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水平

解碼企業信任:高信任環境如何改變產業格局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理解和掌握比較優勢的來源已成為企業和經濟學家不可或缺的課題。傳統上,經濟學理論認為比較優勢主要由物質和人力資本的豐度所決定。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制度質量和社會因素,如人際信任,也在塑造比較優勢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本文《信任、公司組織與比較優勢模式》正是探討了這一新興視角。 由義大利銀行的Federico Cingano和博科尼大學的Paolo Pinotti所撰寫的這篇文章,深入分析了信任如何影響公司內部決策和任務的委派,進而促進生產力的提升。研究發現,高信任的地區和國家在需要大量委派的行業中表現更為優異,顯示出較高的附加值和出口份額。這種影響主要源於公司規模的擴大,即企業能夠超越家庭和朋友的範圍,吸納更多的資源和人才,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生產單位。 文章指出,信任在塑造比較優勢模式方面的重要性,不亞於人力或物質資本,甚至有時超過了傳統的制度質量。這意味著,培養和提升社會信任度,可能是促進經濟增長和企業發展的新關鍵。本文將帶領讀者走進信任如何改變經濟格局的探索之旅,揭示這一社會資本在現代經濟中的隱藏力量。 需要大量委派的行業 需要大量委派的行業通常涉及複雜的生產過程和多層級的管理結構,這些行業的特徵是需要多樣化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來完成不同的任務和決策。根據《信任、公司組織與比較優勢模式》一文,以下是一些典型的需要大量委派的行業: 這些行業的共同特點是,生產過程和管理結構的複雜性使得單一決策層難以有效處理所有事務,因此需要將決策和任務委派給不同層級的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以提高效率和生產力。信任在這些行業中尤為重要,因為它有助於降低內部交易成本,促進更高效的決策和任務分配。 傳統的制度質量 傳統的制度質量指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法律和治理機制方面的整體有效性和可靠性。這些制度質量對於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經濟發展和保障公民權益至關重要。具體來說,傳統的制度質量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這些制度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表現和社會發展。高質量的制度能夠提供穩定、公正的運作環境,吸引國內外投資,促進經濟增長和創新,並增強公民對政府和法律的信任。相反,低質量的制度往往導致經濟效率低下、腐敗猖獗、社會不公,進而阻礙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合同執行能力 較好的合同執行能力指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確保合同條款得到遵守和執行方面的效率和可靠性。這包括法律體系和司法機構能夠有效地解決合同糾紛,保護合同各方的權益,並確保經濟交易的可預見性和安全性。以下是較好的合同執行能力的一些具體指標: 具備較好合同執行能力的地區能夠為企業提供一個穩定、安全的交易環境,減少因合同糾紛帶來的風險和損失,從而促進經濟活動的健康發展。這種能力在高度依賴合同交易的行業中尤其重要,例如金融服務、製造業、國際貿易等。有效的合同執行能力不僅能增強市場信心,還能吸引更多的投資,促進經濟增長。 啟示 《信任、公司組織與比較優勢模式》這篇文章提供了多方面的啟示,對企業管理、經濟政策制定者以及學術界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以下是文章的幾個主要啟示: 總之,這篇文章強調了信任在現代經濟和企業運作中的關鍵角色,為企業管理、政策制定和學術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啟示。 Cingano, F., & Pinotti, P. (2015). Trust, firm organiz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Bank of Italy Economic Research Department.

如何提高低成就大學生的學業表現:自我效能的角色

本研究的背景集中在探討大學生的學業低成就問題,特別是關注學業低成就者的自我效能來源。學業低成就被定義為學生的實際學業表現低於其預期或潛能的情況。這種現象在教育領域被視為一個重要問題,因為它可能導致個人和社會的潛在貢獻流失,並增加學生面臨社會和心理問題的風險,如藥物濫用、抑鬱等。 研究聚焦於大學學生在學習框架課程中的自我效能感,特別是那些被識別為學業低成就的學生。自我效能是指個體對自己完成特定任務的能力的信念,這對於學業表現和學生的整體學習經歷具有重要影響。研究採用混合方法,包括定量調查和質性分析,以深入瞭解影響學業低成就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各種因素。 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學業低成就學生自我效能感的來源,並比較低成就與高成就學生在自我效能感及其來源方面的差異。透過這種方式,研究旨在提供改善教育策略和支持學業低成就學生的洞見。 研究方法 這項研究透過混合方法進行,結合定量和質性研究方法來探討大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及其來源。具體研究步驟如下: 透過結合學生的主觀經驗(日記條目)和客觀測量(自我報告調查),這項研究試圖深入瞭解低成就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形成的背景因素。這種混合方法的研究設計有助於全面了解影響學業低成就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多重因素。 研究發現 研究發現強調了精通經驗對於低成就學生建立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主要發現包括: 綜上所述,研究表明,為了幫助低成就學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和學業表現,重要的是要提供增強精通經驗的機會,並通過有效的口頭勸說來支持他們。此外,幫助學生發展自我調節學習技能也是提高他們學業成就的關鍵。 Note: 精通經驗(Mastery experiences)指的是個人通過直接完成任務或活動而獲得的成功經歷,這種經驗是建立自我效能感的最重要來源。當人們成功地完成某項任務時,他們會對自己的能力感到更有信心。對於低成就學生來說,缺乏精通經驗可能會導致他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缺乏信心。 口頭勸說(Verbal persuasions)是指他人(如老師、同伴或家長)給予的積極反饋或鼓勵,這可以增強或減弱個體的自我效能感。這些勸說通常通過言語表達,如鼓勵、稱讚或批評。口頭勸說對於提升或維持個體的自信和動力有顯著影響,特別是當個體對自己的能力有疑問時。在研究中發現,低成就學生在接受口頭勸說方面比高成就學生少,這可能影響他們對自己學業能力的看法和信心(Fong & Krause, 2014)。 Fong, C. J., & Krause, J. M. (2014). Lost confidence and potential: a mixed methods study of underachieving college students’ sources of self-efficacy.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17(1), 181-202. DOI: 10.1007/s11218-013-9239-1

雅加達、峇眼亞比、棉蘭地區的文化差異與親屬稱謂的比較

在印度尼西亞使用福建方言的華人社區中,親屬稱謂中詞綴的使用反映了他們對家庭和親屬關系的重視。這種傳統文化在華人社區中得到了保留和傳承。同時,不同的詞綴也可以表達不同的親屬關系,例如「阿姨」、「大姨」、「小姨」等,這些稱謂也反映了華人社區中不同親屬之間的地位和關系。因此,親屬稱謂中詞綴的使用是華人社區在印度尼西亞文化傳承方面的一個重要體現。 根據研究結果[1],三個地區在使用親屬稱謂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具體來說,從整體數據來看,三個地區親屬稱謂構詞形式使用頻率從高到低分別是附加式、重疊式、覆合式。而在具體的地區情況中,雅加達相對比較平均,峇眼亞比很少使用重疊式,棉蘭則最常使用重疊式,並且親屬稱謂也最多樣。因此,在不同地區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 重疊式是親屬稱謂中的一種構詞方式,指在一個詞的前後部分重覆使用相同的音節或字母,以表示親屬關系。例如,在印尼閩南方言中,「表哥」可以用「表表」來表示,「姐姐」可以用「阿姐阿姐」來表示。重疊式在印尼閩南方言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用於稱呼長輩親戚。 附加式是親屬稱謂中的一種構詞方式,指在一個詞的前面或後面加上一個字或音節,以表示親屬關系。例如,在印尼閩南方言中,「父親」可以用「阿爸」來表示,「母親」可以用「阿媽」來表示。附加式是印尼閩南方言中最常見的構詞方式之一,適用範圍廣泛,包括直系親屬、旁系親屬、姻親等。 覆合式是親屬稱謂中的一種構詞方式,指將兩個或多個字或音節組合在一起,以表示親屬關系。例如,在印尼閩南方言中,「兒子」可以用「仔孫」來表示,「女兒」可以用「査囝」來表示。覆合式在印尼閩南方言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用於特定的親屬關系,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除了親屬稱謂方面的差異外,雅加達、峇眼亞比、棉蘭在其他方面也存在一些明顯的差異。文章主要介紹了它們在對外來詞的吸收、平輩與晚輩直呼其名、親屬稱謂區分血緣關系等方面的差異。例如,在對外來詞的吸收方面,雅加達和棉蘭地區的年輕人開始習慣以親愛的、寶貝等外來詞語互喚對方,而峇眼亞比地區則因為與外來人員接觸不多,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更為原汁原味。此外,雅加達和棉蘭地區在稱呼平輩與晚輩時逐漸出現直呼名字的趨勢,而峇眼亞比則仍然保留著傳統的稱謂方式。這些差異反映了不同地區之間文化和社會發展水平上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