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下面

《以現代之名》觀影心得

我想台灣的翻譯算是意境很高的,有一部講韓國「『現代』汽車」在捷克境內諾索維斯(Nosovice)投資蓋工廠的影片,片名為「All for the Good of the World and Nosovice」,翻譯為「以現代之名」。似乎在現代化的趨勢下,人們都不得不投降。下面分享我的心得:捷克,對我而言,是個相當陌生的國家。過去,以英國、法國為首,在東方主義的脈絡下,認識整個西方以外的世界;但是,我們又何嘗不是好像有一個「西方主義」,把許許多多,實質上也是異質的西方國家視為一個整體去認識,不過最近歐債國家的新聞,至少讓我們知道歐洲裡頭至少就有兩種國家,陳文茜稱那是「雙速歐洲」。諾索維斯人們在包心菜田裡工作的樣子,你不覺得很像台灣高山上那些採茶葉的人們嗎? 諾索維斯人從韓國現代汽車工廠下班時,我覺得好像台商在越南的工廠,一到下班時間,人們蜂擁般地傾巢而出。韓國人(也算亞洲人吧?)似乎將起源於西方的那套資本主義掛帥的推土機,推到捷克的諾索維斯。不過,這推土機是有韓國特色的推土機,它沒有西方國家那般重視「契約」,現代汽車和當地的民間團體簽有關於社會責任的意向書,毀約了。不過,卻也很清楚西方人重視契約的文化,讓離職員工簽下同意書,承認自己曝露在危險的狀況下。這應該可以算是我作為一個亞洲人的自我反省吧? 不過,我想西方人、捷克人或諾索維斯人(其實,我們不必然要把捷克人歸於西方人)可能也會有一些文化衝擊。例如在新動土的工程中,擺了蠟蠋、金紙、塞錢的豬頭等,將那個視為「佛教」的儀式,事實上那是屬於民間信仰或者道教儀式。好像諾索維斯人也戴上了東方主義的眼鏡,反正只要不是西方的(這時候,諾索維斯人又是西方人了),就通通是東方的。令人覺得玩味的是,韓國人愛吃狗肉,到底是不是真的? 城市的女孩和鄉下的女孩有什麼不同?城市的女孩會在陰蒂上穿洞,鄉下的女孩的陰蒂上則有蝨子。那麼,諾索維斯的女孩是怎麼樣的呢?讓我引用諾索維斯當地原本以為現代汽車設廠會讓酒吧生意更好,但後來希望落空的酒吧老闆的話:「諾索維斯的女孩既在陰蒂上穿洞而且也長了蝨子。」很酷吧?好像一個同時擁有兩種特質的人,總說不上到底是比較好?還是比較不好?清朝精通西洋科學、語言兼及東方華學的辜鴻銘,在北京大學任教時,梳著小辮走進課堂,學生們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靜地說:「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卻是無形的。」從西方/東方;現代/傳統;城市/鄉村;全球化/在地化……等,到底要交融還是相斥的現象,老是在我們心中糾結著。 為誰發展?為何發展?如何發展?以「以現代之名」這部電影來看,如果我們所看到的已經是結果的話。那答案就是為「現代汽車」發展;為了賺大錢而發展;透過打清除障礙,例如農田、農夫、傳統等等,來進行發展。不過,我想這不會是最後的結果,因為這並不是主體和客體的關係,而是兩者不斷互動的過程。終會在兩者不斷互動後產生一個。為所有人發展;為了快樂而發展;透過每個人都參與地發展。這過程可能漫長,不過卻會讓人生有意義,正如一個明明就是百萬富翁的農夫為什麼還要去作農,因為這樣人生才有意義呀!

我上《正義:殺人的道德側面》心得

今天開始上哈佛的大學的開放式課程,課程是有關於正義(Justice)的,我以為是哲學系的課,後來發現麥克桑德(Michael Sndel)是政治學的老師,專門教授政治哲學。今天看完第一講,殺人的道德側面(The Moral of Murder),頗有心得,和大家分享: 麥克桑德說用一個火車事件先問問大家會殺一個人?或殺五個人?假設你是火車駕駛,不料刹車系統故障了,這時鐵道上有五個鐵道工人,你只要變換軌道,就可以使那五個鐵道工人免於死難。然而,變換後的軌道,將撞死另一個在另外一個鐵道上的工人。你如何選擇? 在這麼一個原則下,你可能會如此選擇:殺了一個人,以保全另外五個人的性命。這樣子的想法,可以歸類為是屬於邊沁的結果主義,或者功利主義。 當你現在變成器官移植的醫生後,你有五個病人,他們分別需要心、肝、脾、肺、腎等五個器官的移植。在沒有任何器官來源的情況下,你無計可施。這時有一個身體健康的人就在隔壁進行身體檢查。殺了這一個人,取出他的五個器官,就可以救活其它五個人了。在功利主義的指導下,你是否會作這樣的決定? 功利主義,根據邊沁的說法,就是「正確的選擇、公正的選擇,就是將功利最大化。」而「『功利』本身指得就是快樂和痛苦平衡後的結果。」人性本來就是趨吉避兇,所以功利主義就是要為最多的人求幸福。 然後,麥克桑德再講一個公案,一個真實發生的法律案例。有一艘在靠近好望角的海面上的船遇難了,船上四個人落難,只留下一個小船艇。四個人當中,有一個地位最低,而且也沒有家人、朋友的侍者,對航海知識也最為淺薄。在幾天餓肚子之後,實在沒有東西可以吃了,有人提議把那個侍者殺了?有人提議抽籤決定誰牲犧?但這些提議都是在那個侍者不知情的狀況下。最後,有兩個人殺了侍者。三個人就以這個侍者的血、肉維持生命,直到獲救。回到英國之後,活著的三個人裡,有兩個人是殺人兇手,另一個則控訴另外兩個人為殺人兇手。如果你是法官,到底這樣算不算犯了殺人罪? 如果在邊沁的功利主義指導下,死一個人以換取另外三個人活命,似乎是可以理解的。但控訴的一方並不是這麼認為。有三個辯駁的方向,也引導出三個問題。一、眾生都是平等,沒有誰的生命比誰的生命更重要或更不重要;二、缺乏正當的程序,侍者沒有參與提議過程,抽籤或許可以成為這當中的正當程序;三、如果侍者同意被殺,也就是自願受死,就沒有問題。引道出的三個問題即為:一、誰賦予這眾生平等的權利?二、程序正義?三、道德作用? 以上是這個麥克桑德的演講。在這個船上殺人事件來看,我絕對不是邊沁的功利主義,我會是那個控方,而且是那個堅持眾生都平等的那一個。不應該殺了任何人來成全其它人。任何人都沒有權利決定自己或他人是生或死的權利。不過這是殺人事件而言,其它事件再看看。我就把看完這些課程當作放假時的休閒好了!這樣比較不會有虛渡光陰的感覺。 下面為其演講影片:

台灣拼貼照片成品:Photoscape

我用了一個叫「Photoscape」很輕鬆地做了幾張相片拼貼,最花時間的部份是選相片。其它就是調整、調整而已。因為一邊作、一邊想,所以最後的成果有點沒有主題,不過還是作出了四張準備貼到在詩力諾寺學校介紹台灣的看板上。(我本來沒有打算貼我的照片上去了,但是副校長看到旁邊還有一大片白白的,就叫我貼我的照片上去,但是我覺得有點尷尬,才又作幾幾張台灣相關的拼貼)下面和大家分享成果: 華語教師:黃玉樹 台灣風景 台灣人文 台灣社會

華人版的Couch Surfing:ihaoke我好客

上一週在台中火車站前的諾貝爾書局看到雜誌介紹才知道這個網站,我想這個網站有資格被稱為「華人版的Couch Surfing」。眾所皆知,Couch Surfing是讓大家在出外旅遊時,有一個投宿的地方,除了減少住宿費用的支出,也認識當地朋友,能夠對當地有更深入的體驗。Couch Surfing也有中文版,但不知為何,ihaoke有較多的台灣人註冊。 我只有兩次沙發衝浪 (Couch Surfing)的經驗,在沙發衝浪界還算是個新手,一次擔任主人、一次擔任訪客。擔任主人那一次,我帶一個美國人到陽明山軍艦登山、踏青;擔任客人那一次,是在韓國釜山,住在一個加拿大人的家裡。 沙發衝浪,「英語」是主要的溝通語言,我認為以國中或高中畢業的英語程度大概都能應付所有日常生活所需的對話了。昨天,擔任任安全士官,副連長一時興起要我以英語去向營戰情通報要開通信庫房,我想了想,中文是「營部連安全請示開通庫」,整句的文眼是「請示」, 所以我直覺得翻譯是"asking for opening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storeroom." ,雖然不準確,但我想應該也可以猜出那是要開通信庫房的請求。反正,就是亂講一通嘛!不然就比手劃腳的body language也是可以表達的。 以前,住在學生宿舍,無法任意接客人;現在回到南投魚池,住在家裡,鄰近日月潭、埔里等著名景點,有更好的機會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也能夠把魚池鄉的特產、景點介紹給大家,歡迎大家透過Couch Surfing或ihaoke來我家住宿,或者讓我為你導覽日月潭。這是我的Couch Surfing和我的ihaoke,歡迎你到我家玩。 下面是擔任主人和擔任訪客認識的朋友:         

Discovery的《建築奇觀:上海世博園》觀後筆記

在后里看電視的時候瞥見Discovery發現探索頻道的《建築奇觀》製作了世博特輯,叫《上海世博園》,放假的時候已經播出過了,所以上網找影片看,我認為這對建築專業領域的人才有很大的啟發,也開啟人類對未來城市的想像。裡頭介紹了幾個克服巨大困難而現在才能呈現在上海世博會的建築。 中國館的《東方之冠》,由下而上是從小而大,抗震結構反覆測試。建築使用中國大紅色,這考驗負責選色的美術師,紅色長時間觀看體有綠色的視覺殘留,這和眼睛內的視錐細胞對色彩的敏感度有關。透過北京故宮和諧的紅色啟發,設計者使用七種紅色才緩和視錐細胞造成的視覺殘留。 《世博軸》的陽光谷面臨的是極端天氣考驗的測試和漏斗型的鋼骨架構。在極端天氣下,即使剪斷18根鋼索,世博軸能不會塌下來,漏斗型的鋼骨架構由於是像喇叭花地向上弧形無法一體成形,於是得用五角形、六角形等幾何圖形拼湊出來,但這又不像足球這樣對稱,所以每一片鋼骨連結角度、尺寸都是獨一無二的。為此,建築師發明機器來使連結點誤差極小化。 外灘改造是世博另一個大工程,把十一條車道通通塞入地下,並同時使老建築的地基能夠穩固,補強打新的樁是這個工程的新功夫。 此外,氫電池(副產品:水)汽車和法國具大的室內垂直花園(透過人工干預的澆灌系統:水培法,將傳導營養液的管線埋在建築裡),都將成為引領綠色產業、潮流的新產品。 下面分享網路上的視頻,《建築奇觀:上海世博園》:

異域:泰北孤軍的故事

我認為華人社會對泰國的認識有以下幾種面向,透過「觀光」、「旅行」、「流行」、「勞力」、「慈善」…等。觀光以參加旅行社帶領的團體旅行認為,不外乎人妖秀、毒蛇研究中心、珠寶、大象;旅行則以自助旅行或背包客的探索;流行則透過電影,泰國電影如鬼宿舍、鬼影或愛情電影如愛在暹邏、荷爾蒙;勞力則是透過自己對外藉勞工的刻版印象,將所有國藉的外勞以刻版印象認識;慈善則多是透過政府或民間團體,不論是當志工或陪跑者,許多都是集中在泰國北部(泰北)。我一向認為,把泰國視為需要援助、救助的國家是相當做作的,因為泰國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我必需知道這些「做作」的人在想什麼,所以我了解了一下泰北孤軍的故軍,此文章分享我認識的泰北孤軍: 建議您一邊聽費玉清的美斯樂,一邊看下面文章: 美斯樂 – 費玉清 中國發生國共(國民黨和共產黨)內戰的時候,國民黨國軍受共產黨軍隊追擊,國民黨國軍越過元江躲到緬甸。適逢韓戰爆發,美國和中華民國(國民黨)都認為讓國民黨部隊留在緬甸,正好能趁共產黨打韓戰時反攻大陸。然而,緬甸向聯合國提出告訴,要求中華民國國軍離開緬甸,於此,中華民國國軍退出緬甸。 在所有戰事結束,剿共的任務不再的時候,國軍有理由回到中華民國的家門。然而,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理由,使這些軍人和其後裔有家歸不得: 一、退出緬甸:美國和中華民國認為從雲南反攻大陸,總是比台灣這個離島來得容易。表面上撤出緬甸(老弱部隊),實際上留下(精壯部隊)軍人在泰緬邊境或泰北金三角地帶。 二、地理位置:這些國軍多是來自雲南的農民,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在泰國北部比台灣離雲南家鄉的位置更近,這也讓部分軍人即使是中華民國國軍,卻也不想回台灣的原因之一。 三、泰國當局:國軍曾幫助泰國剿泰共和苗共,得到泰皇後賜泰國居留權,然而無法離開軍隊所駐紥的區域外,無法取得泰國護照以出境泰國,抵達中華民國國門。 四、中華民國:民國七十一年,人權作家柏楊探訪泰北後,台灣和香港給予救援物資,中華民國救助總會進入幫忙;民國八十九年,政黨輪替,執政黨(民進黨)不再給予中華民國救助總會資源,中華民國與泰北國軍的關係也漸淡,甚至發生泰國與中華民國互踢人球的情況。國軍和其後裔,為了回到台灣,買假護照入境,回到台灣又不受中華民國政府承認。民國九十八年,立法院修法,國軍子弟和藏胞取得合法居留身分。 目前泰北仍有國軍後裔於泰北就讀華文學校,中國大陸經濟實力崛起,送入了大量的簡化字教科書,然而政治的認同或歷史的情感,許多學校仍偏好使用正體(繁體)的教科書。民國九十七年,中華民國台北縣淡水鎮的鄧公國小,讓泰北老師到鄧公國小進行教育訓練。物資之外,教育資源更是需要大家的協助。 下面是美斯樂的歌詞:在遙遠的東南半島有幾個小小的村落有一群中國人在那裡生活流落的中華兒女在別人的土地上日子難過飽受戰爭的折磨關心她美斯樂看我們該作些什麼幫助她美斯樂看我們能做些什麼 下面是民視有關泰北國軍的特輯: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送行者」頂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的光環,似乎能夠吸引更多票房。第一次聽到送行者這部電影,是林佑威扮禮儀師為送行者宣傳;第二次聽到送行者,是陳文茜在電影得獎後,在世界週報上的介紹。碰巧有喜滿客的電影卷,就到電影院看送行者一片。我看的電影前一個場次,正好是龍巖集團的包場,這些人生旅途最後的送行者,的確令人感佩。 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男主角的樂團解散了,被迫回到故鄉山形縣,找到了「旅程」服務的公司,應徵後才知道是擔任禮儀師,負責納館的工作。男主角的老婆不能諒解,於是離開男主角。然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太太看到男主角那份對得工作的熱誠和負責任,兩個人又和好了。 此電影的配樂相當好聽,看到片頭就知道原來是「久石讓」負責配樂。很奇怪的是,「送行者」這樣「可能」會哭的電影,整個電影卻能讓人感到詼諧的幽默,但這不是搞笑,且仍能感覺到那份對長者、亡者和長屬的關懷。 我們不必要執著身體,但人還活著的時候會吃、會喝、會排洩,這就是為了身體的正常運作;人死了之後,這念心已經不在身體上,但人們總是希望它漂漂亮亮的,就像生前一樣,家屬看了也能安心地「送行」。 禮儀師或送行者就負責這個「漂漂亮亮」的工作,或許生前沒有時間、精力、金錢去打扮,但在人生旅途的終點,至少要畫上一個完美的句點。然而,這樣的工作卻不是任何人都能夠勝任的,這樣的工作有時候甚至是讓人瞧不起的。我們必須感謝喪葬業者的默默付出,職業無貴賤,行行出狀元,沒有任何一個職業是對社會沒有貢獻的。 下面為預告片:

出國也能打中文:虛擬鍵盤virtual keyboard

如果你在國外,電腦裡頭沒有安裝貴國家語言的輸入法,你該怎麼辦?如果鍵盤上沒有貴國家語言輸入法的文字,你又無法盲打,你該怎麼辦?過去,我會屈就英語,就只用英語輸入法,只打英語;現在,我會使用虛擬鍵盤,不論到任何國家,都能使用自己所熟悉的語言輸入法。此外,任何學習新語言的學習者,也能透過虛擬鍵盤練習新語言的輸入法。 虛擬鍵盤的網址是:http://www.gate2home.com/ 下面是選擇中文輸入法會出現的樣子: 然而,中文輸入法有好幾套輸入法,虛擬鍵盤除了有注音的鍵盤位置,熟悉注音文或火星文的朋友,能夠用這個虛擬鍵盤來撫慰一下不能打中文的情感外,若有需要使用倉頡的朋友,也可以右上角選擇倉頡鍵盤一layout。詳情見下: 學習泰語的朋友就在一開始選擇thaiไทย就能夠打泰語嚕: 以後出國玩就不需要擔心沒有適用的鍵盤或輸入法嚕。

Pai:旅人心中的聖地

今天早上睡到十點多才起床。我們在家裡吃過一點點早餐,收拾行李就往Pai出發了!Pai在lonely planet上的敘述是「所有旅人的聖地」。到車站前,我們先到一家蛋糕店買了許多中各式各樣蛋糕作為明天的早餐。 從清邁到Pai(下面我就用「拜」來稱Pai)的路程需要三個小時,而且走得是山路,彎彎曲曲非常驚險。一路上都在睡覺,睡到「拜」。mini bus帶我們招待我們住所主人開的渡假村,再由服務生送我們到主人家。這個地方連廁所都非常漂亮,好像一個漂亮的迷宮,用石頭舖滿作為地板,即便水淋下來,也不會因積水而把腳浸在水裡或滑倒,是相當聰明的設計。 主人的管家開車送我們到「拜」鎮上去租機車,以方便我們在拜的旅行。租車後吃晚餐,Zue還買了雲南耙耙,一片只要十銖,非常好吃。晚餐是當地食物,不過Zue、Vee、Bang和Pipe說,這都是迎合外國人的口味了!並非那麼當地。 晚上就在鎮上的夜市走來走去。買了很像裙子的褲子、圍巾,還吃了許多第一次吃到的東西。也見到許多Kassetsar Uni的同學,似乎大家不約而同地都在這個時候到了拜。回到主人家,洗過澡,我們和主人聊天。我不會聊天,更甭提說聽泰語,所以我只能假裝專心地聽主人說話。當管家開始忙東忙西的時候,我就加入管家去幫忙。晚上管家作莊,開賭局,有人覺得管家有作弊。不過小賭怡情,何況管家為我們做了那麼多事,就當是是管家為我們上一堂不要賭博的課。

早了《親愛的房客》十年的電視劇:艾草(公視:人生劇展)

公視的人生劇展一直有啟發人的作品。第一部看到人生劇展的作是娘惹滋味,老師還邀請了溫知儀導演到班上與談,當年娘惹滋味也在金鐘獎得了獎。在知道人生劇展有「艾草」後,也馬上到土豆網觀看,也許會覺得演員演技(特別是說話語言、言語、口氣的選擇)不自然,不過劇情還不至於無聊。下面分享心得: 導演在劇中有許多置入性行銷,包括:一綱多本、外傭人權的保護、麒麟啤酒…等,都在不影響劇情主線加入的元素。不過一開始看的時候,我以為這會是講「一綱多本」的劇情片。我覺得置入性行銷是很有用的「教育」方法,而如何將想要行銷的東西融入已建置的作品,要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一綱多本出現在男主角工作場合、外傭人權出現在媽媽和阿嬤的對談、麒麟啤酒出現在冰敷和垃圾桶。 宋海是媽媽的乖兒子,宋伶則用了媽媽一生的積蓄出國讀書,媽媽對兩個小孩的愛無怨無悔。直到宋伶未婚生子,從國外帶回可愛的混血兒Nina,媽媽生氣了。社會上既存道德壓力,不允許媽媽有未婚生子這樣子「丟臉」的事情。不過,最後媽媽和阿嬤都改變了觀念。最可愛的是阿嬤,心裡面接受了,但還是嘴硬地跟媽媽說:「有一個新的美白藥膏,拿給你孫子擦一擦才不會那麼黑。」(那個混血兒是華人和黑人的混血。) 宋伶未婚生子,宋海(莫子儀)和小凡(唐振剛)互為同性戀伴侶,如果兩件事同時讓媽媽知道,肯定會給媽媽無限大的壓力。不過,媽媽最清楚就是宋海這個寶貝兒子,什麼事都逃不過媽媽的法眼。宋海沒有向媽媽坦承是同性戀,媽媽也不願意點破,其實這樣也挺快樂了。有一種不必言喻的默契。 人生劇展有許多振奮人心的影片,也提供國內相關產業學子有發展的空間,大家多多支持。