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改變中的仰光:茵芽湖(Inya Lake)、金螃蟹

  我已經好久沒有「出國」的感覺了!從台北到曼谷,感覺太熟悉,一點兒都沒有出國的感覺!從曼谷到檳城,搭巴士沒有出國的感覺,浸淫在類華人的城市,也少了點兒出國的感覺。從曼谷往仰光,一走出機場,這下就有出國的感覺。仰光,對我而言,是個完全陌生的國度,我從沒妄想能夠踏上這裡。馬來西亞著名學者黃嬿蓉(Ooi Yan Rong音譯)指出,光是一年(民國100年2月到民國101年11月)的光陰,仰光就有大大的改變。在仰光機場周遭,除了等待國際遊客的計程車外,似乎沒有太多私人車輛。我大概走了十五分鐘,到最近的站牌搭車。根據網友們的資訊,搭51路公車可以到市區的蘇雷塔(Sule Pagoda),我如法炮製,花了150塊緬幣(不到10塊台幣)就抵達蘇雷塔了!先和當地著名學者彭霓霓聯絡上後,我們就去接黃嬿蓉。 好幾年前,因為軍政府鎮壓而造成許多學生喪命的茵芽湖(Inya Lake),又變回男女浪漫約會的地方,在彭霓霓的帶領下,我造訪了茵芽湖,感受了一下浪漫的氣氛。但,讓我記憶猶新的是那個梅子口味的泡泡冰,我懷疑它有摻鴉片,因為我好像上癮似地百般回味,可惜恐怕再也沒有機會吃到它了! 為了給著名學者黃嬿蓉和彭霓霓接風,緬甸在地的華人楊大哥為我們辦了接風宴,宴會地點是當地華商口耳相傳的「金螃蟹」。這個「金螃蟹」隱藏在巷弄間,要是沒有楊大哥的介紹,我們自己是找不到這裡的。「金螃蟹」提供了雲南風味的料理,木瓜雞、咖哩螃蟹、龍鬚菜、清蒸螃蟹、肉圓湯…等,都是桌上佳肴。每一道菜都可以讓你吃好幾碗飯。 仰光的第一晚,我們吃得飽、睡得暖。

26天閩、滬、浙、蘇、皖旅遊實際交通、住宿花費解析

在《31天澳、港、閩、滬、浙、蘇、皖旅遊預算暨實際花費》一文中的旅遊實際花費分有:大陸、陸港澳、台陸港澳三項,如果把港、澳、台的花費加進去大陸旅遊花費,可能無法真正感受大陸旅遊的消費,所以本文將只提取在大陸地區,即閩、滬、浙、蘇、皖的消費數據,進行分享。 根據噗浪網友的反應: 在大陸的交通費用是相當實惠的,方便,而且可選擇性很高。先說鐵路,富一點的,可以搭乘動車,甚至高鐵。不過,根據我的南京友人表示,滬寧(上海南京)鐵路搭高鐵快沒有幾分鐘,但貴很多,所以不建議搭高鐵。窮一點的、閒一點的如我,就搭過將近11小時(表定9小時,在路上耽誤了2小時)的硬座列車,它非常便宜,只要23人民幣,是從南京到黃山的火車。 除了鐵路之外,還有船也是很有趣的旅行工具。上海搭夜船到普陀山,109人民幣;普陀山快船到大榭寧波,73人民幣。地鐵、公車或機場巴士等大眾運輸也都很便宜。飛機大概就比動車貴一些些,不過仍然不算貴。另外,還有西湖免費的自行車租賃系統。比起台灣或日本,我在大陸這樣長距離的移動,算是充實又經濟。 我把在大陸地區地表上的移動,透過google map把它標定出來,也讓讀者可以了解概略的距離。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閩、滬、浙、蘇、皖旅遊路線(包括水、陸、空) 另外,有疑問的大概就是住宿費用。扣掉於澳門和香港的天數,在大陸共渡過26個晚上,實際住宿的天數共6天,包括杭州西湖2天,安徽黃山2天,福建福州2天,一個晚上的價格大約是70人民幣到140人民幣之間,品質落差也很大。另外20天中,除了兩天在交通工具上渡過(從上海搭船往普陀山搭夜船,從黃山往南京搭夜車,都是晚上搭上船或火車,隔天早上抵達,省時又省錢。),其餘靠沙發客接濟。 大概分享如上,若還有其它想知道的內容,我再繼續分享。

31天澳、港、閩、滬、浙、蘇、皖旅遊預算暨實際花費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想這句話有點落伍了,我認為,千里之行始於「錢」下。雖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萬萬不能。所以,一方面想分享,一方面也檢討這次旅行的花費。一個月(從民國九十九年7月1日到7月31日)的澳、港、閩、滬、浙、蘇、皖等地的旅行,總預算和花費分享如下:   通常,我對旅行的預算都沒有太仔細的規劃,而且這次中國大陸旅行前還在才服兵役,所以也沒有機會去精算。按照往例,我就是把一天的預算乘以旅行的天數,就是我總預算了。換到的外幣也就在這總預算上下,另外會帶著信用卡預防透支。下面是我估算各個國家/地區每日所需花費的預算,泰國1000NTD;韓國1500NTD;日本2000NTD,對於這次的主角中國大陸,我則以1000NTD作為一日預算,也就是一天有200塊人民幣的花費。   但實際上,我沒有換那麼多,因為我覺得一天200人民幣花不完,於是我又自以為地砍了一些數目湊個整數。總共就換了5000人民幣,以當天匯率的價格來看的話,就是換了24408新台幣。5000人民幣來花用的話,一天還有160幾塊的人民幣可以使用,我想還算是不錯了。   另外,預算24408新台幣加上已知的機票錢(機票航段見下文)13047新台幣和香港澳門船票904新台幣,我就在總預算38359新台幣的支持下前往澳門、香港和大陸地區。       夢想總是美好的,現實總是殘酷的。我沒有節制地亂花錢,也沒有料到大陸門票會佔據預算那麼多,到了旅遊末期,我還多換了1500新台幣,而且是到大陸的銀行找黃牛換的,用最差的價格1比5,換了300人民幣。下面為總花費的概略圖表,有些花費沒有記錄到,所以可能和實際不符,而且我也還剩一些人民幣回來,所以各位就當作參考,為旅遊抓個預算:   澳、港、閩、滬、浙、蘇、皖31天旅行實際花費(單位:人民幣)    交通  通訊  吃飯  購物  育樂  飲料  住宿  總合  大陸 872 80  705.1  839.6  805  98.8  639  4039.5   陸港澳 1369.8 80 982.1 859.6 848 109.4 789 5037.9   台陸港澳 3887 80 982.1 859.6 848  109.4 789 7555.1  大陸:所以在大陸地區(不包含港澳地區)的花費陸港澳:在大陸地區、香港地區、澳門地區的花費,為方便起見,每一塊的港幣和葡幣皆視為一塊人民幣。台陸港澳:除陸港澳地區花費外,包括於台灣購買機票和船票的花費,每五塊台幣換成一塊人民幣計價。 

2010上海世博會場館主題曲比一比:台灣、新加坡、香港、台北

2010世界博覽會在上海舉辦,如果說2008年北京奧運是讓世界看見中國,那2010年的世界博覽會就是讓中國看見世界。華人在世界上,不論在國內、國外,各個角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各自發展出自己的特色,2010年上海世博會也依各種名義參展。下面搜錄幾個華人地區/國家/城市場館的主題曲和大家分享: 台灣(中華民國)館,《台灣心跳聲》,蔡依林演唱: 新加坡館,《感動每一刻》,孫燕姿/蔡健雅/林俊傑/阿杜演唱: 香港館,《無限之城》,張學友/孫耀威/謝安琪/張敬軒/Mr/麥家瑜演唱: 台北館,《一見你就笑》,王力宏演唱: 不知道是我個人的情感,還是事實如此,我總覺得《台灣心跳聲》最好聽。有沒有其它地區,非台灣地區的網友也覺得《台灣心跳聲》最好聽呀?新加坡的《感動每一刻》我覺得很有南洋風,和其所在位置大概有關,也顯示其在東南亞發展出自己的特色來了!香港的《無限之城》沒有拍MV,用粵語演唱,節奏輕快,歌名就說明香港是個小小的城市卻有無限潛力。台北的《一見你就笑》,把無線網路和資源回收通通演到MV裡。 除了各場館的主題曲外,上海世博會自己官方也有主題曲,除了之前被爆抄襲的《2010等你來》之外,還有 《2010等你來》,成龍/劉德華/楊瀾/劉翔/李寧/李冰冰演唱: 《Better City, Better Life》(城市,讓生活更美好),Siedah Garrett/Jonathan Buck演唱: 《2010等你來》在「抄襲!?《2010等你來》vs《そのままの君でいて》」這篇文章已經討論過了。《Better City, Better Life》歌曲中,唱著Ala nong就是上海話的我和你的意思,整個歌曲很有歌舞劇使用的那種歌曲的感覺,我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