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中的複合詞在學者間,並沒有一致的定義,而且不論在什麼定義下,複合詞和非複合詞之間都沒有很明顯的界線。複合詞之意義和其組成詞素之意義之間會有三種關係:一、無明顯語意關係(有高度成語性);二、有隱喻、比喻、推論關係;三、直接或等於其組成詞素。這提醒我們,複合詞的語意和組成詞素之語音間是一種連續性的關係。名詞性複合詞可以無窮無盡,因此僅分享並整理動詞複合詞的部分。 動詞複合詞有結果式動詞複合詞和平行動詞複合詞兩類: 一、結果式動詞複合詞(第二個詞素為第一個詞素的動作或過程的結果,結果可能是原因、達成、方向)。 1、方向結果式動詞複合詞2、階段結果式動詞複合詞3、隱喻結果式動詞複合詞4、必須使用可能語式的結果式動詞複合詞 方向結果式動詞複合詞為「移位動詞+方向動詞」,方向動詞有三類,第一類是「來」和「去」,和說話者有關;第二類則是「上」、「下」、「進」、「出」、「起」、「回」、「過」和「開」;第三類則是將第一類和第二類的方向動詞組合。其中「下去」在結果式動詞複合詞出現時表示「繼續」,為從「方向」隱喻引伸到時間的領域上去。 階段結果式動詞複合詞的第二部分詞素為第一部分動詞動作的階段。包括:「完」(表示動作的完成)、「著」(表示動作達到目標/進行)、「住」(表示動作的制止)、「到」(類似「著」)以及「好」(完成第一個動作所代表的工作)。 隱喻結果式動詞複合詞包含一個結果,這個結果動詞常表示比喻,例如:「死」(表示到了極致)和「出來」(表示從無到有並得到結果)。 必須使用可能語式的結果式動詞複合詞則和以下動詞搭配出現,只出現於可能語式中。和「過」、「起」以及「了」(liao3)。 二、平行動詞複合詞 大多敗平行動詞複合詞會來自相同的語法範疇,兩個詞素之類可能同義或近義,或於語意上類似。 另外,華語的複合詞還有主謂複合詞、動賓複合詞、構成名詞複合詞的反義形容詞以及其它類型的複合詞。 其中,動賓複合詞的分離現象是學習華語學生的難點之一。動賓複合詞的分類有以下類型:一、藉時貌記號(「了」、「過」)分離;二、藉量度詞片語分離;三、藉賓語要素的其它修飾語分離;四、將複合詞的賓語放於動詞之前。通常動賓複合詞不再接賓語,不過可以透過受惠格片語(前面加「給」)或出現在動介詞片語中,和動賓複合點相接。
Tag: 二
我讀Charles Li和Sandra Thompson《漢語語法》的簡單直述句:主題和主語
只有一個動詞的句子,是簡單句(simple sentence);若有一個動詞以上的句子則是複雜句(complex sentence)。華語簡單直述句有以下要素,主題和主語、名詞片語以及動詞片語。「主題」指涉聽者已經知道的事情,所以作為主題的名詞一定是定指或泛指;若是不定指名詞則不會當主題用。作為「主題」有以下特性:一、一定在句首;二、可以用停頓或停頓助詞脫離句子的評論(comment)成分。 「主語」則和句子的動詞維持有「行為」或「存在」關係,依動詞的語意結構而定。 過去有一些雙重主語句的分析是建立在沒有「主題」這種觀念的分析,例如: 「象『鼻子長』」會被分成兩個主謂結構,但若將「象」視為主題,「鼻子長」視為評論,也可以理解這是「部分/整體」的關係。 另外,時間片語和場所片語出現在句首時也可以被視為主題,由此建立了時空架構來引判句子的其餘部分,都是定指因為聽者已經知道時間和地點,亦可以接停頓語氣詞。若句子中有述說動詞,則主題會在述說動詞隸屬子句的前面。 華語是一個以談話為主的語言,而「主題」在談話就是用以引介副主題,其和前一個談話有關但稍又不同的話題。當「主題」和「主語」不同時,通常後面的名詞指涉會先指涉主題,這也顯示華語中「主題」所扮演的角色。
我讀Charles Li和Sandra Thompson《漢語語法》的〈語氣詞〉:呢、吧/罷、喔、啊/呀
《漢語語法》所謂的句尾語氣詞(sentence-final paticles),即相等於傳統中文文法的語氣詞(mood words),目的在於表示句子與語境間的關連性,及聽者如何理解句子的意義。除了「了」以外,還有「呢」、「吧/罷」、「喔」、「啊/呀」語氣詞。趙元任認為「呢」有四種語義:一、描寫持續狀態;二、程度相當;三、對新消息感到興趣;四、委婉的警告。《漢語語法》認為「呢」向聽者暗示句中陳述的是說話者對聽話者的主張、預想或信念所作的回應或反應。總結地說,「呢」的使用只限於會話中,要有兩個以上的參與者才產生,用於提醒「聽話者」注意「說話者」說的話是基於聽話者的看法、預想、信念所說的。 另外,「呢」也用於疑問句,而且正好和「嗎」互補,「呢」用於A-not-A問句、疑問詞問句以及只包含一個名詞的省略問句;「嗎」則在直述句尾加上後就可以成為疑問句。 「吧/罷」的目的在針對前面的句子所陳述的事向聽話者徵求意見,因此被定義為「徵求同意」,是提議性的語氣詞。 「喔」表示說話者基於關懷及愛護向聽話者表示「友善的示警」,常發生於大人對小孩的說話中。 「啊/呀」則用來減緩句義的強迫氣氛,用於A-not-A問句或疑問詞問句時,也是詢問的語氣緩和。使用「啊/呀」的句子,可能出現在徵詢確認的問句、稱呼語附加詞、命令、不耐煩的陳述、警告以及問句,而這些句相較於原先句子都有較客氣、親切、委婉的氣氛。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華語傳唱版、閩南語傳唱版、粵語傳唱版、日語傳唱版
《心經》是所有佛經中翻譯次數最多,譯成文種最豐富,並最常被念誦的經典。漢傳佛教中《心經》常見的版本為玄奘譯本,共260個字,是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之一。再過幾天,我將到中台禪寺參加大專禪七,前提是背好《心經》,所以我也上網好好背背心經,同樣的漢譯《心經》在不同語言的傳誦下,有不同的妙音,包括:華語、閩南語、粵語以及日語,集結如下:華語版本有二,齊豫和黃思婷演唱: 閩南語版本有二: 粵語版本有二,譚詠麟和群星演唱: 日語版本有二:
日月潭纜車站、伊達邵(德化社)碼頭
如果這跨年期間在魚池鄉有大新聞的話,我想就非九族纜車通車莫屬了。從二○○九年年底到二○一○年年初計有一週的時間,九族文化村免費招待魚池鄉民搭乘從伊達邵(德化社)碼頭往返九族文化村纜車和進入九族文化村遊玩。配合和日月潭風管處的跨年活動,爸爸、我和妹妹也一同到伊達邵遊玩。下面分享遊玩心得: 在這一次搭乘九族往返伊達邵的纜車之前,我在新加坡(聖淘沙)、香港(太平山)、韓國(南山公園)搭過纜車,也搭過貓空纜車和九族境內的纜車,我認為我應該算是個纜車經驗豐富的搭乘者。除了香港的纜車(香港有兩個或以上的纜車系統)是方型而且纜繩是在車體下方的之外,其它的都是吊掛式的纜車。太平山、貓空和聖淘沙的纜車除了觀光外,也扮演著當地人交通接駁的角色,九族或南山公園則是純觀光價值的纜車了。我習慣稱纜車為Cable Car,蘋果日報指出九族纜車的英文翻譯出現三種版本:Cable Car、Gondola和Ropeway,專家建議用Carble Car,正好和我的習慣一樣,貓纜使用Gondola,Ropeway則多應用於救難的纜線通路。以上是我對纜車的一點認識。對於日月潭纜車站的設計,我則有以下看法:我認為這纜車站的設計和九族文化村的關係,有點像東京迪士尼樂園以輕軌電車接駁遊客進入迪士尼樂園的感覺。提供另一個進入園區的方法,把腹地擴大,進入遊樂園的遊客也自然增加。此外,九族文化村門口常常塞車,多一個纜車入口,多多少少也能紓解門口交通擁塞的窘境。 日月潭纜車站旁有個伊達邵碼頭,過去日月潭最熱鬧的碼頭是水社碼頭,日月潭風管區透過幾次活動或祭典的舉辦,將人潮帶到伊達邵碼頭。這次跨年活動的音樂都在伊達邵碼頭,平常假日也可以看到街頭藝人在伊達邵碼頭穿梭,這是另一個有趣的碼頭。有小米麻糬和阿薩姆紅茶等當地特產可以品嚐。另外,有一個不得不推薦的美食:高麗菜包。「做不覆賣」滿好吃的,而且老闆很好笑,有點自以為是藝人的感覺。「做不覆賣」有山寨版「炸不及賣」,我沒吃過山寨的高麗菜包,不過我也不想去推薦正牌的而讓山寨的生意一落千丈,反正兩間價錢一樣,哪一間好吃就吃哪一間的,爭哪一家是正牌也沒什麼意思。 伊達邵的中華電信建築物非常有原住民的風味,還附設餐廳,燈光美、氣氛佳,值得嘗試。
二○○九台北聽奧開幕大典
我和黃心怡對第二十一屆奧運會夏季運動會開幕大典的售票成績有不同看法。黃心怡認為台北聽奧的開幕大典和高雄世運的開幕式的座位一定剩下許多沒有賣出去;而我認為,售票情況應該如太陽馬戲團或大河之舞一樣,一定馬上就售罄、一票難求,我依據北京奧運及各個國際團體於台灣售票的情況來預測。 去年北京奧運和上海殘奧開幕的時候,我人在日本和韓國,沒有機會從頭到尾觀看。今年高雄世運的時候,我正好到官田新訓,也無緣目睹。這次台北聽奧能夠完整觀看,覺得很有心得。北京奧運開幕由張藝謀指導,經過包括李安等國際團隊比計劃而生;台北聽奧初期未受政府、國家資助,單單由「中華民國聽障者體育運動協會」和世界各國競賽,各國團體傾國家之力在投入,台北僅透過一個組織能夠爭取到實在不容易。爭取到的初期,台北市是馬英九(國民黨)執政,中央政府是民進黨政府,中央對地方沒有足夠的預算,台北市政府從一開始的規劃就相當佶侷,跳水台、游泳池都不符國際賽事標準,游泳比賽不得不移師新竹舉行。連這次開幕大典都是由賴聲川導演無酬演出,可見台北是在經費、預算有限之下才生出這樣的二○○九聽奧。下面為台北二○○九聽奧開幕大典藝文表演的順序: 第一幕:倒數 第二幕:曼達拉獻禮 第三幕:升會旗 第四幕:海與大地的傳奇 第五幕:神秘水塘 第六幕:都會的脈搏-過去與未來的交會點 第七幕:好吃在台北 第八幕:祈福-我就是力量 後面為開幕大典: 第九幕:運動員入場 第十幕:正式禮節 第十一幕:點燃聖火 第十二幕:慶祝
台南官田新訓雜記二
當兵有機會認識許多人,這些人的共同點是住在相近的地方。我的戶藉地在南投,我們這一連(肆嗶意西)的人員來自南投和彰化。我們這一班(二班)大多數是南投人,幾個彰化人。鄰近班(一班和三班)常常和二班有互動,所以交往較深,後面幾班(共九班),說實在的,還真不太熟。 我是36號,鄰兵35號余銘祥非常好笑,是新訓期間結交最好的朋友之一。建國科技大學畢業,主修室內設計,特徵是會把嘴巴弄成像蔡康永般的「厚斗」而不自覺。互助合作能夠省下許多力氣,一個人上樓拿兩件雨衣,另一個人就能夠在連集合場喘口氣。 另外,整個二班是一個相當「孽」的組合,所以部隊抽籤,抽到許多東引或野戰砲兵等怪怪的東西。二班的人很好笑,從十九號開始是「愛笑的」、仕禧、021、教育班長、小戴、變態、凱凱、Shibu、小智、昇哥(自稱:白爛仔)、阿哲、黑皮、福委、劉俊偉、阿泰、阿瑋、祥祥,我是最後一號036。大家來自四面八方,各有專長、特色,同時被分配在「外圍班」作室外環境的清潔工作。 床位也是依號碼分配的,我的號碼036之後,接得就是第三班,所以正好我的床位就在二、三班的交界。從床位來看,我們那一整排是中山路,二班座落於中山路一段,三班的就住在中山路二段,由於我能自由地遊走於中山路一、二段(二、三班)兩邊,二班的說我是住中山路一點五段,三班的說我是秦假仙(某次的莒光電視教學有秦假仙,其遊走於中原和胡族兩邊,是兩面討好的怪咖)。 中山路二段開始,037是李名言、洪惟仁、陳益民、小葛、孟葦、冠新、炮哥、天天、小五,還有一個想當警察的猛男。 沒有時間、機會和每個人相處,不過仍能零零散散地認識一些朋友,我想這就是緣份。因為緣份,在結訓假的第一天,大家相聚埔里吃飯、唱歌。我珍惜這些友誼,希望所有同梯的朋友能夠光榮退伍。
讓服務回歸到服務(亮軒(馬國光))
川普曾經是「服務」業的大享,昨天破產了。但是慈濟、佛光山、創世基金會不會破產,因為這些團體持續「服務」。「服務」這個詞常常被使用,己經不再精確,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牆上毛澤東寫著「為人民服務」,然而中共政權卻殘害著人民。民意代表的「服務」處,政客不只「服務」有更多不入流的事在服務處被揭發。許多詞,如「愛台灣」,開始產生自己的定義。「服務」原先是代表奉獻,但越來越多人去定義「服務」,服務的定義越來越複雜了。下面文章內容來自馬國光(亮軒)的演講,其個人部落格在請點擊http://blog.roodo.com/kkma/ 有一期牛頓雜誌介紹了五個人物的傳記:福特、喬治伊世曼、香奈兒、新力的勝田昌夫和比爾蓋茲。亮軒(馬國光)認為這五個人有一個共同特色,這五個人都服務於最大多數的人。福特尚未發明汽車之前,馬車、黃包車非常講究,福特汽車當初的動機是人人家中都有不用養馬的馬車,就是要讓每個人都有一部車。服務於最大多數的人,顯然產品價格無法太高,否則就沒有人會來買了。 喬治伊世曼是照片底片,成長的時代照相是相當奢恀的行為,每個人照相必定要盛裝打扮。喬治伊世曼當時羨慕能夠照相的人,因為當時照相很花錢,他對自己說:「我以後有一天一定要讓世界上的人都照得起照片。」後來喬治伊世曼發明了彩色底片,因為想要服務最大多數的人。 香奈兒這個女人小時候也很窮,看到法國的上流社會,也是相當羨慕。香奈兒想的是,用廉價的方式,讓每個女人都漂亮起來;三、四十年前,電台的波長只有長、中、短三個波長頻率,因為一個地區無法設立太多電台。過去,廣播是公共活動,沒有個人收音機,無法隨時隨地地聽,聽自己想的電台。有鑑於此,勝田昭夫希望讓所有人都聽到自己想聽的電台,就出現我們現在所用的walkman,塞進去就可以自己聽了。於是也發現物理微波,使許多電台可以在不同波長頻率下,同時架立電台,也因為微波的發現讓物理研究更進步。 比爾蓋茲放棄了百分之九十五的財產,只留二十億,自己使用。這種襟懷是相當了不起的。 在台灣辦學校的人基於兩個要素:一、有能力辦學校所以要辦學校;二、辦學校能夠賺錢於是台灣增加很多學校。大家都想自已辦學校,實力就分散了。教育是非常昂貴的投資,你不知道要培養幾千幾萬個學生,才有一個諾貝爾獎、有一個思想家。現在學校一間一間倒閉了,亮軒先生說:「活該」。我們應該秉持一種做好事不必在我的襟懷。學校真得需要那麼多嗎?把錢直接捐給學校是不是更有效益? 星雲法師靠炒地皮賺了很多錢,是第一個提出「佛教企業化」口號的人,炒地皮炒到世界各地。但他不是川普,不會開賭場,而是開廟,但有許多房間,能夠供應給旅人,也是為「最多數的人服務」。佛光山不會倒,儘管星雲的募款能力大概只有慈濟的四分之一。但若我想要「服務」的話,我也可以委託給星雲法師。我自己不服務了,可以讓星雲來服務。 居里夫人發現了鐳,其知道早就知道發射線對身體不好,得到兩次諾貝爾獎,不斷從碳提煉出鐳。只要有一公克的鐳可以讓醫院使用一萬年的放射線。居里夫人說:「我只是發現者,我不是創造者」於是放棄鐳的專利。服務的目標放遠,服務於眾生。志向若能對眾生,眾生對其回報也相當大。你可以說比爾蓋茲雖然服務大眾,但是壟斷市場,不是個好東西。不過仔細想想,我們只付出一點點錢,卻可以得到全世界的資訊,這又何嘗不是比爾蓋茲想要服務大多數的願意? 楊致遠和其它三個年輕人當時搞出了雅虎這個品牌時,想當熱烈地討論要不要收費?不收費才能發展得快,只靠廣告費維持生存,最純粹的service。在世界經濟崩落時 ,馬來西亞沒有跟著崩落,反而在這一波經濟海嘯,可以幸免於難。大家說,因為他以農立國。弄爆米花的也是一技之長,能夠養活自己,就靠弄爆米花就可以了。個人也可以以農立國,以自己的專長來求生存。我們可以有多錢,但自己的那塊地要自己去耕。 朱邦復設計電腦的中文系統「倚天」,只用兩百萬台幣就賣給華碩。許多人替朱邦復打抱不平。對他而言,兩百萬和二十億沒有差別。曾有一次朱邦復接受電視台訪問時說,自己沒有太多物質慾望,只夢想「我現在有一個目標,我希望大陸上十幾億的人可以用電腦。」其野心就是讓這些人都可以用電腦。跟電腦說話,就可以讓電腦做任何事。如何克服價格的問題 :設計如手錶大小的發明,只要跟錶說話就可以了和主機溝通。大陸方言眾多如何克服:讓錶學會主人的口音,能夠預測主人表達的意思。 熱衷於「服務」的人勢必對學習相當認真。王貫英靠撿破爛和省吃儉用買書送學校,甚至蓋了王貫英圖書館,其精神可嘉,不過頂多只是個現代的武訓。方法不對,沒有效率,一毛錢、一毛錢的省來辦學。黃冠英或武訓吃虧在沒讀過書。服務應該要好學、好奇。好學所以能夠擁有知識,能夠創新,用最有效率的方法來利益眾生;好奇不一定好學,但好學一定是好奇,好奇心可能只是對於八卦的好奇。
教育麗塔(EDUCATING RITA)
期中考後,依照課程安排,上「成人教育」時,老師播映了「教育麗塔」(EDUCATING RITA)的電影給我們看。感覺這是一個很老,節奏很慢,沒有爆點的電影。麗塔是一個不滿現狀的髮型師婦女,然後上了SO CALLED開放大學,認識了一個愛喝酒的老師,而後人生產生了變化。儘管是個頗無趣的電影,但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我還是有以下心得: 一、丹尼想結婚生子,但麗塔覺得生了小孩子,就沒有自由了,連麗塔的爸爸都希望麗塔生小孩。麗塔為了不要懷孕,偷吃避孕藥,也跟丹尼說,希望完成大學學業之後,再生小孩。一時氣不過,丹尼就把麗塔的書通通拿去燒了。麗塔的爸爸對丹尼說:「如果麗塔是我的老婆,我就會殺了她。」麗塔回應道:「如果我是你的老婆,我就會自殺。」雖然是很好笑的句子,不過也可以看出麗塔相當身不由己。社會給予許多壓抑。就像到了一定年紀,沒有結婚、小孩是一件羞愧的事情一樣。社會化如果只是想要把每個人變成一樣,那我想要反社會化,這樣才不會變成一個學人精。 二、法蘭克邀請不拘小節的麗塔參加「上流」社會的宴會,但是麗塔卻到門口又退卻了。在法蘭克看來,麗塔百無禁忌,沒有枷鎖,於是想要邀請麗塔來宴會,給自以為是上流社會的人們另一種刺激。但麗塔似乎還是有所顧慮,在看到眾人衣冠楚楚時,便害羞而離去了。這讓我想到流星花園裡杉菜受邀參加有錢的派對,不一樣的是,杉菜知道自己被整了,但還是不顧他人眼光,硬著頭皮地去參加宴會。不會彈鋼琴的杉菜,也大方承認自己不是千金小姐沒學過鋼琴演奏。這和前一個角度一樣,都有一種解放教育(emantiception)的意味。我們都清楚(或不清楚)這是一個做作的社會交際,然而沒有人能夠真正從中解放出來。不生小孩大概就是很大的解放了!穿得像去迪斯可一樣,參加上流社會,大概還需要一點時間。 三、法蘭克的老婆有外遇,但卻能很自然、坦然的面對。感情的事強求不來,我覺得法蘭克對太太的態度是好聚好散,不過也有可能是覺得無趣了,所以就任她離開。另外,麗塔和老公離婚後,在路上再次遇到老公,還是能像朋友一樣不覺得尷尬,這也是我認為想當不錯的境界。許多人和舊情人分手之後,老死不相往來,我認為這樣就少了一個朋友了。分手也是一門藝術,如何讓情人間分手之後還能繼續維繫,我推薦台灣大學社會系孫中興老師開設的愛情社會學。冤家宜解不宜結,會讓彼此不舒服,一定是有事情沒有解決,孰能無過,做錯事認錯就好了。(當然,這不是鼓勵犯錯,顏淵可是不二過。) 四、法蘭克雖能夠處理老婆離開他,但對麗塔不理他卻選擇借酒澆愁,愚笨!佛說五戒當中,有一個戒是不飲酒,和其它戒不一樣,其它戒如殺生,是直接會讓人造成傷害,但不飲酒這個戒是遮戒,就是預防犯了其它戒而立的戒。法蘭克為人師表,常常喝酒,喝得不省人事,上課讓學生看不起,甚至喝太多,最後連教職都不保了。在麗塔不理法蘭克的時候,法蘭克又開始喝酒,然後四處遊盪,被人認為是混混,還在深夜對公寓咆哮,擾人清夢。因為喝酒會讓人神智不清,於是做了什麼事通通不知道。再拿前陣子的新聞來說,喝醉酒開車,撞死學生的老師,真得是很不應該。喝酒的確不值得鼓勵,但偶爾興致來了,還是會小酌幾杯,這時一定要有一個人負責開車,那個開車的人絕對不能喝酒,這樣才有人能把大家安全的送回家。不過與其那麼麻煩,就通通以茶代酒不就沒事了。對於喝酒,我是相當矛盾的人,喝了酒就會後悔自己不應該喝酒,喝了酒之後頭痛欲裂,像感冒一般,不如不喝。不過偶爾去夜店或放鬆時,還是會喝一下,喝醉就睡覺,不會吵人、發酒瘋。說來說去,就是不要喝就好了! 五、麗塔獨自到法國讀書之後,開啟了人生另一個扉頁。大概是法蘭克覺得麗塔處於一個受壓迫的環境,於是建議麗塔到法國讀書(或渡假)。果不其然,回來之後,麗塔成了另外一個人,不再有任何拘束。我於此心有戚戚焉。每每出國時,會覺得特別輕鬆,我在最後一次旅行總於體會為什麼。因為在國外,你可以徹底的放鬆,你可以完全放空,不需要擔心作業或考試,沒有社會壓力。頓悟了之後,現在在國內,偶爾放空,不要一直想要做很多事,這樣也就很快樂。 結論,很多事情不是個人造成,社會、制度也需要負擔部份責任,但從中解放,擺脫框框是自己可以辦到的;但這不是說,「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自由是以不侵犯別人自由為前題,你當然可以喝酒,但你喝了酒不要發酒瘋,讓人不舒服;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更何況喝酒其實不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