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出家就是要請客吃飯

你在路上隨便找一個泰國人問,有關泰國男性出家的問題,也許很高的機率你會得到的答案是「每一個男生都要(must)出家一次」,但是如果你繼續追問之後,你會發現這個描述的背後,有很多東西是他們沒有告訴你,或者是非佛教徒難以理解的,特別是來自台灣這種對宗教信仰沒有明顯歸屬的地方的人,很容易就用「台灣男生服兵役」的角度來理解「泰國男生出家」,而將其視為義務。我認為,把「出家」視為「結婚」,更能認識在泰國的出家是怎麼一回事。 我連續兩天參加不同人的出家典禮,分別在不同的府進行,有些儀式不太相同,但慶祝的氣氛是相同。「出家」對泰國人而言,就是要請客吃飯的。 星期五晚上,本應該是喝酒、跳舞的荒盪的晚上,我去做了更有意義的事情。我去參加小沙彌成為僧侶的祝福儀式。稱他是「儀式」可能是誇飾,因為我生性貪吃,我覺得比較像是「宴會」,從我有限的泰語詞彙中,我也不斷聽到「宴會」、「宴會」,所以我就認為這是一場「宴會」。 在台灣,你要分辨某個寺廟是佛教或非佛教的有一個指標,看其所「供養」/「祭祀」的品項就可以判斷,只要看到擺三牲或眾生肉都不是佛教的寺廟。但這個指標拿到泰國就失效了,在這個絕對是佛教的場閾,你會看到「豬頭」、「烤鴨」,在寺廟裡的宴席,也是「大魚大肉」的。但我們不能因此「化約」地說,這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差別。 過程中,我們時而聽資深僧侶唸經,時而任意走動、互相交談。你常常在泰國的各個角落遇到和尚,即便在我任教的班級,都有一個和尚在上課;在台灣也差不多是如此,你可能在捷運或馬路邊遇到和尚,學校裡也可以看見。我想台灣人和泰國人對和尚都是尊敬的。(當然,台灣有另外一群人認為「所有和尚都是煉財、無所事事」。)但台灣人的生活和和尚或佛教有關的並不多,泰國人可能是常常有機會和佛教接觸,甚至我的學校就是以寺廟為名的學校,也就是說一般台灣人是可以過著沒有佛教或任何其它宗教的生活,但泰國人如果沒有佛教,那肯定會讓泰國人無所適從。我想,大概也是因為如此,所以泰國人常常有機會接觸佛教,聽僧侶唸經或參與出家的宴會,就像走路、吃飯那般輕鬆自在;台灣人和佛教相關的生活大概就是在自家的佛堂或道場,所以可能會特別謹慎,並珍惜每次聽經聞法的機會。不過,我猜想,在泰國聽和尚唸經時,因為是巴利文,所以可能聽不懂,也會使人們想要走來走去,找人聊天。 典禮結束後,就是我最期待的時刻:吃晚餐。菜色比不上台灣流水席那樣舖張浪費,不過你絕對可以吃得營養、吃得滿載而歸。主人深怕你吃不飽,在結束之後,還送上甜點讓你帶回家。出家就是要「請客吃飯」。

臼杵石佛到日布院納涼大會

早上大約六點多就起床,這是這一趟旅程中,第一個晚上屬於一般的背包客夜晚。第一天在首爾火車站,第二天在kyle家,第三天在遊輪上,除了第一天不舒服外,其它晚上都挺愜意的。我又賴了一下床,整了整行李、行程,八點五十出發到臼杵。 臼杵(usuki)以石佛著名,而且我一下車就能搭上公車,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貼心,火車和公車的時間算的剛剛好,觀光客或當地人無需花太多時間等待,儘管車次很少,依然不會讓遊客覺得不夠。到了臼杵石佛所在的地方之後,買了石佛群加美術館的套票共700日圓。事後發現,你可以不買票,就進到裡面去了,如果你對該地地形熟悉的話。雖然我愛貪小便宜,我建議大家還是買票進去,因為這也算和佛陀或眾生結個法緣,特別這是石佛所在的地方。進去之後,我看到賽錢箱或點燈、點香的,也是猛投香油錢,就是要和諸佛菩薩結個法緣。 經過石佛區之後,我看到一片竹林,這片竹林非常詭異,但這卻是通往五輪塔的必經之路。我會說這個小徑相當適合佈置成試膽大會的路徑,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蛇跑出來,你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遇到墓碑。墓碑不是我開玩笑,這是真實存在的。走了好一陣子,終於到五輪塔,這個被指為古蹟的地方,你看了真的是想把這些不起眼的石頭推到山涯下去。不過這個五輪塔是用來保護行人平安的,而且如果我當初沒有看,到時候離開了也會後悔沒有去看,所以也算是經驗經驗啦! 在離開臼杵前,我還去看以前城池的遺跡,相當雄偉,而且設計和其它在日本看到的城堡很像;另外,走了一段小路,地圖標明「蛤小路」!這是一個很怪的名字!也經過臼杵高校。這裡的學生,很黑,雖然是日本人,大概就像在泰國境內,也會有北方是白人,南方是黑人的小小差異。 由布院(yufuin)是下一站,原本預計在這裡待一個小時,沒想到遇到了「納涼大會」,於是多待了一個小時,但還是不夠。這個活動舉辦在軍營,與會者好像是來自各個營區的,上面都寫xx自衛隊,每個自衛隊都有自己的食物,而外圍也有自衛隊的園遊會攤位。還有、還有,日本人的軍營裡的合作社很不錯,賣食券、100圓商品,重點是相當便宜。哦!這個納涼大會佈置的相當美麗,特別是在漂亮的山為背景下,我期待燈籠亮起的那一刻,但我必須趕火車回家,於是只看到太鼓的表演就離開了。 回到別府(beppu),我到竹瓦溫泉洗澡,只要100圓,相當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