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家庭中使用的語言有四百多種,這包括英語、原住民語言以及來自歐、亞、中東、拉美和非洲移民的語言。華語在澳洲是使用人數最長最快速的語言,過去源自於華人和其它國家民族通婚的結果,但這樣的趨勢會漸減。這些移民和其後裔,給澳洲打了一劑強心針,因為華語對澳洲很重要,作為世界語言而言,也很重要。能夠造就這樣的光景,和澳洲的「多元文化」有很大的關係。在二十世紀七○年代開始,許多州政府就規定了四十五個社區語言都是中學的畢業考試科目。同時,政府也提供多語言的電視節目,地區圖書館提供周圍居民語言的書籍、雜誌、影像資料。八○年代的《全國語言政策》提出四個原則:一、習得英語的機會;二、維護和發展遺產語言的機會;三、學習其它語言的機會;四、為社區語言和少數民族語言提供必須的服務。 澳洲社會的主導語言畢竟是英語,如果能考語言更多不同的功能,如:人類交流的動要途徑、個體身份的象徵、文化的表現、認知和概念發展的媒介和行為的工具。因此,儘管澳洲是個以英語主導的社會,但澳洲的華人在雙語或多語的環境下成長,是能有機會發展其潛在的語 言優勢的。 麥可克萊茵(Michael Clyne)認為懂雙語的孩子比一般懂單語的孩子在語言方面有著更好的理解力。使用兩種語言可以引起孩子認知的遷移,其有著更靈活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的方式。語言既是文化深層的反應,雙語能力就是分享文化最好的方式。雙語是維繫家庭凝聚力的紐帶。許多人也因此有更好的工作機會。 我認為台灣同樣作為一個移民的社會,卻沒有澳洲這樣「多元文化」的政策和胸襟。台灣有許來自東南亞的朋友,包括:移工、配偶和新台灣之子。我們很容易自以為高人一等,便認為這些來自東南亞朋友的語言、文化是低於自己的。許多包含新移民的家庭,爸爸是操華語,媽媽可能可以使用越南語或泰語,但夫家卻可能要求新移民配偶不準和小孩講自己的語言,當媽媽講著鄨腳的華語時,可能就無法給小孩正確的華語語音輸入,同時又錯過了小孩的關鍵期,以致於小孩無法習得媽媽的母語。本來有機會成為雙語者的,結果華語沒學好,越南語或泰語一點兒也不會講。台灣仍缺乏較宏觀的「多元文化」政策和關懷。
Tag: 世界
澳門世界遺產巡禮一日遊
澳門是面積小世界遺產多,世遺密度全球第一,加上便利的交通,一天之中,就可以飽覽澳門的世界遺產。分享我在澳門,一天旅遊遊覽世遺的路線,有些景點並非世界遺產,是按著澳門官方地圖索驥找到的,也滿值得看的,分享如下: 那天搭公車到南灣大馬路下車,順著大堂巷開始一天的古蹟巡禮。先經過大堂(主教堂座),再到盧家大屋,當時有個藝文活動,邀請了一些藝術家來教製作藝術品。順著大堂巷經過玻瑰聖母堂,再到民政總署,剛好又遇到一個叫「厚德啟智」的展覽,那裡展示著從古代到近代的教科書,看到許多古代的手抄本,也看到近代教科書,台灣的教科書也被展示出來,很多課本我都還有印象呢! 接著往大三巴區走,這邊有大三巴牌坊、哪吒廟和中央大砲台,以及澳門博物館也在這個地方。澳門在大三巴牌坊附近盡可能地修補或者設立教學標誌,在那邊可以遇到許多大陸旅客,來澳門不到大三巴總覺得怪怪的嘛!往中央大砲台上去,可以造訪澳門博物館,可以知道澳門的來龍去脈,澳門也以中西文化交匯點自詡。我在大三巴附近吃公仔麵作為中餐,公仔麵是我在香港、澳門最喜歡的食物之一,我幾乎餐餐都吃它。 離開大三巴區,再往白鴿巢區移動。那邊有聖安多尼教會、東方基金會和基督教墳場。早上去過澳門博物館,剛看過「走進錢納利的藝術世界」特展,下午就在基督教墳場看到錢納利的墓,我想錢納利大概是很愛澳門,不能生在澳門,但要死在澳門。聖安多尼教會和東方基金會就沒有那多旅客,可以靜靜地、慢慢地遊盪。 跟著從白鴿巢總站搭公車到松山砲台,松山砲台在松山公園,是沒有公車直達的,所以搭公車到皇都酒店或者得勝馬路再徒步上山是最省錢的方法。沿著東望洋斜坡上山,就可以看到松山砲台和燈塔。這裡偏遠了些,也沒有很多景點,但絕對是非常漂亮、視野很好的景點。遊人必訪!! 離開松山公園,下山後,再搭公車到媽閣,這一區包括媽閣廟、亞婆井前地、鄭家大屋和主教山小堂,景點間距離稍遠,不過我仍是以徒步走完。於亞婆井下車後,先走走鄭家大屋,再往主教山小堂,再到媽閣廟。鄭家大屋不是遺產,它是重建的新建築,建立在舊有的基礎上蓋起來的新景點。主教山小堂有新婚夫婦在那邊拍婚紗照,媽閣廟則有金髮碧眼的洋人進去拜拜,相當有意思。 晚上回到議事亭前地,正好碰到「樂韻無邊」音樂會,又逮到機會到崗頂劇院一探究竟。在洋式的古蹟裡聽中式的音樂演奏,格外地新奇,而且只要20元葡幣,我覺得很幸運。 澳門的古蹟遊若能依照這樣走,大概所有該去的都不會遺漏。依照上面的段落「南灣大馬路」、「大三巴」、「白鴿巢」、「松山公園」、「媽閣」和「議事亭前地」分為幾個區域去遊覽,除了「白鴿巢」和「松山公園」比較遠,得搭公車外,其它四個區域都在附近而已,很容易到達的。 碰巧遇到展覽、音樂會,我都看了一下,也算是澳門旅遊的意外收穫。澳門不是只有賭場而已,澳門也是古色古香而有藝文氣息的。 下面是在澳門造訪的景點,你可以在機場或港口拿到澳門的地圖前,先用此地圖大致理解並規劃你在澳門旅遊的行程,最東邊的是「松山公園」,最西邊那一區就是「媽閣」。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澳門旅遊世界文化遺產地圖
崖上的波妞
魔法師厭棄人類的愚蠢,在海下成立自己的小世界自在的生活著,不需要陸地上的空氣、食物,只要魔法就能生存下去,波妞是他和海神的女兒,她有金魚的身體和 人類小孩的臉蛋,嚴格說起來,她是一條魚。也許波妞的爸爸喜歡這樣的生活,與世隔絕,安靜又安逸。當然,水底的世界有好多漂亮的動物,繽紛的小魚,和長的 怪異的大魚(嗯,在這個動畫世界裡特別美麗)。 對想要避世的人來說,這樣沒有喧擾的世界很好;但是波妞要的不只是這些,一次她乘著水母漂 浮到陽光灑進的海面冒險時,遇上清理水底的工作船,被玻璃罐困住了,無法掙脫,隨著玻璃罐漂流到岸邊,這個岸上是崖的一角,也住著救起波妞的宗介,波妞從 此愛上宗介,為了他,波妞開始想要變成人類。 剛看完崖上的波妞所以內容特別講的巨細靡遺,不過如果都說穿了,就不值得一看了,那我就適可而止吧!這部動畫電影已經可以在PPS上看了,時間並不會太長,如果想要放鬆一下可以選擇的好片子。 和 宮崎駿的其他動畫片一樣,它充滿魔法和美麗,特別不同的是他這次帶你去看的是海底世界;不同於海底總動員的寫實,宮崎式海洋筆觸比較圓滑,有種夢幻華麗的 感覺,把海幻化成變種鯉魚,像是有生命的海嘯洶湧,總覺得有點殘忍,只是波妞奔跑在海浪上的輕鬆,對應之下有很特別的感覺,應該是一種追求愛情的動力,非 常澎派的,不管是畫面或是心情。 最後魔法師爸爸和海神媽媽決定要用古老的魔法幫助波妞變成人類,只是美人魚故事的情節,假如宗介變了心就變成泡沫,為了愛情的不成功變成仁。果然是宮崎駿的浪漫。 這 次的魔法師雖然不像霍爾那樣帥氣,經常掛著黑眼圈,但是為了避開世俗所承擔的壓力,還有拯救世界,有些地方和霍爾還真像。配角中有幾位被看護的老奶奶,這 也是目前高齡化社會中很常見的景象,宗介媽媽的工作就是要照顧這些老奶奶,在片中感覺老人家就像孩子一樣單純,也許夢想變的簡單,但總也是有夢想。 我沒有去google別人怎麼說這部片,一貫的,都會說宮崎駿的環保議題,也許是我膚淺,不過覺得看宮崎駿電影就算沒有想法也無所謂,只要享受,覺得好看就夠了。
Outsourced 世界是平的
網友Shawn推薦了部電影「Outsourced」給我看,outsourced是外包的意思,電影中文翻譯為「世界是平的」,講述一個美國人到印度協助客服中心提升效率的電影,說得是外包這樣滿流行的議題,還能用很幽默、包含愛情故事的方式來講這個故事,滿好看的電影,美國文化和印度文化交織地很有意思。下面分享我的心得: 這一陣子看到許多書描寫印度接了原本在美國才能執行的工作,印度好比美國的延伸,美國的公司原本只能僱用一個人的薪水,在印度可以僱到好幾個人,美國人討厭這樣的事情,除了認為印度人排擠了就業機會外,明明是向美國公司訂貨,卻是印度人的客服接訂單;印度人對此倒不排斥,雖然薪水不如美國人高,但能夠溫飽並且不需要離開家鄉。之所以能夠如此,主要是因為網路泡沫化前的大量海底電纜舖設,使得全球網路的連線變得寬闊,讓電信傳輸的成本大幅降低。經濟的問題,或許說錢的問題,從來就不是問題,只要將全球視為一個大市場,各地生產各自專長的項目,就能有最具經濟的效益產生。 有問題的是文化、溝通和語言的問題。不同文化間應當理解並包容,電影裡,女主角對美國文化相當清楚,男主角正要開始認識印度文化。認識深淺沒關係,重點在於男主角有想要認識印度文化的動機。中華民國面對外藉配偶、外藉勞工或新移民也應當有這樣的態度,不只是一味地讓異文化的人學習中華文化、學習國語,如果我們能夠在捷運、火車、招牌等地方也提供英語之外的廣播系統或文字,創造更友善的環境,才不負中華民國作為具軟實力的文化大國。
佛里曼:世界是平的 台灣人:世界不能是平的
佛里曼說:「世界是平的。」但是,台灣有一群人說:「就算世界是平的,大陸和台灣不是平的,因為他們在不同的世界。」今天是虎年年假的第一天,正好有時間讀讀書,我讀了佛里曼的「世界是平的」,剛讀完第一章「我正在睡大覺,好多工作都外移了」,下面和大家分享心得,也希望我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能夠為每一個章節寫一篇讀後心得: 佛里曼在採訪印度班加洛時逐漸體會「世界是平的」,印度班加洛擁有豐沛、不差且低廉的人力,加上語言優勢,正好成為美國工作外包的人才提供地;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中國的大連,大連曾受日本統治,日本企業也將能夠外包的工作讓大連人去完成。此外,居家外包(Homesourcing)讓人可以在家工作,使效率提高,某航空公司正如此地外包其客戶服務專線。 我想大部份人同意世界是平的,但許多人卻害怕「世界是平的」到來。因為我們害怕工作外包後,失去就業機會,台灣和大陸之間正好有這樣的困難。能夠外包的工作多屬於低階技能,創新或改革仍會留在發展、教育較前沿的地方,因為有更多人才能夠從事創造而不只是製造的活動。台灣人害怕同文同種的大陸人會取代自己,以較低廉的工資取得工作機會,但忽略自己擁有不同於大陸人的思維和教育養成。「提高自己的附加價值」,不要只想爭取或滿足於能夠外包的低階工作,我想這是自由、開放的環境優於封鎖、單一的環境的地方。 民進黨因應馬英九總統說:「幫助人民做生意,提升台灣競爭力」而製作了不安全性行為的不良示範廣告。安全性行為是要戴保險才進行性行為,但廣告中的男女主角,沒有戴套就有性行為,才有了Baby~(此處要模仿慧慈尾音上揚的說話方式)。戴套除了避孕之外,同時也是避免感染性病或愛滋病的最佳方法。撇開廣告使用的比喻手法不說,民進黨想表達ECFA是有風險的協定,而馬英九總統未將風險向民眾訴說。我們無法知道民進黨是否認知世界是平(全球化3.0)的趨勢,但該廣告企圖使民眾在政府或國家的阻擋下讓世界不要被抹平。想想世界趨勢,想想台灣優勢,或許把世界抹或把台灣和大陸之間抹平,台灣能夠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下面為民進黨不安全性行為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