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西亞

改變中的仰光:茵芽湖(Inya Lake)、金螃蟹

  我已經好久沒有「出國」的感覺了!從台北到曼谷,感覺太熟悉,一點兒都沒有出國的感覺!從曼谷到檳城,搭巴士沒有出國的感覺,浸淫在類華人的城市,也少了點兒出國的感覺。從曼谷往仰光,一走出機場,這下就有出國的感覺。仰光,對我而言,是個完全陌生的國度,我從沒妄想能夠踏上這裡。馬來西亞著名學者黃嬿蓉(Ooi Yan Rong音譯)指出,光是一年(民國100年2月到民國101年11月)的光陰,仰光就有大大的改變。在仰光機場周遭,除了等待國際遊客的計程車外,似乎沒有太多私人車輛。我大概走了十五分鐘,到最近的站牌搭車。根據網友們的資訊,搭51路公車可以到市區的蘇雷塔(Sule Pagoda),我如法炮製,花了150塊緬幣(不到10塊台幣)就抵達蘇雷塔了!先和當地著名學者彭霓霓聯絡上後,我們就去接黃嬿蓉。 好幾年前,因為軍政府鎮壓而造成許多學生喪命的茵芽湖(Inya Lake),又變回男女浪漫約會的地方,在彭霓霓的帶領下,我造訪了茵芽湖,感受了一下浪漫的氣氛。但,讓我記憶猶新的是那個梅子口味的泡泡冰,我懷疑它有摻鴉片,因為我好像上癮似地百般回味,可惜恐怕再也沒有機會吃到它了! 為了給著名學者黃嬿蓉和彭霓霓接風,緬甸在地的華人楊大哥為我們辦了接風宴,宴會地點是當地華商口耳相傳的「金螃蟹」。這個「金螃蟹」隱藏在巷弄間,要是沒有楊大哥的介紹,我們自己是找不到這裡的。「金螃蟹」提供了雲南風味的料理,木瓜雞、咖哩螃蟹、龍鬚菜、清蒸螃蟹、肉圓湯…等,都是桌上佳肴。每一道菜都可以讓你吃好幾碗飯。 仰光的第一晚,我們吃得飽、睡得暖。

我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馬來西亞和汶萊》

 馬來西亞看似為東南亞地區發展最好的國家之一,但其對環境的破壞大概也是東南亞地區中數一數二的。馬來西亞並沒有專責環境保護的部長級職位,當然也更甭提其國家發展中對環境保護的相關立法了!馬來西亞,作為一個東南亞地區的大國,無法為地球上環境保護盡一分心力,這真是一個真讓感到可悲和羞恥。下面分享閱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馬來西亞和汶萊》的心得:   馬來西亞的農業發展是相當令人矚目的項目,其也是馬來西亞在一九七○年代經濟起飛的關鍵,為了提高經濟作物如棕油和橡膠的種植,大大地減少了稻米產量,而後為了減少進口食物的花費。為了增加農地,在一九九○年之前,也大量地出口木材。若有農業上的升級,則是進一步的加工,如食品加工或將木材製成家具。   日本人有「南向」政策往東南亞地區發展,馬來西亞則有「東望」政策,向馬來西亞工人灌輸日本的工作倫理,將日本視為投資、商業支能和技術轉移的重要來源。此外,馬來西亞亦致力發展交通和通訊。吉隆坡擁有都會系統,配合公車轉運系統作為都會通勤服務,另外有和新加坡和泰國連結的鐵道。   馬來西亞由於在全球經濟中的涉入,也在國際政治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馬來西亞以發展東協和區域的關係為首要,接著是伊斯蘭國家,最後是不結盟國家。最近一期的《亞洲週刊》就談到馬來西亞給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大陸)和中華民國(台灣)兩國免簽證待遇的發展,兩個中國都致力於爭取馬來西亞免簽證的優惠,而中華民國早在二○○○年就給以馬來西亞人民免簽證的待遇,但未見馬來西亞政府對中華民國政府有任何積極作為。反倒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先馳得點地取得免簽證進入馬來西亞的優惠了。可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同屬不結盟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有支持馬共的紀錄,但在外交優先次序上仍是有差別的。   已發展國家常常以自己的觀點來對發展中國家批評,在環保議題項目上尤其如此。已發展國家會指摘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忽略了環境保護;但發展中國家會反駁道已發展國家過去也是在剝削環境下而進行經濟發展。這樣的指控是無限迴圈,而且經濟無法發展,環境也無法保護。事實上,經濟和環境是可以同時擁有的,發展「綠色經濟」就是選項之一。已發展國家應當盡力協助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與環境同時發展,以支持取代批評;馬來西亞或其它發展中國家則也當虛心接受批評,以已發展國家為鏡,不讓自己犯同樣的錯誤,有信心地認為我們同樣能夠在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發展經濟。 看看噗友們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