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常常

透視妄想的本質

  如果我們看電影,深深地被電影所吸引,甚至電影結束了,仍對電影劇情、場景流連忘返,那我們大概會說這個太入戲了!如果再入戲一點,假戲真作,以假為真,甚至影響了生活,那我們大概會說這個人是神經病!覺悟的人,如世尊,大概會覺得我們都是神經病,因為我們都把妄想當成是真實存在的事實了!妄想怎麼來?妄想源自於我們對事物的本質沒有正確的認知。世尊說法四十九年,主要不離以下概念:因緣果報、緣起性空及中道實相。 好的果來自好的因,如果想要有好的果,就要先有好的因;如果想求好的果,卻沒有在因地上努力,那終究不會有好的果實。如果能知道因緣果報,果報現前時,能夠認知其為過去因所使然,如此就是不會受苦。 知道這些因緣果報的本質就像看電影,就像作夢一樣,自然就不去執著,也就會知道緣起性空。 金剛經這麼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可,即見如來。」如果能夠認識緣起性空,就會契悟這個人人本具的佛性。 世界上所有的東西,包括我們的身體,都由地、水、火、風四大組成,是因緣果報的形成,不需要執著,更不必要迷戀。儘管如此,這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好好照顧我們自己身體。因為我們仍有舊業,因為我們仍無法透視虛妄的本質,因為我們偶爾仍是個神經病。 因此,當我們認識妄想的本質之後,我們仍要常常練習,常常思惟。如果能夠習慣成自然,認識妄想的本質後,之後就可以透視妄想的本質了。

沒有恐怖炸彈的那拉堤瓦府

  泰國灣南部有遠近馳名的蘇美島,其位在素叻他尼府;泰國南部的大城市合艾,在宋卡。泰國灣南部有另外三個府,近年因為常有不可預期的炸彈爆炸,所以泰國人、外國人都不去這幾個府了,這幾個分別是也拉府、北大年府和那拉堤瓦府。上個週末,我就造訪了那拉提瓦府,和Senee(安裝監視器的工頭)去安裝監視器,過程偶會擔心炸彈,但幾個小時後,似乎就不那麼害怕。泰國國土之大,從曼谷(中部)到最南方的那拉提瓦是一千兩百公里,這可以繞台灣好幾圈了,我和Senee搭國道客運花了近十六個小時才到那拉提瓦。 如何判斷會不會有炸彈爆炸?根據麗姐(工程得標公司的老闆)的描述,看看那個街道,只要發現人群少了,大概就是要爆炸的前兆了!當地人大概都會知道何時、何地會有爆炸。我們到達那拉提瓦的的前幾天,才有泰國軍人因為爆炸而下半身截肢。顯然,軍人恐怕不是當地人。 當我們在那拉提瓦說到「當地人」的時候,似乎指涉的是信仰穆斯林的人。但我在丹絨嗎發現,這是我們裝設監視器的主要社區,不只穆斯林,還有華人和泰人。雜貨店或金舖,老闆是華人,可能會有穆斯林員工;還有用華文寫著「丹絨嗎互助社」的建築物,不知道是不是具會館功能;來自海南島的華人,仍能用華語交談;還有中文招牌「復興學校」仍蓬勃運作著。如果我們說這三個府或泰國南部都是穆斯林,似乎不是那麼準確。旅遊書說在這裡你很難找到以豬肉作成的料理,但事實上你很容易就可以吃到豬肉的料理。 當然,這個地方屬於穆斯林的特徵是也是相當明顯的。在那拉提瓦,我們只要看某個人的裝扮和行為,大概就可以猜測這是華人、泰人或穆斯林,但可能因為時間讓它越來越不明顯。有一些穿著沙龍(Sanong)的,圍著頭巾、小帽的,大概都是穆斯林;學校裡頭男生,穿短褲的是泰人,穿長褲的就是穆斯林。男生和女生的分際相當明顯,你會看到摩托車常常有雙貼、三貼的情況,但都是同樣性別的,即便校車都少見有男女共乘的;如果有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共乘一部摩托車,那這應該都是老夫老妻了。 在那拉堤瓦,炸彈可能是生活的陰影,只要我一開始發呆,沒事幹,我就會開始想炸彈;不過,只要想了幾分鐘後,再想想這三府的面積比台灣還大,如果一天發生一起炸彈爆炸,那可能比自己遇到車禍的機率還小,如此就又大膽一些!也開始享受這個操南方方言的泰語的穆斯林社區。穆斯林食物、南方水果、穆斯林服裝,讓我在泰國卻覺得不是泰國。  

文明上網,共建和諧

響應「文明上網,共建和諧」活動,說說我個人對近來網路相關事件發表看法,希望能夠營造文明和諧的網路環境,不要讓網路成為謾罵或造謠的天堂。下面先提出兩個事件,再分享我的看法:   事件一:   有108名網友槓上法學博士而挨告;擁有法學博士學位的法律系教授盧映潔,在電視節目支持廢除死刑,引來網友撻伐,指她「腦袋有洞」、「腦殘」等,盧映潔認為受辱,對108名網友提告。   事件二:   某一學生在公車上,被老人要求讓座,該學生未讓座,還出拳打傷老人。對於以上事件,有網友自稱是目擊者,在網路上撰文,指「其實是老人拿拐杖打學生、學生『抱住』老翁自我防衛」。然客運駕駛司機說,「印象中沒有拿拐杖」,受傷老人也在節目《2100掏新聞》說自己身體很好,不需要枴杖。   我們常常將言論自由無限上綱,但常常忽略了自由的真諦。「自由」是以不侵犯他人自由為前提,我們常常自以為在捍衛自己的自由時,侵犯了他人的自由。   從事件一來看,盧映潔教授主張「廢除死刑」,而一大群網友主張「保留死刑」。因為在言論自由的社會,這是可以被公開討論的議題;大家有各自的主張也體現這是一個多元包容的社會。然而,許多網友在進行討論時卻不就事論事討論,反倒開始攻擊盧教授。所謂「人身攻擊」就是討論事情時,沒就事論事討論,而只是攻擊個人的人格、國籍或宗教…等。於是,盧映潔教授對108名網友提告。身為文明社會的文明公民,對於任何事情都應該就事論事地討論,而不是攻擊個人,我想只要能夠就事論事地討論事情,就可以達到「文明上網,共建和諧」。   再看事件二,老人受傷了,有人說老人拿拐杖先打人,老人說他沒有拿拐杖,顯然有人說謊。在眾說紛云下,我偏好相信這個老人和司機說的話,老人並沒有先打學生。那麼就是這個網友造謠了!我們以為我們可以躲在網路背後,而任意造謠,這相當不道德。佛教守五戒,其中之一就是不妄語,「不妄語」就是不可以講不真實的話,講這不真實的話對社會都沒有助益,對任何人都沒有助益(當然,可能對造謠者有利)。把網路世界弄得烏煙障氣,訊息不值得信賴,那受害的最終會是自己。為自己的言論負責,不要認為躲在網路背後,就不需要為言論負責。   常常觀照自己的言論,特別是在網路上的言論,是否因為匿名了,你就任意發言,不顧自己只是在謾罵或針對事情討論?網路是一個讓我們更容易表達意見的場所,但不要因為這方便,而使人隨便地發表出不適宜的言論。網路的匿名性,每個人更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論。營造美好的上網環境,除了什麼無線上網、網路普及率外,每個人都應該負起責任。「口說好話,如吐蓮花;口說壞話,如吐毒蛇」,希望你我「文明上網,共建和諧」。 盧教授告108條好漢的新聞畫面: 看看噗友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