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大學

《赴泰國法政大學交換學生報告》:費用篇

  參加交換學生計畫會有許多花費,馬上能夠從腦海搜尋出來的就包括簽證費用、機票費用和學費。如果辦學生簽證是2200台幣,但是我在不同地方辦旅遊簽證,分別是在台北是1100台幣,在檳城是100零吉以及在仰光是40美元。而往返泰國的機票,包括去程宿霧航空7137台幣,返程馬來西亞航空181.9歐元和改機票費用10英磅。由於我不需要繳法政大學的學費,所以我需要繳交暨南大學的學費9975台幣。其餘的就是在泰國學習、生活的支出了!在曼谷租房子,相較於台北是很便宜,而且品質相對好的。一個月5000泰銖,並要求兩個月的押金,每個月的水電費另計,約莫一千元,所以五個月的交換計劃中,住宿費大約就是30000泰銖。 在泰國吃飯選擇很多,路邊有一個15泰銖的粽子,也有在超級市場一個50泰銖的粽子;有半露天的吃到飽火鍋,一個人頭150泰銖,也有日式連鎖火鍋一個人頭350泰銖。加上一些零食、飲料、水果,平均一天用在吃的花費約莫200泰銖,一個月6000泰銖,五個月也差不多30000泰銖。 交通也是另一筆開銷,搭公車有時候免費,有時候18泰銖;搭空鐵15塊泰銖起跳;搭地鐵19塊泰銖起跳。一整天的交通費約莫100元,一個月3000泰銖,五個月15000泰銖。然而,我不能總是在曼谷活動,有幾次較長途的巴士大概介於600到1000泰銖,還有一次到緬甸去迎接歐巴馬的機票是5000泰銖。五個月花在交通的費用上,差不多是25000泰銖。 其它,也有一些屬於旅遊或作善事的支出。 學海飛颺的補助是105000台幣,支付交換學生計劃開支和日常生活開支為113000泰銖,若以台幣和泰銖為一比一計算的話,除了來自學海飛颺的補助之外,支應交換學生計劃的,自己也必須準備一些些費用。當然旅遊和作善事的支出再加上去的話,肯定就不是學海飛颺補助能夠涵蓋的。

《赴泰國法政大學交換學生報告》:校園風氣篇

  法政大學鄰近大皇宮,常有國際觀光客進出,儘管面積小,但「公共空間」俱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腹地大,但不確定是民族性使然?還是本來學生人數就比較少?似乎卻少這樣的「公共空間」。「公共空間」不只是有沒有場地的問題,而是有沒有人們願意駐足、停留的文化。在法政大學裡頭,文學院、商學院、管學院、法學院…等,不管哪一個學院的大樓下,都有開放式的桌椅,同時有窗口出租讓廠商進駐販賣餐點。不只是用餐時間,人來人往,即便上課時間,仍有許多同學在那邊流連。下午,四、五點,就算賣餐點的老闆收店之後,仍有許多學生逕將桌椅靠攏,馬上就有空間能夠團練,練啦啦隊、練戲劇、跳體操。好像整個學校,隨時隨地都是活力十足、熱情洋溢。 暨南國際大學在這「公共空間」的營造似乎比較欠缺。暨大的學生餐廳集中在宿舍附近,學生餐廳只有用餐時間會有比較多的人潮。而學生活動又是在另一個地方。暨大有許多活動空間,但並沒有許多學生活動。你可能會辯駁說,暨大有營火場地,暨大可以在活動中心前面辦演唱會,但這些都是偶發性並非常態性的活動。不論平日或假日,整個校園都是冷冷清清的。 法政大學和暨南大學是完全相反的。法政大學校園面積小、學生人數多;暨南大學面積大、學生人數少。但我認為更可能是缺少「公共空間」營造的概念。通常,文學院的學生不會在管學院流連,學生活動不會在學生餐廳進行。我們害怕進入某些建築物,因為認為那不屬於自己,因為那是缺乏友善的設備。我認為如果將公共空間建設地更好,除了使校內的學生更積極於學生活動外,也可以讓當地民眾,甚至吸引國際觀光客到來。

《赴泰國法政大學交換學生報告》:建議篇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應該是個國際交流頻繁的大學,但是或許是學生人數不多,所以對於參與交換學生的甄試的競爭也不是激烈。我相當感激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給我參與交換學生計劃的機會,同時在對於國際事務處和締約學校間的計劃細節有一些認識之後,我有一些建議。校內甄試時,必須確定預計前往的對口學校;然而,預計前往的學校和最後取得入學資格的學校不見得能夠一致。國際事務處在審核學生的申請表之後,可以協助學生聯絡對口學校,如此可以早期修正並確認學校。畢竟,國際事務處比較有資格、有理由聯絡對口學校,而且可以讓對口學校知道即將有交換學生會到來。同時,國際事務處可以主動給予學生建議,例如:建議學生選擇兩校合約層級以校對校的為首選,如此可以保障學生到對口學校後,有較全面的福利。 國際事務處一直和學生,我本人,保持密切的聯繫,所以我也很順利地出發。由於國際事務處積極協助學生事務,所以出發前不至於有太大的困難。

《赴泰國法政大學交換學生報告》:日常生活篇

  我從住宿的地方到學校約莫一個多小時,來回一趟就要兩個小時以上,人的一天不過二十四小時,再扣掉睡覺的時間只有十六小時,這個通勤的兩個小時就佔了我一天八分之一以上的時間。從小到大,我要麼住在離家很近步行可及的學校讀書,不然就是住在學校宿舍,從來不用早起趕公車,壓根沒有通勤的經驗。所以「通勤」對我而言,是前所未有的生活。住宿的地方到站牌約一公里,可以從大樓的門口招輛摩托車,一趟二十泰銖,直接把你送到站牌;也可以用走的,約莫二十分鐘,可以走大馬路,也可以沿著水溝邊的小巷子。我喜歡走小巷子,雖說是小巷子,但摩托車在這邊穿梭也可以說是車水馬龍。小巷子很多小吃,從早到晚都不一樣,有粽子、甜點、冰沙、粿條、豆漿、酸辣泡麵、牛丸湯麵、香蕉煎餅、水果切盤、泰式奶茶…等,不一而足,選擇多元而且經濟實惠。會先經過一個噠叻蒲火車站,再到公車站牌。在噠叻蒲火車站和公車站牌附近也有不少攤販,但這個已經到大馬路上的小吃攤,價格就比小巷子裡頭的高一些了! 搭車到法政大學搭九號公車,有時候可以搭到免費的公車,有時候是風扇的公車,有時候是有冷氣的公車,但目的地都是一樣的,費用都不會超過二十塊。條條大路通羅馬,種種公車通法政大學。搭車的時間會影響的你的心情,尖峰和離峰時間的乘客人數和交通狀況,有時候你會覺得才剛上車就要下車了,有時候你已經睡了一陣子了,起來後路程還有一大半。曼谷的塞車是舉世聞名的。 九號公車是其中一個路線,在住宿處附近有不少公車站牌,而有快捷公車交通運輸(BRT)和曼谷空鐵(BTS),但從住宿處必須走路或搭乘摩托車到這幾個接駁點。我想差不多一、兩週就能夠摸熟附近的交通了。

我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

這學期除了讀了《Chinese among others: emigration in modern times》之外,我還讀了《東南亞多元與發展》,這是翻譯自《Southeast Asia: Diversity and Development》這本書的,也是中華民國九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現代東南亞研究》使用的教科書。我也在每個章節寫了心得,將連結羅列於下: Part I The Developmental Context: An Opening View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atterns Demographic And Social Patterns Urbanization Perspectives on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dustrialization and TradeI, II Tourism Transport and Development: Land, Sea, and AirI, II, III The Role of The […]

我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泰國》

 「泰」原本指得是那些使用泰語的人,所以我也是「泰」;後來則用「泰國人」代表泰國和其人民,這就進入現代國家的狀態,所以我只能是「泰」,而無法是「泰國人」,因為我拿的是中華民國護照,而不是泰國護照。下面分享我對泰國的認識:   第一個由「泰」所建立的王國是十三紀紀的素可泰,其次為十四世紀中葉的阿瑜陀耶,最近的是吞武里,也就是現在橫跨昭披耶河,以曼谷為統治中心的王朝。泰國國家文化有三個重要元素,其為皇室、佛教和「泰」。泰國雖然未受西方勢力統治,但卻放棄許多疆土,在一八五五年時還簽定鮑林條約,開放國家門戶,這也使曼谷成為快速成長的港口。同時間,中國東南沿海的華人移往泰國,幾乎掌握了王國內的經濟命脈。依我認識,富有的華人有之,但貧困的華人也有之。泰國影集《牡丹尾瓣傳》正是描寫一批來自中國潮洲的戲班,他們非常窮;但同時,比這些潮洲移民早到曼谷的華人是相當有錢的大地主。   泰國農業的發展是遲緩的,在一九八六年時,同樣面積的水稻田產量,只有日本、美國和台灣的三分之一,我認為泰國極其需要有綠色革命有下定決定的態度。我們再將泰國分成泰北、中部、泰南和東北四個地區來看其農業發展:泰北和中部受經濟轉型影響最大,中部適合種植稻米和其它作物而發展;泰北則是以上四區中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區,以樹木、溫熱帶蔬果如草莓為主;東北土壤貧瘠,種植樹薯、玉米和其它高地作物,但仍無法自給,東北地區和寮國有較深的淵源,該地區的人民也是台灣泰國外籍勞工主要的輸入地;泰南則是喬木作物,包括橡膠、花生、果樹、腰果和棕櫚樹。   泰國也致力發展旅遊業,但對於旅客重量不重質,只有較大的旅遊機構得到利益,當地人民少有好處。反而造成了愛滋病和環境污染等問題。泰國為第一個爆發愛滋病疫情的東南亞國家,愛滋病的主要傳播源包括:男性同性戀和共用針頭注射者、女性性工作者、輸血感染、丈夫傳染給妻子和母親遺傳給胎兒。預防愛滋病最容易的辦法就是「安全性行為」,不論和任何人做愛,通通使用保險套,不論這個人是男、是女;是一夜情或男、女朋友;是性工作者、老婆或外遇,一律使用保險套。泰國性行業開放且隨處可見,根據我的衛生教育老師說,泰國推廣「安全性行為」的成效和態度,都比台灣來得成功和積極。許多泰國也重視愛滋病的問題,就我所知如《曼谷愛情故事》和《友誼,我和他》都有浮光掠影地提到泰國的愛滋病問題。   泰國的環境,除了承受旅客帶來的污染外,全球性的氣候變遷對於泰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更是有嚴竣的影響。在泰國內部,發展的同時卻造成窮人受害;受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泰國今年十月的水災更奪走了一百二十條以上的人命。泰國所面臨的環境問題包括:土石流、水資源的分配、污水處理、森林濫墾等。我認為,以泰國這個中資本主義的毒很深的國家而言,這些環境政策都有必由國家積極介入管理,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東南亞的每個國家歧異度都很高,泰國的泰北、中部、泰南和東北四個地區的歧異度也很高。我曾經在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的入學考試中為泰國四個區域進行國族認同的文章回顧,從外部看或許會認為泰國是一個統一認同的國家,但事實上泰國四個地區各自都有各自的認同。不過,我想這也是泰國變得如此豐富而迷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