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朋友

我不挺郝市長,我挺花博

 許多國際盛事的舉辦逐漸由亞洲各國接棒,從過去的北京奧運、高雄世運、台北聽奧到最近的上海世博,以及之後在2010年11月6日~2011年4月25日舉辦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簡稱叫「台北花博」。一棒接一棒,希望棒棒都好棒。   今年七月的時候去了上海,參觀世博,感覺世博是屬於所有上海人、所有大陸人的事。遇到每個上海人,都問我是不是到上海看世博的?遇到每個知道我去過上海的大陸人,每個人都問我到上海看了世博沒?像上海世博這種具期效性的展覽,恭逢其盛,到了大陸旅遊當然不能錯過。   不過台北花博在台北似乎沒有受到相對應的參與度。台北市民或台灣大部分民眾對花博的認識多是家裡附近一直有花博施工生活不便,或者最近台北市議員對台北市政府花卉採購低價高報等新聞。本來應該有民眾熱烈參與的國際盛事,結果「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我還住在台北的時候,對花博很是熱情,因為我知道這是難得的機會,因為台灣接辦國際盛事不容易,而且台灣從日據時代開始,有相當高程度的農業技術發展。我接待來自日本的朋友時,搭公車到圓山大飯店經過花博施工區時,就會順便說說「Flower Expo」, 跟他們說說何時開幕,很漂亮什麼的。儘管如此,就我看來,台北花博不如上海世博那樣,有一群認為花博的成敗與他們休戚與共的熱情群眾。上海世博每個期間有來自己上海各小區的表演活動,而且為了分散人潮,每個小區進去世博的期間都有規定。   在台北有花博氣氛,民眾參與度尚且如此,更甭提離開台北之外的其它縣市了。或許只有種花的農夫們關心台北花博。我對花博充滿期待。   國際上需申請認證之博覽會有兩大系統,一為國際展覽局(BIE),二為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AIPH目前有33個會員機構,分屬於25個國家,經AIPH認證之國際園藝博覽會,為國際上最高級別的園藝專業型博覽會,展現主辦國之花卉產業、文化成就與科技成果。臺灣區花卉發展協會於民國95年4月,義大利熱內亞舉辦之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春季會議,提出申辦2010年A2/B1級國際花卉博覽會之意願,由於臺灣花卉在國際上頗負盛名,經審查後大會一致通過申請提案,並於2006年11月正式發函,審查通過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之申辦。   世界各地爭辦國際級博覽會,首選世界博覽會,其次大概就是花卉博覽會了,因為這是可以帶來高度觀光價值的展會,同時花卉博覽會還可以大大改造城市景觀。過去靜岡辦過兩次、清邁辦過一次、大阪辦過一次,未來也有許多亞洲城市等著辦花博,明年是西安,再來青島,接著還有唐山正在排隊申請。期待花博讓台北變美、變健康,也藉由花博和世界接軌。 下面有花博會場3D模擬影片、夢想館影片以及花博週邊商品影片,和大家分享:  花博會場3D模擬影片: 花博夢想館影片: 花博週邊商品影片: 看看噗友怎麼說花博:

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

「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這活動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文明辦主辦、中國文明網承辦的活動,旨在營造學習、關愛、崇尚、爭當道德模範的濃厚氛圍,發揮引領道德風尚的積極作用。我在大陸旅遊期間,於安徽省的火車站都看到「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這活動的廣告,於是讓我也想以這個為題目,來推薦、評議在大陸旅遊的時候,我遇到的好人。 這個活動內的好人分為五種,我正好都遇到了,這五種包括:助人為樂好人、見義勇為好人、誠實守信好人、敬業奉獻好人、孝老愛親好人五種。下面我將陸續說說這些好人。 我遇到的這些好人,有一個共同點,這些好人都是透過網路上認識的,透過CouchSurfing或者透過好客網。我曾經聽一個大陸人說:「大陸人普遍認為網路交友還碰面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我想很多台灣人也有類似的想法,認為網路交友是隱晦、見不得人。不過,隨著時代的推進和文明的發展,我相信這樣的想法會逐漸轉變。當然,不可否認,網路交友詐騙的新聞屢見不鮮,所以透過良善的網站平台進行交友,比較不會發生意外。CouchSurfing和好客網正是很好的交友、旅遊網站。 助人為樂好人:Sam, 江蘇南京人,我透過好客網與他認識,並於南京旅遊時,借宿他家。在2010年夏天旅遊大陸期間,從上海到南京的動車旅行大概是在中國大陸地表上一次最遠的旅程。我先到南京火車站,再搭地鐵到雙龍大道站。Sam就在地鐵站出口等我,並協助我提行李上三輪車,那時我尚未吃中餐,他馬上煮了泡麵給我吃。我覺得賓至如歸。 見義勇為好人:Hank,美國人,透過CouchSurfing認識,於上海旅遊時借宿他家,他在上海擔任英語老師,在大陸住了五年,華語說得不怎麼樣。原本,到上海要住一個好客的家,結束那個好客聯絡不上,情急之下,我撥電話給Hank,Hank馬上就答應了,讓我住在他家。我在上海待了將近十天,他連個屁都沒哼一聲,就讓我住下來了,而且我旅行普陀山、杭州時,還把行李寄放在他家。如果沒有他的話,當時聯絡不上好客還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不過,我想若寄宿他人家,還是不要住得太長,不過若想來我家作客的人,時間長短都沒關係,只要我有能力的話。誠實守信好人:Ricky,浙江寧波人,透過好客網與他認識,從普陀山要到杭州時,於寧波停留一晚時,借宿他家。在還沒出發前,我就和Ricky聯絡好要住他家,從聯絡到抵達也將近一個月,若不留心的人恐怕都忘記了,沒想到Ricky還記得。而且,留宿當天,一群來自網路上的朋友,一起玩「殺人」(台灣管這叫「殺手」)非常有意思。 敬業奉獻好人:老薩,福建福州人,透過CouchSurfing與他認識,他還介紹我認識他的好朋友卓寧。卓寧,福建福州人,於福州旅遊時借宿他家。我是在旅費超支的情況下,和老薩搭上線,所以說老薩是「見義勇為」的好人也不為過。他們兩個人平常都有自己的工作,我在福州期間,只要他們不是工作的時間,幾乎都在陪我玩。對工作,他們是敬業;對一個台灣同胞,他們更奉獻。我們走了江濱路去喝啤酒、我們爬了鼓山健行還夜遊湧泉寺、還逛了開元寺,吃福州小吃,找三國殺紙牌、玩三國殺紙牌。 孝老愛親好人:Allen,浙江杭州人,透過CouchSurfing與他認識,他和他的朋友超奇帶我旅遊西湖和西湖熱鬧的商場。我相當感謝有當地人為我導覽,這比一個人去瞎走、瞎摸更有收懂,並且可以體會當地人的感受。但,這只地說明他們是好人,哪裡有「孝老愛親」呢?在旅遊的時候,Allen一接到媽媽的電話,先編個理由說很快就回家;而超奇則是在離開吳山廣場前,還買了甜甜圈要回家孝敬父母。父母在,不遠遊,他們的家都在杭州,所以到西湖玩,不算遠遊,算是孝順的表現。而且,出來玩時時刻刻不忘家裡的親人,真算是孝老愛親好人了! 在大陸旅遊(香港和澳門也是)的時候,還遇到許多族繁不及備載的好人,只是這個只有五個類別,所以我只能寫五組。整個來說,大陸同胞對台灣人是友善。我曾經聽過一個評論,大陸人把台灣人視為手足、兄弟,但台灣人只把大陸人視為貿易夥伴,這或許是事實,不過,我希望當兩岸的交流更頻繁、認識更多之後,這些想法可以改變。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網路只讓身處在遙遠兩方的朋友連結上,但是仍然碰不到面。旅遊,就讓網路上的交友具體化、實際化了。當然,這建立雙方都有相當水準的「文明」程度,否則成天動歪腦筋,只想在網路上詐騙,那世人肯定對網路交友沒有好印象的。

美國總統歐巴馬給大家拜大年

過了一個大年頭一天,初一給大家拜個大年。不只我向大家拜年,美國歐巴馬總統也向大家拜大年。今年是虎年,虎年就要虎虎生風、福虎生財,下面貼出歐巴馬拜年全文以及大陸朋友製作、加工的歐巴馬拜年影片和大家分享: 歐巴馬總統拜年的影音檔: 拜年全文:    Michelle and I send our warmest wishes to Asian Americans and Pacific Islanders, the people of Asia, and all those around the world who are celebrating the Lunar New Year.     As people of all cultures and faiths welcome the Year of the Tiger, let us all give thanks for family, the […]

我的法國印象

法國,對許多人而言是一個浪漫的國家,是文化的國家。老是用其它國家來批評台灣的我,並不特別喜歡法國,可能是因為不了解,可能是因為沒有造訪過,甚至我不喜歡看法語發音的電影,因為聽不懂該語言。(雖然也不太懂泰語,但住過泰國一陣子,而且和尼泊爾一樣都是漢藏語系下的達羅毘荼語系,所以還會看一下泰國電影。)「巴黎,我愛你」是我目前想到且觀賞過的法語電影,和阿莫多瓦導演過的一部義語電影一樣,是許多小故事組合而且,這大概也是我對法語片的刻板印象。另外,還有「愛在巴黎日落時」一部一刀未剪的電影,節奏很慢很慢,從早到晚,一氣呵成,我看到一半就離開電影完了,因為著實看不懂。 我認識兩個法國人。第一個法國人是在柬埔寨的暹粒認識。在暹粒的日子當然就是要去吳哥窟,早上去了吳哥窟,黃昏日落從吳哥窟回到市區,和任飛賢伉儷在夜市攤子吃晚餐。從越南到柬埔寨,我千想念、萬想念的就是FRUIT SHAKE,即便到了金邊市區,仍不放棄地尋找FRUIT SHAKE,雖然前一天上吐下瀉,但今天還是一條好漢,還是點了FRUIT SHAKE,這次點蘋果加香蕉,雖然都是常見的水果,但還是難忘那個滋味。離題了!我們在那個攤位上和一個外國人坐一桌,那老兄點了盤炒麵,我自以為是地認為老外也聽不懂中文,就和任飛夫婦說:「那個麵好香!」豈知他老兄,居然懂中文,一問之下,才知道是法國人,專長中國與法國關係,還是學生,猜想應該是碩士或博士生。更巧的是,我和他居然是住同一棟旅館,他住宿舍兩塊美金一張床,我住個人房十塊美金一晚,當下真得是搥心肝後悔沒有多詢問旅館主人還有沒有宿舍,一下就接受以為很便宜的十塊美金。我們去按摩,聊了一下天,這個研究中法關係的老兄,居然不知道台灣和中國使用不一樣的貨幣,法國人的國際觀也不過爾爾。當天晚上,我們回到旅館,他的相機忘在公用電腦前,再回頭時己經不見了。向櫃台詢問,櫃台人員均回答沒有看到,直到我們決定叫警察,另一個櫃台人員才睡眼惺松地拿出相機。他老兄隔天要去吳哥窟,請櫃台人員五點半給他morning call,這花了他老兄好大一番功夫,還請另外一個白人朋友轉述才聽懂。這個事給我幾個印象:A.法國人的英文也沒有那麼好,大概跟我差不多,說不定我還好一些些。B.法國人真得是像公雞一樣,對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驕傲,有種族優越的感覺。當然比起美國人,我還是比較喜歡法國人,雖然看好萊嵨電影,但美國人真得是很不討人喜歡。 第二個法國人,是參加法國在台協會的講座,由該協會的主任主講,從演講認識的法國人。法國「政策」具文化包容性,接納來自各個不同國家的電影、表演團體、音樂。因為其環境佳,也使藝術家會往這個國家發展。主任也試圖讓大家知道法國,除了浪漫、文化之外,法國也是有其它長處,例如對人權也相當關心,當天安門事件發生的時候,給予當事人政治庇護;或者美國攻打伊拉克時,也是第一個發難反對。法國政府常常是很有主張,在第一個時間提出立場的國家,也許是高中畢業那一年必修哲學的關係。法國人口佔約全球人口百分之一,卻提供全球百分之五的經濟生產。主任認為,法國人喜歡公雞,其自豪或者驕傲,他從自身做起,想給大家對法國人有新的想法。 我沒有想過要去法國,但身為一個世界公民,有朝一日,我也是會造訪法國的。不過法國文化的源頭在義大利,我也一定會去義大利的,因為義大利有披薩和通心麵可以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