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習第二語言無法和母語一樣?(Julia Herschensohn《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Age》的〈Behind time: process and schedule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tion〉閱讀筆記)

卡普蘭(Alice Kaplan)認為所有語言學習者,都會將言談分成一段、一段的成份,如:音素(phonemes)、詞素(morphemes)、語法類別(syntactic categories)和組合語法(combinatorial syntax)。而當其比較自己在學習第二語言時,儘管他可以達到和母語者相當的程度,但他仍覺得這和第一語言習得的路徑是不太相同的,它顯然缺乏了概化的過程(generalized process)。

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所任務是一樣的,即熟悉語音、構詞、語法、語義、詞彙、語用,以及在動員所有快速理解的能力。任務本身即所謂的「普遍語法」(universal grammar)。普遍語法裡說明了人類語言的可能性,語言中就包括明顯的特徵(distinctive features),構詞和語法中就包括相對的限制方法(relatively restricted means),句法中則包括普世的規則(universal patterns),例如語序、問句等。

嬰兒會從外在環境中,選取相關的訊息以創造母語;第二語言也是,同樣會產生連音的節化、過度概化的構詞或句法中不定式的形式。這都是普遍語法中,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共同產生的現象。第一語言的習得通常在穩定的環境下,但第二語言則受較多的外在因素,包括社經地位、動機和舊有的語言。

在語音上,可以包括音串限制(phonotacitc constraints)、語音庫存(phonemic inventory)、超音段結構(suprasegmental),以及同化(assimilatioin)和語音理解(phonetic realization)的過程。音串的限制在不同語言中,因為不同的語音組合,也有所限制或許可,以英語為例,在存tr的音串組合,且不存在tl的音串組合。語音同時受到超音段(調、重音…等)的影響。同化則是在兩個語音接合時所發生的現象,如in和im都表示否定,但其後面所接的子音有所關連。許多物理上具有差異的地方,可能在長期環境的影響後,對心理而言並無太大差異。對比泰語母語嬰兒和英語母語嬰兒,我們發現早期兩者都可以對物理上的語音產生興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後,泰語母語者仍對物理上具有區辨特徵的語音感到興奮,但英語母語者開始對於某些物理上有區辨特徵的語音覺得無聊,而不具吸引力。日語母語很難區辨/l-r/也是類似的情況。

過去,這些現象,我們以對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進行解釋,其認為對於兩個語言間相似的地方則容易學習,不同的地方則為難點。如此,缺少了學習歷程中可能產生的中介語。於是,又發展了偏誤分析(error analysis),但這又落入導果為因、事後諸葛。以上兩種分析在對於相似(similarity)或不相似(dissimilarity)的定義較為模糊。研究發現當韓語母語學習者在學習英語更長時間後,會將兩個原先可以區辨的語音(在韓語沒有,但英語有的語音),傾向以韓語不存在的語音去發出,僅管這些學習者本來就可以兩個可區辨的語音發得正確。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