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得」的複雜狀態句(complex stative construction),可以推論出兩種意義,一是「情狀」(manner)關係,二是「程度」(extent)關係。形容詞用於描述複雜狀態句中第一個子句所敘述事件發生的「情狀」,通常是靜態動詞片語。「複雜狀態句(情狀)」又和「情狀副詞」在詮釋上有一些差異,例如: 複雜狀態句:你跑得很快。 情狀副詞:你快快地跑。 複雜狀態句指「事件」,情狀副詞的句子則指涉「動作」,換言之,複雜狀態句像是對於聽話者跑的速度的評語,情狀副詞的句子則像命令。 複雜狀態句也可能在推論關係中表現「程度」。例如: 他笑得站不起來了。他哭的眼睛都紅了。 也有複雜狀態句兼具「情狀」和「程度」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當第一個子句的動詞是及物動詞加上直接受詞時,該動詞必須「重複」出現在「得」之前。例如: 他說泰語說得非常流利。他切魚切得很仔細。 否定詞的位置,則依否定範距而定;助動詞出現的地方,通常在動詞之前,唯「應該」可以出現於好幾個位置。你跑得很快。
Tag: 泰語
《赴泰國法政大學交換學生報告》:準備篇(申請交換學生)
交換學生是一件令人興奮的過程,某個程度上,它像旅行,你必須離開家、你必須準備簽證、你也要準備錢、你也要有計劃。但它又不只是旅行,這個旅行所持續的時間更長,所需要的的簽證和金錢也不同於旅行,重點是「學習」,所以計劃也不太一樣。我在大學的時候學習泰語,所以我想到泰國當交換學生。申請的時候,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和曼谷有交換學生協定的學校包括朱拉龍功大學和法政大學,都是泰國數一數二的大學。我先向朱拉龍功大學提出申請,由於我所申請的部門(華語作為第二語言部門)已經關閉,加上暨南國際大學和朱拉龍功大學彼此簽約的對象為東南亞研究中心和亞洲研究院,所以申請被拒。於是,我再向法政大學提出交換學生的申請。 申請交換學生的過程大概就像申請國外學校的過程,只是這個交換學生是基於學校之間交換學生的協定,所以只要符合資格,大概都不會被拒絕。所需要的文件包括申請表、自傳、讀書計劃、成績單、語言能力證明…等。將準備好的文件郵寄至所申請的學校即可,同時我也用電子郵件和該校承辦人確認、聯絡。 時間是像一條流往大海的河流,過了就不會回頭,錯過截止日期就要明年再來,永遠不要到最後一刻才去做你覺得很重要的事。如果交換學生對你而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文件準備好了就寄出去。我是一個總是喜歡很早把事情完成的人,所以朱拉龍功大學交換學生被拒之後,還有時間可以再申請法政大學的交換學生。 最終,終於取得赴法政大學交換學生的機會。
給華語老師的泰語文法結構入門:華語的「的」和泰語的ของ和ที่的漢泰對比分析
卿雪華和王周炎的〈泰國學生使用漢語助詞「的」的偏誤分析〉中,以泰國南邦皇家大學華語專業大二、大三學生的書面作業進行分析,在107個和「的」有關的偏誤中,包含定語和中心語之間「的」的缺失49例,定語和中心語之間「的」的多餘18例,「的」字結構中的「的」的缺失5例,「的」「地」 「得」混用8例,「是…的」中「的」缺失4例,動賓短語「的」多餘9例,無法歸類共14例。其偏誤分類如下: 一、定語與中心語之間「的」的缺失 1.形容詞作定語 他是一個很醜人。 我喜歡衣服便宜。 2.代詞作定語 他跟我說壞話他。 3.動詞作定語 他們刻圖象很漂亮。 4.短語作定語 我看過了關於漢語書。 你對他說不好話,怪不得他生氣了。 二、「是…的」句式中「的」的缺失 他說的話很好聽,其實他是騙人的。 誰都以為他很有錢,其實他借他朋友。 三、定語與中心語之間「的」的多餘 1.形容詞作定語 今天我讀了一遍的課文。 2.代詞作定語 他的家過著貧困的生活。 2.動詞作定語 我媽媽強迫我打掃的房子。 我很懷念的爸爸媽媽。 四、「的」「地」「得」誤用 我爸爸管我管的很嚴肅。 他以前做過這個工作,怪不得他做的很好。 他常常喝酒,以致於他得身體不好。 泰語母語人士共有以上四類關於「的」的偏誤。 華語在雙音節形容詞作定語時一般需要加「的」,而單音節形容詞作定語時,後面卻不加「的」。當然,以上規則並非堅不可破,凡有規則必有例外。當形容詞和名詞連接緊密時,如「湖塗蟲」或「修業規定」時,雙音節的形容詞就不加「加」;除了單音節不加「的」,在特別強調、對比或有數量短語、數詞、量詞作定語時,亦不能用「的」。此外,中心語是集體、機構的名稱時,除了考慮代詞作為定語的音節外,也要考慮中心語的音節,如「我家」、「我的國家」、「她的理髮店」。 由於以上規則,「的」的用法一直是學習華語的學生的難點,基於泰語母語人士學習華語的「的」的四類偏誤和規則,我認為其發生偏誤的來源和泰語的ของ和ที่使用有關。 泰:ความยากของการทำความดี 華:行善的困難。 泰語中的ของ可以對應華語中的「的」,但作為定語的部分是放在中心語的後面,語序和華語明顯不同。 泰:พ่อของฉัน或พ่อฉัน 華:我的爸爸。 […]
耀華力:新年快樂
今天是中國的新年快樂,身為中華兒女,我也必需對中國新年有所貢獻。Zue帶我到Ramada,一個在中國城的飯店,餐廳名叫「阿一鮑魚」。Som的姊姊在這裡當經理,在Zue的引見之下,我可以在這邊打工拿紅包。順帶一提,「紅包」的泰語就和閩南語的「骯包」一樣。 領班給我一間襯衫和領結,Som幫我燙了一下,換上衣服就像個服務生了!還沒工作就拿了個紅包。有個有錢的華人給了六十個紅包,每一個紅包都是包五百元泰銖的大紅包!過了一會兒,Som的姊姊又帶我們到北京包廂領紅包,也是五百泰銖,什麼事都沒有做,就先領兩個紅包了! 真正開始忙約莫在中午的時候。只要一有菜送出來,我們就必須用圓塑膠盤把菜送到指定的桌子去。這工作難的地方在於要記得桌次,哪一桌是幾號!還有要經過椅子塞滿走道的道路!更難的是,當桌子上已經有滿滿的菜時,還有移出位置來擺放新的菜!這些都不需要語言能力。但當客人向我講泰語的時候,我就招架不住了!我會試著重覆客人的話語,然後記下來轉述給Zue或Som,請他們幫忙送東西過去。當然這不是永遠行得通的,因為有些客人也許是問菜或菜單的內容。不論是什麼人,只要是第一天工作應該都無法回答這些問題。 儘管我的泰語不能在餐廳使用,我的語言能力還是在某些地方能夠派上用場。當客人給我紅包時,我可以說得標準的「新年快樂」和「恭喜發財」;會說中文的客人,也可以叫我拿冰塊、辣椒;我還能幫小妹補冰的菊花茶;英語和泰語還是偶爾用的到,就是簡單的如tissue(衛生紙)、cha yen(冰茶)…等。 Zue和Som在除夕夜就來幫忙了,比起我算老手。會在客人離席後,把沒有吃完的好吃的菜留下來,中餐除了準備給我們這些服務人員的泰國菜外,我們還吃了一些非常高級的中國菜。Zue和Som太累和太懶了以致於不想繼續待到晚上,所以在下午我們離開了! 我們到John,Som的男朋友,家去睡午覺,因為我們今天很早就起床了!這裡的view非常好,24樓是游泳池,晚上夜景更是漂亮。七點多左右離開到siam discovery吃晚餐。 我們一行五個人,Som、John、Vee、Zue和我到Coca Siam Square店去吃火鍋。這個火鍋在亞洲許多國家都有據點,台灣也有兩間店在大安和chungli。吃完火鍋,我們就回公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