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除了

去印尼的車行換機油

印尼的車行不只換機油,還提供一個辦公、休息的空間。 正如汽車行駛一段時間後,需要保養、換機油一樣,人在工作一段期間後也需要適時的休息、充電。 為什麼汽車要換機油? 汽車引擎運作時,活塞和缸壁會相互摩擦,產生高溫和高壓力,這樣的摩擦會導致引擎內部的摩擦部件磨損和熱度,產生摩擦產生的熱量和燃燒所產生的污染物也會進入機油系統中,這些因素會導致機油逐漸變質和污濁,影響到潤滑效果和冷卻效能,進而影響引擎的性能和壽命。 因此,汽車需要定期更換機油,以清除積累在機油中的污染物和碎屑,並保持機油的潤滑性和冷卻效能,以確保引擎的正常運轉和延長其壽命。換油的頻率會因車輛使用的情況和製造商的建議而有所不同。 就像引擎運轉時產生的摩擦和熱量會影響機油的品質和性能一樣,人在工作時也會產生一些因素,例如壓力、疲勞、缺乏休息和營養等,這些因素會影響人的身體和心理健康。 就像引擎需要定期更換機油以保持其性能和壽命一樣,人也需要定期休息和放鬆身心,以恢復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狀態,保持工作的效率和品質。如果人在固定的環境下長時間工作而不進行休息和調整,就像機油變質和污濁一樣,人的身體和心理狀態也會受到負面影響,甚至會導致健康問題和工作失誤。因此,與換機油一樣,人也需要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態,並定期進行休息和調整,以確保長期的健康和工作表現。 在印尼的車行,除了提供換機油、檢查的服務外,它也提供休息、辦公的空間。這週慈育大學的期中考試第一週,老師們陸陸續續都拿到了學生作答後的考卷。為了不擔誤在印尼的車行,除了提供換機油、檢查的服務外,它也提供休息、辦公的空間。這週慈育大學的期中考試第一週,老師們陸陸續續都拿到了學生作答後的考卷。為了不擔誤繳交成績的時間,學校的老師即使在保養車子,都不忘批改學生考卷。也提醒各位老師,長時間工作,人也要吃點心、換機油,才能保持動力、發長遠心。繳交成績的時間,學校的老師即使在保養車子,都不忘批改學生考卷。也提醒各位老師,長時間工作,人也要吃點心、換機油,才能保持動力、發長遠心。

AUA日語課文化課教學:辛苦了的拉麵

  如果分別問台灣和大陸的華人對「拉麵」的印象,肯定會得到不一樣的答案。台灣的華人心目中的拉麵,大概是日本的拉麵;大陸的華人馬上會映入腦海的可能是蘭州拉麵。但日本人對「拉麵」就比較不會如我們那麼含糊地交待。今天日語老師為我們細說拉麵在日本的發展。拉麵,作為中華料理的一支,傳入日本之後,也是日本人最喜歡的料理之一。拉麵,一九五九年,首度由水戶黃門引入。在許多港口(華人經此和日本人貿易)都有中華料理的足跡。直至一九一○年,中華料理屋「來來軒」於東京淺草開幕。 今日,我們看到日本拉麵的面貌,已經和原先的拉麵有很大的差別了!在札榥、博多、喜多方都有屬於自己口味的拉麵。札榥拉麵以味噌出名,博多拉麵以豚骨為名。名古屋也有特色拉麵,那裡的拉麵被認為是台灣拉麵。這個對台灣的華人而言,應該是個很感興趣的話題。 除了對「拉麵」的印象,在大陸和台灣有差別外,我認為「語言的使用」也因為日本的影響而有小小的差別。台灣華人很習慣脫口而出的「辛苦了!」或「辛苦你了!」,我認為是和日本的招呼用語有關。這我必須向大陸的華人確認,大陸人是不是很少說:「辛苦了!」這樣子的話?我認為,台灣的華人對於「辛苦了!」的使用,有點氾濫而不知所芸,就是會很不自覺的就說出「辛苦了!」的話。對我這個初學日語者而言,這個「辛苦了!」對我而言是屬於華語當中所不會使用的表述。但我相信許多把這個「辛苦了!」掛在嘴邊的人,多多少少是受到日劇或日語文化的影響

造節:華人元宵節在泰國北欖府的詩力諾寺學校

緊接在華人春節之後的就是元宵節。這一段華人新年期間,我試圖將華人春節的氣氛帶到學校去。最後,就以元宵節劃上句點,元宵節過後,一切也回到常軌。元宵節有提燈籠的習俗,於是我讓學生製作紙燈籠。 通常配合特殊節慶的華語課程中,我會讓課程的學習內容中包含「語言」和「文化」的成份,但是由於這堂課我打算讓學生製作燈籠,所以除了一開始簡單地複習「新年快樂」和「元宵節快樂」之外,後面就都是純粹的文化課程了! 課程開始前,我先在黑板或白板上畫了阿妹和阿弟,只要綁包包頭、穿旗袍,學生們看了就會叫「阿妹」,而「阿弟」則要穿長袍馬褂。阿妹提燈籠,阿弟放鞭炮。另外,還要有一碗湯圓。有了這些板書的佈置之後,就可以開始上課了! 首先,讓學生們知道元宵節是華人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而這一天人們會吃湯圓,也就是元宵。接著以泰語述說元宵節的由來,同時可以讓學生知道「紅色」在故事中所象徵的意涵,學生們因此能夠聯想中國城張燈結綵是怎麼來的。在故事之後,就進行紙燈籠的製作。由於學生們大部份不富裕,交待的事情也健忘。所以我會準備多餘的紙、剪刀和白膠和學生們一起使用。大多數學生能在一個小時的課程中完成紙燈籠。這個屬於比較輕鬆的課程也提醒學生們開始收心了!(其實,是給老師收心用的。)

一場在詩力諾寺進行的告別式

如果沒有人告訴我,我大概不會知道進行的是一個告別式。平時學生們上課到三點半,但今天下午兩點半攤販們就在操場準備迎接下課學生的生意了,因為今天在詩力諾寺有一場告別式。這是一個地方上的大老的告別式,許多人都來參加,我們學校也也派出童子軍大隊和甘美朗樂隊支援,童子軍大隊負責接待,為來賓準備杯水;甘美朗樂隊由學校老師帶領,在適當時機演奏傳統樂曲。 這是個告別式,我實在不能說「躬逢其盛」,不過正如前面所說的,如果你不知道這是個告別式的話,你看到這場面,可能還會以為是什麼慶典呢!因為就在離這個告別式不遠的地方,小販們在作完下課學生的生意後,也趕過來等著作參與告別式的人們的生意了! 泰人穿黑色的衣服參加告別式,我想這主要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而泰人死後進行火葬,大概是受印度文化的影響。儘管如此,除了我穿白色衣服之外,告別式主要接待人員也穿著像海軍般的全白套裝,也有一些人穿白色的衣服,不過大多是一些年紀較大的人,或許這些人對於色彩的認知是更接近華人的。 大概全世界的告別式都是如此,由亡者最親的人開始,依序向亡者靈前致意。或許在這一世,我是和亡者第一次見面,不過過去或未來的無量百千萬億劫之中,我肯定是和他結了善緣,才有今日在詩力諾寺再相逢的因緣。不然你如何解釋一個台灣人在泰國佛寺裡參加一個泰國人的告別式。 台灣人在告別式結束後,為了感謝來賓的菈臨,會在給參加者毛巾;泰人的告別式也給「紀念品」,這紀念品是盤子,而且上面用貼紙貼了今天的日期。(它都貼了日期了,我稱它為紀念品應該不過份吧?)我覺得相當實用,早知道有這樣的事,我就不要到週未市場買盤子了! 希望亡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阿彌陀佛!

9wat在一天

早上五點四十五分就起床了,因為我七點鐘就必須到siam和大家集合。今天的行程是造訪九個在http://www.9wat.net上的九個寺廟。我最早抵達siam,在siam的dunki donnut等大家,大家陸續抵達。我們搭計程車到第一個寺廟,一行共十個人。我德我可以記下所有人的名字了! 我無法記得我們去的寺廟的順序,或許對照照片的順序,再對照網站上的照片就可以把路線和照片對應起來。 在寺廟能夠的活動,包括捐獻、出錢建廟、燒蠟蠋、燒香、敲鐘、讓師父撒水。跟著這群朋友,仿彿自己也是泰國人,做的是和觀光客做不一樣的事。連進去大皇客走的都是給泰國人的路線。他們要我不要出聲音,不過他們的打扮也是非常日本味、非常韓國味,我不出聲可以像泰國,他們必需說幾句話來表示自己是泰國人。 中午在考山路吃一間手工的披薩。這個披薩店好好吃,除了一般的披薩之外,還可以吃到很濃起司,你可以吃到像牛角麵包但外皮是硬的且裡頭是滿滿的起司和火腿的東西;還有撒滿起司的蒜味麵包;以及用奶油和起司燉的青菜。這是比pizza hut或pizza company1112還好吃的披薩,我想披薩的故鄉也是如此把披薩給製作出來的。 晚上我們到一個皮革專賣的街去吃海鮮。我們第一目標的餐廳沒有開,到另外一家。這個就在路邊吃飯,就在馬路、車子旁。吃了孔雀貝、大蝦子粉絲、螃蟹粉絲還有像巧克力的貝殼。 今天每個人拿出兩百元,包括線香和蠟燭以及計程車等交通費用,我想先外國人進入大皇宮的350就賺回來。我就像參加一個local tour,不過我認為比許多泰國人還泰國人。到處進香、許願。中午和晚上吃飯也差不多在一百五十元上下。今天相當充實。 九點半,再去看high school musical,真是超好看的。其實我想記錄更多,不過睡意不充許記錄下去。

絲瓜品牌的討論

在頭社老人關懷中心召開了「絲瓜品牌建制籌備會」,由黃順昱鄉民代表所號召的,目的在讓頭社的絲瓜有品牌,打入市場。開場由南投縣政府的石課長說明頭社的絲瓜並非最多,能夠賣的就是「品質」,正好絲瓜就在活盆地生長,擁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活盆地有泥碳土,當中的微量元素是在其他蔬果所無法取得的。由於氣候溫和,故絲瓜吃起來,也特別甜美。而後,藥用植物學會的劉光隆理事和大家分享絲瓜的賣點。除了絲瓜外,花、蔓等,都有其用途,特別是化妝品、中藥、人體健康方面,因此除了泥碳土為號召外,這也是另一個賣點。但這都建立在沒有農藥的基礎上,因此對使用農藥的管制也要注意。這是一個要讓農民有共識的會議,主辦單位為鄉公所和農會,但多為由鄉公所主導,但對農民產銷班較熟悉的是農會,若這一方面沒有農會的經驗,單由鄉公所獨自承擔會相當辛苦。

接待聖文森總理的準備

繼續完成昨天未完成的POP海報,然後裝通知農民預購明年肥料的信封,有做了一點事的感覺。和股長、四健、農事指導一起到晶園外面的觀光農場和古龍窯。原因是,明天聖文森的總理要到這些地方參訪。先到晶園,賴見成的觀光農場佈置,農場主人認為農場內沒有很多香菇,突然要來參訪,難免有擾民的感覺。我們帶了一些包裝過的香菇、葡萄,農產品能夠變成商品,再變成禮品,送人也比較大方。接著到古龍窯,古龍窯就像親手窯一樣,但較沒有觀光客過來,因為觀光客都只知道水里的蛇窯。仔細想想,魚池鄉的陶土也不比水里差。除了古龍窯之外,還有親手窯…等。聖文森總理在魚池的行程將參訪九族、香菇觀光農場和古龍窯。下午到長寮尾黃連對班長的家小酌一杯,和農民一起相處,喝茶喝酒是家常便飯,喝了點紅酒,回來就被股長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