至覺得有點可憐。我把蘇貞昌「台北超越台北」的廣告的各篇放在下面,你也說說你看完有啥感想:
「陸生三法」過關大概就意味著大陸學生將會有到台灣進修高等教育的機會,在立法院討論時,有多位在台灣作為交換學生的大陸學生表達其對台灣各方面的了解,這些大陸學生的發言是為了讓立法諸公們有更多資訊來判斷「陸生來台」的利弊。既然法律已經通過了,我想向各位陸生喊話,「千萬不要到台灣讀書」,看我分述如下:
台灣只是中國的一個小小地方,不值得各位陸生花心思在這個小小地方。歐美紐澳等國家有更多、更好的教育環境,不然香港或新加坡也可以,但千萬不要到台灣讀書。因為:
一、台灣就是小中國,甚至比中國還要中國。台灣不但沒有經歷文化大革命,還有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保留太多古老的、傳統的文化,台灣是古老的中國、傳統的中國。大陸什麼都沒留下來,儼然是個新中國,大陸是新中國、是商業化的中國。到台灣讀書恐怕是時光倒流,只會學到一些中國故有的陋習,所以千萬不要到台灣讀書。
二、延續上一點,台灣有太多禮節束縛,儒家文化已經根深砥固到每個人心中,這個不是一天、兩天能夠改變的。因為「溫良恭儉讓」的束縛,在台北捷運候車的時候,人們都會自動排起隊,即便間隔很大的空隙,也不會有人往前「卡位」,這是在上海、香港、新加坡都看不到的,因為台灣已經被儒家文化給束縛了。在麥當勞或速食店用餐時,人們都是自己收拾餐盤、廚餘的,因為台灣人「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不會把速食店工讀生的服務當作理所當然。因為這些禮節束縛,到台灣讀書恐怕什麼都還沒學到,生活就受這些繁文褥節給綁住了。
三、在台灣用互聯網沒有綠壩保護,什麼亂七八糟的訊息都會流竄在你的生活之中。你可以看youtube,你可以上facebook,這會讓你的生活受到各式訊息的疲勞轟炸。你可能會說,只要離開大陸都沒有綠壩的保護呀!但離開大陸後,你在哪個地方能最容易地找到你習慣的「普通話」社交圈?台灣正好符合這樣的條件。在台灣,你會把現實的社交和虛疑的網路結合,這恐怕會耽誤你的學習。
四、台灣的消費水準太低了,不符合大陸上層階級的消費水準。儘管台灣曾經經濟起飛、還是亞洲四小龍,不過台灣政府未照顧財團利益,一直沒讓物價隨著時間上漲,至今台灣仍是四小龍裡物價最低的,恐怕很多商品價格還比不上廣州、上海呢!當然,更比不上歐美紐澳等國家。或許你已經有一大筆留學教育基金了,選擇台灣讀書的話,恐怕你將不知道把錢花在哪裡,畢竟,台灣教育也便宜、生活也便宜。因此,我勸你不要來台灣讀書。
你一定要三思,三思是否要到台灣讀書。如果看了以上的敘述,你對台灣教育仍抱著高度興趣的話,我祝你在台灣得到良好的教育成果。
看看噗友們怎麼說…
世界博覽會是個大舞台,來自世界各國的精英團體,在此展現著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紀錄和展望。恭逢其盛,趁上海世博尚未落幕前,談談我在上海世博看了什麼?學了什麼?有什麼值得向大家推薦的。倘若有機會,真當一睹其盛況。上海世博首開在網上觀博先例,也為無法新身泣臨的民眾提供一扇認識世界的窗。各場館都在網上世博看得到,我想談談在世博的表演。
上海世博單日優惠券是100塊人民幣,每天都是人山人海,人山人海的目標都在各個場館,所以人山人海花100塊人民幣也大多是為了各個場館去的。除了各場館外,每天也有無數場大、小型表演於各個展演廳展開,根據我實際參與的情況來看,看這些表演可以遠離人群,而且許多大型演出相當難得,一天看一場表演,也差不多值回票價了!
觀博三天,我看了下面表演:《少林寺武僧傳奇》、《城市之窗》、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駐場演出、山東《齊風魯韻》大型綜合表演還有在非洲聯合館看到短暫的表演。看表演除了人文含量很高之外,《少林寺武僧傳奇》和《城市之窗》更有高程度的科技含量,讓人嘆為觀止。
《少林寺武僧傳奇》除了本來大家就熟悉的少林功夫外,透過多媒體,搭配達摩祖師的故事,讓整個表演充滿驚奇。看起來不像功夫,已經像舞蹈了(不知道這樣是稱讚還貶抑?),動作整齊劃一,氣勢滂渤,連小小沙彌一樣功夫了得。看這表演前,我就在綜藝大廳外看了武當派的功夫,那時已經想在回台灣後,好好練練功夫(我想練得只是花拳繡腿,以後騙騙洋人而已,我相信這些表演者都是真功夫)。看了《少林寺武僧傳奇》後,我下定決心,如果學校有這樣的社團,我一定要去參加。
《城市之窗》是另一個我認為不能錯過的好表演,它或許比不上《少林寺武僧傳奇》那樣的大製作、大成本,不過它的音樂絕對是一時之選,舞台、燈光也一定花得大的心思準備,先那屏幕我想就富含很多創意了。進不去《台灣館》的民眾不妨去看看這個由台北藝術推廣協會總監的《城市之窗》,體驗台灣人的文化創意。
《城市之窗》從一個小天使的眼睛去看人類,從遠古到現代,從西方到東方。表現著不同時間、空間,人們對城市的想像。與該表演同名的主題曲《城市之窗》由張韶涵演唱,非常好聽動人,夾附於後。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駐場演出和山東《齊風魯韻》大型綜合表演也令人印象深刻,這是屬於大陸人對大型表演的想像,絕對不是台灣人或其它世界各地的人曾經經歷過的。我不曾從頭到尾看過大陸春晚的表演,不過我想大概就是這種感覺,歌舞穿插於整個表演。那場面、那人海、那音樂,當然少不了得歌頌鄉土、歌頌祖國。我們不必要刻意排斥,山東歌頌鄉土的《濟寧之歌》,南投又何嘗不是有《南投調》,大陸有《紅旗飄飄》,台灣又何嘗不是有《梅花》,音樂或藝術依附政治立場或推展旅遊而創作,仍不減藝術價值和光芒。
我把相關歌曲收錄在這一篇《《濟寧之歌》、《南投調》、《紅旗飄飄》和《梅花》》,上海世博尚未落幕。包括以後在世界各地舉辦的世界博覽會,大概都不會有這麼一次離台灣這麼近了!有機會親覽世博,一定要把握機會,多看幾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