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支持

詩山華僑經濟連結:雨傘產業與鳳山寺的跨境影響

閱讀陳志明與吳翠蓉的《詩山跨境與經濟活動》,讓我對中國福建南安詩山鎮的歷史與華僑貢獻有了更深的認識。詩山因雨傘產業而興起,並且在不同時期獲得海外華僑的資助,從民國初年到改革開放,這些資金與技術的流動,深深影響了詩山的經濟發展。 鳳山寺的歷史與海外華人的貢獻 詩山的鳳山寺在海外華僑社群中佔有重要地位,包括東南亞、台灣、香港和澳門的鳳山寺都源於此地。然而,文革期間詩山鳳山寺遭到破壞,後來在菲律賓與新加坡華僑的倡議下得以重建。其中,台南的信眾更是捐資建造了大雄寶殿,這充分顯示了華人對家鄉信仰文化的支持。 雨傘產業的興起:僑鄉經濟的典範 除了宗教與文化的維繫,詩山也因海外華人的經濟支持而成為「中國雨傘城」。這一產業的起源,與台灣的華人企業家有密切關係——許多台胞資助當地親屬,提供資金與技術支援,促成了雨傘製造業的發展,使詩山成為中國重要的雨傘生產基地。 僑鄉投資:情感與經濟並存 海外華人對僑鄉的投資不僅是情感聯繫,更涉及經濟考量。僑鄉作為華人文化與經濟的橋樑,讓投資者能夠利用社會資本,建立穩固的商業網絡。而這樣的關係,也讓詩山與海外華人之間的聯繫更為緊密。 我是海外華人嗎? 回顧自己的家族歷史,我不禁思考:「我算是海外華人嗎?」祖籍可能在福建莆田,但曾祖父已在台灣扎根多代。然而,家族墓碑上仍刻著「莆田」,族親們的調查甚至能寫成一本書。這種身份認同的問題,或許是許多華人共同的經歷,也反映了僑鄉文化的延續與變遷。 詩山與海外華僑的連結實例 高雄苓雅區曾恭迎來自中國大陸詩山鳳山寺的廣澤尊王,這顯示了兩地之間仍然保持著深厚的文化與宗教聯繫。這些跨境交流,無論是宗教、經濟或文化,都是華人社群維繫的見證。 結語 詩山與海外華僑的關係,既是文化的延續,也是經濟的合作典範。透過對鳳山寺的重建與雨傘產業的興起,我們可以看到華人社群如何影響家鄉的發展。這樣的故事,也讓我們對「僑鄉」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你對詩山的華僑文化有什麼看法?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觀點!

探索巴西漁民社區:工作場所組織對合作行為的影響

在現代社會中,信任與合作是維持組織運作與社會穩定的基石。然而,這些社會行為的形成與影響因素卻仍然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為了理解工作場所組織對合作規範的影響,Uri Gneezy、Andreas Leibbrandt和John A. List進行了一項別開生面的研究,將目光投向巴西兩個獨特的漁民社區:一個在海邊,漁民需要團隊合作;另一個在湖邊,漁民則獨自作業。 這篇名為《Ode to the Sea: Workplace Organizations and Norms of Cooperation》的研究,通過多種經濟實驗,如信任遊戲、最後通牒遊戲、捐贈遊戲和公共物品遊戲,來比較這兩個社區的行為差異。結果顯示,海邊漁民表現出更高的信任度和合作意願,這表明工作場所的組織方式在塑造社會規範和促進親社會行為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透過這項研究,我們不僅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信任與合作的內在機制,還能為企業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寶貴的見解,幫助他們在組織設計中促進更高效的合作和更穩定的社會關係。無論是研究者還是實務工作者,這篇文章都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來審視工作環境對人類行為的深遠影響。 巴西兩個獨特的漁民社區介紹 在這項研究中,作者選擇了巴西的兩個傳統漁民社區進行比較,這兩個社區在地理位置和捕魚方式上存在顯著差異。這些差異成為研究工作場所組織對合作規範影響的理想場景。 海邊漁民社區 第一個社區位於海邊,這裡的漁民主要依賴團隊合作來進行捕魚。由於海洋環境的挑戰,如波浪和洋流,再加上較大的魚類捕獲物,漁民需要使用重型和長距離的漁具,這些漁具必須由多個人共同操作。因此,海邊漁民通常以2到8人的團隊形式工作,他們在同一艘船上協同作業,共同設置和收集漁網。 團隊合作在海邊漁民的工作中至關重要,因為這樣可以提高捕魚效率,增加捕獲量並確保安全。由於捕魚成果取決於整個團隊的努力,這種環境自然促進了合作和協調,漁民們必須學會相互信任和依賴,以達成共同目標。 湖邊漁民社區 第二個社區位於鄰近的一個湖邊,這裡的漁民則主要進行個人作業。湖泊的生態環境相對平靜,漁民可以使用輕便的小船和簡單的漁具進行捕魚,這使得個人捕魚成為可能且高效。湖邊漁民不需要依賴他人來完成捕魚任務,他們獨自出航,捕獲較小和輕便的魚類,捕魚活動完全由個人掌控。 由於捕魚不需要團隊合作,湖邊漁民的工作方式更獨立,這也導致了他們在信任和合作方面的行為表現可能與海邊漁民有所不同。 經濟實驗 在這篇研究中,作者使用了多種經濟實驗來測量漁民的行為,包括信任遊戲、最後通牒遊戲、捐贈遊戲和公共物品遊戲。以下是每個實驗的簡要介紹: 信任遊戲 (Trust Game) 信任遊戲旨在測量信任和信任回報。參與者被隨機分配為「信任者」或「受託者」,雙方都會得到5點初始積分。信任者首先決定將多少積分(0到5點)送給受託者,實驗者將這些積分三倍返還給受託者。然後,受託者決定將多少積分返還給信任者。這個遊戲測量信任者對受託者的信任程度以及受託者的信任回報程度。 最後通牒遊戲 (Ultimatum Game) 最後通牒遊戲測量公平性和報復心態。參與者被分配為「提議者」或「回應者」,提議者得到10點積分,並決定將這些積分如何在自己和回應者之間分配。回應者在不知道具體提議的情況下,設置一個最小可接受的提議。如果提議低於這個數值,雙方都將得到0點積分;如果提議等於或高於這個數值,則提議生效,雙方按提議分配積分。 捐贈遊戲 (Donation Game) 捐贈遊戲測量對外界的親社會行為。參與者每人得到10點積分,然後決定將多少積分捐贈給一個孤兒院。這個遊戲用來測量參與者對於陌生人和外部社會的捐贈行為。 公共物品遊戲 (Public Goods Game) 公共物品遊戲測量團隊合作和公共利益的貢獻。參與者被分成三人一組,每人得到10點積分,並決定將多少積分投入到團隊賬戶中。每個積分對團隊成員的收益增加0.5點積分,但對自己而言,投入公共賬戶的積分是無收益的。因此,這個遊戲衡量個人是否願意犧牲自己的積分來增加團隊的總收益。 協調遊戲 (Stag-Hunt Game) 協調遊戲測量參與者在面對協調風險時的行為。參與者可以選擇「捕獵雄鹿」或「捕獵野兔」。如果兩位參與者都選擇捕獵雄鹿,則每人獲得10點積分;如果一方選擇捕獵雄鹿而另一方選擇捕獵野兔,選擇雄鹿的一方得0點,選擇野兔的一方得7點。選擇野兔的一方無論對方的選擇如何,都能得到7點積分。這個遊戲展示了在面臨風險時,參與者是否願意進行高風險、高回報的合作。 投資遊戲 (Investment Game) 投資遊戲測量參與者的風險偏好。參與者需要決定在10點積分中投入多少參與一個贏得2.5倍收益的賭局,這個賭局有50%的贏得概率。這個簡單的實驗用來衡量參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並檢驗其風險偏好是否會影響其在信任和協調實驗中的行為。 這些經濟實驗共同提供了對漁民行為的多角度觀察,從而有助於了解不同工作場所組織下的合作規範和信任水平。 研究通過一系列經濟實驗對巴西兩個漁民社區的行為進行了詳細分析,結果顯示出顯著的差異,並支持了作者關於工作場所組織影響合作規範的假設。以下是實驗的主要發現: 實驗結果 信任遊戲(Trust […]

捷克文化和宗教對於國家稅收態度的影響

這篇文章主要分析了捷克文化和宗教對於稅收逃漏的影響。捷克作為歐洲最無神論的國家之一,其對於教會和宗教的態度,以及宗教對於社會經濟生活方面的影響格外引人注目。研究結果顯示,在捷克,宗教透過參加教會活動對稅收遵從起到了正面作用,而國家自豪感支持了稅收道德。然而,對政府機構的信任和對政府的態度與稅收遵從無關。這些發現表明,捷克在宗教與稅收遵從關係上與其他國家無異,但政府在提高稅收遵從方面的作用與其他國家有所不同。 捷克是一個位於中歐的國家,具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捷克的文化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包括它豐富的歷史遺產和地理位置,使其成為西歐和東歐文化的交匯點。捷克的宗教景觀也非常獨特,它是歐洲最無神論的國家之一,這種宗教立場與其歷史背景密切相關。 捷克曾經是宗教改革的中心,16世紀時轉向了新教,隨後經歷了胡斯戰爭和面對來自全歐洲的十字軍軍隊。最終,在1620年捷克新教勢力在白山之戰中被天主教哈布斯堡王朝擊敗後,天主教被重新確立。這段歷史導致了捷克人對宗教的中立態度,儘管在南摩拉維亞等地區仍有天主教的堅固據點。這種宗教中立性反映在捷克社會的許多方面,包括對教會和宗教活動的參與程度。 捷克的宗教活動與稅收遵從之間的關係反映了一種獨特的社會現象,特別是在考慮到捷克是歐洲最無神論的國家之一的背景下。研究發現,參加教會活動在捷克對稅收道德有顯著的正面影響。這意味著,儘管捷克社會對於宗教的信仰程度不高,但教會參與對於促進稅收遵從和提高稅收道德有積極作用。這表明在捷克,宗教活動,特別是參與教會的活動,能夠促進公民對公共財政的支持,這是通過增強社會凝聚力和提升個人在社會中的道德責任感來實現的。 研究還指出,參與教會活動的正面效應在控制了年齡、性別、教育、收入、婚姻狀況、就業狀態和職業後仍然存在。然而,對神的信仰程度或者神在個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並沒有顯示出對稅收道德有統計學上的顯著影響。這表明,在捷克,人們的行動(如參加教會活動)比他們聲稱的信仰更能夠對稅收道德產生影響​​。 這些發現強調了宗教參與在提升稅收遵從中的角色,即使在一個宗教信仰不是社會主流的國家。它也指出了在提高稅收遵從方面,行動比信念更重要,並且社會凝聚力和公共道德責任感在稅收道德形成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儘管捷克是一個高度無神論的國家,但研究發現,教會參與對稅收遵從有正面影響。這意味著,即使在信仰水平不高的社會中,宗教活動也能促進社會公德的形成和維護,包括對公共財政的支持。此外,捷克人對國家的自豪感強烈,這種情感支持了稅收道德的形成。然而,對政府機構的信任度和對政府的態度與稅收遵從之間並沒有顯著相關,這與其他國家相比,顯示出捷克在提升稅收遵從方面面臨著不同的挑戰和機會​​。 Strielkowski, W.; Čábelková, I. Religion, Culture, and Tax Evasion: Evidence from the Czech Republic. Religions 2015, 6, 657-669. https://doi.org/10.3390/rel6020657

毒癮者的心理支持

許多毒癮者在被家人知道吸毒的事實之後,許多人會被家人所遺棄或排擠。若在這個時候,家人能夠即時給予幫助就不會做毒癮者那麼無助、甚至能夠幫助其脫離困境。今天下午在做HIV快速篩檢的時候,我就看到了一些甜蜜的情景。   今天下午第二個個案來的時候,陪伴他的是他的老婆,老婆挺著大肚子。夫妻兩一道過來,問卷和同意書由老婆幫忙填寫,我則拿取血針在老公的手指頭取血。取完血之後,老公跑到樓上去,繼續完成未完成的健檢流程,老婆則留在櫃台,協助完成問卷。寫問卷的過程中,可以看出老婆對老公的支持,也可以想像老公因此有一個動機去戒毒。   這不禁讓我想起昨天看的電影「一個好爸爸」。電影描述一個黑社會老大在結婚生小孩之後,所有生活因為小孩、老婆而有重大的改變。而男主角李天恩(古天樂飾),也一直後悔踏入黑社會而無法脫身退出。電影除了告訴我們一開始不要踏入黑社會之外,也讓我們知道,除了自身的堅定外,若能有家人的支持,脫離黑社會還是有方法的。這和戒毒非常相似,其實不儘戒毒或踏入黑社會。賭博、打電玩或一些容易成癮的行為,都是能夠透過朋友和家人的支持而逐漸脫離的。   在此,我向各位毒癮者推薦一部電影。那就是張艾嘉的「一個好爸爸」,男主角是古天樂,女主角是劉若英,是一部親情、愛情甚至有一點點兄弟情誼的電影。

台北赤蛙vs經濟發展

這本來是和魚池農會不相干的話題,看過這段影片後,我相信對推廣有機農業的人員多少能夠有些鼓舞。三芝鄉有一個栽植三十年蓮花的老農,阿石伯,因為某種機緣(保育台北赤蛙)和台北動物園生態保育員搭上線。原來台北赤蛙是一個瀕臨絕種的動物,原本只有在古藉上有記載,但後來在三芝鄉阿石伯的蓮花池中發現有台北赤蛙的足跡,台北赤蛙聲音細小,不像一般蛙鳴,你會將之認為是蟲鳴。因為希望台北赤蛙物種能夠延續,所以台北動物園方面希望阿石伯不要使用農藥,讓台北赤蛙有個更好的生存環境。三十年栽植經驗的阿石伯當然不肯。沒有農藥使用,害蟲來吃蓮花,蓮花長得小,市場價錢就不好。因為如此,台北赤蛙的保育工作就相當困難。就在台北動物園管理員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慈心有機農場的林先生介入幫忙。從關懷阿石伯開始,陪阿石伯聊天,而後建立友情後,同意以有機農業的生產方式來生產蓮花,花束也不再送到花市而送到里仁這樣的有機農產品販售店,價錢也提高。過程不是我三言兩語可以道盡。當中的林先生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在我看完影片後,再想想最近在農會實習的感覺,林先生做的工作就是農事指導員做的工作。這樣的工作能夠成功的話建立在兩個方面,一是「教育」、二是「政治」。首先,消費者、農民必須有生態保育、健康地球的概念,願意為世界的健康盡一份心力,同時消費者對不含農藥而能對自已更有益的農業付出更多的代價也能夠接受,有機農業才能推展開來。再來,政治方面,市井小民或農夫願意進行有機農業固然重要,但若有政策支持,人員推廣,有機農業的開展能更快、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