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

探索《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CEFR)新描述項目:革新華語文教學的未來

自2001年首次發布以來,《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CEFR)一直是語言學習、教學和評估的重要工具,幫助教育者設計和評估語言課程。然而,隨著全球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不斷增加,語言學習者的需求變得更加多樣化。為了適應這些變化,CEFR推出了新的描述項目,這對於華語文教學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 為什麼要更新CEFR? 新的描述項目旨在填補語言學習者多樣化需求的空白,特別是在“調解”(Mediation)這些新的關鍵領域。 調解:超越語言翻譯 在新的描述項目中,調解的概念被賦予了更廣泛的含義。不僅包括語言的翻譯和解釋,還涵蓋社會和文化層面的調解。這對於華語文教學尤為重要,因為它強調學生在跨文化環境中的溝通能力。例如,學生不僅要學會用中文進行交流,還需要了解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進行有效溝通。 新描述項目的啟示 這些新描述項目為華語文教學帶來了多方面的啟示: 總結來說,CEFR的新描述項目為語言教育帶來了全新的視角和方法,特別是對華語文教學具有重要的啟示和應用價值。這些變革不僅幫助教師更好地設計課程,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期待未來華語文教學在這些新描述項目的指引下,邁向更高的水平。 下面表格翻譯以英文的檔案自歐盟官方網站的1832個描述項目,包含各個等級,可供語言教師作為教學目標的參考。 North, B., & Piccardo, E. (2019). Developing new CEFR descriptor scales and expanding the existing ones: Constructs, approaches and methodologies. Zeitschrift für Fremdsprachenforschung, 30(2), 14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