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人口轉型及社會變遷模式》

intl_sameness 《東南亞多元與發展》是李美賢老師與楊昊博士翻譯《Southeast Asia – Diversity and Development》中譯本,也是在東南亞研究所一年級必修課「現代東南亞研究」的教科書。剛剛讀完了第四章《人口轉型及社會變遷模式》,下面和大家分享心得筆記:

 
東南亞大概是世界上異質性最高的地區,不論是民族、宗教、文化或語言等等,它同時也是經濟發展最快速的地區之一。區域內各國家發展有快有慢,國家間和國家內的貧富差距差大。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的貧窮人數慢慢減少,但緬甸、菲律賓仍處貧窮狀態。
 
「教育」為趨動社會變遷的強大力量,然現行的教育體系重視行政、藝術和法律專業,和市場上的需求不盡符合,儘管東南亞的失業率相較於其它已開發國家是比較低的,約在5巴仙以下。
 
東南亞的媒體,包括廣播、電視、電影、書籍、雜誌、報紙,大多是西方導向的,傳遞著西方的家庭觀念、世代關係、同儕關係和性別關係。以我所熟悉的泰國為例,泰國人通常會有較容易讓人記得的小名,從家庭開始,讓爸爸、媽媽叫的小名,過去通常是泰國傳統的詞彙,但最近開始許多用英文名字作為小名的現象,有人希望回歸傳統,推廣泰國人用傳統的小名;此外,根據Master萬事達卡的統計,在亞太地區,泰國女性就業率為第三高,儘次於紐西蘭和澳洲,可見泰國女性在社會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我想這些都是受帶有西方觀點的媒體所影響。從「大家庭」轉換為「核心家庭」也大概是有西方的影響,傳統家庭對財富的流由父母主導,核心家庭的消費則由子女主導。
 
人口成長在東南亞各國的情況也是差別很大的,以平均壽命來說,新加坡的平均壽命為七十六歲,寮國則為五十二歲,這和該國的公共衛生有關。公共衛生裡,愛滋病防治是很重要的課題之一,柬埔寨、緬甸和泰國被認為是愛滋病有可能迅速擴散的國家,而印尼、寮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也被列為潛在迅速擴散的國家。在我看來,我認為主要原因是東南亞地區有較不隱晦的性工作者,而扼止愛滋病的最佳管道就是安全性行為,據我所知,泰國在「安全性行為」的推動上相當積極。
 
東南亞各國也逐漸面臨人口問題,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都面臨生育率太低,但由於平均壽命較短,所以人口結構是年輕的。東南亞地區,國家間和國家內的人口移動也是值得注意的,通常人口稠密處都是高度農業化的地方,較不肥沃的地方,人口也較少了。東南亞各國如印尼、越南、泰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都有政府支持地將農業稠密地區的人口,移居到人口稀疏的地方。
 
國家間,東南亞許多國家都有往外輸出的勞力,這些勞力所匯回的資本,比單純商品還多,成了賺取主要外匯的方式之一。印尼有個地方「西努沙登卡拉」,一年賺到的錢,比整個省的總預算還多。國家內,則有通勤和環遊的移居者,通勤有賴該國的交通建設,移居者則住在城市,因為那有較多的工作機會。儘管如此,人們普遍仍認為小孩子在鄉村長大比較不會受到負面和非傳統的影響,我最近在看的泰國戲劇《霹靂兒媳》就是這樣,女主角當警察在曼谷工作也住在曼谷,但是她的家人包括爸爸、媽媽和妹妹仍住在Sinburi的鄉下。
 
我對其它國家不太熟悉,所以當課本說到……的時候,我只能聯想到泰國的……和其相符的例子。東南亞各國的差異很多,真要歸納出一些共同點,還真不太容易,所以我真佩服這本書的作者。

我讀《Pariah capitalism and the overseas Chinese of Southeast Asia: problems in the definition of the problem》

pariahcapitalism 這一篇是《Pariah capitalism and the overseas Chinese of Southeast Asia: problems in the definition of the problem》,開頭就出現一個很陌生的生詞「Pariah」,翻譯是「賤民」,是印度南部一個低階的族群,通常這些人是被放棄的、被流放的。古典的社會學理論無法解釋東南亞的華人移民如何發展,觀察華人移民應該再納入其歷史和組織,以較大的理論模型來理解會比較恰當。所謂的「賤民資本主義」(pariah capitalism )指的是那些因為有流離經驗(sojourning experience)使其經濟表現地更為出色,而東南亞華人移民,正是這樣的例子。

 
文章內還有個詞「中國中心主義」(sinocentric),指得是中國是世界的中心的一種概念,是古代中國的一種世界觀。移居東南亞的華人都認為自己只是暫時居住在東南亞,之所以有經濟上的成功是因為其遵循中國傳統美德,是節約、理性的行為,同時因為是流離、外放的人,所以也有強烈社會階層意識。
 
Blalock有一個「中間人少數」(middleman minority)的理論,這是專門用來形容移民者的,這些人節儉而且和移居地的人們互動有限。由於其是外來者,所以移居地的其它族裔團體常常指責他們。由於,這樣流離的企業通常是短命的,所以掙錢並累積資金和價值觀是中間人普遍的想法,而民族的團結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東南亞的華人經濟必須在一個較大的組織性的脈絡下來看,它可能是企業內也可能是企業間的連結,而且這連結的發展和歷史、族群發展有關。
 
華人很早就開始在南洋貿易,直到十七世紀,英國人和德國人也到這東南亞。華人在南洋的貿易角色隨著英、德人的進入而改變,從原本擴散的、個體戶,轉換成可長久經營的貿易活動。華人同樣扮演中間人(middleman),蒐集可供出口的產品,並分配、零售進口的產品。
 
華人企業在馬來西亞其特徵為大量流動資金和短命,但這忽略了社會關係。華人社會有著不一樣卻很重的組織性連結,其不只是華人企業的本質,它還將不同企業的命運從各個不同面向給結合在一起了。或許「標會」就是因此連結了貿易和商業,而使得華人都能夠個人放貸來造就「賤民」經濟奇蹟。

我讀《南海貿易與南洋華人》

武昌起義 過去我們說「南洋」差不多就是現在指得「東南亞」,不過更準確地說,「南洋」是經由海洋所到達的東南亞地區,所以「東南亞」實際上包含了更多內陸地區如越南、寮國、緬甸。中國人移民東南亞由來以久,從《Maritime Expansion and Chinese Migration》可以略知一二,不過從更早之前,中國就有透過海路訪問東南亞的記錄了!

 
公元前三世紀,中國人就到達越南北部;從五世紀到八世紀期間,也有到印度朝山拜佛的歷史,那時東南亞作為到印度的中間停留站,所以可以說這是文化的海上絲路;八世紀起,朝少拜佛的僧人少了,這裡又香料、芳香植物、珍貴藥材的儲藏所。元朝也大致順應宋朝的南洋貿易政策。直到明朝開始,私人貿易被禁止。
 
原本中國在南洋的貿易多為個人之間的貿易,明朝開始有國家貿易的政策,不過僅止於現金和絲綢的輸出以交換皇室消費品。由於禁令的頒佈,中國人不願過著不安定的生活,加上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人的進入,於是南洋貿易的主動權落到西方人手上。然華人已建立的網絡仍在,一六○二年,呂宋島上,西班牙人還對華人發動屠殺。明朝衰落,華人被殺也不能做什麼。
 
清朝,約二十年間,還將中國沿海居民遷移到幾英里後的內陸地區,為了杜絕居民與明朝勤王者的交流。同時(十八世紀),這也是中國對暹邏產生動大影響的時期。暹羅諸王任用華人為濟顧問,並特許經營自然資源。然械,由於歐洲人的進入,在暹羅,華人仍有中間人的作用,但其它地方,華人已成了歐洲人的代理人。
 
歐洲人和中國人進入南洋的前提不同,歐洲政府為了擴展勢力,中國人認為南洋貿易不足取;歐洲有原先國內商業組織為基礎,華人則只積聚私人財產,多為小商號。值得一提的是,這時英國在新加坡的港口成為貿易中心,鴉片戰爭後,英國人取得香港,還引進自由港制度。
 
中國經濟的崩潰,給太平天國起前有了正當的理由。起義失敗後,清朝仍衰落,而太平天國的支持者或倖存者也在這時候離開中國。許多提倡革命的人轉往向南洋華人尋求支持,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也在東南亞奔走,傳宣革命思想。
 
二十世紀的人口統計,華人在東南亞地區如印度、菲律賓、印度的人口都未超過百分之三,而馬來西亞和暹羅在某些地區的華人人口則達到百分之三十。在一九二○年之前,境內的華人總是很快地被同化,之後暹羅政府面臨出現純粹華人家庭的問題。孫中山先生提出「民族主義」,南洋華人靠著「民族主義」於東南亞地區自成社會,使東南亞移民意而自己和中國的聯繫。中國政府支持華人在東南亞的經濟,卻不希望華人關注當地政治,同樣接受來自西方的政治或教育思想,經過中國傳入,就更容易被接受和傳播。
 
儘管中國大陸有共產黨,中華民國台灣有國民黨,但馬來西亞兩者都不同情,甚至有第至有第三個集團,這些人大多是接受英國系統的教育。在暹羅的華人同化了,馬來西亞的是唯一對「南洋華人」提出難題的國家,隨者東南亞各民族國家的發展,華人已經成為孤立社區,或許得永遠作為一個外國人在馬來西亞生活,或許有朝一日會返回中國。
 
華人在東南亞的移民實在太有意思了!

我讀《國際遷徙與移民:移民帶來的經濟利益》

移民帶來的經濟利益前一陣子,勞委會打算提高基本薪資的時候,有一股反對的聲音指稱「提高基本薪資,只有外勞受惠,一般本來薪水就比較高的受薪階級,不會有影響。」這個看似正確,其實正是乎略了「移民帶來的經濟利益」。下面為我閱讀「移民帶經濟利益」的筆記心得:

世界上富有的國家多是由外來移民和移民後裔所組成的,美國、澳洲、加拿大,乃至南非。而最近在走下坡的日本,雖然我們無法說它是因為沒有外籍勞工的移入所以走下坡,但日本的確是一個沒有顯著外籍勞工流入的國家。

有人抗議外來移民稱,外來移民搶走本地勞工的工作。但我們應該想想,這些外來移民所拿走的工作是哪些工作?如果外來移民不去做,本地勞工會去做嗎?外來移民若進行的是本地勞工不願意做的工作,則因為有外來移民使社會經濟活動能夠持續;若是專門技術外來勞工,這也是因應本地工業發展需求,而招徠國外的技術勞工。事實上,只要提高薪資就可以吸引本地勞工從事那些3D工作,但雇主都不願意這麼做,雇主多偏好本地勞工和外來勞工共同存在的「雙勞動市場」。

外來勞工還可以作為緩衝期的媒介,雇主可以在急需人手時招募他們,只要勞力過剩或需求不再時,立刻遣散;此外,外來勞工也有助於維繫老舊行業於不墜,以成衣業來說,它在許多富有國家生存下來了,因為其進行了產業的升級,從設計,到承包,再轉包,最後外籍勞工可能得到只有百分之五的利潤。

外勞的進入,使本國勞工能夠從事待遇較好的工作。原本必須在家裡照顧小孩的婦女,現在可以外出工作,因為外勞可以照顧小孩,而職業婦女可以賺到更多錢。

你可能會說景氣不好時,外勞就會壓低本勞工的待遇了!事實上,如果你曾經是白領階級的工作者,你絕對不會在一失業後,馬上投入建築工地擔任藍領階級。但這些外來移民會持續在原本工作崗位,使社會持續運作。那麼,外來移民會排擠福利制度嗎?通常,外來移民對國家貢獻的稅賦是遠遠高於其所享受的社會福利。所以外來移民反而是造就更好、更豐沛的福利制度。

外來移民「可能」解決人口遞減的問題,特別在現在大多數已開發國家面臨少子化的問題。富國人口遞減對地球可以減少負擔,但更重要的是人口老年化,如此每個人所需要扶養的人增加。這時,如果有國外年輕移民將能夠調整人口結構。然而,將流入人口維持在年輕族群是困難的。總言之,人口老化不是移民可以解決的,還應該搭配提高生育率、提高退休年齡、提高稅賦。

經濟上,我們很難提出一個反對外來移民的理由。即便我們清楚移民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功能,提供現成勞動力來源,幫助彌補人口衰減不足,但移民接納國的國民是否相信這些好處?

我讀《Maritime Expansion and Chinese Migration》

第三波移民潮 華人移民的歷史由來以久,從明朝、清朝就開始,使中國有經濟、社會等方面的改變。從明朝開始,鄭和下西洋,除了將中國以外的地方納入藩屬後,更重要的還有貿易路線的知識和海外市場的開拓。中國對外的貿易主要因為對白銀的需求。由於以白銀作為市場流通貨幣,這使得中國政府無法控制其流通的數量,同時加深中國對外貿的依賴,這使得貿易發展逐漸脫離政府掌控。

 
東南亞地區的王國統治者,大多透過海上貿易來獲利,因此這些統治者,喜歡外來的商人,因為他們害怕來自本地有錢菁英的挑戰,而且外來的商品有比較新加,很容易獲利。華人在這時候就成了東南亞地區的王國與明朝貿易的中間人了。華人也因此在歐洲人到達東南亞前就提前卡位了。
 
華人除了貿易上的移民外,移民還成為中國家庭求生存的策略之一。由於中國引進來自「新世界」的糧食作物如蕃薯、花生,人口激增,農民與土地和當地市場的連結就更緊密。人們透過「旅居」(sojourning)的方式,暫時離開家但連早會回到家鄉,以求生存;時至1850年代,旅居的人數仍少於以勞力作為出口的人數。
 
華人家庭結構有對於華人移民有兩個作用,第一提供物質及心靈上的支持,第二鼓勵他們從最底層幹起,因為這是所有移民者都會經歷的寒徹骨。並非所有移民者都僅僅為了生存,也有遊走於各國之間,尋找投資和利益的商人。移民的原因除了自然災害、戰爭、政府迫害外,土地人口壓力也是原因。
 
中國嶺南和東南沿海地區有這樣過渡的進程:從離開鄉村到城市工作,著成為售貨員、店長到區域甚至跨區域的買賣。另外,透過高度的凝聚力,透過相同方言或親屬關係形成安全網絡、彼此互利、商業合作。
 
華人透過海上貿易的擴展和移民,使你到世界的每個角落都看到華人的存在。隨著時代推進,上世紀7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大陸分別出現兩次移民熱潮,如今的移民主體不再是知識分子或技術工人,而是富人;他們帶走了在中國國內賺取的大筆財富;轉換國籍後,子女留在國外,富人回頭繼續把中國作為掙錢發財的主場,有人說這是第三波移民潮。移民很有意思,對個人而言可以有新的生活、新的環境,所以我想移民不再是以往那般充滿悲情,只為了生活的移民,而是因應全球化的發展,人們來往於各國之間沒有阻礙,到處可以定居、生活才是。

我讀《From the Invisible Hand to Visible Feet: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Miration and Development》一

Michael_Kearney 根據Kearney的《From the Invisible Hand to Visible Feet: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Miration and Development》,研究遷徙大致有三個理論取向,它們分別是現代化(modernization)理論、依賴(dependency)理論和接合(articulation)理論。下面分享這三個理論取向:

 
第一個的現代化理論是最容易理解,最顯而易見的理論。它有著二元論和擴散的假設,即發展的順序是從城市到鄉村,已開發國家到開發中國家;移民正好相反,屬於鄉村的、「傳統」的人們,移往城市、現代的地區或國家。透過城市化或現代化的過程有著一個積極向上的直線,城市是過去鄉村的樣子,鄉村未來的樣子也將會是城市,城市和鄉村所能提供的工作機會不均衡,加上農村工業化的影響,釋放出勞力,人民也移往城市。然而,當人們以平衡(equilibrium)理論來檢視這樣的遷移時,卻發現這樣的城市和鄉村存在著結構性的不平衝。
 
當城市發生問題,原本結構因素分析的巨觀,就換成個人因素分析的微觀,我們期待的是「城市化的過程沒有故障」,但事實是「故障在城市化之前就發生了」。事實上,是因為城市或已開發國家薪水較低或地位較低的工作,沒有人願意去做,才開始有移民的。現代化理論看得是「發展」。
 
依賴理論看得則是「未發展中的發展」,其認為鄉村和城市是因為經濟才連結在一起,而且這不是鄉村願意連結的,這是基於城市的利益的連結,把鄉村視為邊陲,把城市視為核心,就是核心需要邊陲,而核心也剝削著邊陲。依賴理論認為,之所以有剩餘價值都是從邊埵所壓柞來的,不論是國家內或國家間,邊埵無法抵抗,於是造就更大的剝削甚至發展地更慢。世界體系(world system)理論也大致服膺依賴理論,承認剩餘價值的轉移就是從邊埵地區到核心地區。
 
接合理論則將遷徙或移民作「功能」的解釋,具有接合兩個世界的功能。不同於依賴理論將世界作為單一資本主義實體,而且除了資本主義或非資本主義這樣本質上的差異外,還有帝國主義或殖民勢力影響使其有不一樣的態勢。在接合理論分析的脈絡下,並沒有依賴理論所謂剩餘價值的不平等,因為這都仍在同一個體系之內,而移民則扮演接合的角色。

我讀《國際遷徙與移民:人們為何遷徙》

人們為何遷徙 人們為何遷徙?當然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不論是從一個國家移動到另一個國家或者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但是每個人心目中「最好的生活」是不一樣的,所以你也很難可以一言以蔽之地說為什麼人們會遷徙。

 
分析每個人為什麼遷徙則是「個體因素分析」,而被個人無法控制的環境影響則是「結構因素分析」。比方說,我因為要當兵,所以不想要中華民國國籍,而想入籍泰國、日本甚至大陸,這樣是「個體因素分析」;但,如果是中華民國的徵兵制讓我讓我想要移民到其它募兵制的國家,那這就是「結構因素分析」了。倘若我真得移民或遷徙了,我想這是就我個人「無自由吾寧死」的意識影響,當然你也可以把責任推給結構,說那是兩岸關係或窮兵黷武的歷史因素。《國際遷徙遷與移民》這本書的其中一章「人們為何遷移」,從「推拉」做為推論根據。
 
古典推拉理論認為,勞動力遷移是由遷入與遷出地的工資差別所引起的。現代推拉理論認為,遷移的推拉因素除了更高的收入以外,還有更好的職業、更好的生活條件、為自己與孩子獲得更好的受教育的機會、以及更好的社會環境。「人們為何遷移」這一章認為有以下因素影響遷徙:富國和窮國的所得差距、工作機會供過於求。
 
富國和窮國的所得差距很容易理解,先不論遷徙者是否可以取得和遷徒目的地相同的所得,以遷徙者的所得再考量遷徒目的地的消費水準的話,即你在某個國家賺到的錢和你在該國家的消費不見得和你可以享受到的生活水準相同。我泰語老師就說,泰國的薪水很低,以前有一個學泰語的學生,到泰國工作,賺得錢不多,但花得錢也不多,結果才工作一陣子就可以在泰國買房子了。如此來看,窮國的人基於所得差距,或許會往富國遷徙,加以考量當地四消費水準的話,遷徒的方向應該是打平甚至是反向的。
 
工作機會供過於求主要源自於工業化,或者你說機械化。當某些國家快速發展,原本的勞工無法滿足各方面建設、社福的腳步,這時就可以吸引國外的遷徙者。同時,機械化也讓原本需要大量勞力的工作,釋放出空閒人力。在近代,這些「新事物的震撼」(shock of the new)就這樣使人開始遷徙。
 
或許,所得差距和工作機會造成貧國百姓外移的條件,最近看到媒體討論中國大陸的第三波移民潮,這些人都是新富階層和知識精英,和上面理解的遷移因素不儘相同,所以或許討論人們為何遷徙時,從所得差距和工作機會是最容易讓人理解的角度,但工業化、現代化或全球化至今仍方興未艾,所以我們仍可以對人們為何遷移,有很多不同的解釋。

我讀《國際遷徙與移民:選擇目的地》

大陸探親 原本我以為《國際遷徙與移民:選擇目的地》會討論的是每個遷徙目的地的差別,這一章寫了一些移民選擇目的地的依據,也披露有一些遷徙目的地對移民的態度和政策,不過更大的收穫是看到一些正規進入他國國境的方法。溯人類歷史長河的源,在沒有國家、沒有國界的時候,人們的往返、遷徙是自由無拘束的;但有了現代國家之後,就產生了國界,透過護照查驗是出入國境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還有很多人類的遷徙是看了《國際遷徙與移民:選擇目的地》才認識的。下面和大家分享筆記和心得:

 
人為的國界劃定未考量當地居民的想法,或者當地居民也沒有預料自己只是歷史大棋盤上的一顆棋子,不論是自願或非自願的,使原本應該住在一起的家庭,被迫分開。「讓家族團圓」就成為很多人移民的動機和解釋了。世界人權宣言第十三條這麼寫著,每個人都有離開任何國家的權利。你可以任意離開任何國家,但你卻不能任意進入何國家,所以前往有親屬所在的國家就成為最普遍的合法移民途徑了。
 
最近我看龍應台的《一九四九大江大海》,就理解大陸和台灣兩邊一定有很多人期待「家族團圓」,很多人在戰亂時,一下子逃難、一下子從軍,顛沛流離地就從大陸輾轉到了台灣,一會兒海的那一頭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的這一邊仍撼衛中華民國的主權,於是家族不團圓,直到民國七十六年(公元1987年)才開放台灣地區人民赴大陸探親。儘管開始有「家族團圓」的動作,中華民國對大陸地區的配偶仍和其它國家的外藉配偶有不同入藉的要求,某些要求甚至更嚴格。
 
移民網絡則依靠前一批同樣祖國的移民所建立的「規則」,有合法有不合法,這些人提供鑽法令漏洞的知識,也協助移民找到工作;以國家的力量,靠政府安排送出勞工移民是另一種方法,「菲律賓海外就業管理局」就是菲律賓的官方機構;民間則有勞力仲介,游走於合法與不合法的灰色地帶,抽取大量仲介費用,經常被剝削的對象是勞工。
 
另外,還有一些非法勾當的方法,例如偷渡和人口販賣,也是另外一個遷徙的方法。偷渡和人口販賣的差別在於遷徙者是不是有意識地自願遷徙。偷渡者是主動找上偷渡業者,人口販賣則透過暴力、強迫或欺騙來買賣勞工。
 
我希望世界就像個地球村,沒有國家的界線,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這包括中華民國台灣和中國大陸的交流,我相信人們的往來也會越來越自由。我認為終結偷渡或人口販賣的最佳方法,就是所有國家取消國界邊境檢查,儘管這是理想,不過我希望那一天的到來。依照人類的智慧,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現在很流行的打工渡假又何嘗不是顛覆了過去我們對人類遷徙的想像?
 
除了全球化之外,我想網路的發展也將改變移民的全貌。移民網絡是建立在前一批先到遷徙目的地的祖國移民,進入網路時代,這個移民網絡是可以很容易地、虛擬、仿真地被建立起來,資訊不對稱的落差將快速減少,不再有人可以成為運作人們遷徙或從中獲利的那一隻看不到的手。

2010台北花博攻略(上

10005 很多熱心網友為了上海世博寫了攻略,讓不住在上海的朋友透過攻略可以很容易地遊覽世博,雖然現在台北花博還沒開始,我也試圖寫個攻略,或許可以讓大家對花博有多一些些興趣。

 
台北花博設有四線免費接駁車,不過我想搭捷運還是比較方便的,因此此攻略就從捷運圓山站開始,因為這不需要轉乘,一出站口沿著指標就可以走到花博會場入口了。捷運圓山站有兩個鄰近入口,我會從最近的G1圓山出入口進去。有鑑於參觀世博的經驗,我認為應當先規劃好路線,利用最有效率的方式走過一次花博園區,也順便留下一些展館相關資訊,我想台北花博不至於會有像上海世博那般有大排長龍的情況,每一個展館,大概都值得參觀個一到兩個小時,所以若要一天看完花博,我想是不太可能的。若只有一天時間,我想你可以針酌哪些館是一定要去的,或者就減少在每個館逗留的時間。
 
台北花博分有四個區:圓山公園區、美術公園區、新生公園區和大佳河濱公園區。
 
從圓山出入口進去之後:
 
爭艷館→七道彩虹→流行館(遠東環生方舟)→國外花卉特展區
 
會有花卉界之奧林匹克「國際室內花卉競賽」,裡面展示著九項主題特展,包括「觀花植物特展」,以中秋為主題,融合花、月、影、聲、舞;「花姿秋色特展」,融入文學意境,展示中式、日式、法式、英式詩情意涵;「年宵花特展」,以中華花藝表現年節、元宵主題,呈現新春吉祥、喜慶的熱鬧與繁華;「舒活、樂活特展」,營造「禪、風水」,與玄學連結,舒解壓力,灌注美學能量。
 
「流行館」以竹編為建築主結構體,並採用回收環保建材PET寶特磚做為建物外觀,由內而外皆具備環保概念,成為一座真正符合環保概念的綠建築,同時結合環保與時尚概念。「流行館」在夜間有特殊的燈光效果,PET Crystal水晶牆如同一艘發光的方舟,十分亮眼,晚上到這個地方,一定也會有不同體驗。
 
接著穿越地景花海後:
 
地景花海→名人館→真相館→文化館
 
小鄧迷不能錯過!名人會有以享譽國內、外的音樂仙子鄧麗君小姐做為代表人物,魅力行銷臺灣。裡面還有設置新奇有趣的「封面人物」影像合成裝置,讓參觀民眾即時拍下照片,躍升花博虛擬「名人誌」封面人物!這雖然是個不起眼的裝置,不過我參觀世博時,這些小玩意可是很多人排隊來玩。
 
真相館是3D劇院,讓你能從「面對環境真相」與「如何解決問題」二面向切入,深入瞭解進而關懷生態環境。這3D劇院為大尺寸IMAX螢幕,民眾只要戴上3D眼鏡,即可享有3D感受。我非常期待這個電影。
 
文化館可以看到閩南、粵東建築,是「梨園藝宴」的大宅門,有著老房子的新生命。這裡有很多表演節目,有戲曲、音樂、舞蹈、陣頭、雜技功夫等交匯出684場瑰麗多元的表演盛宴,愛看表演的人不能錯過。目前以知有《牡丹花神》和《花神醮》兩齣為花博量身打造的戲劇。此外,還有花碗盤、紙雕、果雕等。
 
以上是圓山公園區你能看到的展館,接著穿越文化館旁邊的行人地下道,可以到美術公園區:
 
故事館→美術館→風味館→舞蝶館
 
故事館:
園區內唯一的一棟古蹟,也是台灣唯一的英國都鐸式建築。(現有)
 
美術館:
一系列「大自然與花卉」美術展出與競賽活動。(現有)
 
風味館:
買花博紀念品的地方,如果你不打算買一堆有的沒的紀念品,大可跳過這個地方。不過可以買些紀念品送給沒來過的朋友。
 
舞蝶館:
為大型藝文表演場地,所以只要看好表演時間再過來就可以了!
 
你可以自行決定要不要參觀以上四個場館,畢竟前故事館和美術館是本來就存在的,而風味館是販售紀念品,舞蝶館若沒有表演,過來也是沒什麼好看的。不過接著你得做判斷,往新生公園區或大佳河濱公園區。點此繼續看新生公園區和大佳河濱公園區

2010台北花博攻略(下)

夢想館_一廳照片 若你要決定到大佳河濱公園區,你在美術館附近的接駁站搭乘到大佳西或大佳東兩個接駁站;若你決定往新生公園區,你可以穿越迎客坊附近的花之隨道到新生公園區,也可以搭園區內接駁車到新生接駁站。大佳河濱公園區和新生公園區有什麼值得參觀的呢?

 
大佳河濱公園區有一個蟲蟲巨蛋,我看了3D模擬圖後,覺得滿醜的,裡面一樣是劇場演出。另外有生態劇場、大佳碼頭、藍色公路和嘉年華大道。我建議你大佳東接駁站或G5大佳出入口進去。一樣會先看到大地花海:
 
大地花海→行動巨蛋→兒童探索區→親子休憩區→生態劇場(希望噴泉)→蔬果饗宴區→台灣文化植物區→花圃競賽區
 
這樣走也差不多走到新生公園區了,從新生接駁站開始,會經過:
 
花茶殿→閩式庭園→台灣美食區→未來館→天使生活館→夢想館→養生館→怡情園→花夢廣場
 
若依照以上行程,你可能會遺漏林下花圃花海區和迷宮花園,你可以自行針酌要不要去。幾個值得去的展館摘要如下:
 
花茶殿是改建的古厝,為中國傳統四合院閩式風格建築,格局嚴謹、雕刻典雅,至今已擁有超過200年的歷史。內部則展示傳統文物,還可以品茗。
 
未來館秀出了人類、環境與植物的關係,發揮本體綠建築的功能,以運用綠色科技及人性化環境的空間,用生態棲息地的手法,展現教育與遊憩兼具的展覽型溫室。
 
「天使生活館」以藝術結合科技與人文,館內展演空間與擺設處處充滿驚喜,例如:運用挑高建築展現空間層次的「藝術門廳」,為國際視覺藝術展演、交流的絕佳場合。NC223b_02還可以看到「生活智慧中心」與「生活藝術品」的品牌交流、發表以及表演藝術。
 
展現臺灣尖端科技的數位互動展館。這裡有很多人和科技互動的新玩意兒,你可以在這邊遊戲,我覺得這是會吸引最多人潮的展館之一。有一個我覺得很有趣,你走過去會把你的影子投影出來,然後會跑出翅膀、觸角,自己的影子就變成昆蟲。這個我在上海的法國館有看到過,很有趣。
 
養生館:
養生館是原本的小白宮,都是一些養生、藥用植物。
 
我很認真地瀏覽了一下台北花博的展館、展區後,這還不包括每天可能替換的表演,我覺得台北花博相當豐富,我已經準備好要去一探究竟了。想去的人請約我,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