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書」超催淚的,特別又是泰國第一女主角Ann和Att演的,非常動人心絃,也讓人非常同情男女主角這樣子的遭遇。電影中的配樂也相當好聽,我覺得這是非常浪漫的愛情故事。 戲劇似乎就是這樣,如果沒有高潮迭起,就沒有吸引人的張力。戲劇反應人生,人生要有高潮迭起就要靠「無常」。什麼是「無常」?我們習慣身邊的事物有一定的規律,每天早起媽媽為你準備好早餐,然後和隔壁的小王一起去學校上課,再經過雜貨店買糖果吃,回到家看電視。然而,如果媽媽過世了;小王突然和你絕交了;雜貨店倒閉了;停電電視不能看了,這些都是無法預警而會讓你感到「無常」的。總的來講,「老」、「病」、「死」這樣的無常是讓人最感到無助而不知所措的。 情書內的女主角Dew面臨了兩次的「無常」,先在曼谷遇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因為和網友見面而遭殺害,之後定居清邁和Ton結婚之後,以為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了,沒想到Ton生病了,而且馬上就面臨死亡。這些都是無常。面對「無常」,最傻、最笨的方法就是「自殺」,自殺無法解決問題,而會造成更多問題。Dew是聰明的女孩,懷了 Ton的孩子,把孩子順利生下也扶養長大,雖然沒有爸爸,但也是個美滿的家庭。 上面是關於電影和「無常」有關的心得,下面我想說說E-mail和書信的關係。 時代是一直進步的,我記得曾經有寫信很頻繁的時光。就讀的國小有來自大學生的營隊服務,那時候書信魚雁往返相當有意思,每每寄了信出去,就期待收到回信。不可否認,收到來自郵差的信是相當興奮的。 現在用筆寫字的機會少了,大多透過鍵盤進行文字記錄。當我成為大學生進行返鄉服務時,我也不習慣留下實體地址或信箱,我認為E-mail的聯絡較為普及且方便。我未考量的是,至今還有很大一部份人是用不到或不習慣使用E-mail的。 實體信件和E-mail有各自的優缺點,「情書」這電影很巧妙地這兩種東西結合在一起,我也想寫寫信寄給遠方的友人。
Tag: o
A片特攻隊
你一定認為「A片特攻隊」會是個不正經的搞笑喜劇,在還沒看之前,我也這麼認為,看完之後我覺得這是一部凝聚社區意識的電影。男主角安迪在小鎮裡是一個窮人,偏偏離婚後,前妻嫁了個有錢丈夫,小孩也跟著前妻生活。發奮圖強的安迪,認為拍A片是能夠好好賺一筆的機會。 A片在美國一年約有129億美元的產值,平均一週生產出三百部A片。看中這一點安迪集資來拍攝影片。從身邊的好朋友、社區開始募資,也從身邊的人、事、景、物來作為拍A片的題材。A片完成後,被A片角色的哥哥看見了,整個母帶付之一炬。所幸,攝影師留有每次開會、拍攝的過程,集結成記錄片,反而進軍影展,得了大獎,回饋小鎮。 「NO ADVENTURE, NO GAIN.」「NO GUTS, NO GLORY」沒有踏出第一步,這些事情都不會發生。就好比神仙告訴你,三天後你將會得到一筆黃金,但始終沒有出門,也不知道黃金就已經在門口了。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儘管是陳水扁喊得震天嗄響的口號,不過若能有夢,就會有目標,就能循序漸進,達成理想。如果連夢都沒有的話,只是聽天由命,也無法改變什麼。 透過這個A片的拍攝,社區意識也凝聚起來。也許不是像侯孝賢一樣為小鎮(九份)帶來觀光收益(儘管侯孝賢前些日子才說,拍悲情城市只造就了觀光,對不起九份),但這對原本沒有生機的社區而言,無疑是提出了發展的方法。當然,也並非每個社區或小鎮都是來拍個電影或記錄片就能賺錢。讓年青人社區具發展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意活水,自然就會留在社區,發展社區了。 對社區的熱情外,還要使用有效率的方法。不然就像王貫英一樣,只能一點一滴地累積成圖書館。這就賴離開小鎮,學有專精的莘莘學子回鄉貢獻。唯有如此,才能讓社區發展產生良性循環,否則人才送出去就留在城市,鄉村也就只會沒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